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從那個時候開始,羅蔭國就知道了自己的人生結局。 
陳某、陳紹基、楊光亮,甚至包括羅蔭國、周鎮宏,全部都是書法愛好者,並都有大量書法作品流傳,陳紹基甚至在2007年開始擔任廣東省書法協會主席。
據查,陳紹基、楊光亮、羅蔭國、周鎮宏4人唯一一次公開相會是在2007年6月10日舉辦的“茂名石油?荔枝文化藝術節”上,4人揮斥方遒,各自留下了書法作品。其時,陳紹基職務是廣東省委常委、省政協主席,周鎮宏剛剛從茂名市委書記職務上離任,出任廣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羅蔭國剛剛接任市委書記職務幾個月,而楊光亮也在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一職上風頭正盛。這是4人的巔峰相會,他們都分別走到了各自官場生涯的頂峰,隨後便是極速跌落。在他們分別被查時,也正對應著上述職務。
能侍弄物理學和文學的高官
周鎮宏小時候是個典型的“苦孩子”。1957年10月,周鎮宏出生在廣東省普寧縣一個無山可靠、無海可依的小村莊。他四、五歲時恰逢三年困難時期,時常餓得嗷嗷叫。母親給他端來的“稀粥”,“可以從中看到自己的臉”。那時,他覺得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是烤番薯。周鎮宏有一妹一弟,作爲長子,他從小學一年級起,就開始幫父母幹農活。周鎮宏在回憶自己的童年時曾寫道,“正是小時候的這段生活,在人生伊始就磨練了我的意志和毅力,教我懂得了好多質樸的做人的道理。” 從小學到中學,周鎮宏功課全優,不但數學、物理競賽總拿第一,連徵文比賽也是第一。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苦孩子周鎮宏發奮苦讀,辛勤工作,拼出了自己的一方前程。1974年參加工作後,周鎮宏先是在普寧縣工作,先後擔任梅塘新光大隊中心輔導員,梅塘公社農建指揮部資料員,農村工作團資料員、三上工程指揮部政工員。1978年恢復高考後進入華南師範學院物理專業學習,畢業後長期任教於廣東工學院(後更名爲廣東工業大學),約18年之久。先後擔任助教、講師,物理教研室黨支部書記,基礎部黨總支副書記、副主任,廣東工學院院長
助理,副院長、黨委委員,副校長、黨委常委。其間,在職攻讀中山大學物理系凝聚態物理博士學位。職稱晉升爲副教授、教授。廣東工業大學一位教師得知周鎮宏被調查的消息後,感慨萬端。30年前,他曾與周鎮宏一同擔任助教,宿舍也在同一個樓層。這位高校教師對媒體說,“那時周鎮宏對物理學的孜孜以求,讓人欽佩。他不該去蹚官場的渾水。”
在1996年進入官場以前,周鎮宏的生活大抵如此:
作爲物理學者,他領課題找項目,做實驗搞科研。在這個重邏輯、重實證、重操作的領域裡,他寫了好幾部專著,並多次獲得成果獎。
作爲教師,他自稱“三尺講臺天地寬”,幾年下來,頭上亦頂著“全國優秀教師”的光環。
作爲文學愛好者,他的假日多在“一支香菸一杯茶,一疊稿紙一桿筆”中,“或快或慢爬格子”。幾十年如一日,他共出版著作28部,發表報刊文章1150篇,獲省級以上作品獎15項,還爲《羊城晚報》業餘寫稿12年。他曾經下定決心,這輩子要寫100本書。
1996周鎮宏離開廣工,任廣東省科協專職副主席、黨組書記。1998年他出任地方官,任湛江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2002年調任茂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2007年,周鎮宏出任廣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長。
  周鎮宏在廣東政壇號稱學者官員。他曾長期任職廣東工業大學,在物理學領域擁有教授職稱,還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
周鎮宏一直被樹爲“學者從政”的典範。他是物理學教授、理學博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首屆優秀中青年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周鎮宏1974年開始從事業餘文學創作,擅長科學散文、雜文、科學小品。在茂名官場,周鎮宏被稱爲“物理學界的文人,文學界的物理學家,官場的知識分子”。
據接觸過周鎮宏的人士透露,周滿腹經綸,講話幽默風趣,學識淵博,且涉獵廣泛。那時,他喜歡套用這樣的幽默:“見了物理學界的朋友,我就說我弄了點文學;見了文學界的朋友,
我就說我一直在侍弄物理學。”據公開資料,在周鎮宏步入政壇前的l996年12月,著名文藝評論家黃某還主編出版了近30萬字的評論專集《多棲效應——周鎮宏現象透視》。其中一篇評論稱:“他像個‘變形金剛’。作家?學者?教師?科技人員?社團領袖?管理幹部……都可算是,又都不完全是,不僅僅是。魔方般的人物,魔方般的角色轉換。”
一個細節是,周鎮宏來茂名之後,政府各級部門以及官員個人出版的著作,紛紛找他作序。2006年,周鎮宏將爲官前的作品結集出版,命名爲《周鎮宏作品集》,共有整整四大本,售價爲人民幣199元。此後又將其從政以來的各種講話、心得結集成冊,命名爲《公共管理這本經》,售價198元。接近茂名官場人士介紹,官場文化之下,這些書曾在茂名當地暢銷一時。
2011年9月,羊城晚報出版社推出了周鎮宏的散文專著《花地情?晚會緣》。在這本專著的作者介紹欄上,隆重地宣傳了作者的不菲“身價”:
周鎮宏,生於廣東普寧,物理學教授、理學博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首屆優秀中青年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974年開始從事業餘文學創作,l975年發表處女作《龍嶺螺號》,之後多年從事散文、雜文業餘創作,尤以科學散文、科學雜文、科學小品、科技述評見長。
迄今已出版《基本物理常數論》、《現代物理與新技術》、《一個全新的理論視角》、《綠色GDP》、《在科學入口處》、《科學本無過》、《周鎮宏作品集》(1-4)、《公共管理這本“經”》(上、下卷)等各種著作28部,發表報刊文章1150篇,獲省部級以上作品獎15項(次)。共有《政府成本論》、《1.5次產業論》等l9部(件)擁有完全權利的著作被中國數字圖書館收藏並加T成數字化形式,通過電子圖書服務平臺和現代信息網絡傳播。
1994年10月,《當代文壇》曾推出《周鎮宏全息攝影》系列評論專輯。l996年12月,著名文藝評論家黃樹森主編出版了近30萬字的評論專集《多棲效應——周鎮宏現象透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