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

安排了這兩項重大工程項目後,李嘯下一步要關注的,便是進一步向臺灣大量移民。

李嘯是去年十一月上旬來的臺灣,到現在一月初,又是兩個月過去,據山東飛鴿來信的消息,山東之地,已然又攏聚了近20萬流民。

李嘯立刻覆信給登州城總管陳猴子,讓他將這些流民,全部先用船送到濟州島。並規定從今以後,以濟州島爲中轉站,再由自家的艦隊,接送到臺灣島。

想到每個月,都能收聚到將近10萬流民的數量,李嘯心下十分欣慰。

那在一年之中,李嘯將又可有百餘萬的移民運到臺灣,再加上福建與廣東兩地私自逃奔而來的百姓,臺灣島的人口,將會呈幾何級的迅速增加,荒地開發速度會愈發加快,經濟也會更加快速地發展。

來自後世的李嘯知道,這崇禎十一年,流寇在官軍的聯合打擊下,勢力會繼續縮小,若按歷史進程走的話,李自成等人甚至會被逼得竄入商洛山深山老林以求自保。因此,這一年,對自已來說,可謂是快速發展壯大的黃金一年。

只不過,李嘯要抓緊時間,因爲到了年末之際,很可能,北面的清軍又要象歷史上一樣,第四次入關南侵,並且重點攻打山東了。

這樣的話,自已的運送流民計劃,將不得不就此被打斷,故而在這一年內,李嘯要加快速度,儘可能地多運送流民過來。

又一個月悄悄過去了,整個臺灣島上,基本上各項工作均步入正軌。

而在這樣和平安穩的狀態中,平南營的軍兵,也開始紛紛結婚成家,正式在臺灣島上定居立業。

崇禎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是原滿州步兵哨士兵舒祿穆。阿克丹的大喜日子。

坐在戴著紅蓋頭,身著鮮豔紅衣的新娘旁邊,身著一身漢人式樣的大紅婚衣,戴著鮮紅喜冠的新郎舒祿穆.阿克丹,心下十分激動,也十分感慨。

阿克丹原屬滿州正黃旗,與正黃旗固山額真譚泰一樣,同屬東海女真庫爾喀部,崇禎九年,他跟隨譚泰,從喜峰口破關而入後,一路南下,攻下了北京西面的鎮邊城所,沒想到,僅僅佔領了一天後,他們便被從金湯城入援京師的李嘯部,圍攻破城。

李嘯攻下鎮邊城所後,遂親自動手,將清軍主將譚泰剖心挖肝,這個血腥殘忍到近乎變.態的舉動,展現了這個看似英武俊朗的青年將領,內心隱藏極深的黑暗殘暴的一面。

只不過,李嘯這個殘暴舉動,卻是極其有效地震懾了一衆剛投降的清軍,無論是滿州兵,還是蒙古兵或漢軍,幾乎人人都被嚇得魂不附體,肝膽俱裂,再不敢生出半點反抗的心思了。

阿克丹當時離李嘯頗近,清楚地看到了這個明軍將領是如何將譚泰活活剖殺,然後還以一種欣賞藝術品的眼光,微笑著仔細觀看在手中不停跳動的譚泰心臟,把當時的阿克丹,嚇得雙腿打顫屎尿齊流。

接下來,再被強逼著用小刀割吃譚泰屍首後,被恐怖與噁心輪番劇烈打擊的阿克丹,感覺自已頭腦一片空白,似乎已然成了一具行屍走肉。

隨後,包括阿克丹在內,數千清軍俘虜,被李嘯強行押往金湯城勞改,這些原本驕橫跋扈不可一世的清軍,懾服於李嘯那殘暴兇狠的手段,在這一路上,竟有如兔子一般的溫順,任憑押送的明軍喝罵毆打,無人敢於反抗。

到了金湯城後,阿克丹被分到一座暗無天日的煤礦勞改,每天從凌晨幹到黑夜,伙食卻僅夠吃飽,只要幹活稍不用心,便有監工的皮鞭如暴雨般襲來。這段黑暗屈辱的歲月,持續了一年多,阿克丹有多名夥伴死於其中,隨後屍體便被扔到邊界山上,任憑野狗啃食乾淨。

因幹活賣力而順從,阿克丹總算捱過了這段悲慘時光,此時的他,無論從外表還是衣著,已與一名漢人礦工,沒有任何區別。

人真的是一種奇怪的動物,在被這般殘暴虐待後,阿克丹原來充滿仇恨與憤怒的心情,反而漸漸平靜下來,開始越來越有一種聽天由命的感覺。

接下來,因爲在勞改中表現良好,他被改編爲輔兵。加入猛虎軍後,從此天天有監撫文官對他們進行高強度的洗腦教育,此時阿克丹對漢話已然頗爲熟悉,對於猛虎軍各類規章與口號,越來越熟悉,直到滾瓜爛熟。

這樣每天強化進行的洗腦教育,讓阿克丹對自已的身份認識愈發模糊,他常常望著鏡中那個穿著漢人衣服,象漢人一樣束髮的人發呆,一看就是許久,心裡的感覺無可言說。

後來,在兩個月的輔兵訓練結束後,阿克丹及另外六百名滿州兵,被從金湯城,調派到山東登州,隨後又被編爲平南營的滿州步兵哨。

到此時,阿克丹已與那600名被選入步兵哨的滿州兵一樣,已在心裡默默地接受了,從此以後,自已是個漢人的新身份。他開始極度希望,能在猛虎軍中建立功勳,爲自已搏得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故而,在上月初,在攻打荷蘭熱蘭摭城的戰鬥中,阿克丹作戰極其英勇賣力,與荷蘭守軍忘我搏殺。卻沒想到,正與隊友一同奮力攻打熱蘭摭城堡門城樓的他,卻被一顆荷蘭人的流彈,打斷了左腿跟腱,從此成了殘廢,不得不從軍中退伍。

阿克丹當時的心情,可謂跌到了谷底。

建功立業搏取功名的雄心壯志,終於熄滅了,沮喪之餘,阿克丹卻開始莫名擔心起來。

他生怕上官們會對他們這些由清軍俘虜改編過來的士兵另行看待,以致自已晚景淒涼,卻沒想到猛虎軍對全體士兵皆是一視同仁,與那些受傷退伍的漢族士兵一樣,同樣優厚有加。

監撫司的官員在審覈統計後,除給他發了嘉賞銀子20兩外,另給了傷殘撫卹銀子60兩,並且還給他頒發了一本傷殘軍人退伍冊,以及一枚軍人退伍記念勳章。

有了這本傷殘軍人退伍冊,阿克丹每個月可以從當地民政所領取1兩5錢銀子作爲生活補助,這筆錢一直髮到他老死爲止。

而那一枚軍人退伍勳章,則是他的榮譽標誌,從此阿克丹便有見官不拜的權利,以及免除全家五年賦稅的資格。

接著,阿克丹被授予了從荷蘭人手中奪過來的20萬畝上好耕地中的10畝,讓他免去了開荒闢田的辛苦,從此可以自已耕田安居。

至此,阿克丹終於在短時間內,又完成了一個從軍人轉變成老百姓的過程。

接著在民政司登記戶口頒發腰牌之際,舒祿穆.阿克丹的名字,被民政司的官員正式登記寫成舒克丹。

隨後在自家耕地旁,阿克丹花了15兩銀子,建起了一間還算寬敞的宅院,算是正式在臺南安家立業了。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建房開始,便不停有媒人來給現在有錢有房有地的他介紹姑娘,最終阿克丹與一名歸化爲漢族百姓的臺灣土著姑娘契娜,順利接成連理。

新娘契娜的部落,是在去年九月份,才全部從山裡搬出來,歸化成漢族的一員。到現在爲止,在李嘯那威逼利誘潛移默化的政策下,全臺灣已有大大小小近三十個部落,接受漢族的生活生產方式,正式歸化成漢族的一員了。

從此,這原本皆不是漢族的兩個人,終於皆以漢族的身份,以漢族的婚儀,結成了在民政司領了證的正式夫妻。

這運命窮奇,孰可道哉。

阿克丹輕輕掀起了新娘的蓋頭,仔細觀看著,出現在面前的新娘契娜,是何模樣。

那有著微黑卻健康的膚色,一頭略卷的黑髮,顴骨微聳,嘴脣厚實的新娘契娜,見他看得這般認真,不覺低下頭去,卻又羞澀一笑。

阿克丹一把摟緊了她,聞著她身上溫暖芬芳的女性氣息,眼中卻不覺有淚光在閃動。

“契娜,你真的不嫌棄我這樣一個瘸子嗎?”

“不嫌,只要你人好,你就算雙腿都不行了,我也不嫌棄你。”新娘用生硬的漢語艱難地回答。

聽了新娘誠懇的話語,阿克丹只覺得雙眼一熱,他再不說話,宛如猛虎出山,一把將她撲倒牀上。

紅燭搖搖,涼風蕭蕭,房間中,男人的嘶吼與女人的呻吟融合在一起,有如一首生命的禮讚。

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十六章 暗謀第八百四十五章 僥倖回國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八百一十三章 陣斬孔廷訓,直逼莊河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七百六十五章 天子也要搏一把第九十章 引寇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三十一章 訓練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八十一章 處置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九十三章 鐵龍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販賣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十八章 軍令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七百七十一章 復州土皇帝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八百四十五章 僥倖回國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十一章 酒樓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鳳總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戰,往擊多鐸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道而轟,何人可擋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十二章 搶馬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親子勸降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臺北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
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十六章 暗謀第八百四十五章 僥倖回國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八百一十三章 陣斬孔廷訓,直逼莊河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七百六十五章 天子也要搏一把第九十章 引寇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三十一章 訓練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八十一章 處置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九十三章 鐵龍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販賣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十八章 軍令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七百七十一章 復州土皇帝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八百四十五章 僥倖回國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十一章 酒樓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鳳總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戰,往擊多鐸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道而轟,何人可擋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十二章 搶馬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親子勸降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臺北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西县| 阳山县| 渝北区| 射洪县| 三穗县| 临高县| 盖州市| 定西市| 钟祥市| 萨迦县| 尼勒克县| 池州市| 天津市| 和顺县| 抚松县| 科技| 普安县| 乌审旗| 泾源县| 大厂| 仲巴县| 舟曲县| 林口县| 永平县| 利辛县| SHOW| 海城市| 涡阳县| 临澧县| 出国| 铜梁县| 怀仁县| 宁海县| 万山特区| 梧州市| 漳浦县| 肥乡县| 芒康县| 亳州市| 玉山县| 平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