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回程不像陳策將軍那般的驚心動魄,算是比較順利,藉著夜色的掩護,我們非常順利的回到了陸地上,而後馬不停蹄的往內地我軍防區推進,因爲還沒有脫離危險,更兼我們還要保護七百港人,所以我們行動的非常謹慎,士兵們始終都是槍上膛的境地,一路警戒,一直往北而走。
朝陽露出了第一縷金光的時候,我們看到了惠州城牆……
“我們安全了。”我對伍德全先生說道,伍德全先生看了看惠州城牆,興奮的點點頭:“這麼多年了,又回到祖國了!將軍,我們接下來去哪裡?”
我笑著說道:“我們先回惠州,聯繫第四戰區司令張發奎將軍,讓他爲我們準備火車,你們乘坐火車,先去重慶,然後再去成都吧!重慶容易被倭寇轟炸,我的軍隊也因此被倭寇拖在了重慶,擔任重慶的衛戍軍,所以還是成都安全一些,諸位如果願意的話,可以在重慶做做生意,雖然稅負可能會重一些,那也是爲了抗戰而無可奈何,但是諸位如果願意,委員長一定回答因爲各位減輕一些賦稅的,等我們打贏了倭寇,諸位願意回到香港去的話,當然也是可以的。”
伍德全先生笑了笑,隨後搖搖頭:“既然回來了,就不走了,做生意,也該講個誠信,不能因爲從香港回來,就特殊一些,那樣的話,對國家團結不好,照常吧!正好我伍某人對別的東西也不精通,就會做生意,就做生意吧!將軍,還請您在委員長那邊兒爲我們美言幾句,安排一下我們的生活吧!外國人那裡,待著始終沒有安全感?!?
我笑道:“自然把你們帶回來了,就不會讓你們受苦,正好國家正缺你們這樣的商業人才,如果你們願意在國家部門裡面供職,雲海倒是可以代爲引薦?!?
伍德全先生眼睛一亮:“這倒也是可以的,那一切就靠將軍了。”
我點點頭,帶著他們一起步入了惠州城中,而後,聯繫上了張發奎將軍。
“什麼?您的意思是,第九戰區已經打起來了?倭寇又一次進攻第九戰區?第三次?”我大爲驚訝!
當我用電話聯繫到了張發奎將軍的時候,張發奎將軍對我說,十二月二十四日,就是香港淪陷的前一天,也就是前天,倭寇武漢至第十一軍起大軍十二萬發動了對長沙的第三次攻擊!兵力雄厚,準備充足,這一次,第九戰區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
“是的,所以那一段的鐵路是用不成的,所以我建議你帶著那些港人乘船去重慶,就從你們來這裡的路一路回去,興許還能安全一些,要是乘火車,那可真的是玩命了,雲海,可別犯糊塗??!”張發奎將軍警告我。
我連忙說道:“這一次雲海必然不會犯糊塗的,雲海會乘船前去重慶的,張將軍,目前戰況如何?第九戰區打得還可以嗎?”對於薛嶽將軍我是很有自信的,前兩次長沙會戰都把倭寇打退了,用他的天爐戰法,給倭寇來了一個個天爐蓋頂,狠狠地收拾了宿敵第十一軍,說起來,十一軍佔據武漢已經三年多了,也是時候應該還給我們了,這一回十一軍精銳盡出,大有不管不顧一百軍的架勢,這不是擺明了要我拿一百軍去冒一次險嗎?倭寇打的是什麼主意?到底是想攻打長沙,還是想誘使一百軍出兵攻打武漢,從而調轉回頭殲滅一百軍?
這也太冒險了,萬一他無法順利抽身,武漢不就危險了嗎?第九戰區精銳聚集,還有相當數量的整編軍,那個阿南惟幾是在玩火自焚嗎?還是說他有足夠的信心在守住武漢的同時還能攻克長沙?他也太過託大了吧?雖然十一軍是精銳,但是周圍環繞著第五戰區和第九戰區兩個戰區近五十萬軍隊,還有重慶地區一百軍十萬精銳和數不清的其他部隊,他就十幾萬人也不到二十萬,竟敢如此?他還以爲我國的軍隊是以前的軍隊嗎?
不過轉念一想,德國人在歐洲戰場上頻頻勝利,先是把歐洲橫掃一遍,除了英國全部打敗,接著把蘇聯打了個措手不及,一年不到,蘇聯喪地百萬公里,百萬蘇軍灰飛煙滅,這樣恐怖的戰績,也足以讓倭寇汗顏了,爲了在盟國面前爭取面子,倭寇似乎也該硬著頭皮打上幾仗,或者是爲了策應香港作戰,使我軍不能抽身對付他們,這倒也是有可能的;先前的中條山之役,算上這一次的第三次長沙之役,連著兩次大的戰鬥,這是要做什麼?爲他們進攻其他地方埋下伏筆嗎?難道,倭寇是要轉戰東南亞和南亞?!
我的大腦裡面突然冒出了這樣一個瘋狂的想法,不知爲何,我並沒有因此感到輕鬆,因爲我國目前的生命線滇緬公路可就在緬甸,人數稀少的緬甸英軍和緬甸本地土軍根本不可能是倭寇的對手,那麼緬甸不就完蛋了嗎?緬甸一完蛋,滇緬公路也就完蛋了,我們的對外運輸線也就被切斷了!這可如何是好?
我隨即冷靜下來,答應了張發奎將軍乘船回重慶,並且請求他派一些車輛過來接送我們,軍人無所謂,但是那些長期在香港養尊處優的太太小姐們已經苦不堪言了,所以還是派些車子將他們運上船隻,順便再多準備一隻船,我們只有一隻船,裝不下一千多人。
車子很快就來了,我們上了車,來到了我們放船隻的地方,兩隻船已經準備好了,我立刻安排他們登船,然後自己也登了船,開始思考一些問題。
不管倭寇的戰略是怎麼樣的,我還是先把眼前的問題處理好,倭寇這一次的進攻,顯然也是有著極強的針對性,倭寇目前還在新牆河一線和國軍的守軍作戰,攻勢猛烈,不像是佯攻待機,圍點打援,所以我有理由相信這又是一次對著第九戰區的打擊戰鬥,或者說,倭寇做了兩手準備,一等方面攻打第九戰區,看看重慶有沒有反應,要是一百軍不動彈,就猛攻第九戰區,要是一百軍動彈了,就留下軍隊佯攻,主力部隊北上打擊一百軍,這個可能性更大。
所以,如果我要出兵,那麼應該選擇在倭寇較爲深入,被薛嶽將軍的天爐戰法誘導至比較深入的地區之後,再行出兵,或是奇襲武漢,但是那種可能性不大,至少有一個師團的倭寇留守武漢,我們想要快速奪取武漢,可能性不是很大,到時候倭寇萬一回軍,第九戰區之圍是解開了,但是我們也還是毫無收穫,不能破擊倭寇主力,要是趁著第九戰區打的正酣,我們選擇好的地方,就像之前一樣,分批偷偷出兵,一舉出戰,將倭寇徹底圍殲在長沙地區,豈不妙哉?第一次長沙作戰我們錯失良機,這一次,可不能再錯過了!
所以,一百軍的出戰,勢在必行了!這一次無論如何我也要說服校長,讓一百軍再行出戰!
回去的路途因爲擔心被倭寇攻擊,所以我們行駛的速度極快,基本不停留,所以用了六天,一路趕回了重慶郊外,然後在那裡下船,登上了校長派來的汽車,一路回到了重慶城中。
校長對於這些華人華僑的迴歸祖國表示非常的高興,親自接見了他們,對他們的義舉表示了感謝,並且提出,絕對不會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等到戰後,他們願意回香港,還是可以回的;至於目前,可以選擇留在重慶還是成都,若是願意在政府的商務部或者是財政部供職也是可以的,國家歡迎這些人才回來。
伍德全先生一行人對校長的熱情款待感動不已,當場就有四百多人表示願意重新加入中國國籍,並且爲*工作,剩下的三百多人則表示願意去成都重新做生意。
其實就我和校長的心裡來說,我們反倒希望他們將來可以回去香港,因爲收回香港的歷程必然不會很容易,英國佬必然會從中作梗,但是要是有了這七百多的華人精英的助陣,說不定我們就會有很大的助力,利於我們收回香港這塊寶地。
“雲海啊,此次你可算是不辱使命?。∧軌蛟谀屈N危險的情況下帶回七百港人,還打響了我們國軍的名聲,讓英國佬對我們刮目相看,這對於日後的抗戰也是有著很大的好處的!你做的很好!”結束歡迎宴會之後,校長笑瞇瞇的把我帶到了辦公室,勉勵我道。
我笑道:“這是雲海應當做的!對了校長,長沙那邊又打起來是嗎?”
校長的面色變得嚴肅起來:“是的,倭寇的十一軍又一次進攻長沙,這是第三次了,不過伯陵早就估計到了倭寇對長沙賊心不死,要是我們不把這支倭寇徹底打殘,他們還會再來第四次第五次甚至第十四次第十五次!這一次校長決定讓伯陵在長沙狠狠地打上一仗,伯陵準備拿長沙當誘餌,誘使倭寇深入,然後調集第九戰區主力聚殲之,這一回一定要徹底把十一軍收拾掉,然後收復武漢,爲此校長已經同意把第四軍和第七十四軍還有七十三軍和九十九軍也交給伯陵,一定要把他們收拾掉!”
校長的話語一出,我就知道校長對於十一軍這個當面大敵屢次進攻長沙感到極爲惱怒,已經下定決心要打一場大勝仗了,於是我說道:“校長,第四軍和七十四軍可以調過去,七十三軍和九十九軍也可以調過去,但是這些都還不夠,校長,以倭寇的戰鬥力,這十幾萬軍隊,第九戰區還吃不下去,所以,雲海想率領一百軍出戰長沙!徹底殲滅倭寇十一軍主力!還望校長應允!”
校長一驚:“雲海,這,應該不用吧?算上那四個軍,伯陵手上已有足足三十萬軍隊,三十萬精銳軍隊還吃不掉那些倭寇嗎?你不相信伯陵的能力?”
我說道:“校長,雲海並不是懷疑薛嶽將軍的能力,薛嶽將軍既然準備了,就一定可以擊敗倭寇,取得勝利,但是那只是擊敗,並不能實質上的打擊到倭寇的根本,十一軍主力未損,還是能夠保持對我們的威脅,要想趁著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把十一軍徹底吃掉,必須要出動一百軍不可!校長,若是您希望乘勝收復武漢的話,也唯有一百軍可以辦到!
校長,雲海還有足夠的理由懷疑,倭寇此次不間斷的進攻長沙,不僅僅是因爲德軍的刺激和香港的作戰,更大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他們有可能,要對東南亞和南亞的英軍美軍下手,倭寇的目的,很有可能是想趁著英軍主力被德軍拖住,美軍一時間不能動員的情況下,搶先佔據東南亞和南亞這些物資豐饒的地方,以備長期作戰!校長,如此一來,我們的壓力就更大了,滇緬公路必將受到影響,到時候,我們甚至有可能要派兵南下護路,那個時候,最合適的軍隊,還是一百軍。
要是這個時候不能把十一軍的威脅解除,那個時候,我們如何能夠安心的派兵南下?況且總是放著十一軍這顆*在這裡,對我們而言實在是太大的威脅了,我們要想反擊,就必須要幹掉十一軍,把他們徹底收拾掉!校長,這個決心,您必須要下!”
校長看著地圖,良久嘆了口氣:“雲海,你說得對,倭寇的確有可能幹這種事情,這樣看來,我們的日子還是不會好過啊!也對,要是不能收拾掉十一軍,到時候,最合適的軍隊,還真的是派不出去,既然如此,那好吧!雲海,你就找時機帶著一百軍去長沙把十一軍收拾掉吧!看來以後你也要忙很長時間了,還有,你也抽個空回去看看蘭兒和天佑,你不在的時候,天佑還生了一場病,你啊,不是個稱職的父親。”
天佑生病了?
我的心咯噔一下,天佑生病了?這,這是怎麼回事?這,這可如何是好?
PS:前面章節發錯了,一下跳到了三百五十四,只好現在補上了,各位讀者不要怪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