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二章 監(jiān)撫

見得管毅進來,祖婉兒告辭離開。李嘯遂與管毅兩人,於桌邊分賓主而坐。

“李大人,學生今天前來,實爲有話憋在心中,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啊。”管毅的公鴨嗓子,又高喊了起來。

李嘯看著這個當日曾向他提出,挑拔韃子與流寇互鬥,從而讓大明從中漁利的所謂千古奇策的書生,心裡不由得暗想,這傢伙,該不會又想到了什麼稀奇古怪腦洞大開的東西,來自已面前獻寶吧。

李嘯擺擺手,示意他不必說這麼大聲。然後和氣地問道:“管毅你有何話,對本官但說無妨。”

管毅那雙圓圓的牛眼眨了眨,他降低聲音說道:“大人,這次的叛將謀逆之事,大人處置,雖爲寬仁,卻還妥當。只是學生在想,如果我軍中還是這般下去,沒有任何變化的話,那麼諸如姜尊之類反噬恩主的將領(lǐng),既不會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管毅,你什麼意思?”

李嘯臉上的微笑,驟然消失,他眼神複雜地望向?qū)γ娴墓芤悖恢肋@個大膽的傢伙,如何竟說出這般話語。

“大人,學生想問,日後若再有崔玉之類的細作,用錢財或女色拉攏我軍將領(lǐng)叛變,卻又該如何處置?”管毅言語尖銳而直接,倒讓李嘯爲之一愣。

真是怪了,這人這麼晚來與自已談論這樣的話題,卻是何用意?

“這個,本官認爲,一是要加強將領(lǐng)的挑選,需得品德過硬者方可擔任,二是加強安全司的暗中控制,發(fā)現(xiàn)異動,便可及時處置。”李嘯平靜地回答道。

沒想到,李嘯一說完,管毅卻是連連搖頭。

“怎麼,本官所言,可有不妥?”李嘯問道。

“大人,你之所說,確有一定防治效果。只是在下看來,若僅僅這般處置,怕還是遠遠不夠?!?

“哦,何出此言?”

“李大人,這次姜尊等人叛亂,說實話,規(guī)模與勢頭,均是太小,故大人能得以迅速鎮(zhèn)壓平定。而且大人能這這般快速控制局面,一是因其在大人鼻子底下謀亂,二是因爲叛將活動,皆處於大人的安全司監(jiān)視控制範圍內(nèi)。學生說句誅心之論,若是將來我軍發(fā)展大了,這心懷謀逆的將領(lǐng)領(lǐng)兵到了外地,安全司一時也難於監(jiān)察,這將領(lǐng)若是不顧家屬,定要反叛,大人又能有何反制之招乎?”

李嘯心頭一緊,卻爲之語塞。

“大人,不恃人不叛我,但恃我不可叛!”

見李嘯沉默,管毅目光炯炯地回答,讓李嘯不禁目光一亮。

“你且詳說下去?!?

“大人,將領(lǐng)暗藏私心,實是人之常情??v然現(xiàn)在表現(xiàn)良好之人,將來是否會被細作與他人收買,卻是難知。大人之策,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效果,但若要制其根本,學生認爲,在於分權(quán)?!?

“分權(quán)?”

“大人,學生認爲,如要制約將領(lǐng),最關(guān)鍵的一點,便是節(jié)制其在軍中的權(quán)力,使其只有領(lǐng)兵打仗的權(quán)利,卻沒有擅作威福的機會!”管毅沉聲道。

“唔。”

“一個將官,如要謀逆,若只有其一已之力,匹夫之勇,縱要生亂,禍害亦是有限。若其裹脅屬下軍兵一齊作亂,甚至割據(jù)城池,叛變通敵,其爲禍則甚矣?!惫芤阋荒樥\懇地說道。

李嘯聽到這裡,不覺暗暗地點了點頭。

管毅所說的這樣的將領(lǐng),孔有德,耿仲明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孔有德裹脅朝廷花了重金打造出來的精銳部隊,據(jù)佔登州作亂,整整兩年方被鎮(zhèn)壓下去,讓整個山東一片殘破。而隨後孔有德耿仲明又率領(lǐng)這隻部隊,帶著大批的金銀財寶和制炮操炮技術(shù),渡海叛逃後金,讓後金如虎添翼,終成了大明帝國再也無法擺脫的惡夢。

李嘯心下長嘆,這個管毅,當日本以爲他只是一名紙上談兵的浮誇之輩,卻沒想到,此人的思計,卻還這般深刻。

倒是自已有些輕看他了。

“那依你之見,本官該如何是好呢?”

管毅沒有直接回答李嘯,他雙眼望著窗外,卻彷彿不經(jīng)意地說道:“大人,學生想問,爲何皇上從前年開始,就一直不停地往各軍鎮(zhèn)派出監(jiān)軍?”

李嘯聞言,又是一怔。

管毅說得沒錯,現(xiàn)在的崇禎,確是在四處派出監(jiān)軍。

李嘯腦海中,立刻跳出前世所讀的《明史》中的記載:

“崇禎五年十一月,以太監(jiān)李奇茂監(jiān)視陝西,劉允中監(jiān)視山西,王應朝監(jiān)視關(guān)寧,吳直監(jiān)視登島。。。。。。”

“崇禎六年夏,太監(jiān)陳大金,閻思印,謝文舉,孫茂霖爲內(nèi)中軍,會各撫道,分入曹文詔、左良玉諸營。。。。。?!?

“崇禎六年六月,命太監(jiān)高起潛監(jiān)視寧、錦,張國元監(jiān)視山西、石塘等路,監(jiān)其將校,綜覈兵餉。。。。。。”

“大人,您可知,皇上這樣接連不斷地派出監(jiān)軍,卻是何故呢?”

見李嘯不語,管毅又追問了一句。

李嘯眼神複雜地看著管毅,然後緩緩答道:“無非是官軍作戰(zhàn)不力,聖上擔憂將領(lǐng)不肯盡心,纔派監(jiān)軍前往各處軍鎮(zhèn),以監(jiān)核督促各將盡心盡力爲國效勞罷了?!?

管毅笑了笑,聲音低沉地回道:“大人,學生認爲,您只說對了一方面,學生在想,聖上這般做,更重要的原因是,爲了防止將領(lǐng)私下與韃子或流寇溝通,欺瞞朝廷,失去管控,甚至謀反投敵,這纔不得不派出監(jiān)軍,以爲暗中牽制監(jiān)核之用。”

“哦?!?

李嘯心下猛地一驚,卻一時無法反駁。

“大人,《韓非子》中曾說過,鞋子再好看,也只能踩在腳下,帽子再破舊,也要戴在頭上。君天臣地,上下尊卑,等級有差,乃是國之序統(tǒng),萬萬不可倒置。如果不能控制將領(lǐng),任其作爲,那麼很自然地,也將對將領(lǐng)手下的軍隊失去管控。”

管毅說到這裡,一臉嚴肅。

“管毅,皇上這般派駐監(jiān)軍,雖是爲了便於朝廷管控著想,但下面各軍鎮(zhèn)卻皆是暗中抵制,內(nèi)耗極大。以致諸如山西提學僉事袁繼鹹,戶部給事中莊鰲,陝西按察副使賀自鏡等人,皆上書反對派駐監(jiān)軍,又是何故?”李嘯問道。

“李大人,據(jù)學生看來,聖上之所以派出太監(jiān)爲監(jiān)軍,乃是因其爲自己身邊的親信之故,皇上長於深宮,朝夕與宦官們相處,故認爲太監(jiān)們沒有私心,在派往各軍鎮(zhèn)後,能實心辦事。只嘆皇上初心是好,實則大謬!”

管毅頓了頓,接著說道:“皇上以爲,派出太監(jiān)到軍中充當耳目,便可以防止文武官員的欺矇與謀逆,卻沒想過,這些人到了地方上,這點正面作用,遠不能抵消其帶來的禍害。要知道,宦官們皆是刑餘之人,雖有小部分忠心爲國者,但大部分皆是隻會擅長巧言令色騙取皇帝的信任,藉以招權(quán)納賄,暗謀私利。這樣的人,所謂“監(jiān)紀功過”,不過是給他們提供一個在外發(fā)財?shù)臋C會罷了。這些派出的太監(jiān),到了地方上,往往只會一味的盤剝貪腐,禍害甚大,以至軍怨民怒,其對將領(lǐng)的牽制監(jiān)視等正面作用,因此被大部抵消。這也是袁繼鹹等人強烈反對派駐監(jiān)軍的原因?!?

李嘯聽完,不覺陷入沉吟。

管毅說得其實挺有道理。明史記載,崇禎自身,因外派太監(jiān)的必要性與禍害性如此交織難分,他自已也時常糾結(jié)於到底派還是不派的痛苦之中,以至於外派太監(jiān)之事,定了又撤,撤了又定,反覆多次,自已亦是心神俱疲,不堪其累。

《明通鑑》中記載,崇禎於今年的六月份時,曾向朝廷各臣解釋自已外派太監(jiān)監(jiān)軍的苦衷,他在諭令中說道:“朕御極之初,撤還內(nèi)鎮(zhèn),舉天下事悉委之以大小臣工,然比者多營私,罔恤民艱,廉慎者又迂疏無通,此士大夫之負國家也。朕不得已,方用成祖監(jiān)視之例,分遣各鎮(zhèn)監(jiān)視,乃一時權(quán)宜,欲諸臣自知省也,以信朕之初心矣。”

可嘆的是,崇禎這番自訴苦衷,既無法打動滿朝文武,還讓自已被歷史學家們貼上了一個重用內(nèi)監(jiān)的惡名。

一個即位之初大力打擊閹黨的皇帝,與一個隨後又重用太監(jiān)爲親信的皇帝,竟然會是同一人,這歷史的弔詭之處,足讓後人嘆息無語。

“那管毅你的意思是,在我李嘯軍中,也派出監(jiān)軍?”此時,李嘯似乎聽出了一點道道。

“大人,學生認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監(jiān)軍這個模式,其實還是極有用處的。如將其改進完好,讓其既可起牽制監(jiān)視將領(lǐng)的作用,又使其不得荼毒地方,禍害軍民,這樣一來,便是最合適不過了?!惫芤阈χ卮稹?

李嘯腦中,突然有茅寒頓開的感覺。

這管毅所說的模式,與後世共.軍的將領(lǐng)與政委共同領(lǐng)軍的模式,何其相似。

共.軍的這套模式,將領(lǐng)管軍事打仗,政委管審覈監(jiān)察,完美地實現(xiàn)了打仗訓練與政治管控的相互結(jié)合,使自已的軍隊在組織度上,完勝同時代的國.軍部隊。這也是爲何常有大批的****將領(lǐng)率軍叛變投共,卻極少有****將領(lǐng)能率軍去投****的原因。

這是自已完全可以借鑑過來的模式啊。

這個管毅,雖然在出謀劃策方面,有紙上談兵大言炎炎之嫌,沒想到,在這類軍隊控制與管理的問題上,卻還頗有獨到之處。

此人,倒可重用。

“管毅,你所說的改進監(jiān)軍模式,本官看來,實是甚好。本官在想,不如在我李嘯軍中,改成以下方式如何?”

“學生願聽大人高見?!?

“以後在我李嘯軍中,爲有別於朝廷所立之監(jiān)軍,特成立監(jiān)撫司一職,以負責軍兵的薪金分放,戰(zhàn)功審覈,教習軍士,監(jiān)視協(xié)助將領(lǐng),報告部隊動態(tài)等事。而將領(lǐng)只能負責領(lǐng)兵打仗,訓練操整等軍事方面之事,如此一來,將領(lǐng)與監(jiān)撫各事其職,分工明確,既不影響部隊打仗行軍,又能使將領(lǐng)因爲無法對部下施予威福,而失去裹脅部衆(zhòng)的基礎(chǔ)。這樣的話,將領(lǐng)縱有異心,亦是無能爲力?!?

管毅連連點頭:“大人果是天縱英才,在下不過提個意見,大人便能這般加以實行,學生實是佩服?!?

李嘯笑道:“管毅,那這監(jiān)撫司司長一職,暫由本官擔任。由你擔任副司長一職,以後你的工作便直接向本官彙報,下面的監(jiān)撫人員,亦由你全部負責。從今之後,每隊軍兵各設(shè)一名監(jiān)撫分員,盾兵3隊設(shè)3人,槍兵6隊設(shè)6人,玄虎騎與飛鷂子各設(shè)一人,火炮部隊設(shè)一人,火銃隊設(shè)一人,水師設(shè)一人。這樣的話,除你之外,需另招14名監(jiān)撫司人員。這段時日,本官再去各地招聘書生,招得合適之人後,便立刻補入軍中。”

管毅大喜,起身而拜?!皩W生謹遵大人諭令。”

(注:這兩章,說實話,寫得沉重與陰暗了些,是一種很不討喜的寫作方式,從這兩天迅速下降的推薦票上便可看出。但作者實在是想寫出自已的一點思考與意見,畢竟歷史本身,便是沉重嚴肅並能讓人深思的。如果只是套路化爽文寫作,種田暴兵平推世界大納後宮之類,網(wǎng)上已是汗牛充棟,也實在不缺作者這篇拙作。

當然,完成這一章後,作者會回到正常寫作道路上來,希望各位讀者能繼續(xù)支持,此謝。)

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九十九章 去處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jié)姻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六百八十七章 兩縣立定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guān)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zhàn)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二章 伏擊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十一章 酒樓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jīng)敵人,將來盟友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九章 祖府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緬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四百七十五章 皇太極的決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十九章 北行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shù)士的復仇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guān)頭 援兵終至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三十六章 玄虎騎、飛鷂子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zhàn)死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
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九十九章 去處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jié)姻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六百八十七章 兩縣立定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guān)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zhàn)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二章 伏擊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十一章 酒樓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jīng)敵人,將來盟友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九章 祖府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緬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四百七十五章 皇太極的決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十九章 北行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shù)士的復仇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guān)頭 援兵終至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三十六章 玄虎騎、飛鷂子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zhàn)死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侯县| 托克托县| 邛崃市| 明水县| 淮南市| 武邑县| 岑巩县| 宜阳县| 冷水江市| 毕节市| 那曲县| 紫阳县| 平昌县| 永福县| 九江市| 都昌县| 库尔勒市| 克山县| 海兴县| 子洲县| 申扎县| 淳化县| 逊克县| 中方县| 灵石县| 巴中市| 乌兰县| 青冈县| 花莲县| 井陉县| 农安县| 尉犁县| 池州市| 武威市| 梨树县| 巴马| 浑源县| 嘉善县| 沙河市| 成安县| 花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