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5章

江左律學本深受玄學影響,學派淵源主要繼承於老莊, 此外還上承法家、名家。張氏張斐以《周易》作基礎, “理直”爲準則, 推崇“禮樂崇於上,刑法閒於下”,力求有罪必罰,罪刑相當,攜一衆精通律法之士修律, 理念已十分清晰。

成去非曾仔細研讀過張斐所注《刑法志》, 較之前代,各項條文變繁蕪爲簡約, 是一大進步, 但仍相當依賴經學,未脫其窠臼。他一手興建律學館,並設律學博士,便是希望穆涯能夠更進一步,註釋刑法,更多落在實處。

不過此事非朝夕能定, 這一切所圖亦不過是對《大祁律》的一個補充完善。官倉一案並不難定性, 廷尉署卷宗都已上呈天子, 本無需吏部再來協議如何定罪,倘無其他牽涉,按律定刑而已,但恰因關聯甚多, 吏部同廷尉署兩邊都清楚,此案不入議,便意味著不僅要誅殺大批人,朝堂上一半官員也要受其株連。這其中,既有成去甫、韋少連這樣的大姓直系,也有偏房旁系血親,一衆人物,大體說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雖說“八議”最終由天子裁決到底是否能入議,但廟堂悠悠衆口,各人懷著怎樣的心思,要如何算計,又要如何脣槍舌劍,也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了。

既有“八議”,那麼事情就不再是鐵板一塊,果真,初七朝會上,天子話頭一起,一衆人馬紛紛跳將出來。一言一語,或說貪墨自該嚴辦;或說世家子弟向來驕蹇不法,朝政崩壞,綱紀廢弛;或說本朝立國以來,未曾見今日貪墨之巨,實不宜恕;總之一語,此案罪不勝誅,請天子法不阿貴,法不避親,悖道行亂,自當明正典刑。

話音剛落,英奴尚且無暇表態,又有幾人持笏而出,道合該就事論事,不應扯旁枝末節,無關宏旨的前事。隨之提及“八議”之制,終點到正題,“八議入律”既是祖皇帝所定,正所謂祖宗之法不可變,中領軍固一時昏聵,然鐘山事變清君側立有奇功,在議功之列,且因值宿禁軍,幹力有爲,日夜不辭,在議勤議能之列;又云韋公勳參微管,宜囿及後嗣,大德者新喪,天子倘重處韋少連,不合宜也,當寬其一線;至於其他子弟,或有祖輩蔭餘,或有同皇室姻親之由,林林總總,引經據典,總未出八議的範疇。

這邊被駁倒的幾人眼見一場大案由此避重就輕,自然不甘心,仍想據理力爭,顧未明本久不作聲,只覺這羣人趁此上躥下跳實在可惡得很,遂冷眼睨道:“位卑言高,可不是國朝慣例。”

一下拿住這些官職在下的七寸,幾人隨即漲紅了臉,殿上登時陷入難言的沉寂,衆人只得把目光投向天子,大司徒忽離席免冠頓首道:

“臣等伏惟陛下裁決,不敢妄議。”

英奴見他做出這等行徑,連冠都卸了,冷眼相望有時,才道:

“大司徒是三公,有什麼妄議不妄議的。”

虞仲素聞言仍只垂首:“今上這麼說,臣等更無地自容。”

橫豎就兩句搪塞之辭,這半日,殿上吵得人心煩意亂,英奴早料到會是這樣,默默收回目光,看了成去非一眼:

“尚書令怎麼說?”

成去非略一躬身,答道:“今《大祁律》雖有國法之名,卻無授行之實,何異兔絲燕麥、南箕北斗?侵吞國糧至此,聞所未聞,即便八議有例,也萬不可用在國本上頭,請今上……”

“尚書令大人,”顧未明悠然出列打斷他,“難道方纔幾位大人所言爲虛?八議正是祖皇帝天恩所在,今上素懷仁慈之心,就是平民百姓,不屑子犯錯,做父親的尚不能趕盡殺絕,你這是要逼君父違背祖制,讓君父背枉殺臣下的罪名!尚書令此舉,倒能博得直名,”說著轉向英奴,頓首道:“此案臣工們有罪,可罪不致誅,今上倘真按《大祁律》來,怕是朝堂都要空了,臣相信,這也絕不是今上想要看到的局面,還望今上慎重將其入議。”

“卷宗上亦有卿的姓名,卿有何顏面還在這大呼小叫?”英奴冷笑看著他,“卿現在算來也是待罪之身,朕確實懷仁慈之心,倘不是,卿還能在這舌燦蓮花?”

“今上這話,臣不敢認同,且不說言者無罪,《大祁律》明明白白有一條,叫法不責衆,今上當給臣工們一個改過自新戴罪立功的機會,臣有罪……”顧未明未及說完,那旁顧勉低斥一聲:

“逆子!”說罷跪地叩首道:“臣教子無方,做出逆鱗之舉,還請今上降罪!”

“逆子昨夜醉酒,今日來上朝,已觸犯朝廷法令,此刻狂悖亂語,請今上遣人將他先扠出去!”顧勉連忙又補充道,上頭英奴早氣得心底亂顫,剛給侍衛打了個手勢,就見顧未明朝自己深深一揖,竟振袖去了。

此舉自然又讓衆人看得瞠目結舌,英奴一口牙都要咬碎,只能拼死剋制,火發一次足矣,此刻環視一圈衆臣,見中書令欲言又止的樣子,便揮手道:

“再議!退朝!”

待衆臣散盡,近侍按天子的意思,方將中書令張蘊引至了西堂中。英奴怒火未消,連衣裳也沒工夫換,仍是上朝的正服,張蘊進來時,捕捉到天子的無名業火就燒在眼前,見禮後,勸道:

“今上息怒,龍體爲重。”

“朕早聽他大名,今日見他公然挑釁尚書令,才知傳言不假,居然還敢要挾朕!”英奴本欲拍案,忍了忍,化作嘴角止不住的冷笑。

腦中卻也疑惑,以成去非的性子是如何忍到今日的?轉念一想,不由想到鐘山一事上,知他定有忍無可忍的那一日,自然要尋個好時機,一擊必中,眼下,顧未明如何放蕩不守禮法,又或者私盜公糧,因有衆多同犯在,他自己是四姓子弟,無論如何,殺頭的罪落不下來。不過,尚書令尚且不急,英奴心頭那叢火,便消去不少,可一想到朝堂之上吵翻了天,硬生生把一場牽涉國本的大案要變成一出鬧劇,成了辯論到底要不要入八議的口舌之爭,哪怕網羅罪名再嚴密,最終成獄還是過不去“八議”這道坎,想到此,那叢火便又旺了幾分。

“今上,這正如尚書令的意思,”張蘊順勢言及此,“國朝綱紀敗壞,朝廷養了一堆巨蠹,是該好好整治一番了。”

英奴擡眼望著他:“張卿覺得尚書令話裡的意思,是要殺人見血嗎?”

張蘊心底嘆氣,天子前日之怒,多少有些沉不住氣,雖圖一時快慰,但終究有些過了,眼下又問的直接,遂搖首道:“尚書令當也清楚此案一出,八議勢在必行,可廷尉仍把此案查得透底,爲的便是好藉此穩固國本,今上可還記得前一陣,度支尚書上表中所奏糧食轉運時的弊端以及所提改良的策略?”

英奴點點頭,卻不接著這個話,反倒問一句:“張卿也覺得廷尉是尚書令私人嗎?”

張蘊一怔,隨即道:“臣並無此意,方纔是臣失言。”

“朕無心一問,張卿不必放在心上,”英奴輕輕一笑,“朕一直拿尚書令當國士,廷尉能查出這個案子,其實衆人心知肚明,後頭自然是尚書令撐著,否則小小的廷尉監,能查到韋家頭上,能查到中領軍頭上?尚書令是有國無家之人,即便廷尉是他私人,那也是因公而私,朕不怪他,他這是替朕的江山社稷,替朕的天下蒼生著想。”

天子風輕雲淨的一番話,張蘊卻難辨聖心,只能應聲。

“你說到顧尚書的摺子,張卿幾位不是一一落印允了嗎?那幾樣提議好啊,難爲臺閣事事想的周全,事事落在實處,倘執行有力,給人鑽的空子怕也就沒了。”英奴說到此,察覺微微跑題,遂道,“張卿說,官倉的案子,到底該如何懲治?”

“今上可曾想過,爲何廷尉一定要把中領軍查出來?”張蘊娓娓道,終接上方纔的意思,“今上只要嚴懲了中領軍,後頭的自然也就好辦了。”

一語點醒天子,只是英奴仍猶疑:“朕怕是殺不得中領軍啊!”

鐘山一事,歷歷在目,方纔堂上所言的確在理,以成去甫的資歷功勳,大可入議幾項,想必大司徒那些人亦不能輕易讓中領軍因此身受極刑,他們清楚得很,倘中領軍都難逃一死,更遑論其他人?

那麼,尚書令呢?英奴自然也不信他真能背得起大義滅親這個虛名,正如此想著,張蘊又道:“今上萬不可存此念,臣的意思是,重辦了中領軍,其餘人等自然也就好辦了,中領軍是今上整頓綱紀的著眼點,此番懲處過後,臣想,綱紀定會爲之一清,又兼臺閣拿出了可施的良策,國本可固也。”

英奴這才真正明白張蘊的意思,思量良久,方笑問:“張卿是否和尚書令談論過官倉一案?”

“一切逃不過聖心所鑑,”張蘊俯首道,“當日東堂之上,此案引今上雷霆之怒,臣等既慚且憂,遂閒話幾句。”

“看來張卿這番話的意思,跟尚書令所想相差無幾了。”英奴見張蘊神色又微微一變,擺手道:“朕心裡有數了,張卿先回吧!”

就在君臣差不多把話說盡,張蘊自宮中出來時,君臣之間此番談話間總繞不開的尚書令業已回到家中。

福伯見成去非下車,忙迎上去道:“方纔東府長公子的夫人來了,見等不來您,便留下一句話走了,原話是,骨肉至親,伯淵不能太狠心了。”

他口中所言的夫人,正是成去非的堂嫂,成去非大略也能猜出嫂嫂前來何意,定是怕此事要了中領軍性命,遂吩咐福伯:“找人去東府告訴夫人,事不至此,勿念。”

倒是言簡意賅,十分好記,福伯應聲而去,成去非腦中把今日朝堂之上情形又過一遍,佇立半晌,才提步去了書房,走到書案前,抽出張便箋,援筆寫了張字條,喊來家僕:

“給廷尉署吳大人送去。”

成府的家僕做事向來利索有實效,不多時,家僕已從廷尉署折回覆命:“大公子,吳大人回了兩字,不曾。”

成去非頷首,目光虛望著前方,端坐許久,直到杳娘給他送來花糕菊花酒茱萸等物,纔想起明日就是重陽,一邊杳娘笑問:

“大公子,茱萸給裝起來?”

見他點頭,杳娘便往內室走,一眼瞧見那置於榻上的佩囊並不是自己往日所做,看著眼熟,忽想起來是怎麼回事,無聲一笑,把茱萸裝到佩囊裡,順帶拿了出來:

“大公子戴上罷,明日就要過節了。”

第213章第222章第166章第69章第222章第205章第198章第275章第277章第267章第268章第276章第212章第193章第274章第15章第110章第185章第157章第227章第101章第55章第75章第105章第275章第134章第206章第32章第194章第58章第230章第53章第152章第271章第226章第233章第276章第264章第19章第106章第205章第46章第167章第92章第261章第96章第257章第138章第59章第74章第13章第275章第208章第207章第46章第277章第160章第130章第192章第9章第215章第228章第54章第189章第106章第10章第22章第42章第246章第92章第231章第241章第106章第256章第253章第86章第259章第29章第172章第87章第264章第170章第146章第1章第252章第168章第99章第258章第174章第181章第31章第251章第123章第37章第267章第173章第139章第215章第101章
第213章第222章第166章第69章第222章第205章第198章第275章第277章第267章第268章第276章第212章第193章第274章第15章第110章第185章第157章第227章第101章第55章第75章第105章第275章第134章第206章第32章第194章第58章第230章第53章第152章第271章第226章第233章第276章第264章第19章第106章第205章第46章第167章第92章第261章第96章第257章第138章第59章第74章第13章第275章第208章第207章第46章第277章第160章第130章第192章第9章第215章第228章第54章第189章第106章第10章第22章第42章第246章第92章第231章第241章第106章第256章第253章第86章第259章第29章第172章第87章第264章第170章第146章第1章第252章第168章第99章第258章第174章第181章第31章第251章第123章第37章第267章第173章第139章第215章第101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嵩明县| 泗水县| 车险| 米泉市| 晋中市| 项城市| 天柱县| 芮城县| 来凤县| 湛江市| 平昌县| 佛山市| 陆丰市| 武鸣县| 阿拉善左旗| 虞城县| 东台市| 天津市| 门源| 东至县| 平乡县| 黎平县| 烟台市| 洛浦县| 忻州市| 达拉特旗| 临澧县| 定安县| 青川县| 巴彦县| 洪湖市| 紫金县| 开原市| 灵寿县| 霸州市| 历史| 股票| 鄄城县| 临安市| 巴林左旗|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