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像是轉眼,齊尚已經步入十二歲的門檻了,寒雪兄妹沒事就跟在他身後亂跑。
他看起來已經比馮九卿還要高了,只有齊璞瑜能夠穩穩地壓制住他那如野草般瘋狂的漲勢,始終以居高臨下的姿態俯視著努力想要在個頭上碾壓自己的齊尚。
對此,當初上奏讓齊尚長高點的鐵木蘇後悔無比。
齊尚似乎對當初那道建議印象頗深,深到現在看到他入紫宸殿都能投去意味深長的眼神,那日益暴增的帝王壓迫在少帝身上越見明顯,那極具美感和鋒芒的鳳眸微微一揚,便如天王下界,赫斯之威令人不敢擡頭。
就如馮九卿當年所預料,齊尚是越長越妖孽了,半點都沒對不起他那逆天早熟的智商。
可他總是喜歡笑著的,叫人越發地捉摸不透,似乎出了齊璞瑜和馮九卿,誰都看不出那瀲灩笑意下與日俱增的冷漠。
寒雪兄妹喜歡跟著他,卻恰巧是因爲他的笑,因爲他極具攻擊性的俊美。
哪怕齊尚每次都是帶著嫌棄之色看他們,寒雪兄妹咬著ru牙上去撒嬌,他又軟下姿態,好像對其無可奈何似的。
人人都說,皇帝甚是寵愛兩兄妹。
馮九卿站在紫宸殿外,看著站在宮道上被兩個人抱住雙腿的齊尚,那輕挑的劍眉和深邃的眸子帶著點漫不經心的笑意,眉目如畫,堪稱驚豔,不覺又像是近日後宮之中越來越重的**味來。
“這孩子,”馮九卿不覺奇怪,“怎麼跟先皇長得不一樣,跟你倒是長得越來越像了?”
齊璞瑜嘆氣,“九兒,你這話傳出去,本王怕是要無地自容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該無地自容,”馮九卿扶了下發髻,慵懶地靠在柱子上輕笑,“這消息也傳了好幾年了?!?
或許是因爲齊璞瑜和齊尚在一起的時間擡舉,縱然二人面貌不同,可乍一看見兩人,十個有八個都會以爲他們是父子,幸而齊璞瑜和先皇是一脈相承,閒話倒也不多。
齊璞瑜笑了笑,不置可否,目光在齊尚臉上停留了片刻,突然道:“尚兒用心了?!?
馮九卿笑意微斂,“你我,不也用心了嗎?”
兩個孩子日日在眼下玩耍,就是鐵石心腸也該動容了,何況他們並非鐵石心腸。羅異人絲毫未曾阻止兩兄妹進宮,或許就是爲了動動他們的惻隱之心,爲兩個孩子謀求一個平淡未來。
可惜,不可能了。
齊尚看似溫暖的笑容下,還篆刻著當初是馮九卿所受到的折磨、東華受到的羞辱、先皇未結的冤仇,這一樁樁一件件,不是個人的惻隱之心能夠解決的。
最重要的是,齊尚……志不在此。
“過幾日,盛朝使臣又該入京了,”馮九卿壓低了聲音,“上次他們就提出要帶走一個孩子,你覺得這次,他們還會有這個意思嗎?”
“十之八 九吧,”齊璞瑜輕笑,“不過,現在還太早了,兩個孩子還不算太懂事?!?
懂事的孩子才能送回去,不懂事的孩子,只會壞事。
馮九卿“唉”了一聲,有氣無力地看著他,“突然覺得我們好無情啊……將來尚兒傷心怎麼辦?”
齊璞瑜抓著她的手捏了捏,“他會有自己的孩子?!?
馮九卿無話可說,宮道下,抱著蘇雪的齊尚擡頭,遠遠看去,那俊美從容的臉上,竟透著幾分冷漠豔麗,鳳眸含笑,未置心底。
看不慣她這個樣子,馮九卿擡起手,隔空在他頭上一敲。齊尚微怔,神色緩和,摸著額頭訕笑起來。
蘇雪眨眨眼,擡起小手在他頭上摸摸,“不痛,呼呼,不痛?!?
齊尚扯了下嘴角,鳳眸微合,眼底冰冷不自覺地融化了一絲,“……醜丫頭,小笨蛋。”
又一年春露秋霜過去,齊尚到了十三歲上,寒雪兄妹如皇家學堂讀書,泰輝閣裡,他們成了年紀最小的學生,整日裡也念著之乎者也昏昏欲睡。
還有三年。
馮九卿眺望京城,口中呢喃。
軒轅宮已經修建了將近三年,最多才修建到三分之一,中央宮殿和宮牆都已經修建完畢,工部帶著人前去刷漆雕刻,從全國各地找來珍寶裝填宮闈。
宮牆外,望火樓拔地而起,參差街市對稱有序,寬大街道壯闊無比,分坊還沒劃定界限,已經有從西域來的商人請求租下一坊,用了大量黃金交換。
戶部財政逐年上漲,恢弘大國好像就在眼前了。
誰想冬月,大宛與戎狄聯手,撕毀與東華的邦交 合約,對東華正式宣戰,不知從哪裡也得來了火器,雲丹閉國不出,也未給出任何解釋。
齊璞瑜這次沒有親自前往邊關,仍將戰事交給了趙子明,另派兵部侍郎以及禁軍副統領,點十萬兵馬,前往邊關。
這一仗足足打了半年,時間雖然長,可收穫也很豐富。
戎狄被打打了長城以外,大宛俯首稱臣,從邦交之國,變成了附屬小邦,齊尚野心爪牙初露,變換來了舉國歡騰。
慶功宴扔在雲霞宮舉行,齊尚說了要與朝臣不醉不歸,馮九卿淡淡一笑,不動聲色地將他的烈酒換成了養生豬蹄湯。
齊尚喝了一口,頓了頓,轉頭看向馮九卿,對上了馮九卿飽含威脅的目光:還沒成年,你給我喝酒試一試?
齊尚嘆口氣,只好又將目光投向了齊璞瑜,委屈巴巴地眨著眼:齊叔伯,人家想喝酒。
齊璞瑜冷笑,將自己的酒杯偏了一份,露出上面浮著的蔥花,翻了個白眼:爲了陪你,我都沒有酒喝,你喝什麼?喝湯!
兩叔侄相視苦笑,用湯將自己灌了個飽。
京城人人都在說當今少帝千杯不醉,不知若是他們知道少帝酒杯裡的都是養生湯,會有什麼表情?想來必定精彩紛呈。
慶功宴將盡之時,齊尚冊封趙子明爲鎮國將軍,一品軍侯,賜寶劍一柄,府邸宅院若敢。征戰將士皆有重賞,傷重者衣錦還鄉,爲國盡忠者而有家屬在世者,暗例封賞。
有此一役,東華徹底邊境暫時歸於平靜。
永和七年,國庫豐,邊關靜,四海昇平,國泰民安,東華少帝帶百官公卿告天祈福,叩謝先祖。
那一年,東華後宮卻是水深火熱,僅有的幾個宮妃,良人、美人、婕妤彼此之間鬥得頭破血流。
九月,馮九卿來到了紫宸殿,以太后之命奏請立後,以正後宮,齊璞瑜附議。
齊尚第一次與兩人產生齟齬,震驚朝野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