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轉(zhuǎn)眼之間,就在墨問漠然的告知幽冥君一切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話音剛落之際,墨問竟是突然起身,準備要去那遠在天邊、大地的盡頭,東瀛!霎那之間,不由得讓幽冥君驚愕錯懵,但見其堅毅決絕的臉色之後,幽冥君便不由自主的安靜了下來,隨之跟著墨問離開了那血色涼亭。
相傳,在大隋王朝初建時期,大地盡頭的天邊之國,東瀛!爲了打破四面環(huán)海的封閉與孤寂,便欲想用武力爭奪朝鮮半島,擴充自己地盤!
隨之東瀛便在開皇二十年左右,東瀛的聖德太子就揮軍直指朝鮮半島,攻打了朝鮮半島的新羅王朝,更是收復(fù)了任那之地。可是當東瀛大軍自以爲新羅王朝不成氣候、毫無威脅之際,便隨之撤退大軍之後的不久,任那就再度被新羅所佔領(lǐng),這樣一番血戰(zhàn)下來,東瀛近乎是無功而返。
然而此時的對手,新羅王朝,自從與東瀛一戰(zhàn)之後,便已經(jīng)明瞭獨力對抗東瀛大軍,可以說是癡心妄想,隨之便欲想著藉助外援之力,來保護自己!因此在吞併了任那之後,新羅王朝就開始向當時華夏大地的北齊王朝派去使節(jié),尋求庇護!北齊王朝,見此情形,欣喜不已,便受其冊封,要求其上供受護。
可是好景不長,不久之後,北齊王朝在其內(nèi)憂外患之下、被滅國!失去庇護的新羅王朝,隨之將目標轉(zhuǎn)向了當時的江南陳朝,並派遣了多個外交使者團,前去交好,更是開展了一系列的、頻繁的外交活動,藉以壯大自己的實力。
之後不久,這一信息便傳到了東瀛,以聖德太子爲中心的當朝行政者們,亦是馬上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於是就開始組建大型的外交使節(jié)團,欲想尋求別國的外援和派遣使團。
正所謂無獨有偶,開皇九年!大隋王朝在隋文帝楊堅的命令之下、舉全朝之力,滅掉了南陳、統(tǒng)一華夏大地之後,隨即便開始了出兵征伐高句麗,以求擴充自己的疆土、壯大實力!也就因此,促成了大隋王朝與東瀛之國交好的最佳時機,而窺得先機的聖德太子,定是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就在他攝政掌朝之後,就說服了當時的朝堂大員,第一次派遣遣隋使團,前去與大隋王朝修好。
欲是想借此機會,壓下新羅王朝在朝鮮半島的影響力,使得朝鮮半島、有利的局面偏向東瀛,便因此極力的組織派遣人員、更是重用那些歸順於東瀛的漢人作爲遣隋使團的主要負責人,與國力強大、亦與朝鮮半島有著密切關(guān)係的大隋王朝,加強聯(lián)繫和溝通,以取得理解和支持。
然而東瀛所派遣的外交使團,既是遣隋使,明面上是來學(xué)**隋王朝的佛法和大隋的文化、爲遣隋使來到大隋王朝的主要目的;但從客觀方面的觀察,東瀛實則是爲了確保、他們在朝鮮半島的利益,更是爲了後來的再次出兵朝鮮半島,奪取任那,爲重要目的。
可是俗話說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大隋王朝的帝王隋文帝楊堅,豈是酒囊飯袋之輩,怎會看不出東瀛的目的!但隨著兩國之間,各自的研究領(lǐng)域、不斷深入,地緣關(guān)係的逐漸變化,隋文帝楊堅深知閉關(guān)鎖國之策,只會是固步自封、禍國殃民!故此便故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放任東瀛在那裡裝乖賣笑!亦因此事,東瀛遣隋使,才能夠自由無阻的來往於大隋之地。
然而緊接著不久,朝鮮半島的變化,亦是正如隋文帝楊堅所料一般,東瀛在交好大隋王朝之後不久,就是在派出第一次遣隋使的兩年之後,東瀛就安奈不住了!聖德太子見其大隋王朝似乎對自己毫無戒心、又見那自己所求的時機已到,便命其同母之弟、來目皇子爲征討將軍,於筑紫聚集了近二萬五千多人馬,欲想再度向新羅王朝發(fā)起戰(zhàn)爭,奪回任那。
可是天違人願!就在東瀛大軍萬事俱備,欲想渡海、進軍朝鮮半島之時,來目皇子竟是突然暴斃,原因不得而知,其戰(zhàn)事隨即耽誤下來。
然而聖德太子,似乎並不善罷甘休!隨後不久,便馬上任命他的異母之弟、當麻皇子爲新羅征討的新一任將軍,進軍朝鮮半島!可是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征討大軍又在即將開拔之際,出現(xiàn)了變故!那時的當麻皇子竟以妻子去世、回去悼念爲理由、返回了藤原京,不去指揮征討大軍。
因此,聖德太子遠征新羅、奪取任那的計劃被迫中止,然而經(jīng)過這一連續(xù)的大事、攪局之後,東瀛所派遣的遣隋使團,卻並沒有停下外交的步伐,便於斷斷續(xù)續(xù)的幾年之間,就數(shù)次派遣遣隋使,前來大隋王朝進行交流活動。
淡然之間,亦可發(fā)現(xiàn)這幾件大事、幾乎是同時發(fā)生的,似乎是歷史的偶然巧合,但結(jié)合此時的大環(huán)境的變遷,亦可以看出此時的東瀛之國,真正目的!就是爲了同大隋王朝,爭奪朝鮮半島的主權(quán),更是企圖藉助大隋王朝的戰(zhàn)力重新奪回任那,來穩(wěn)定東瀛在朝鮮半島的根據(jù)地,擴大自身勢力的狼子野心。
亦是因此可看出,雖說東瀛所派出的遣隋使,不單純是爲了學(xué)**隋王朝的先進文化,充實自己!也不單純是爲了大國之間的相安無事,發(fā)展自己!其目的就是想蒐集大隋王朝的情報與信息、方便於侵略朝鮮半島,更是想因此借刀殺人,讓大隋王朝幫助東瀛之國,剷除新羅王朝!
可是他們這般千算萬算、仍是算不過天啊!殊不知於大隋王朝之中的能人志士,可謂是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東瀛之國的目的,亦是早就被他們識破了,而這其中之一就是大隋王朝的帝王、隋文帝楊堅。
在與東瀛的遣隋使見過數(shù)面、暢談數(shù)語之後,還有見識過他們的行徑之間,生性多疑的隋文帝楊堅亦是暗中的感覺到東瀛的狼子野心,因此便慢慢的疏遠他們,讓他們自行去尋找他們所需要的東西,或是想要學(xué)習的文化,但亦是暗中派人偷偷的監(jiān)視他們。
然而轉(zhuǎn)眼之間,此時近乎將整個大隋王朝、或是整個天下,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墨問,竟會突然說到要去東瀛,難道他與隋文帝楊堅一般,發(fā)現(xiàn)了東瀛之國的狼子野心,欲想有什麼行動?答案,可說是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