天天看小說

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四 山窮水盡(八)

我終於率軍趕到了騰衝,但是一路上還是耽誤了很多的時間,以至於到了七月中旬我才正式對騰衝發起了攻擊,而新一軍對松山的進攻也差不多是在同一時刻開始的,倭寇的軍事堡壘和各項軍事設施準備的非*,滇西曲折離奇的地形給了他們極好的庇護,讓我軍進展的極爲困難,甚至到了寸步難行的地步,有些地方非要用炸彈爆破之後才能行走,一邊開路,一邊行軍,幸好有了鄭宇強的特種作戰,我們才免於遭到倭寇的遊擊襲擊,說起來也真是滑稽。

不過這就是事實,不可辯駁的事實,正如同史迪威對於一百兵團的貢獻,沒有史迪威,就不會有一百兵團今日的輝煌,史迪威造就了一百兵團的輝煌,但是沒有史迪威,或者說換一個比較通情達理的人來,比如說陳納德將軍來做這個參謀長的位置,我們中國的日子一定會比現在好得多得多。

第五戰區的戰況非常不利,已經失去了武漢反擊戰我們所收復的全部土地,退回了原來武漢會戰之後的防區內死守,一時間阻止住了倭寇前進的勢頭,也在這個時候,倭寇打破了九戰區薛嶽將軍設置的對湖南湖北的防禦,倭寇兵分三路,一路攻打湖北,一路攻打湖南,一路往江西而去,兵鋒銳利,似乎無堅不摧,薛嶽將軍似乎對此束手無策了……

與國內節節敗退,兵敗如山倒的情況相比,滇西的戰局卻是戲劇性的反轉,我軍節節勝利,捷報頻傳,倭寇五十六師團被打的鼻青臉腫,無處藏身,不管在哪裡,都一定會有我軍士兵追上去找到他們並且狠狠地殲滅他們,他們的日子過得比過街老鼠還要不如……

我們是很風光,但是這一風光卻是在中國對日抗戰最爲艱苦的時刻產生的,而且非常具有諷刺意義,一方面捷報頻傳,一方面兵敗如山倒,何其滑稽?不過史迪威最近的心情很不錯,我想,他一定覺得自己所主導的這場戰鬥獲得了勝利,雖然不是他指揮的,但是也足以讓他出去吹噓了,比如吹噓他是一個會打仗的將軍,而且和他相提並論起來,校長所指揮的戰爭體現出了校長的“無能”,他一定很高興……

我看不出這裡的勝利對於整個中國戰場的意義何在……

七月下旬,就在我攻下了騰衝外圍陣地,準備發動總攻的時候,我卻得到了一個讓我幾乎氣的要吐血的消息,岳父大人和戴雨農一人給我發了一份絕密電報,不約而同地說了一件事情,史迪威進逼校長,以滇西緬北戰役之勝利和豫湘桂作戰之失敗爲脅迫,企圖逼迫校長交出中國戰區的整個軍事指揮權!

天啊,這要是讓史迪威得逞了,整個中國都會因此遭受滅頂之災!這也是超過了整個國家與民族所能承受底線的要求!他這麼做,是赤裸裸的要把中國當做是一個奴隸國家,是把中國當做一個奴隸來看待!而不是盟友!他是要取得中國的軍隊指揮權!一個美國人,指揮全中國的軍隊?他連一個營都指揮不了!他還想指揮百萬大軍嗎?去幹什麼?!去送死?!

我還得知了從駐美大使館發回來的確切情報,這個想法是史迪威六月末七月初就提出來的,告訴了馬歇爾,馬歇爾似乎也因爲之前我告狀的事情惱怒異常,雖然自己沒有受到什麼實質性的處罰,可是顏面大失,被不少人嘲笑和質疑,比起實質性的損失更爲不堪,所以決定幫助史迪威,他提交給了羅斯福一份備忘錄,爲史迪威的宏圖鋪路。

他這樣寫道:我等認爲目前已到必須將中國軍力及資源信託一人,使其發揮效力對日作戰之時,環顧*與其軍隊中,尚無一人能總領全軍以應付日軍的威脅,唯有史迪威是能統帥中國軍隊與日人對壘的唯一人物……

他甚至還建議晉升史迪威爲上將以增強其威望,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因爲我拿軍銜去壓制史迪威從而導致史迪威冒出來這樣的想法,讓他晉升上將?讓他統帥中國的數百萬軍隊

去和倭寇作戰?這是個笑話嗎?我氣笑了,羅斯福看來真的是老了,他竟然同意了,同意晉升史迪威爲上將,同意讓史迪威做中國戰區的正式統帥。

我想,羅斯福對中國態度的改變多少與全球戰局有關係,民國三十一年,他們需要中國來牽制倭寇的大部分軍力,使得他們可以在倭寇發動的凌厲攻勢之下喘一口氣,獲得足夠的時間準備戰爭,但是民國三十二年,美國第二代長程航母出海作戰,很快就掌握了制海權,已有能力封鎖倭寇的攻擊了,所以這個時候,有沒有中國基地已經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了,於是在美國人的眼裡,中國戰場的價值一落千丈。

這就是盟國的實質。

史迪威就在我的手裡,如果我願意,我可以立刻一槍崩了他,解決一切的煩惱,但是那是我所不能做出來的事情,同樣的,與他大吵大鬧施以拳腳同樣也是不明智的選擇,我很冷靜地選擇了不與史迪威再有任何的交集,專心致志等待校長的消息,還有指揮軍隊全力圍攻騰衝,命令新一軍八月十五日之前攻取松山,殲滅當地全部倭寇,不要俘虜,儘快全部解決,北上長沙回國抗戰!

八月七日,我得知了美國政府派來的代表赫爾利於校長舉行了會談,商量關於史迪威接掌中國軍事指揮權的事情,這個時候,我想,校長已經到了面臨國家生存和民族尊嚴之間的痛苦抉擇之中,很明顯的事情,就是我們如果拒絕,很有可能,不,是一定,美國將不再給予任何的美援,包括駐印軍在內的全部美援物資都將不再繼續供給,我們只有武器,而沒有彈藥,也沒有吃的東西了……

赫爾利還算是個比較明事理的人,他在給羅斯福的電報中說,恐怕在近代始終沒有一個國家曾經被他的盟邦要求這樣做。這句話,對於這個盟國的本質本就是一種無聲的嘲笑,嘲笑這個所謂的盟國的正義,嘲笑他們所贊同的國際正義,所謂的國際聯合,其實無論是盟國還是法西斯,都有一個根本的本質,那就是實力至上,很明顯,這是人類社會的根本性質。

但是即使如此,羅斯福的最後通牒還是來了,說校長應該立刻補充怒江方面的部隊,並且命令他們加緊推進,同時,必須立即委任史迪威將軍,授以全權,指揮中國全部軍隊對日作戰,這個要求的實現,將更加增強美國援華的信心,該一援華計劃如果再有延擱或猶豫,便將會完全消失。

羅斯福的話就說到了這兒,對於這個,我們也已經明白了,就如同美國當初的態度差不多,你要我們的東西,就要聽我們的話,否則,什麼都沒有;要麼,跪著要飯,要麼,站著死去,這就是一個人類社會最爲難以抉擇的問題……

回想抗戰以來,我們千辛萬苦所期盼的盟國的支持,國際的正義支援,到了現在,卻只落得這麼一句話,不禁令我感到唏噓不已,也更加增加了我對於美國的刻骨仇恨和對於國際政治的厭惡與憎惡,這些情況下,我們還能擁有什麼?費盡心力,到最後竟然落得連自己國家的軍事指揮權也消失了,美國人的眼裡從來沒有中國,只有中國戰區,一個地位不高的戰區而已。

我很冷靜的發了一封電報給校長:時至今日,我等早已經明白盟國之間相互援助之實質,恰如一狼二虎欺辱一遍體鱗傷之人,我中華便如同那遍體鱗傷之人一般,被一狼二虎即美英蘇共同欺辱,共同利用,所得卻極爲有限,根本不足以使我國之國力軍力有任何方面之全面提升,加入盟國之前,我國已能獨立取得對倭寇之勝利,隨棗之役,長沙之役,武漢之役等等,加入盟國之後,除卻滇西緬北之役以外,竟面臨此時此刻國家危亡之困境。

除卻一百兵團之外,我國並未取得多少有利之處,反而負擔三十餘機場與美軍在華人員之大量工資,且造成如浙贛之役這般本可避免之戰鬥,實爲得不償失矣;如今,美夷得寸進尺,更是要求掌握中華之兵權,我國更是面臨國家存亡與民族尊嚴之艱難抉擇,此一抉擇,皆是盟國之“饋贈”,面臨如此境地,我國尚需盟國所謂之援助?亦或是校長放棄軍隊之指揮權,眼見國家存亡落入外夷之手而無所作爲?

校長自革命以來,無時無刻不以實現國家民族之獨立富強爲目標,而如今,卻要中途放棄,眼見史迪威至國家民族於死地?如此,先總理九泉之下如何瞑目?爲國家獨立富強而奮鬥致死之千萬志士如何瞑目?興中會同盟會之革命先烈如何瞑目?七年以來戰死之將官將士如何瞑目?

雲海不才,願以全兵團將士之血肉軀體爲國家民族殺出血路,走向未來,校長切不可答應美國無恥之要求,如若答應,雲海將立刻槍斃史迪威而後自戕以謝國人,堵住美夷之嘴,報答校長知遇之恩教導之恩;而一百兵團全兵團二十萬將士將立刻北上,與倭寇軍隊展開決死一戰,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亦絕不停止腳步,中華之國運絕不可付於外人之手,古人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誠乃醒世恆言。

望校長不要爲美夷之威脅而動搖意志,中國軍隊是中國之軍隊,豈容外人掌握?雲海之言至此,望校長三思,雲海自發此電報之後,將以岳父大人贈與之勃朗寧手槍放於身前,裡放兩顆子彈,一顆爲史迪威準備,一顆爲雲海自己準備,雲海與史迪威之生死,具掌握於校長手中,民國三十三年八月八日,歐陽雲海絕筆。

發完電報之後,我開始安排如果校長萬一答應了美國的要求之後我要做的事情,一是安排後事,我死之後運送遺體往重慶,交給蘭兒和岳父岳母大人,而後與父親母親合葬於一起,抗戰勝利之後運回歐陽家祖墳下葬;二是關於家產的安排和蘭兒的安排,我的全部財產全部交給蘭兒,至於蘭兒自己,還是尋個好人家吧,我這一輩子對不起她,下一輩子做牛做馬回報她。

第三就是寫一封絕筆信給天佑,在天佑十六歲的時候交給他,裡面說了我對天佑的歉意和不捨,當然還有我的要求,作爲父親,我是一個不稱職的父親,常年征戰在外,鮮少有陪伴他一起成長的機會,這份情是我欠天佑的,當然,天佑也不許做出什麼違法亂紀之事,否則就不是我歐陽家之子孫,若是不能做出一番功績而碌碌無爲,便不可葬入歐陽家祖墳,最後告訴天佑,我很愛他。

最後就是要安排一下全軍北上抗擊倭寇的戰略計劃,我死之後,由張靈甫大哥統領全軍,兵分三路北上抗敵,一路往長沙而去,一路往廣西廣東而去,我預估倭寇位於華南之二十三軍必會有動作,所以先下手爲強,一路往安徽方向而去,將倭寇十一軍切爲兩段,聯合九戰區五戰區軍隊與十一軍展開決死一戰,並且拼命阻止北方軍隊南下,此爲具體戰略,若能獲勝,必將集合全軍主力北伐倭寇,若是不能成功,歐陽雲海別無他法!以死明志而已。

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六 第五戰區的危機(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七 歐陽家的教育方針第一卷 軍校歲月_十三 財神家宴(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四十二 倭寇偷襲珍珠港(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 蘭姆伽整訓計劃(三)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八十八 京滬大會戰之吳福線(四)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三 山窮水盡(七)第八卷 孤軍奮戰_二百九十五 榮耀之隨棗會戰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六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大破司令部(中)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八十五 武漢公審大會(三)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九 京滬大會戰之*石根的反撲(三)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八十八 縱論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五十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六)第八卷 孤軍奮戰_二百九十三 汪兆銘叛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六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大破司令部(中)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一 京滬大會戰之吳福線失守(下)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一 別了,勃羅姆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三十三 血肉羅店之血色的終結(三)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六 五二四加強團(下)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四 特別挑戰賽(中)第五卷 血火淞滬_八十七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虹口公園攻防戰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一 東北虎嘯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二 決戰第六師團(一)第一卷 軍校歲月_二十四 來自德國的邀請函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一 香港淪陷(八)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六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初戰倭寇(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九 喋血中條山之出兵北上(上)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六十八 馬當要塞失守(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六 忘記過去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三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潛伏(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九 一年(上)第九卷 曙光_四百 一年(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七十六 京滬大會戰之大戰之前(下)第一卷 軍校歲月_十八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五十三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九)第三卷 風雨西安_四十三 再見張學良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六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大破司令部(中)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零九 血肉羅店之夜襲(上)第八卷 孤軍奮戰_二百九十四 喋血南昌(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五十六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十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五十五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十一)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五 皖南事變之會晤(上)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 校長遇險(二)第一卷 軍校歲月_二十二 故人(上)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七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大破司令部(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一十四 血染南京之雨花臺雙雄隕落(一)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二十三 血染南京之雨花臺雙雄隕落(十)第八卷 孤軍奮戰_二百九十六 世界大戰,開始了!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四 十八世紀與二十世紀(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零三 血肉羅店之歸建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五 緬甸大會戰(四)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九 拉開序幕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零五 血肉羅店之定倭將軍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四十六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六十五 京滬大會戰之生死十日(八)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二 山窮水盡(六)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二 血肉羅店之殺到天亮(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二十八 血染南京之絕地大撤離(四)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五 決裂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九 拉開序幕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六十四 血戰馬當要塞(中)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九 舞動吧!定倭之劍!(二)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六 忘記過去最終卷 隨風逝去的歲月_四百二十二 澳洲日記(五)第九卷 曙光_三百四十七 香港淪陷(四)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七 歐陽家的教育方針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四 緬甸大會戰(三)第三卷 風雨西安_五十六 蘭花的約定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九 仁安羌大捷(上)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五 特別挑戰賽(下)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七 花園口之殤(四)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八 阿南惟幾之死(上)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零二 艱鉅的任務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六十三 血戰馬當要塞(上)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 榮耀之第一次長沙會戰(四)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三十四 血肉羅店之血色的終結(四)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七 最後的堅持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四 第三次長沙會戰之第四師團奇聞(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七 交鋒!二十一軍!(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零四 教育爲國之根本(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五 入緬作戰(三)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零七 血肉羅店之大戰將起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八 血肉羅店之刀刀盡染倭奴血(上)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二十 血肉羅店之整編一百師(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七十八 京滬大會戰之血戰崑山(二)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八 血肉羅店之刀刀盡染倭奴血(上)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七 山窮水盡(一)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一 蘭姆伽整訓計劃(四)第五卷 血火淞滬_八十六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分兵進擊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六 血肉羅店之校長觀戰(上)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四 山窮水盡(八)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四 山窮水盡(八)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七 交鋒!二十一軍!(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四 新德里二三事(三)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五十三 狂妄的波田支隊——民族的傷痕(一)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四 緬甸大會戰(三)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七 血戰萬家嶺之定計(上)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一十五 第五戰區的危機(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三 第三次長沙會戰之第四師團奇聞(上)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八 山窮水盡(二)
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六 第五戰區的危機(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七 歐陽家的教育方針第一卷 軍校歲月_十三 財神家宴(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四十二 倭寇偷襲珍珠港(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 蘭姆伽整訓計劃(三)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八十八 京滬大會戰之吳福線(四)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三 山窮水盡(七)第八卷 孤軍奮戰_二百九十五 榮耀之隨棗會戰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六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大破司令部(中)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八十五 武漢公審大會(三)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九 京滬大會戰之*石根的反撲(三)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八十八 縱論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五十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六)第八卷 孤軍奮戰_二百九十三 汪兆銘叛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六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大破司令部(中)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一 京滬大會戰之吳福線失守(下)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一 別了,勃羅姆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三十三 血肉羅店之血色的終結(三)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六 五二四加強團(下)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四 特別挑戰賽(中)第五卷 血火淞滬_八十七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虹口公園攻防戰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一 東北虎嘯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二 決戰第六師團(一)第一卷 軍校歲月_二十四 來自德國的邀請函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一 香港淪陷(八)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六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初戰倭寇(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九 喋血中條山之出兵北上(上)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六十八 馬當要塞失守(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六 忘記過去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三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潛伏(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九 一年(上)第九卷 曙光_四百 一年(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七十六 京滬大會戰之大戰之前(下)第一卷 軍校歲月_十八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五十三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九)第三卷 風雨西安_四十三 再見張學良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六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大破司令部(中)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零九 血肉羅店之夜襲(上)第八卷 孤軍奮戰_二百九十四 喋血南昌(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五十六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十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五十五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十一)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五 皖南事變之會晤(上)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 校長遇險(二)第一卷 軍校歲月_二十二 故人(上)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七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大破司令部(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一十四 血染南京之雨花臺雙雄隕落(一)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二十三 血染南京之雨花臺雙雄隕落(十)第八卷 孤軍奮戰_二百九十六 世界大戰,開始了!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四 十八世紀與二十世紀(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零三 血肉羅店之歸建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五 緬甸大會戰(四)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九 拉開序幕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零五 血肉羅店之定倭將軍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四十六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六十五 京滬大會戰之生死十日(八)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二 山窮水盡(六)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二 血肉羅店之殺到天亮(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二十八 血染南京之絕地大撤離(四)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五 決裂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九 拉開序幕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六十四 血戰馬當要塞(中)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六十九 舞動吧!定倭之劍!(二)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六 忘記過去最終卷 隨風逝去的歲月_四百二十二 澳洲日記(五)第九卷 曙光_三百四十七 香港淪陷(四)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七 歐陽家的教育方針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四 緬甸大會戰(三)第三卷 風雨西安_五十六 蘭花的約定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九 仁安羌大捷(上)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五 特別挑戰賽(下)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七 花園口之殤(四)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八 阿南惟幾之死(上)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零二 艱鉅的任務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六十三 血戰馬當要塞(上)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 榮耀之第一次長沙會戰(四)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三十四 血肉羅店之血色的終結(四)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七 最後的堅持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四 第三次長沙會戰之第四師團奇聞(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七 交鋒!二十一軍!(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零四 教育爲國之根本(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六十五 入緬作戰(三)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零七 血肉羅店之大戰將起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八 血肉羅店之刀刀盡染倭奴血(上)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二十 血肉羅店之整編一百師(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七十八 京滬大會戰之血戰崑山(二)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八 血肉羅店之刀刀盡染倭奴血(上)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七 山窮水盡(一)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一 蘭姆伽整訓計劃(四)第五卷 血火淞滬_八十六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分兵進擊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六 血肉羅店之校長觀戰(上)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四 山窮水盡(八)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四 山窮水盡(八)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七 交鋒!二十一軍!(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四 新德里二三事(三)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五十三 狂妄的波田支隊——民族的傷痕(一)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四 緬甸大會戰(三)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七 血戰萬家嶺之定計(上)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一十五 第五戰區的危機(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三 第三次長沙會戰之第四師團奇聞(上)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八 山窮水盡(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宇县| 玛多县| 全州县| 天气| 双江| 和硕县| 辽宁省| 伊宁市| 阿瓦提县| 独山县| 北安市| 都江堰市| 仁化县| 张家港市| 洛扎县| 台州市| 广南县| 修文县| 西安市| 铁力市| 宁阳县| 丹巴县| 万全县| 寿宁县| 德钦县| 易门县| 霍城县| 宁晋县| 郓城县| 兴国县| 临泉县| 南通市| 湖南省| 蓬莱市| 南汇区| 黄冈市| 东阳市| 辛集市| 隆尧县| 绵竹市| 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