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guān)

在李嘯緊鑼密鼓籌辦銀行之際,唐軍與明廷議和的消息,也終於傳回了盛京清廷。

聽完地下伏跪的范文程奏稟的消息後,龍椅上的皇太極,臉色陰沉如鐵。

而旁邊站著的,多爾袞,代善,豪格等一衆(zhòng)宗室親貴,亦是個個臉色難看,表情複雜。

”啓稟皇上,原本那李嘯,已與明廷在宣府鎮(zhèn)互相內(nèi)鬥廝殺,雙方已然破臉敵對。卻不知爲何,前段時間,李嘯與明廷,竟又重歸於好,這般變故,讓在下不勝嗟然。“伏跪於地的范文程,一臉沮喪。

“這麼說,咱們想讓李嘯與明廷互相內(nèi)鬥的計策,已然完全失敗了麼?”皇太極牙疼般地吸了口氣,他斜了一下伏跪於地的范文程,冷冷道:“範學(xué)士,看來這漁人之利,我大清想要得到,實是不易啊。”

聽了皇太極的冷言冷語,范文程一臉羞紅。他想起當日向皇太極提出這條計策時的情景,更覺心下愧躁難安。

“哼,范文程之策,孩兒當日就感覺不妥。那李嘯乃是何其狡猾奸詐之輩,如何會看不懂鶴蚌相爭,漁人得利的道理!現(xiàn)在倒好,明廷對李嘯愈發(fā)放任,這傢伙,更可以放開手腳對付咱們了。”豪格在一旁咬著牙恨恨說道。

龍椅上皇太極,聽了豪格的話語,心下亦是不覺一聲輕嘆。

說實話,當日范文程提出大造流言,讓朝廷與李嘯互生嫌隙以致互相內(nèi)鬥的計策,皇太極對此計是大抱希望的。卻沒想到,這個看似坐山觀虎鬥的好計策,纔剛剛展開,便宣告失敗,實實令皇太極大爲出乎意外。

而現(xiàn)在,這個李嘯,除了升官晉爵爲唐國公外,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其治下各地,倒與一個獨立王國差不多。

這般看起來,自已這般煞費苦心,使計弄策,卻非但沒有搞倒李嘯,反倒只是給這個可惡的傢伙平添了一把助力。

這個天殺的李嘯!

想到這裡,皇太極惱怒地暗捶了一下龍椅的扶手。

“皇上,如果李嘯這廝的勢力進一步壯大,無法遏制的話,那此人終將成爲我大清的致命禍患哪。”代善在旁邊憂心忡忡地加了一句。

“汗阿瑪!孩兒懇請汗阿瑪下令,著孩兒率領(lǐng)二萬精兵,渡過海峽,徹底拔除李嘯在庫頁島上所建之城堡,將其部下那些可惡的唐軍,統(tǒng)統(tǒng)剿滅!”豪格一臉發(fā)狠,在一旁高聲言道。

“肅親王所言,本王亦附議。”代善急急地從一旁加了一句。

聽了豪格與代善兩人的話語,皇太極卻依然臉色陰沉,沒有說話。他心下隱約感覺,剿滅李嘯,哪有這般容易。

這時,從豪格身旁,傳來一聲輕笑。

聽到這聲充滿揶揄的輕笑,豪格憤怒地扭過頭去,卻見是睿親王多爾袞,他那英俊冷酷的臉上,正泛起淡淡的冷笑。

“多爾袞,你笑什麼?!”

豪格一臉憤怒地,望向這個一直以來與自已明爭暗鬥的可惡對手。

多爾袞斂起笑容,冷冷地掃了他一眼,便淡淡道:“豪格,本王只是在笑你此去庫頁島,實爲白白送死罷了。”

“混蛋!你說什麼?!”豪格暴怒起來,額上青筋條條綻出:“去年兵敗,乃是我軍不明敵情且多有輕敵之故,今年本王率二萬精銳兵馬前去,足以將那些駐守的數(shù)千名唐軍,以及那些造反的可惡土著全部消滅!你這廝是何居心,安敢這般咒我!”

不料,聽完豪格憤怒的話語,多爾袞卻是是冷哼了一聲,便道:“肅親王,你以爲,唐軍能順利奪佔庫頁島,真的僅是那區(qū)區(qū)數(shù)千名軍兵的功勞麼?錯,大錯特錯!”

“你到底什麼意思?!”

“豪格,本王想對你說的是,那唐軍,能順利攻佔庫頁島,並在此處建堡安居,立下最大功勞的,不是那陸上兵馬,而是其強大的水師!”

多爾袞深吸了一口氣,繼續(xù)說道:“若李嘯沒有那般強大的水師,他如何能從山東之地,千里繞行,運送大批兵馬物資,來到這庫頁島上建城紮根。正是因爲李嘯有這強大的水師,纔是其能縱橫海面,千里佔島的關(guān)鍵所在!”

多爾袞冰冷的話語,讓豪格一臉紫漲,卻聽得龍椅上皇太極微微點頭。

“多爾袞,你繼續(xù)說下去。”龍椅上的聲音緩緩傳來。

“皇上,恕臣弟直言,我軍現(xiàn)在若要再度前往庫頁島,那麼,在大海已然化凍的情況下,勢必只能靠臨時蒐集的各類小船,往返多次渡過海峽。如此一來,則臣弟敢斷言,李嘯的水師,定然已在海峽之處以逸待勞,就等我軍前來送死了。我軍這二萬精兵,只怕是,連對面庫面島是何模樣都沒見到,便要紛紛被唐軍水師擊沉,葬身魚腹了。”

多爾袞說完,忍不住長嘆了一聲。

豪格猶是一臉憤怒,卻無話反駁,一旁的代善則亦是垂首無言。

“皇上,臣以爲,睿親王所言,確是有理。我軍若此番因怒興師,極可能連海峽都過不去,便折戟沉沙啊。”已站起身來的范文程,低聲向皇太極表示了贊同態(tài)度。

龍椅上傳來一聲長長地嘆息。

“唉,按你們這麼說,那李嘯,朕現(xiàn)在豈不是拿他沒有辦法了麼?”皇太極的大餅?zāi)樕希浩鹂嘈Α?

“皇上,以臣弟之見,現(xiàn)在李嘯已然坐大,對於這般猖狂肆逆之徒,只有集我大清之全力,再度入關(guān),以雷霆之勢,狠命攻擊此人在山東之老巢,以我大清陸戰(zhàn)之威,抵消李嘯水師之強,方可徹底剿除這個可惡的傢伙,爲我大清永絕後患。”多爾袞目光炯炯地拱手言道。

多爾袞的話語,讓皇太極不覺雙眼一亮。

對啊,既然大清的水師,不是這個李嘯的對手,那爲何不揚長避短,以八旗勇士那卓悍絕倫的戰(zhàn)力,入關(guān)直攻李嘯,拔掉其山東老巢,這倒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手段與方法。

“皇上,微臣亦贊同睿親王之見。”范文程大聲插話過來:“現(xiàn)在我軍自前年從朝鮮征戰(zhàn)回來,一直養(yǎng)精蓄銳無有戰(zhàn)事,已是兩年有餘。有道是,兵久養(yǎng)則生懶,我八旗勇士,以及蒙漢諸部軍兵,早已是人人渴望再度入關(guān),擄掠明庭,從而爲國家建大功壯實力,亦爲自已搏功名得財富呢。”

范文程說完,代善與豪格,亦皆來了興致,紛紛加以附議贊同。

皇太極眼中,頓是一道銳利的狠光閃過。

“很好,各位所議,深合朕心。此番再度入關(guān),亦是朕之心願也!”皇太極站起身來,昂然下令道:“傳朕旨令,以睿親王多爾袞爲奉命大將軍,成親王嶽託爲揚武大將軍,統(tǒng)率滿蒙漢精銳兵馬十萬,入關(guān)侵明。其中,多爾袞統(tǒng)左翼兵,以肅親王豪格,饒餘貝勒阿巴泰副之,嶽託統(tǒng)右翼兵,以貝勒杜度,貝子尼堪副之,集齊兵馬糧草後,擇日出徵!”

“嗻,奴才遵旨!”

崇禎十二年五月十八日,清軍集齊十萬兵馬,由多爾袞爲主將,嶽託爲副將,號稱兵馬二十萬,浩浩蕩蕩嚮明朝攻殺而來。

這清軍的第四次入關(guān)侵明,比真實歷史上的入關(guān)時間,推遲了半年多。不過,其兵力規(guī)模與將領(lǐng)安排,以至清軍入關(guān)的位置,倒與歷史上,基本一致。

十萬清軍兵分兩翼,分別從牆子嶺和青山關(guān)毀邊牆而入,密雲(yún)總督吳阿衡倉促應(yīng)戰(zhàn),兵敗被殺,總兵魯宗文戰(zhàn)死,副總兵丁志祥敗逃,鎮(zhèn)守太監(jiān)鄭希詔逃跑,清軍遂長驅(qū)直入,深入明朝腹地,致使明廷大震。

而爲了策應(yīng)清軍入關(guān)進攻,皇太極本人,親統(tǒng)大軍六萬,以豫親王多鐸,鄭親王濟爾哈朗爲副將,進逼錦州和寧遠一帶,以迫使祖大壽祖大樂吳襄等遼東明軍,只能固守遼西,不敢入關(guān)進援。

聽到清軍再度入關(guān)的消息,崇禎皇帝驚駭不已,立即下令京師戒嚴。並急召宣大總督盧象升、大同總兵王樸,山西總兵虎大威諸鎮(zhèn)兵馬,緊急入衛(wèi)京師。

隨後,皇帝又親賜盧象升尚方寶劍,賞御馬百匹,鐵鞭五百,令他星夜來京,總督天下勤王兵馬。

當然,皇帝也絕對不會忘記,在明朝國中,那最爲善戰(zhàn)的唐國公李嘯之唐軍兵馬。得到消息後的崇禎皇帝,立刻以八百里加急的塘報方式,派人向登州的李嘯,緊急求援。

而在朝廷送信人員還在路上之際,李嘯在此時,已通過安全司人員飛鴿傳信,得到了清軍再度入關(guān)的準確消息。

李嘯不由得在心下慨嘆,沒想到啊,自已穿越到明朝已近七年,這歷史大勢的整體方向,竟還未曾有大的改變,看來要改變真實歷史,真真何其難矣。

不過,人中雄傑的李嘯,在仔細分析了一番當下的時局後,卻立刻發(fā)現(xiàn)了一個寶貴的機會。

那就是,一個可以趁機奪佔黑龍江入海口的大好良機。

他下令,趁清軍全力南下侵明,國中兵力空虛無暇北顧之際,令鎮(zhèn)定營營長武壯,抓緊時間,抽調(diào)兵力,從韃靼海峽西渡,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在黑龍江入海口,當今俄羅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地區(qū),這個在清朝進被稱爲廟街堡的地方,興建一座全新的城堡,大小規(guī)模,皆與庫頁北堡相同。

想到能利用這機會,將後世被羅剎人霸佔的中華領(lǐng)土牢牢據(jù)有,李嘯心下,便是滿滿的興奮。

尼古拉耶夫斯克,全稱爲阿穆爾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是一座位於黑龍江出海口的港口城市,是當今俄羅斯重要的遠東海軍港口。

這黑龍江入海口的廣大地區(qū),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固有領(lǐng)土,自唐朝以來便是中國的傳統(tǒng)領(lǐng)土。

元朝時,此地屬遼陽行省,並在黑龍江下游設(shè)置了徵東元帥府。而在明朝時,東北行政機構(gòu)奴兒干都司的駐地,就位於此城的黑龍江南岸,明政府還曾在此建有永寧寺,並立有永寧寺碑。而在清朝時,這裡是中國清朝吉林將軍轄區(qū),並正式用滿語命名爲廟街,也稱爲廟屯。

只可嘆,昏庸無能的晚清政府,無力保全這塊祖宗傳下來的寶貴領(lǐng)土。這塊肥美富饒的土地,最終被貪得無厭的北極熊侵佔。

1850年8月,俄國侵佔廟街一帶,並以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名字將其改名爲尼古拉耶夫斯克。

1860年11月,清政府將包括廟街在內(nèi)的100餘萬平方公里領(lǐng)土正式割讓予俄國。該市現(xiàn)隸屬於俄羅斯遠東聯(lián)邦管區(qū)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qū)的尼古拉耶夫斯基縣,亦是尼古拉耶夫斯基縣的行政中心。

這錐心泣血的近代歷史,是刻入李嘯靈魂之中的深深恥辱。

所以,利用清軍全力入關(guān),無心北顧之機,李嘯命令鎮(zhèn)東營營長武壯,抓緊時間與機會,在此修建城堡,永遠定居,從而在清軍的邊疆薄弱地帶,再打入一個深深的釘子。

而這座城堡,自是取名爲廟街堡,李嘯希望以這種方式,以洗刷真實歷史之極大恥辱。

這項在黑龍江入海口建城的計劃,其實李嘯一直在準備,故各類建築物料早已在庫頁北堡準備齊全,只等到現(xiàn)在清軍無力北顧之際,便立刻開始出手實施。

當然,這僅是李嘯奪佔整個外滿州的第一步,在以後的時間裡,象伯力,海參崴這些城堡,李嘯也將抓住機會,將它們一一建起。

李嘯打算,要通過這樣的蠶食手段,讓整個外滿州,以及整個東西伯利亞,永久地成爲自已的治下領(lǐng)土,成爲唐軍永遠據(jù)守的華夏國土。

而對於國內(nèi)的兵力安排,李嘯則下令,因爲清軍攻速極快,調(diào)回外地兵馬已來不及,故原徵西營兵馬,皆不必回返,依然留在原地剿匪便可。

而駐守在臺灣的平南營,則大部留於原地,另抽調(diào)部分兵力,北上接替正全力西擴的鎮(zhèn)東營兵馬,駐守濟州與薩摩一帶。

李嘯只是從興中鎮(zhèn)中,拔了丙營兵馬,前往單縣鐵龍城駐防,而用興中鎮(zhèn)的甲營與乙營兩營兵馬,全力扼守山東登州。

至於定北營,則是在李嘯收到朝廷救援信後,他便立刻飛鴿傳書,令定北營副營長劉文秀,率定北營甲總乙總兵馬,以及橫行哨,玄虎重騎和飛鷂子輕騎,入衛(wèi)京師。

而宣府北路的金湯城,只留定北營丙總兵兵馬,以及滿州騎兵哨,和大部分輔兵駐守。

至此,李嘯的兵力調(diào)動全部安排完畢。現(xiàn)在的他,最關(guān)心的一點便是,這次入關(guān)的清軍,還會與歷史一樣,按原有路線,去進攻明朝各地州縣嗎?

還是,這次入關(guān)的清軍,會如自已心下預(yù)感一般,全力攻打在山東登州的自已呢?

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八十四章 巡撫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jié)盟,再謀大西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zhàn)是降第九百五十三章 內(nèi)城將破 唐軍終至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zhàn)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五百零二章 沉著應(yīng)對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緬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百章 籠絡(luò)曹變蛟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lián)清復(fù)仇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七百九十八章 屠敵於岸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六百一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zhàn)(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九十章 引寇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六百六十章 復(fù)縣之困第五百四十二章 謀勸祖大壽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shù)蓝Z,何人可擋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zhàn)(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三百二十九章 武士之死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十六章 暗謀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zhàn)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guān)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zhàn)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chuàng)皇太極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lián)合作戰(zhàn)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二章 伏擊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zhàn)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
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八十四章 巡撫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jié)盟,再謀大西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zhàn)是降第九百五十三章 內(nèi)城將破 唐軍終至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zhàn)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五百零二章 沉著應(yīng)對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緬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百章 籠絡(luò)曹變蛟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lián)清復(fù)仇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七百九十八章 屠敵於岸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六百一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zhàn)(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九十章 引寇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六百六十章 復(fù)縣之困第五百四十二章 謀勸祖大壽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shù)蓝Z,何人可擋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zhàn)(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三百二十九章 武士之死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十六章 暗謀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zhàn)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guān)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zhàn)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chuàng)皇太極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lián)合作戰(zhàn)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二章 伏擊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zhàn)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旺苍县| 南宫市| 婺源县| 增城市| 陆河县| 张北县| 蒙城县| 都兰县| 镇远县| 揭阳市| 陵水| 盘锦市| 南投市| 高州市| 库尔勒市| 大石桥市| 紫阳县| 黑龙江省| 奇台县| 固安县| 丰县| 正阳县| 仙桃市| 绥宁县| 海安县| 甘洛县| 自治县| 辽宁省| 成安县| 石泉县| 聊城市| 鄂托克前旗| 东光县| 托克逊县| 文化| 黄骅市| 双江| 新宁县| 昌邑市| 区。| 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