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

兩天後,崇禎皇帝同意由李嘯全面駐防山東,並節制山東全境兵馬的諭令,由宣旨太監王之心帶著,一路前往山東而去。

而此時,在黑龍江入海口,那座規格與庫頁北堡一樣的廟街堡,終於成功建立起來。

望著面前這座周長四里方方正正,內層夯土外包青磚的大堡,鎮東營營長武壯的心下,十分喜悅。

這座廟街堡座落於黑龍入海口位置,東臨韃靼海峽,南據黑龍江,引黑龍江水入護城壕環城而過,整座廟街堡憑海恃江,地勢十分險要。

爲了方便海運以防備需要,廟街僅開了東門一座城門,這東門朝向大海,離海邊不過四五里遠,卻是十分有利於水師運輸各類補給與商貨。

而諸如甕城、城樓、角樓,炮位、女牆、雉堞、千斤墜暗城門之類防禦措施,皆已全部修建齊全。整座城堡,城高爲15米,牆面馬道寬6米,十分的巍峨雄峻。

武壯原本以爲,在建築廟街堡的過程中,肯定會有清軍來搗亂,於是他調集了鎮東營的甲總乙總兩部兵馬,以及全部的騎兵部隊,對正在建設的廟街堡嚴加守衛。

卻沒有想到,從廟街堡開工,到整座城堡完成的兩個多月時間內,根本沒有清軍前來襲擊騒擾,倒是讓武壯大爲奇怪。

直到他收到李嘯的飛鴿傳信後,才知道,入關清軍被消滅了4萬餘人,且金復二州被唐軍夷爲平地,那清朝已然元氣大傷,眼前只得據守國中,舔舐傷口,以圖恢復。故而再無餘力,去進剿位於黑龍江入海口這樣蠻荒地帶的廟街堡。

只不過,清朝想安安靜靜地休養生息,李嘯卻不打算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很快,武壯傳到了李嘯親自頒下的《清虜獵殺令》。

其實,這份清虜獵殺令,與當日在庫頁島上所頒佈的,用韃虜換獎賞的方法十分相似。都是利用附近的各海西女真部落,用賜給獎賞的方式,鼓勵他們的部落戰士,去獵殺清朝韃子。

現在庫頁島已然平定,再無清朝兵馬前去,故這個獵殺韃虜的策源地,自然要前移到這黑龍江入海口處的廟街堡來了。

收到這份獵殺令的武壯,立即派出手下,前往附近的幾個海西女真部落,向他們宣講李嘯的這項新政策。

聽到這項可以用清虜換獎賞的新政策,一衆海西女真部落,皆是十分欣喜。

原本,在廟街堡還未建好時,唐軍就已給他們兩項優惠政策,大得這些野蠻部族之心。

第一條政策,是告訴他們,現在已是唐軍治下,徹底脫離了清朝的統治,故再不用向清廷交納稅賦,而唐國公李大人寬大仁德,懷柔遠人,準允治下的全部海西女真部落免賦三年。

第二條政策,則是允許他們,將來和庫頁島上的土著一樣,每月月底的三天時間內,可前往建好的廟街堡進行貿易,用部落產出的獸皮肉乾凍魚等物,來換他們所極缺的鹽巴,布匹,鐵器等物。

而現在,這位唐國公李大人,又給了他們一條新的發財之道,卻是充分地利用了這些野蠻部落驍勇善戰的特點,更對了這些嗜血好殺的野蠻部落的胃口。

有道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家住在黑龍江南岸,離廟街堡約一百餘里的黑勒裡地區,海西女真圖根部落的成年戰士濟什特,就被部落頭人宣佈的這條獵殺令新項策,所深深吸引。

“兒郎們,你們聽清楚了!只要斬殺一名清虜,唐軍的賞格是,兩斤鹽二十斤糧食再加一匹棉布,或者是兩斤鹽二十斤糧食外加兩件鐵器,這樣厚重的賞格,可比原先清人給的什麼扇子坎肩之類的頒賞,要強太多了啊!唐軍還說了,只要我們能獵獲清虜,不論是死是活,他們都要。而且,這賞格永遠不會取消,會永遠等著我們部落的勇士們,用鮮血與勇力,去把它們取來!”

聽了部落頭人的大力鼓動,包括濟什特在內的部落戰士,無不熱血沸騰。心情激動的他們,齊齊發出有如狼嚎般的高聲嘯叫。

要知道,唐軍的商品,諸如鐵器,布匹、食鹽、糧食等等,基本都是這些海西女真部落所極其緊缺的生活必須品,對於部落的發展壯大十分重要。更何況,在蠻族部落中,能通過流血戰鬥得來的榮譽與獎勵,遠比流汗出力的打獵所獲,或是貿易通商所得到的物品,更受族人尊敬。

其實,唐軍現在給的賞格,雖然看上去很可觀,卻比原先在庫頁島上頒佈的賞格要小得多。

這是因爲,李嘯考慮到,在自已那先南後北的計劃實施後,這項賞格,極可能會長期在外滿洲一帶實施,故不能一次性把這些蠻族部落餵飽,得象養鷹一樣,讓他們在得到獎勵之時,還得保證足夠的飢餓感。

心情激動熱血沸騰的濟什特,回到自家的樹皮屋後,立即開始打點行裝,準備出去捕獲清虜。

他先將自家那匹兩歲大的成年青馬,好好地洗刷了一遍,又給它餵了豆子精料,這匹青馬洗淨吃飽後,頓時精神抖擻,咴咴地打著鳴,不停蹘著蹄子,一副精神昂揚的狀態。

然後,濟什特將那有足有一石之力的樺木弓矢,仔細地調絃、放弦、修整,確保弓矢沒有任何缺陷與隱患後,才把它插入鹿皮箭囊中,在青馬側後部掛好。

接下來,濟什特又把最近剛剛磨好的骨制箭矢,精心挑選了二十根,一根根地將尾翎梳理整齊,再插放於樺木箭袋裡,於青馬的側後部另一側小心掛好。

整理完馬匹與弓箭,濟什特就穿上了祖傳的魚皮盔甲,將一把一寸來長,用鰉魚皮製成刀鞘的小解首刀,在腰間別好,再穿上厚實的牛皮靴子,打牢綁腿,把自已武裝完畢,

隨後,濟什特再把備用的一大袋馬匹豆料,綁好在馬鞍處,又把諸如打火石,火絨布等必須品,仔細整理裝好在衣服中,便牽馬出門。

“當家的,等等。”

濟什特剛把馬牽出家門,妻子孟喀便從廚房中大步出來,將一個熱乎乎的布袋子,雙手端著交給了他。

“這是我剛做的,足夠八天的乾糧,你就帶在路上吃吧。”孟喀凝視著自已健壯高大的丈夫,深情地說道。

濟什特把這個熱乎乎的袋子,在馬鞍處仔細繫好,張開雙臂,將妻子深情擁入懷中。

“孟喀,好好照顧孩子,你們就等著我帶好東西回來吧。”

“嗯,當家的,你放心去吧。”

濟什特嗯了一聲,放開妻子。

在妻子注視關切的目光中,牽著馬匹大步走遠,在到了部落出口處的山道處,他翻身上馬,大喝了一聲“駕!”,大青馬一聲長嘶,撒開四蹄,疾馳而去。

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後,共同組成當今的阿穆爾河,而在明代,這條河被稱爲龍莽哥江。濟什特逆著龍莽哥江南下,對當地地理十分熟悉的他,知道在龍莽哥江上游的哈刺馬古地區,偶爾會有清瞄的巡邏隊出現,所以,濟什特打算前去那邊,打個埋伏,看看能不能碰碰運氣。

兩天後,他就到了哈刺馬古地區,在一條小道旁選好的埋伏地形,濟什特便在這裡呆了下來。

之所以選擇這裡,是因爲濟什特發現,這小道上有許多新鮮的馬蹄印,這就說明,清軍的巡邏隊會經常出現在這裡,那麼,自已只要呆下去,終究有所收穫。

由於是盛夏,濟什特埋伏之處的蚊子極多,對他進行輪番叮咬。這種環境,一般人肯定受不了,只不過,作爲一名經常打獵的部落獵人,濟什特對這樣蚊蟲叮咬,完全不當回事。

他在這裡整整守了兩天。

這兩天中,有兩次,有多達六七人的清軍小隊,從道上經過,由於清軍這般人多,濟什特不敢輕動,只能放任他們過去。

直到第三天中午,濟什特才終於等到了機會。

只有兩名清軍巡邏兵,在這小道上,從北向南緩緩地縱馬而來。

由於是夏天,這些巡邏的清軍,嫌天氣太熱,都沒有穿厚厚的盔甲,只穿著了薄薄的箭衣夏裝,現在,卻正好成了濟什特的獵物。

“嗖!”

一道冷光閃過,一根凌厲的骨制箭矢,正中一名清軍的胸口!

一箭插心!

這名清軍慘叫一聲,隨即倒栽下馬來。

“嗖!”

就在旁邊的清軍驚駭萬丈,根本沒有反應過來之時,箭術出衆的濟什特,隨即又是一箭疾射而去。

奪的一聲,這根箭矢擊飛了這名清軍頭上的涼帽,露出他剃得發青的頭皮,和那兩根細小丑惡的辮子。

這名清軍這才反應過來,是有人趁機偷襲。他哀嚎一聲,猛磕馬肚,便朝小道的一頭猛竄而去。

來不及了!

濟什特又是疾疾搭弓拉弦,吱吱的弦張聲中,銀白色的虎筋弦張如滿月,用熊骨磨製的箭頭,直指這名縱馬狂逃而去的清軍背心之處。

“嗖!”

一道凌厲的白光閃過,這名清軍的背心之處,被這根呼嘯而來的箭矢立即射中,噴起霧狀的血花,箭頭盡沒,只剩下箭桿後的尾翎,還在背後搖弋。

這名中箭的清軍,如觸電一般渾身哆嗦了一下,便搖晃著掉下馬來。

濟什特從埋伏之地躍出,急急奔下山去,收割自已的獵物。

等他跑下山去之時,那兩名清軍所騎的馬匹,早已跑得不知所蹤。

濟什特臉上的神色頗有些惋惜,不過,他更不多想,刷地從腰間抽出解首小刀,立即開始割取地上那兩名清軍的頭顱。

他的動作熟練而準確,解首小割劃了幾下,兩顆血淋淋的頭顱,便被他整齊地割了下來,用牛皮繩捆在一處,綁了腰間。

濟什特本想再把這兩名清軍好好摸索一番,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麼散碎銀子或值錢東西,卻忽地聽得,從小道的南邊,傳來了越來越清晰的馬蹄聲。

糟了,有大隊的清軍過來了!

濟什特急急站起,雙指塞入口中,一聲清脆響亮的唿哨,那匹青馬猛地從林中竄出,疾跑到來到了跟前。

濟什特翻身上馬,猛磕馬肚,向北疾馳而去。

他能聽到身後傳來隱約可聞的咒罵聲,身旁便立刻不時有凌厲的箭矢,咻咻地追上了來。

濟什特勒緊馬繮,拼力狂奔,對地形極爲熟悉的他,終於在連續逃了近半個時辰後,身後再無清軍追兵趕來。

此時,人與馬皆是大口喘氣,十分疲憊,濟什特摸到了摸綁在腰間的兩顆頭顱,心下卻是十分快慰。

好麼,有這兩個清虜首級,自已卻可徑去廟街堡,好好地換取獎賞物品了,這番辛苦卻是值得。

接下來,人吃糧,馬嚼豆,人與馬皆恢復了體力後,濟什特重新翻身上馬,一路北去。

從哈刺馬古,到卜魯兀,到沼陰,再到自已部落所在黑勒裡,濟什特一路未歇,甚至連自家部落都未回去,便直奔黑龍江入海口的廟街堡而去。

濟什特一路縱馬急馳,臉上卻是明顯的焦急之色。

因爲,現在是盛夏,他腰間的頭顱,雖然撒了石灰,卻已然散發出了濃郁的惡臭味,開始快速腐敗。濟什特必須趕在頭顱腐爛前趕到廟街堡,讓那裡的唐軍驗貨交割後,才能順利領賞。

如果在趕到廟街堡前,這兩顆頭顱便爛掉了的話,自已可就白忙乎了。

蜿蜒曲折小道上,濟什特拼力打馬飛奔,趕到了黑龍江邊後,尋得個淺灘之處,便立即淌河而過。

此時,守堡的唐軍鎮東營營長武壯,也在城樓上,用千里鏡看到,一名野蠻部落模樣的騎手,正向自已飛奔而前。

當隨著濟什特越奔越近,武壯看清了他腰間別著的兩顆血糊嘶拉的頭顱時,不由得臉上露出了燦爛的微笑。

“好麼,這麼些天過去,總算來了第一個上繳頭顱的土著了。”

濟什特打馬行進,直奔廟街堡東門,到了東門口外,他解下腰間的兩顆頭顱,向城頭的唐軍高高舉起,嘴裡大聲地喊叫著。

“武營長,他說,他獵獲了兩個清軍的首級,特地趕來向我們換取獎賞呢。”翻譯對武壯稟報道。

“嗯,放他進來吧。先驗看首級,若真是清虜韃子的話,就按李大人的規定,把賞格給他。”武壯微笑著說道。

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四百零四章 兩片式胸甲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七章 攢典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七十五章 細帳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敵鋒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十七章 職爭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二百零四章 鄭彩來訪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八十三章 模式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
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四百零四章 兩片式胸甲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七章 攢典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七十五章 細帳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敵鋒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十七章 職爭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二百零四章 鄭彩來訪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八十三章 模式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清县| 朝阳县| 平谷区| 铜鼓县| 大庆市| 济源市| 财经| 醴陵市| 游戏| 寿宁县| 改则县| 赫章县| 沿河| 庆阳市| 凌源市| 嫩江县| 全椒县| 临清市| 丰都县| 平凉市| 玉田县| 清水河县| 安阳市| 郓城县| 宁城县| 孝义市| 陕西省| 沁源县| 万全县| 麦盖提县| 吐鲁番市| 巩留县| 昂仁县| 惠州市| 连江县| 镇宁| 宾阳县| 扶沟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万载县| 梓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