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

布木布泰與多爾袞商議既定,立即派出范文程爲正使,寧完我爲副使,一道出使遼陽。

臨行前,布木布泰又專門召見二人,特意向他們交待,只要能與唐軍進行談判,到最終達成協(xié)議,那麼哪怕付出相當?shù)拇鷥r,亦是可以承受與答應(yīng)。

範寧二人領(lǐng)命而行,在數(shù)名護衛(wèi)的帶領(lǐng)下,一路匆匆南下,晝夜兼程,僅過了一天,便到遼陽城下。

二人向唐軍表明來意,想要求見唐軍統(tǒng)帥安和尚,卻沒想到,不多時,上面?zhèn)飨铝顏恚瑴仕麄內(nèi)氤侨ヅc唐王李嘯相見。

二人大吃一驚,皆是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沒想到啊,唐軍李嘯竟然就在城中,他,他到底是什麼來的?

其實,不單是范文程與寧完我二人不知道,就連安和尚在內(nèi)的唐軍將士都不會想到,就在昨天,唐王李嘯,悄然抵達了這遼陽城中。

原來,自唐軍拿下海城後,原本在南京的李嘯,意識到遼中即將迎來大戰(zhàn),爲更好地坐鎮(zhèn)局勢,以及安排將來可能會與清廷進行的和談,故帶著親隨贊畫陳子龍,親自從南京出發(fā),一路乘水師艦艇北上,終於在十多天到達營口。

在李嘯心下,其實也是認爲,國中局勢更爲重要,而對清廷的戰(zhàn)鬥,即便稍緩,亦無妨大局,這才決意前來,親自坐鎮(zhèn)局勢。

從營口上岸後,唐軍剛剛攻克遼陽,李嘯一行人遂直奔遼陽而去,卻沒想到,纔到遼陽一天,清廷便派出使者前來求和。

李嘯略一思忖,便立即同意在府邸接見他們。

范文程與寧完我二人,在唐軍軍兵的帶領(lǐng)下,一路穿街過巷,直往遼陽官署行去。

這一路上,二人只見到這遼陽城中空空蕩蕩,百姓與降兵早已被轉(zhuǎn)移安置,城中只有大批的唐軍兵馬棲駐其中,到處都是唐軍操練的口號聲與軍歌聲,整個偌大遼陽,已成唐軍的一個巨大兵營。

這一刻,回想這遼中重鎮(zhèn)遼陽昔日在清廷治下情景,恍如昨日,二人不覺心下黯自神傷,卻又不好表露出來,只得跟著領(lǐng)路的唐軍一路行去,不多時,便到了遼陽官署處。

見到官署上那高高飄揚的唐軍軍旗,見到門口那些戒備森嚴的衛(wèi)兵,范文程與寧完我二人皆覺一凜,心中亦是更惶恐,只能悶悶地跟著領(lǐng)路的軍兵一路行進,很快就來到客廳之中。

二人一入內(nèi),便看到穩(wěn)居上座的唐王李嘯,他頭戴紫金冠,一身鮮紅蟒袍,腰纏青犀玉帶,足蹬黑革履,整個看上去氣宇軒昂又成熟穩(wěn)重,雖然面色平靜,卻有一種久居上位者的不怒自威。

此時的李嘯,正端坐在一把虎頭椅上,在他旁邊,則是坐著他親隨贊畫陳子龍。

兩人入得廳來,在離李嘯約數(shù)步開外,急急跪下。

“大清文館大學(xué)士范文程,拜見唐王。”

“大清文館編修寧完我,拜見唐王。”

李嘯斜了這打扦下跪的二人,眼角閃過一絲嘲諷的笑意,擺了擺手,淡淡道:“二位來使,且起身說話。”

范文程寧完我二人起身後,李嘯命人看坐賜茶,然後,便自端茶碗,十分悠閒地自飲起來。

見李嘯這般淡然之態(tài),反令范文程與寧完我二人尷尬不已,兩人下意識地對望了一眼,一時間卻不知道,接下來到底要說什麼話了。

還是陳子龍輕咳兩聲,打破沉默:“二位專程前來遼陽,到底所爲何事啊?”

聽得陳子龍發(fā)問,范文程與寧完我又對視了一眼,便一起從椅上站起身來,撲通一聲跪於地上。

“唐王,陳贊畫,我等此番專程前來,實是希望貴軍能與我大清就此議和,息彌爭戰(zhàn),再不起刀兵紛爭矣。”范文程以一種近乎哀求的語氣,向上座的李嘯與陳子龍拱手告道。

“是啊,大清與貴軍相爭到今,可謂損失慘重,難堪再戰(zhàn),故特派範學(xué)士與在下前來,冀望能與貴軍達成和平協(xié)議,從而息彌刀兵,兩國長相和好,當爲最好之事。”一旁的寧完我,同樣哀哀以告,其話語之間,倒是更見可憐。

李嘯緩緩放下茶杯,輕輕一笑便道:“怎麼?貴國現(xiàn)在想到要求和了?你們先前與順軍結(jié)盟,要一道來打我唐軍時,怎麼不見現(xiàn)在這般模樣?”

范文程一臉赧然,臉上更覺躁熱,他強擠出一個難看的笑容,諂聲道:“唐王,先前是我大清受順賊迷惑,不識天兵之威,強與貴國相爭,以致於今日戰(zhàn)敗之恥。現(xiàn)在想來,何其慚愧,又何其後悔!只不過,這些不快,俱成過往,唐王你大人大量,也就不要多提了。”

他剛說完,寧完我亦接過話來:“是啊,唐王,凡事但看長遠,何必一直糾結(jié)於過往不放呢?現(xiàn)在我國確已認識到與貴軍之戰(zhàn),乃是極爲錯誤之事,切不再持續(xù)下去,故派我等前來求和談判。我等這般前來求見,實是真心誠意,萬望唐王勿要見疑。”

李嘯微微點了點頭,便輕聲道:“既如此,那你們打算提出什麼條件,來與我唐軍議和呢?”

范文程眼中一亮,便急急道:“唐王,攝政王說過,只要貴軍願意與我大清講和,願意退出遼中遼南一帶,那攝政王願意重金酬答貴軍,復(fù)與貴國通商往來,永結(jié)爲兄弟之邦,互助盟好,永不背棄。”

聽完范文程的話,上頭的陳子龍卻是一聲冷笑:“範學(xué)士,你這算盤,未免打得太好了吧。”

“哦?陳贊畫之意是?”

“哼!你也不想想,我軍連月血戰(zhàn),好不容易方得了這遼中遼南一帶,豈可因你一句話,就這般輕易拱手讓人!更何況,遼中遼南一帶,本是我大明故土,現(xiàn)在被我軍收回,更是理固宜當。你若再提收回,那這談和,再也休提!”陳子龍話語強硬,聲音冰冷。

聽了陳子龍這般話語,范文程心涼了半截,額頭竟有冷汗?jié)B出,這時,旁邊的寧完我又諂笑著接過話來:“陳贊畫,若依貴軍之意,到底要何條件,才同意我國與貴軍進行談判呢?”

陳子龍冷冷斜了他一眼,便道:“依我軍之見,清廷若要想講和,那就得首先將遼中遼南一帶,永久收回給我軍,然後向我軍賠償損失費一百萬兩銀子。同時,復(fù)向我軍稱臣納貢,國中官員任命與將領(lǐng)安排,皆要向我唐軍報備,得到我軍認可,方可使用。另外,其國中要地,皆由我軍派出部隊駐紮,軍資費用,皆由爾國提供,從此之後,永爲藩屬,再不可起任何異心。”

聽了陳子龍的話,范文程與寧完我二人,有如五雷轟頂,兩個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不是吧,唐軍胃口竟是如此之大,這簡直就是要將清朝一口吞下的節(jié)奏啊。

就在二人思慮著要如何反駁之時,唐王李嘯放下茶葉,悠悠開口道:“陳贊畫說得很好,不過了,還有兩點議和條件未曾與爾等說明,現(xiàn)在孤便來說說,你們也都得好好記清楚了。”

范文程臉色慘白,額頭冷汗涔涔,卻還只能強自擠出笑容道:“唐王還有哪兩個條件?”

李嘯斜了他一眼,沉聲道:“你二人聽好了,我軍的另外兩個條件,一是,要爾等稱臣納貢後,全國人員,無論官員還是百姓,無論滿蒙漢或其他族類,皆要如我明國百姓一般,全部改爲漢式蓄髮,生活日常亦需改爲漢服,同時,要在國中廢除滿文,廣建漢文學(xué)堂,教習(xí)漢語,傳授漢文。二是,要你國兵馬,從此之後,皆受我唐軍調(diào)遣安排,如有徵召,定需按時保量來到我軍部下,隨我軍一道征戰(zhàn),斷不可推脫不從。”

李嘯話語一畢,范文程與寧完我二人,皆是臉色慘白,汗落如雨。

奶奶的,這樣的和平談判,與屈膝投降還能什麼兩樣!這,這簡直欺人太甚!

范文程心下懊喪不已,終於鼓起勇氣,對李嘯笑道:“唐王,恕在下直言,貴國的這般講和條件,未免太茍刻了。只怕在下回稟之後,攝政王定會暴怒非常,到時……”

“到時他不同意的話,就讓他帶兵馬來與孤對戰(zhàn)吧。”李嘯冷冷地打斷他的話:“告訴你,多爾袞只要不是個十足傻瓜,就會明白,他現(xiàn)在除了答應(yīng)我軍要求,亦是斷無其他辦法可選。更何況,這場戰(zhàn)爭若一直拖下去,雖然盛京一時難克,只怕熬到明年,這座清朝都城,亦將被我軍徹底收復(fù),又復(fù)能拖到幾時!到時候,盛京一旦城破,玉石俱焚,雞犬不留,你們的清廷與其宗室,菲說官位與財產(chǎn),只是怕連性命,亦不得保了。”

范文程聽到李嘯冷冰冰的話語,內(nèi)心有如刀割,眼中亦是熱淚盈眶,幾乎滴下淚來。

如此強橫的所謂談判,如此冰冷的所謂善待,與簽訂屈辱的城下之盟,復(fù)有什麼區(qū)別!

只不過,在李嘯這般強勢的表態(tài)下,范文程與寧完我二人,安敢說半個不字。

客廳中,頓是一片沉寂。

李嘯輕咳一聲,復(fù)開口道:“好了,餘話不多說,你二人就此回去稟報吧。如果多爾袞同意我軍條件,再來通稟我軍。孤將在遼陽之地,與他對面而談。如果此人執(zhí)迷不悟,決意不從,那也沒什麼可說的了,只管帶兵馬來與我軍交手便是。不過,孤告訴你們,孤的耐心有限,包括今天在內(nèi),總共給你們五天時間,若五天後依然沒有回覆,那我軍將永不會復(fù)與清廷談判,你我兩方,就在戰(zhàn)場上決一勝負吧。”

聽了李嘯這咄咄逼人的話,范文程與寧完我二人已是心如死灰,再不敢多言一句,只得唯唯諾諾而退。

直到從遼陽城離開,范文程才仰天長嘆道:“唉,這般和談,簡直是恥辱至極!真沒想到,我大清立國數(shù)十年,到現(xiàn)在竟是這般狼狽局面,簡直到了任人宰割的地步!老汗王若是在天有靈,怕也要給氣活過來呢。”

寧完我亦是一聲慘笑,搖頭道:“唉,範學(xué)士,我等在其位,謀其職,這局勢將來如何變化,又豈是你我所能預(yù)料。我等還是儘快趕回盛京,向太后與攝政王如實稟報,以免誤了時辰。畢竟唐王說了,五天之內(nèi)若無回覆,將永久停止與我大清進行談判呢。”

寧完我說完,與范文程相視苦笑,二人再不停留,立即躍馬揚鞭,急急趕回盛京。

次日凌晨,一路晝夜兼程的二人,總算趕回盛京,此時早會纔剛剛開始,二人遂立即入崇政殿中,當衆(zhòng)向布木布泰與攝政王多爾袞稟報。

“稟攝政王,我等入得遼陽,正逢那唐王李嘯亦在城中,聽完我等來意後,那李嘯已同意與我大清進行和平談判,只不過,他們的條件……”一臉風塵僕僕的范文程,說到這裡,欲言又止。

“不過什麼,李嘯到底開了什麼條件,你倒是說呀。”見唐軍同意談判,多爾袞心下閃過一絲喜悅,急急追問。

范文程嘴脣囁嚅,表情尷尬,一時卻說不上話來。

這時,一旁的寧完我一聲輕咳,便接過話來:“稟太后,攝政王,李嘯說了,除非答應(yīng)他們以下這幾個條件,纔可與我大清談和。在下以爲,這幾個條件若要談起來,未免太過茍刻……”

“你且從實說來,本王絕不怪罪。”見他吞吞吐吐,多爾袞心下一凜,卻還只能刻意安慰。

寧完我深吸一口氣,便道:“李嘯說,第一條,是要我大清割讓遼中與遼南一帶,承認這些地方,自此屬於唐軍管理,與我大清再無關(guān)係,另外,需得賠償銀子一百萬兩,作爲戰(zhàn)爭賠償。”

多爾袞聽到這裡,頓是眉頭大皺。

不是吧,唐軍要大清割讓其領(lǐng)土內(nèi)最爲豐腴富饒的遼中遼南一帶,那大清將會國將不國了吧。

這,這番條件,能答應(yīng)嗎?

就在他十分爲難之際,垂簾後面?zhèn)鱽聿寄静继┑穆曇簦骸皩帉W(xué)士,這條暫且擱下,你且說唐軍的第二個條件,又是如何?”

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jié)束,正戲開始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guān)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一百零一章 鎮(zhèn)壓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shù)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wǎng) 八方捕魚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難辨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三十一章 訓(xùn)練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圍赤嵌城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zhàn)迫和,進兵那曲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八十二章 監(jiān)撫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七百零二章 聯(lián)絡(luò)外力,共抗李嘯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五百零三章 毒弩之威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chǎn)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五百零二章 沉著應(yīng)對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十八章 軍令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zhàn)(六)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zhàn)(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三十一章 訓(xùn)練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guān)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頭,以促合盟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十五章 反目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fù)圖大西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yún)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四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迷茫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
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jié)束,正戲開始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guān)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一百零一章 鎮(zhèn)壓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shù)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wǎng) 八方捕魚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難辨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三十一章 訓(xùn)練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圍赤嵌城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zhàn)迫和,進兵那曲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八十二章 監(jiān)撫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七百零二章 聯(lián)絡(luò)外力,共抗李嘯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五百零三章 毒弩之威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chǎn)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五百零二章 沉著應(yīng)對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十八章 軍令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zhàn)(六)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zhàn)(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三十一章 訓(xùn)練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guān)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頭,以促合盟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十五章 反目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fù)圖大西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yún)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四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迷茫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阴县| 贵州省| 无棣县| 茌平县| 贞丰县| 台东市| 黔南| 溧水县| 和林格尔县| 武义县| 鞍山市| 隆化县| 宁武县| 灵丘县| 巍山| 黔西县| 无为县| 裕民县| 云南省| 平江县| 大化| 西盟| 淅川县| 屯门区| 文昌市| 乳山市| 张家港市| 山阴县| 香格里拉县| 孝感市| 阜平县| 玉树县| 昭觉县| 冀州市| 海安县| 龙门县| 英吉沙县| 宁德市| 封开县| 郁南县| 新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