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章 祖府

站在錦州高大的城牆下,望著錦州東門上面三個古隸鎦金文所書的“宣德門”三字,李嘯看得出神。

前世所知的歷史告訴他,錦州歷史悠久,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商周時期便有人類在此活動居住。而大明帝國成立後,於1391年(明洪武24年),指揮曹風在錦州築城。後逐漸拓展城池範圍。1476年(明成化12年)指揮王鍇擴建城桓,1504年(明弘治17年)參將胡忠再擴建,並完善4座城門,以鼓樓爲中軸線建東西南北四街。城內基本佈滿官衙、街坊、民宅、市井。現整個面積約爲2.6平方公里。而現代中國的錦州市區,基本由明代老城向東、向北方向拓展而成。

李嘯與祖婉兒正欲入城,一名錦州城衛攔住了李嘯二人。

“來者何人,將通行腰牌給我看看。”城衛喝道。

李嘯一怔,頓時想到,現在錦州已是抗擊韃子的最前線之地,對來往人員的都要查看遼東都司下發的通行腰牌,以免後金細作混入城中。

李嘯正躊躇間,一旁的祖婉兒繞到他身前,對城衛大喝道:“你這混帳,看清楚了,本小姐也要查看腰牌嗎?”

城衛一愣,連忙細細一看,見是副總兵祖大樂家的大小姐,當下心下大驚,連連低頭哈腰說道:“原來是大小姐回城了,小的有眼無珠,未得認出,卻是死罪。”

祖婉兒哼了一聲:“行了,本小姐不與你計較,快放我等過去,此事便揭過了。”

城衛慌忙讓行,祖婉兒拉著李嘯昂然而入。

入得城來,卻是街道井然,商鋪繁盛,人流頗旺,一點都不象個前線作戰之地,倒象是個後方的普通城市一般。

見到這般安樂之象,祖婉兒一臉欣喜,李嘯卻是臉色嚴肅。

這臨近大敵之地,竟是這般安樂景象,可以想象遼西之地,軍備是何其鬆弛。

李嘯想起歷史中記載,袁崇煥時期,當時山海關主事鄒之易曾說過:“今之將領,平日不習戰,大都以退縮爲得計。……累年以來,不修兵具,朽戟鈍戈,援急不足爲用,金鼓幾於絕響,偶令之截殺,股慄腕戰,面孔殊無生色,士卒皆不能開弓,或開弓而不及十步,遼東軍伍,實難堪其任矣。”

遼東重地,從將領到士卒皆這般不堪,在與後金的爭戰中,不打敗仗纔是怪事了。

“李嘯,等以後有空了,我帶你去看錦州八景。”回到錦州的祖婉兒心情大好,她笑嘻嘻地對李嘯朗聲說道。

“哦,卻是何好景緻?”李嘯也來了興趣。

“聽好了,這八景分別是紫荊朝旭,錦水回紋,淩河煙雨,筆峰插海,虹螺晚照,石堂鬆雪,湯水冬漁,古塔昏鴉。”祖婉兒笑著說道。

“好,到時,我陪你去這八景好好看看。”李嘯大笑起來。

不知不覺中,由祖婉兒領路,兩個人穿街過巷,到了祖大樂府前。

李嘯注意到,祖大樂的宅府所佔地頗大,竟佔了整條街的大半,看上去雕樑畫棟,氣勢宏偉。朱漆金獸大門之上,藍底鑲金的巨大門牌上,有大寫的正楷“祖府”二字。大門兩邊,各是一隻雕得活靈活現的巨大的鏨金銅胎獅子,給人一種凌厲的威壓之感。而獅子旁邊則各有一棵大槐樹,枝繁葉茂,濃廕庇日,涼風吹過,枝葉搖金,悉索連聲,卻有讓人心中一掃鬱悶,徒生清涼。

在大門的兩側,分站著兩排儀衛司的武官,他們頂盔貫甲,手執刀槍,旗鼓鮮明,嚴肅而挺拔地站立著。

此時在祖府外,還有許多的僕人,正在灑掃門庭,僕役們皆一水兒的繭綢青衣、無翅烏紗,每個人都是一番神情倨然之態。

見了這番情景,李嘯心下不由得又是一陣感慨,祖大樂這樣的世襲遼西將門,其權力與威勢,從這座宅府,可以看出有多麼煊赫壯盛了。

李嘯駐步沉思,祖婉兒卻已歡快地跑了過去,對著其中一名老僕大喊道:“陳阿伯,我回來了,父親母親大人向可安好。”

那麼名喚陳阿伯的老僕,見到是祖婉兒回來了,嘴張得幾成一個0型,他連連打量了一下祖婉兒,見確是其人,一雙老眼立刻發紅,連連嘆氣說道:“小姐呀,你可回來了,老爺與夫人可想死你了。小姐你不知道,自得知你在金州被圍後,夫人天天哭鬧,要老爺儘快出兵去把你救回來,說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她也不活了。。。。。咳,整個家裡,都鬧成一鍋粥了。。。。。”

祖婉兒雙眼之中,立刻有晶瑩的淚珠閃動,打斷了陳阿伯的訴說,急急地說道:“阿伯,不用多說了,你速帶我去見父母大人吧。”

陳阿伯點點頭,便在前頭引路進府,祖婉兒連忙拉著李嘯一塊跟行,此時的李嘯,已將金銀包裹打包扛在自已肩上,他一聲不吭地跟著祖婉兒進府。

而此時,立刻就有僕人過來將放著虎刀與弓箭的踏雪,牽去院中馬廄裡,餵食豆料不提。

李嘯等人入得府門,迎面便一座宏大仿唐式青灰照壁,廣三丈六尺,高一丈六尺,東西兩角,闢有柵門進出。

李嘯注意到,整座祖宅,以大門、大殿、二堂、三堂爲中軸線,其他建築基本保持左右對稱。大堂爲五間七架,內中再分房廳,佈局十分整齊肅然。

李嘯隨門人進入大殿中央處,見到左右各擺有武架,上面擺放著刀、槍、劍、戟、槊、鐗之類武器爲裝飾,堂上掛著一幅巨大的猛虎出山夜色圖,整個大堂布置得頗有武風。

穿過大堂後,便是一間雅緻的會客廳,陳阿伯讓李嘯先在此等候,他自已先進去通報,很快,一陣中年婦人的哭腔,伴著紛沓的腳步聲,傳入李嘯的耳朵。

“婉兒,你可回來了,你可讓你娘擔心死了啊。”一名身著華貴暗青湖綢比甲的中年富態婦人,率先從迴廊的一頭出現,邊哭邊疾步向客廳這邊大步行來。

這名婦人,便是祖大樂妻子王夫人,也是祖婉兒的親生母親。

祖婉兒聞聲而泣,她高聲哭喊了一聲母親,便衝過去緊緊抱著王夫人,兩人一齊放聲痛哭。

李嘯注意到,在這母女相擁而泣之際,此時從迴廊處另有一名緩步走出約四十來歲的中年人。他身材高大,身體略微發福,醬紫色的武人面孔上,一雙沉鬱的三角眼,鬍髯濃密,直鼻方口,給人一種粗豪卻深沉的印象。他頭戴銀絲絞嵌祖母綠束髮冠,身穿一身青色湖綢所制直綴圓領長衫,繫著醬色布面護腕,腰扎沉香玉帶,足蹬厚底墨犀靴,一副標準的上層武將平時裝束。

李嘯暗想,此人,估計便是祖婉兒生父祖大樂,自已穿越到這明末亂世,總算見到了第一個史書上的知名人物。

而在這個祖大樂這後,則跟著一名二十出頭的英俊公子,身著一身湖綠織絲提花綢衫,頭著淡青翡翠束帶,腰繫白玉犀皮腰帶,手執一把泥金黑邊摺紙大扇,一看上去,倒不象個將門世子,卻是個風流書生模樣。

此人,便是祖大樂之子,婉兒之兄祖澤衍。

見父親祖大樂過來了,祖婉兒與母親分開,連忙向祖大樂行禮。

“父親大人,女兒不孝,擅自出遊金州,以致身陷危況之中,讓您們擔心受累,女兒請父親大人責罰。“

祖大樂連忙扶起她,把她上下好好打量了了一番,一副慶幸與心疼交織的表情。

“咳,婉兒你能從金州淪陷之地逃回,爲父開心慶幸還來不及,怎麼會責罰你。爲父當日,反覆奏請方巡撫與大壽堂兄,希望儘快發兵救你回來,只可惜。。。。。。唉,你能安然回來,便是最大的好消息了。”祖大樂眼神慈愛,連聲安慰。

“婉妹,你能平安回來便好,你可知道,這段時間,全家人都爲你擔心死了。”祖澤衍在一道插話,同樣一臉慶幸之色。

在一旁看著他們親人相見互致關心的李嘯,臉上露出淡淡的微笑。

祖婉兒猛地想起旁邊一直一言未發的李嘯,連忙向祖大樂等人介紹,告訴他正是李嘯的一路護送,才讓自已平安回到了錦州。祖大樂連忙招呼李嘯入客廳坐下詳談,同時命陳阿伯趕緊上茶。

祖大樂、王夫人、祖澤衍,祖婉兒,李嘯五人共入客廳,分賓主坐下後。祖婉兒率先開口,簡述了一遍自已被李嘯所救得過程。

雖然她說得簡略,便因爲此事的驚險曲折,還是讓一衆親人聽得神色動容,尤其是王夫人,聽完祖婉兒的敘述之後,竟忍不住雙手合十念起佛來。

祖大樂輕咳了一聲,臉上浮起笑容,他向李嘯鄭重地拱手致意道:“小女能脫虎口,平安得歸,實在多謝李壯士了。祖某甚是感激,爲謝壯士搭救護送之恩,祖某有重禮相送。”

李嘯笑了笑:“祖大人客氣了,能救下小姐,亦是機緣湊巧,再者,急人所困,乃是李某本份。”

“父親大人,若非李嘯路上伏擊韃子,及時出手救我,女兒怕是再也見不到父母大人了。”祖婉兒在一旁插話,一雙燦然眼眸,熱辣地望著李嘯。

祖大樂見女兒這般熱絡地望著李嘯,心下卻忽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他臉上笑容不減,卻是話題一拐向李嘯發問。“李壯士俠義心腸,令人敬佩。我看李壯士儀表軒昂,氣度不凡,卻不知李壯士家鄉何處,是何出身?”

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錫,滅大順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五百五十章 陰溝翻船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二百一十章 三路侵明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七百五十四章 轟殺你們這羣廢渣第一百零一章 鎮壓第三百四十五章 東征蝦夷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著廝殺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七百五十四章 轟殺你們這羣廢渣第二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奪城突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稱監國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四百一十八章 新下南洋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八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徹底潰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兩端
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錫,滅大順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五百五十章 陰溝翻船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二百一十章 三路侵明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七百五十四章 轟殺你們這羣廢渣第一百零一章 鎮壓第三百四十五章 東征蝦夷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著廝殺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七百五十四章 轟殺你們這羣廢渣第二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奪城突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稱監國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四百一十八章 新下南洋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八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徹底潰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兩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沿河| 祥云县| 石棉县| 乐陵市| 盐山县| 毕节市| 建瓯市| 洪泽县| 兴城市| 新丰县| 璧山县| 钦州市| 湖口县| 固始县| 昭平县| 鹰潭市| 柳林县| 绍兴县| 区。| 赞皇县| 丰城市| 萨嘎县| 绥滨县| 剑河县| 东海县| 宜阳县| 黄平县| 嘉兴市| 枣阳市| 汉阴县| 巴青县| 黄浦区| 承德市| 曲麻莱县| 长治县| 万全县| 应城市| 山阴县| 陆河县| 舟山市| 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