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拒絕了我的請求,不允許我北上,同時命令我率領留守武漢的整編軍雖是準備作戰,開赴預定的防禦地區,並且命令我總管武漢三鎮的全部軍隊,防止倭寇來襲;我大爲震驚,但是我又不得不這麼做,這的確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我們的反擊不能奏效的話!那麼我們的事先準備就可以抵禦倭寇來襲的部隊一陣子,我甚至暗地裡留下了一部分精銳軍隊,準備將那些來襲的倭寇全部殲滅!
我立刻著手安排這些事情,命令各支正在進行嚴酷訓練的部隊停止一切訓練項目,迅速集合,在主官的帶領下,準備好口糧和裝備,全副武裝,趕到我事先劃分好的各支部隊的防禦地點,二百師作爲全軍總預備隊,留守武漢待命,而我本人也坐鎮武漢,全權指揮這些部隊,一直等到校長歸來。
一直到數十年之後,即使我已經步入了耄耋之齡,即使我已經子孫滿堂幸福美滿,我依舊對那件事情耿耿於懷……
我一直覺得,如果我可以堅持一點,堅持一點,哪怕是頂撞校長,哪怕是不尊校長的命令帶兵北上,去和倭寇決一死戰,或許,就不會有那件事情的發生,那件事情的發生,對於我而言我也有推卸不了的責任,要是我可以再堅持一點點,在堅持一點點,哪怕只是一點點……
我還記得,校長在彌留之際,緊緊地握住我的手,說道,雲海啊,你怪校長做出那樣的決定嗎?呵呵,你不用搖頭,不要否認,校長知道,你一直在怪校長,怪校長不允許你帶兵北上是不是?在你心裡,校長不是個合格的領導人,因爲那個時候,軍隊在校長的心裡,遠遠高於百姓,要校長在三百萬百姓和六十萬軍隊的當中選擇,就是要校長在那些百姓和國家命運當中選擇啊!
校長沒有辦法,真的沒有辦法,雲海啊,你不要怪校長心狠,校長也很痛苦,校長也覺得對不起那些人,校長一直都覺得對不起他們,可是校長沒有選擇,沒有選擇啊!雲海,要是你在校長的位置上,三百萬百姓,和華夏的前途命運,你會怎麼選?校長相信,如果你在那個位置上,你也會這樣選擇的,因爲國家元首,有太多的無奈,太多的無奈了,呵呵,雲海啊,校長不是個合格的領袖,校長不是合格的領袖啊……
校長一邊說一邊流淚,我只是緊緊地握住校長的手,我的心在滴血,我的淚已經流了滿面,面對著那樣的校長,我又能如何?我又能如何……
是的,要是讓我選擇,在校長的位置上,以校長對於整個國家的考量而言,是不能冒險的,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是不能被拿來作爲賭注的,沒有人有那個資格和權力那整個國家民族的命運去做一場豪賭;尤其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一著不慎,就是亡國之境啊!我又能如何?校長又能如何?做出那個決定,是何等的痛心?何等的痛苦?
只是那又能如何?那又能如何?就算校長同意我帶兵北上,和倭寇死扛,和倭寇的精銳軍隊拼死作戰,擋住了倭寇的進攻,那也只是一時,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準備,沒有充分的準備,如何保衛大武漢?如何達成我們的戰略目標?那隻會讓我辛苦訓練的二十五萬強軍毀於一旦,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又當如何?我們還能迎來最終的勝利嗎?我想,那就很不一定了……
在我後來的歲月裡,每當我面對這樣的選擇的時候,面對著這樣兩難的選擇的時候,我都會想起當初的校長,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是在什麼樣悽慘的心境下,才狠下心來做出這樣的決定……還有那句被父親和校長唸叨了一輩子的話,兩害相權取其輕……
“校長,您說什……什麼……”看著面前一臉苦澀的校長,我幾乎有些不敢相信我所聽到的話,那是話嗎……
五月二十七日,校長從鄭州風塵僕僕的趕了回來,校長回來的時候,面色很不好,隨後,黃傑和桂永清被革職查辦,原八十八師師長龍慕韓被槍決,這是抗戰以來第一個被校長處決的嫡系將領,給全部中央軍嫡系部隊的將領敲響了警鐘……
我也得知了我軍目前的戰況;五月二十四日,校長下令將龍慕韓撤職查辦,由宋希濂將軍兼任八十八師師長。同時命令薛嶽兵團於五月二十五日開始圍攻*賢二的第十四師團;校長命令:“此次蘭封會戰關係整個抗日戰局,務須於二十六日拂曉前將蘭封、三義寨、蘭封口、陳留口、曲興集、羅王寨地區間之敵殲滅。如有畏縮不前、攻擊不力者,按律嚴懲。”
但是倭寇顯然不會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放任優勢消失;五月二十五日,四十六師一三八旅旅長馬威龍在蘭封南郊的許樓陣亡。當晚,第八十八師以重大傷亡代價奪取蘭封車站,五月二十六日,第八十七師攻克許樓。五月二十七日,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全力進攻蘭封縣城。下午,豐島聯隊長率領的倭寇右縱隊殘部向三義寨逃去。蘭封和羅王寨的克復,使隴海路一度暢通,商丘附近四十二列火車安然撤回鄭州。
三義寨以北,至五月二十七日晨,第二十、五十一師先後攻克楊圪擋、樑圪壋之線。我軍北靠黃河大堤,五十一師居中,兩邊是新三十五師和二十師。倭寇爲了與黃河北岸的倭寇建立聯繫,在飛機協同下,瘋狂反撲。第五十一師團長紀鴻儒、第二十師團長劉灃水先後陣亡,但堅守住了已佔領陣地,後由張靈甫大哥率部接防,堅守陣地。
五月二十八日,第十六師團向商丘以西迂迴,欲斷守軍退路。黃傑決定放棄商丘,令一八七師守城三日,軍部及四十師、二十四師向開封方向撤退;同日,迫於倭寇在商丘的緊逼,我軍不得不停止圍攻*。而這支倭寇軍隊,就是那支被我有些關注但卻最終放棄了關注的酒井支隊,我大爲懊惱!大感挫敗!我真的恨我自己!恨我自己!
若是我多多關注這樣一支行軍速度極快的兇殘之師,大軍何苦如此?這支酒井支隊沿著黃河西進,他們的速度實在是太快,而且戰鬥力很強,薛嶽將軍被逼退兵……我們圍殲*師團的最後一絲希望就這樣沒了……若是我能夠及早關注這樣一支軍隊,便不會有這樣悲慘的事情發生。
至此,蘭封會戰以我們的戰敗而結束,但是蘭封會戰對倭寇來講也是戰略性的敗仗,如果*賢二在五月十八日轉向商丘,以其一個精銳的常設師團加上一個重炮旅團的強大的機動力和火力,將對從徐州戰場後撤的中國軍隊造成重大威脅。而且倭寇第十六師團和第三、十三混成旅團可以全力截擊後撤的我軍,而不是去救援*賢二。因此徐州附近的我軍主力雖然撤退較晚,卻完全避免了遭遇這幾個精銳師團的追擊,確實是極大的幸運。
只是我們不得以放棄了對*賢二師團的圍攻,我軍以十二個師的優勢兵力圍攻之,竟然不得以成功,校長稱此次會戰爲千古之笑柄,深以爲恥,但是還沒來得及感到恥辱,我們就不得不考慮接下來的事情,因爲蘭封會戰的失敗,導致倭寇兵鋒直指開封,開封危機!開封是河南歷史名城,曾經是大宋王朝的首都,繁華無比,也是經濟政治軍事的中心,更是交通樞紐,也有著不平凡的意義,一旦失守,情況會很不好。
五月三十日,倭寇混成第四旅團由貫臺渡過黃河,與*師團形成呼應,其兵力再度上升,實力更加強悍;六月三日,倭寇第十六師團攻佔杞縣、通許、陳留等城池。*,倭寇第十四師團在*賢二的指揮下向開封進攻。開封守軍死守三日,六月六日,開封失守;倭寇兵鋒直指第一戰區司令部所在地鄭州……
就在我們得知鄭州中牟縣失守的時候,頓時感到大事不好,但是隨後校長對我說的話,更是讓我痛不欲生,讓我幾乎要瘋掉,這樣的決定,這樣的做法,是一個軍人應該去做的嗎?軍人,難道可以這樣做嗎……
“雲海,事已至此,如果不能阻止倭寇前進,那麼我們就會面臨亡國之境,所以,校長,不得已,決定……決堤……將黃河決堤。”校長一臉苦澀的看著我說道。
“校長,您說什……什麼……”看著面前一臉苦澀的校長,我幾乎有些不敢相信我所聽到的話……
“黃河……決堤。”
輕輕的四個字,將我的心打入了谷底……
其實早在上海之役開始之前,也就是大約一年之前,校長的德國首席顧問法肯豪森就曾建議校長“將黃河決堤”以阻止倭寇。民國二十七年四月十三日,正當臺兒莊戰場上我軍追擊部隊攻擊敗退嶧縣附近的倭寇時,陳果夫先生曾致函校長,準備在河南武陟縣的沁河口附近決黃河北堤。但他是爲了“恐敵以決堤制我”而建議採取的反措施。而如今,我們要掘開黃河大堤,水淹倭寇嗎?
那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什麼樣的後果?我幾乎可以想見了,炸彈一響,滔滔大水狂涌而出,四面八方,具爲澤國,數百年以來,生活在那裡繁衍生息的百姓們,將會在滔滔大水之下無處可逃,他們面臨的只有死亡……
“校,校長,我們,我們不能啊!校長!我們不能啊!不能啊!要是一旦那樣做了,我們怎麼善後?數百萬人的生活怎樣維持?我們沒有糧食,沒有安置點,沒有足夠的交通工具和時間去安頓那些民衆啊!校長!民衆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本,沒有他們繳納稅款,我們拿什麼和倭寇對抗啊!我們那什麼保衛國家啊!校長!不可以這樣做啊!不可以啊!”我焦急的大喊到。
校長背對著我,低聲說道:“雲海,校長明白你的心思,也明白你的意思,這樣後果,校長也想過,但是,蘭封之役的戰敗,讓我們完全沒有辦法迴避其帶來的後果,除了掘開黃河大堤,我們沒有任何辦法,否則,第一戰區就將崩潰,我們就回天無力了。雲海,希望你可以明白校長的做法。”
我連忙說道:“校長,您手中之王牌尚且沒有用!您還有云海!還有一百師!還有二百師!校長,讓雲海指揮一百師和二百師,必然可以將*賢二的頭顱取下!將十四師團全殲!校長!請您允許雲海率軍北上!雲海必將收復徐州!打退倭寇大軍!校長!請校長同意雲海率兵北上!校長!雲海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的,校長,黃河不能決堤,不能決堤啊!那就是要讓他們都去死啊!校長!不能啊!不能啊!”
校長回身看了看我:“雲海,你已經失去了冷靜,你回去睡一晚,等冷靜下來,明日再過來與校長商談。校長對你說過,不能冷靜的人,是不可以做上位者的,你的心,必須要冷靜下來,你的頭腦,也要冷靜下來,否則,你必然會做出極其錯誤的決定,上位者,不可以頭腦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