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

在海城官署院子裡,紅毯鋪地,焚香擺臺,李嘯親率城中官員,出迎天使曹化淳。

”……以吾唐王忠猷壯略,品望夙隆,辦此裕如,特茲簡任,告廟授節,正陽親餞。願卿蚤蕩妖氛,旋師奏凱,天下靖寧,鼎彝銘功。有功內外文武各官從優敘賚。朕乃親迎慶賞,共享太平。預將代朕親征安民靖亂至意徧行示諭,鹹使聞知。特諭,欽此。”

在早春清冷的天氣裡,伏跪於地面無表情的李嘯,聽曹化淳唸完這封長長的聖旨後,便與衆官員三呼萬歲,接旨謝恩。

接著,李嘯在親隨服侍下,換了親王所穿,最爲正式的青衣五章纁裳九章的五爪金色團蟒冕服,又戴上了硬皮珠玉冕冠,前後各垂九琉,每琉九顆五色。最終他手持象牙雕笏,腰繫玉帶革銙,腳穿皁色犀皮直縫官靴,完成了全副打扮。

這套繁雜而正式的冕服著身,卻讓他整個人看上去,愈發精神爽利,神采飛揚。

見到自家主帥這般氣態雍容神采非凡,下面的官員軍兵,自是人人心下歎服,一時間,歡呼聲不絕於耳。

“李大人,恭喜你加封親王!皇上此旨之意,唐王你可……”曹化淳一臉諂笑地湊過來,卻被李嘯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語。

“此處不是說話之地,曹公公等下且隨本王入廳內說話。“李嘯平靜地打斷了曹化淳的話語,隨即又道:”來人,曹公公一行遠來辛苦,速速給各位看賞。“

50兩金燦燦的大錠黃金,被一名小僕端在一個檀木盤中,疊成一座金光燦爛的小山,獻給曹化淳。

曹化淳見到面前這一團耀目的金黃,他那一張胖臉,笑得那叫一個稀爛。

”唉,咱家不過是替天子前來宣諭而已,唐王如此厚禮,真真折煞咱家,咱家何以克當。“曹化淳假裝推辭,臉上卻愈發笑得燦爛如花。

而其餘的十多名隨從,亦是人人按各自官階大小,收到了數目不等的銀子,各人無不喜悅。

曹化淳收下賞賜後,隨入李嘯入得客廳,李嘯命人看茶賜坐,便直入正題。

”曹公公,本王在想,現在流寇在西北建立僞國,怕是接下來,就要東渡黃河,直攻京師了吧。“

未等曹化淳開口,李嘯一口茶喝完,直接地把曹化淳想說的話,先給全部說了出來。

曹化淳捧著茶杯,一臉尷尬,他訕訕地回道;”唐王身在遼東,卻對國內局勢這般洞察,實令咱家佩服。咱家也實說了吧,皇上之所以遣吾前來,便是希望,在局勢惡化之前,唐王能立即從遼東撤兵回國,力阻流寇東渡進攻。本來,咱家是要直接來遼東的,但遼東海路冰封,水路不暢,纔不得已在山東遷延了一個多月。卻不知道,這一個多月過去,現在國內的局勢,又惡化到了何等程度啊。咱家每念及此,無不心憂如焚,卻又無可奈何。現在總算順利來到遼東,完成了陛下的請求,咱家可以略爲心安了。“

李嘯臉色肅然,他略一沉吟,便回答道:”曹公公勿憂,既是皇上諭旨,本王安有不遵之理。就等我軍前往山東裝運糧食與軍械的艦船,全部返回遼東之後,本王便帶領全軍速速退返大明。然後全軍徑去山西,抵禦流寇,決不會讓他們輕易渡過黃河。“

曹化淳聞得李嘯表態,臉色頓時輕鬆了許多,他急急拱手道:”既如此,那老奴就替皇上多謝唐王了。還望唐王早做安排,儘快回返爲要。“

李嘯點了點頭,又安慰他道:”此事曹公公但可放心,這幾日,本王會速作撤軍準備,只要山東船隊趕回,便安排全軍盡撤,到時曹公公等人,亦可隨我軍回返。“

曹化淳一臉感激,又卻夾雜著莫名的愧色,他喃喃道:”唉!可嘆這李自成部流賊,起勢恁快,朝廷官軍皆是猝不及防,根本無力加以阻止,這纔不得不力求李大人返回國中救援。李大人在遼東苦戰數月,力斃敵酋,攻州克縣,在這韃虜之境,大大地打出了我大明的威風!只不過,現在國中生變,卻只能讓唐王放棄據佔的清境之地,實是可嘆可惜!要不是……“

”曹公公,莫說這樣的話了。“李嘯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再往下說:“流寇起事突然,又豈可儘先加預料。這清境所奪佔之地,縱然暫時放棄,將來亦可收回。但大明乃是國家根本,安可有失。本王受皇上厚恩,理當爲國效忠,又何必在意這遼東數座城池的得失呢?”

“唉,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哪!唐王果是國家忠臣,朝廷棟樑。咱家聞言,亦不勝感奮之至矣。請受老奴一拜!”

望著面前一臉忠義肅然,彷彿正義化身的李嘯,曹化淳感動地站起身來,向李嘯躬身作揖。

隨後,李嘯又與曹化淳閒述了幾句,便先打發他下去了休息。

曹化淳退下後,李嘯獨坐於客廳之中,一動不動,一臉沉重的表情。

雖然自已在曹化淳慷慨表態,但放棄現在一手好牌的大好局面,放棄即將對清廷發動的進攻,轉而全軍撤退回國去抗擊流寇,這樣的決定,真的要自已做出時,纔會明白到底有多麼艱難。

更何況,現在的自已,正在與清廷進行十分關鍵的談判,纔剛剛吃了一道開胃菜,把旅順之地收入囊中,正是要大開口大開價從清廷榨取最大利益之際,如果就這樣把兵馬全部撤回,讓清廷白白撿了個大便宜,這個損失,未免太大了些。

那麼,現在的自已,究竟要怎麼辦呢?

李嘯思來想去,覺得還是要等到從山東的艦船返回後,立即集中兵力,全力攻打遼陽,哪怕不能拿下遼陽城,也要能在這般極度重壓下,讓清廷方寸大亂,從而爲自已在談判中,謀取更大的利益。

接著,在清廷抗壓不住,不得不簽下城下之盟後,自已再趁勢收兵,全軍開往山西,抵禦流寇東渡進攻,方爲最妥善的做法。

畢竟,現在遠在遼東的自已,尚未收到流寇東渡的確切消息,也許流寇現在還在陝甘之地,並未想著立刻發兵亦說不定呢。

李嘯心下盤算,現在的自已,應該完全可以在攻打遼陽,完成談判之後,再前去抗擊李自成部流賊,都是來得及的。

只不過,他不知道的是,就是他這邊剛剛加封爲唐王之時,清廷那邊,卻早有細作飛報而來,讓多爾袞得到了李自成部的大順軍,已然渡過黃河,一路東攻,剛剛打下宣府以及北直隸南部的重大消息。

原本爲清廷與唐軍的談判受挫,一直了無進展而頭痛不已的多爾袞,正在牀上輾轉難眠,在聞聽這條消息之後,興奮得從牀上一蹦而起。

他隨即起身,迅速穿衣戴帽,急急趕往客廳,去親自會見那名報信的細作。

“你之所言,可是實情?”多爾袞一進客廳,便對那地上伏跪的細作,厲聲喝問。

“睿親王,奴才是從明國京城返回,所稟之事,確是實情。李自成部流寇,自成立大順國以來,已然迅速攻下明朝的山西、宣府、北直隸等多處地方,明軍望風而潰,流寇之勢大振。現明國京城中,滿是流寇就要打入京師,擒殺崇禎皇帝,端了明國老巢的傳言呢。”

聽了細作的回覆,多爾袞先是一怔,隨即忍不住仰天大笑起來。

“好!好!好!真真天助我也!李嘯,你這狗入的混蛋,總算也有今天!你這廝一直給本王搞假談判真備戰這一套,現在本王倒要好好看看,你這廝還要何招數可使!”

多爾袞連聲大笑,在房中來回踱步了一陣,便急急前往衍慶宮,去向布木布泰通報這難得的喜訊。

此時,布木布泰已然安寢,聽聞多爾袞緊急趕來,她羞澀一笑,便密令宮女將多爾袞悄悄帶入宮門,直至寢牀之處。

多爾袞來到牀前,那些宮女紛紛退出宮去,只留下多爾袞與布木布泰二人在其中。

“多爾袞,這麼晚了,你還來呀……”

見到綠綢紗帳中的布木布泰,那僅著肚兜的潔白誘人身體,在昏暗的燭光中若隱若現,聽到她假嗔實喜的喃喃之語,多爾袞本就狂喜的內心,更平添了一份熊熊慾火。

他快步上前,扯開紗帳,一把將情人攬入懷中,不停地摩挲親暱,嘴巴更是不停地吻遍她整張臉龐。

”輕點嘛,多爾袞你這猴急的傢伙,這麼晚了,還想著這些呢,要是讓朝臣們知道了,多不好……“布木布泰耳語呢喃,臉上卻更見羞紅。

多爾袞呵呵一笑,一把將她擁攬入懷,然後湊在她耳邊說道:“大玉兒,我今晚前來,卻是有件天大的好事,要來告訴你。”

“哦,什麼好事?”布木布泰頓時來了精神。

多爾袞立刻把細作的稟報,向布木布泰簡略地說了一遍。聽了多爾袞的敘述,布木布泰的雙眼,都明顯放光。

“大玉兒,現在明朝時局這般艱危,連京城都到了旦夕不保的地步。本王敢料定,李嘯這廝定會被崇禎速召回國,去抵禦鋪天蓋地而來的流寇。這樣一來,他們在遼東攻城掠地所得到的一切成果,都將徹底化爲烏有!而我們也再不必與其進行所謂的和平談判,反而可以白白地坐等其撤走,便可全部收回大清的所有失地。這般好事,簡直是天下掉下餡餅啊!”

多爾袞越說越起勁,一張長臉紅光滿泛,興奮與激動的神色,溢於言表。

”好麼,李嘯這廝精心籌謀,利用我大清內訌之機,與那奸賊豪格勾搭,渡海乘虛來攻,連奪我營口、海城、與鎮遠堡,實實地打了我大清一個措手不及。卻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那明朝後院起火,流寇乘勢而起,這個傢伙,現在總算嚐到了被人襲了後路,到底是什麼滋味了。“

”哼,李嘯這廝,那如意算盤倒是打得好,想一邊談判一邊備戰,儘可能地從我大清榨取最大利益。竟在談判未開始前,就脅迫我大清割讓旅順一城爲談判先決條件,實是可恨之極!現在好了,這廝竹籃打水一場空了。那先前吞下的我大清大片國土,現在終於要連本帶利全部吐出來了!“

沉浸在喜悅中的多爾袞,連連自說自話,一副揚眉吐氣的樣子。

在他懷中的布木布泰,微笑著聽完情人激動的敘述後,卻緩緩說道:“多爾袞,若真是如此,那你接下來,是做何打算呢?“

多爾袞冷哼一聲,昂然道:”大玉兒,這又何需多問?接下來,本王自是首先要中止談判,然後便調集精銳兵力,做好準備,在李嘯部倉皇南撤之時,給其狠狠一擊,儘可能多地殺死殺傷南撤的唐軍。如此一來,既出了本王這口積壓已久的惡氣,也足以慰藉我軍一衆戰死將士的在天英靈。“

他頓了一下,臉上又顯出陰狠之色,恨恨道:”唐軍若撤走,本王必要想辦法拿下豪格那廝。這廝勾結外寇,禍害大清,著實可惡之極!先前,本王顧慮有唐軍爲其大腿,對他還多有忌憚,但現在唐軍一走,此人最大的外部倚仗一失,本王行事用謀,當可再無顧慮矣。“

聽多爾袞說這些話時,布木布泰臉上,一直帶著淡淡的微笑。只是,她在聽完了多爾袞的話語後,卻是微不可見地搖了搖頭。

”多爾袞,你與豪格之見的爭鬥,本宮不想插手,但可隨你安排。但以本宮看來,你所說的應對方案,卻有兩大疏漏之處。“

”哦,是哪兩大疏漏?“多爾袞不覺一愣。

”這第一點疏漏,便是你不該立即中止談判,而是要以談判爲掩護,讓唐軍以爲我大清不知這條信息,以爲我軍沒有準備,從而在將來,在其撤走南歸之際,再行進攻,方可取得更大的戰果。“

”有道理,那這第二點疏漏呢?“

”這第二點麼,那就是睿親王你眼光格局太小,僅僅只著眼國內,卻沒想到,要趁明朝內亂之機,去明朝國中趁機攪一把局,去與那李自成部流寇合謀共進,從而爲我大清,謀取更多更大的實際利益。“

布木布泰輕聲說完,一雙精光四射的灼灼杏眼,直直地盯著發愣的多爾袞。

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三百五十二章 聯軍的勝利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味家宴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一百零八章 尋仇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決斷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三十章 規劃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見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二百八十一章 艱難談判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圍赤嵌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幸運之救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一百零一章 鎮壓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踞(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五百五十章 陰溝翻船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五百零二章 沉著應對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六章 選擇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十八章 軍令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四百一十八章 新下南洋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門混戰 生死一線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二十五章 升賞
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三百五十二章 聯軍的勝利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味家宴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一百零八章 尋仇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決斷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三十章 規劃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見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二百八十一章 艱難談判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圍赤嵌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幸運之救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一百零一章 鎮壓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踞(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五百五十章 陰溝翻船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五百零二章 沉著應對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六章 選擇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十八章 軍令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四百一十八章 新下南洋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門混戰 生死一線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二十五章 升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颍县| 丹凤县| 凤山县| 潢川县| 梨树县| 鹤壁市| 庆云县| 沭阳县| 靖江市| 通州区| 同仁县| 万源市| 西充县| 武冈市| 合江县| 安溪县| 木里| 双峰县| 屯留县| 法库县| 象州县| 治多县| 翼城县| 仪陇县| 元氏县| 成都市| 仪征市| 阜阳市| 博爱县| 台江县| 怀仁县| 徐州市| 濮阳市| 会昌县| 彩票| 苍山县| 长沙县| 溆浦县| 开封县| 垦利县|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