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

夕陽西沉,昏黃的天幕下,那名裨將帶領著五千名精銳緬軍,一齊鼓譟吶喊著衝出工事,向正在行進的唐軍戰陣中最前面的火銃兵,疾速衝去。

見到緬軍衝出工事,向自已鼓譟衝來,唐軍軍陣立即停住了腳步,隨即擺開陣型,準備迎敵。

“預備!”

“放!”

“砰砰砰砰!。。。。。。”

隨著領頭的唐軍火銃隊長一聲暴喝,三排唐軍火銃手,迅速擺成前後三排的三段擊式陣型。

10000桿魯密銃中,最前排的3000桿,首先打響。

然後,第一排退下,至第三排後面,第二排的3000桿魯密銃緊跟著打響。

接著第二排再退到第一排後,第三排銃兵頂上來,再打放了3000多桿魯密銃。

至此,一次完整的三段擊,打放完畢。

到了第三排的銃兵打放完畢後,原先最早的一排銃兵,已然又裝好火藥與子彈,繼續頂上最前頭,準備重新開始新一輪的打放,這三段擊流程,又重新開始。

爆豆般的槍聲,綿密響起,槍口餘焰組成一排暗紅色的飄飛火幕,濃重的白煙立刻在排成一排筆直直線的盾牌上,連綿涌起。

無數顆呼嘯的三錢重的細小鉛彈,發出輕微的尖嘯,向對面狂衝而來的緬軍,疾射而去。

這些熾熱滾燙的細小鉛彈,呼嘯而去,立刻有如熱刀扎黃油一般,輕易地穿入那些緬軍的身體中。

在唐軍這般近乎無休止,彷彿綿密不絕的魯密銃打擊下,那五千名一同前衝而的緬軍,在第一次三段擊齊射時,就瞬間被射殺了八百餘人。

領頭衝鋒的那名副將,因爲身上穿的鎧甲鮮明亮麗,相當與衆不同,故他本人,簡直堪稱爲子彈磁鐵。

唐軍的第一番三段擊齊射,整整十五顆鉛彈,同時擊中了他,讓這名副將從頭到腳,佈滿了密密的小血洞。

這名本來揮舞著戰刀,吶喊前衝的緬軍副將,彷彿被突然捱了一記重錘一般,生生地停住了前衝的腳步。呆怔了不到一秒,便撲地仰面倒地,再無動彈。

這名領頭的副將一亡,遭遇迎頭痛擊傷亡慘重的緬軍,頓是陣型大亂。

剩下的四千來名緬軍,稍一呆滯,便是人人如得失心瘋一般,哀嚎著轉身逃跑。更有極多的人順手丟了武器,只求能跑得快些。

只不過,後面的三段擊間隔時間極短,那綿密不停的魯密銃,將他們的逃生渴望徹底打消,無數顆鉛彈追上了他們,又將他們從背後射殺了五六百人。

在見到剩餘的三千餘緬軍,以極其狼狽的姿勢逃回本陣之後,唐軍火銃手才收拾武器,在一聲喝令後,繼續與後面的本陣兵馬一起,保持著平穩的陣型,向城中繼續推進。

而看到這一悲慘的一幕,主將內山謬覺,和全體躲在緊急修建造的工事後面的緬軍,頓時皆被打懞了。

靠!唐軍的火器這般凌厲,這根本不是在打仗,而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屠殺。

這樣綿密而集中,且彷彿永遠不會停止的射擊,完全與以往面對的任何明軍都不一樣。這種近乎無休止的火力射擊,這種把攻擊部隊全部消滅的屠殺式戰鬥,對緬軍的心裡打擊十分巨大。

這樣近乎必死的結局,讓緬軍再無突擊的勇氣,剩餘的全部兵力,皆是龜縮於城中。

在這時候,最爲焦慮也最爲恐慌的,便是城中主將內山謬覺了。

怎麼辦?

唐軍攻勢如此凌厲,自已手下這些士氣低沮鬥志全無的剩餘軍兵,還有那些更不堪用的臨時召集的青壯,真的能頂得住麼?

內山謬覺的臉上,寫滿了恐懼與迷茫。

而這時,唐軍已然又快速行進過來,來到了四百餘步的準確射程之內。

“預備!”

“放!”

“砰砰砰砰!……”

又是綿密不休,彷彿永遠不會停止的打銃聲,有如爆豆一般密集響起,將任何敢在工事上露頭的緬軍,立刻射殺。

這樣一邊倒的徹底屠殺,對唐軍來說,堪爲極度快意之事,而對緬軍來說,簡直是置身無間地獄。

隨著死傷人數的快速增加,守防在工事後的各處緬軍,皆開始快速出現混亂。甚至還有不少臨時召集來的青壯,哭嚎著扔下武器,掉頭向後逃去。

只不過,他們才起身後逃,那露在工事外的的身體,立刻會被幾顆呼嘯而來的米尼彈給擊中,將他們當場射殺。

整個緬軍的守衛陣地,頓時成了極其可怕的人類屠宰場。

內山謬覺心下,滿是絕望。

難道,自已真的要戰死在這裡麼?

不,不行……

爲緬王莽白效忠至此,應該是足夠了。

自已沒必要真的把性命,斷送在這裡,畢竟,還有多年積蓄的錢財與富貴,等著自已呢,戰死於此地,萬萬不值得……

這個世界,還有太多美好的東西,自已還未來得及享受夠啊。

唉,他孃的,老子降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終於,內山謬覺擡起頭,用一種垂死的眼神,環視了衆人一圈,低聲喝道:“傳我之令,全軍停止抵抗,打出白旗,向唐軍投降!”

“得,得令?!?

很快,城中各個守備工事入口,白旗高高舉起,大力揮揚,在昏沉暮色中,倒是十分顯眼。

見到緬軍陣中那高高揚起的白旗,莫長榮臉上浮起得意笑容,心頭卻是一陣莫名喟嘆。

這木邦城這般迅速而下,可見現在的唐軍火器威力,是何等的驚人,有了這樣無堅不摧的火器,唐軍將來縱橫緬甸,橫掃全境,絕非難事。

莫長榮略一沉吟,便揮了揮手,下令全軍停止攻擊。

爆豆般響個不停的射擊聲,瞬間停止,昏黃天幕下,整個戰場上,忽地一片安靜。

只有大團大團的白色哨煙,在無聲地四處瀰漫,最終消失在大片昏黃雲彩的天空裡,消失在如血般殷紅的夕陽中。

很快,木邦城東西北三處城門皆是大開,在外面包圍的唐軍,有如洶涌的洪水大批進城,連綿的歡呼聲涌起,響徹雲霄。

而全體緬軍與城中青壯,則在主將內山謬覺的率領下,扔了武器,成一字縱隊,垂頭喪氣地從陣地中走出,隨即被唐軍分別看押。

至此,這場木邦攻城戰,終於結束了。

經統計,包括先前被殺的緬軍騎兵在內,共有三千五百多名緬軍與城中青壯,被唐軍打死,傷者更是不計其數。而唐軍之中,只不過有數名士兵受了一點輕傷。

這樣的戰鬥,完全是一場一邊倒的屠殺。

而從清晨到現在,唐軍所花了總共不到一天時間,便順利打下了這座緬甸的東北重鎮木邦城,其效率可謂驚人。

莫長榮心下十分得意,現在自已先破了十萬精銳緬軍,又攻下這木邦城,緬鑼鼓東北崩缺,自已手下的唐軍當可從這裡長陸兩處長驅直入,直攻緬都阿瓦,緬王莽白縱是不甘,亦無能爲也。

莫長榮正感慨之際,那舉旗投降的內山謬覺本人,則很快被唐軍士兵推搡著,帶到了正端坐馬上的莫長榮面前。

莫長榮與一衆護衛,皆以得意又鄙視的眼光,臨高居下地俯視著他。

“本將便是唐軍第九鎮鎮長莫長榮,你是何人,能聽懂得漢話麼?”

內山謬覺木然無應,莫長榮便讓漢人通事對他說了一遍。

聽完漢人通事的話,內山謬覺心下暗恨,卻又不能發作。他略一思索,隨即撲通跪地,打扦叩首。

“在下是緬甸妙瓦底侯內山謬覺,可嘆在下有眼無珠,不識天兵,竟敢對抗唐軍天威,以致城破兵敗,實是罪該萬死。“

內山謬覺一邊用結結巴巴的話語回稟,一邊在地上磕頭如搗蒜。

見這內山謬覺這位緬甸國王莽白最爲信重的親信,又是身爲主將,現在竟這般奴顏卑膝地在自已面前跪求饒命,莫長榮心下十分鄙視。他用一種諷刺的眼神,將他上下打量了一番。

說來好笑,莫長榮尚未說話,地上伏跪的內山謬覺,以爲莫長榮不肯接受自已的投降,不由得心下大懼。

他仰起頭,苦著一張滿是灰塵的臉,嘴角卻又掛著討好的笑容,向莫長榮急急稟道:“莫大人啊,但求看在大下率衆投降的份上,饒了在下一條賤命吧!在下雖死無足惜,但畢竟還算識時務,未與天兵對抗到底啊。黃大人,只要能饒得在下性命,在下從今往後,就是做牛做馬也願意啊。“

內山謬覺這般聲調狼狽又卑切至極的話語,被漢人通事活靈活現地翻譯出來後,引起了旁邊圍觀的一衆唐軍士兵吃吃竊笑。

只不過內山謬覺求生心切,全不以爲意,他象一隻向主人哀乞的流浪狗一樣,伏跪於地,卻又雙眼直瞪瞪地,望向馬上端坐的莫長榮。

莫長榮對此人鄙視到極點,臉上卻是微微一笑,朗聲回道:“內山謬覺,不必如此驚怕。本將向來賞罰分明,公平無偏。雖然你不識時務,對抗天兵,本該重懲於汝,但念你迷途知返,有率衆投降之功,也算是微功一件。本將就饒你死罪?!?

“莫將軍果然肚大撐船,心胸似海,在下感佩之情,何以言表!謝謝莫將軍了!“

聽了莫長榮這句決定自已生死的話,內山謬覺一臉欣喜,滿是輕鬆之色,又急急地磕頭如搗蒜。

這時,他彷彿又想到了什麼,一臉諂笑地向莫長榮輕聲問道:“莫大人,您既恩準我部投降,那接下來,在下的這些手下兵馬和守城青壯,您卻又要如何處置?“

莫長榮見他羅唣,便面現不悅之色,立喝道:“此事本將自有決斷,又何需你這廝多問!“

內山謬覺見莫長榮發怒,頓時臉現悚懼之色,他啪啪幾聲,掌了自已幾個嘴巴,大聲道:“在下該死,多嘴多舌,萬望莫將軍大人不記小人過,不與在下一般計較?!?

莫長榮見他這般膽小驚懼,心下不由得更是對此人鄙薄非常。

此等怯懦無能之輩,竟也能成爲緬甸國中大將,這緬甸真真無人矣,這樣的國度不滅亡,實無天理。

“城中降兵與百姓,本將自有安排,不需你擔心,你且起身說話吧?!澳L榮冷笑著答道。

內山謬覺顫顫起身,點頭哈腰地站在莫長榮馬邊,臉上的表情,諂媚與委屈交織,說不出是何等可笑模樣。

就在這時,唐軍監撫司的官員,已經把木邦全城的情況,都全部統計完畢。

“稟黃鎮長,全城情況已統計完畢,我軍此戰,共得緬軍俘虜三萬兩千多人,另俘有緬軍拉來的城中青壯約一萬餘人,這些降兵與青壯,現在皆集中在城中廣場上。另在這木邦城中,共繳獲銀子一萬八千兩,糧草五萬五千二百餘石,各類綢緞布匹五百餘匹,繳獲的各類軍械爲……“

“嗯,知道了,你退下吧。“

聽完監撫司官員的稟報,莫長榮臉上是十分平靜。

看來這木邦重城一破,不但拔除了前進路上一個大釘子,另中這城中的降兵與繳獲,亦是相當可觀。

莫長榮從沉思中回過神來,又迅速傳令:“傳本將軍令,立即釋放俘獲的城中青壯,不究其罪,讓他們回家與家人團聚,同時城中四處張貼安民安示,以收攏民心,儘快平靖城中氣氛,讓木邦恢復正常秩序?!?

“得令?!?

”各類錢財糧草繳獲,由監撫司查點後,全部歸公,封藏入庫,然後按軍中將士功勞,分發獎賞撫卹。”

“得令?!?

說到這裡,莫長榮才轉過頭來,一臉微笑地對呆立一旁的內山謬覺說道:“妙瓦底侯,本鎮現在倒是對你部有項安排,不知你可願意去做?”

內山謬覺聞言一愣,立即回道:“在下新降之人,但憑莫鎮長差遣,再無二話,定效死力?!?

“好,那我將城中這三萬餘名降兵,全部繼續由你暫統,在這木邦城中休整兩日後,然後全軍引爲全部,與我軍一道往攻阿瓦,直取那緬王莽白。”莫長榮目光如刀:“怎麼樣?妙瓦底侯可是願意?”

內山謬覺聽完翻譯,臉上卻是一片喜色。當即又伏跪於地:“在下與部衆性命都是莫將軍所給,安敢不爲唐軍盡效全力。請莫將軍放心,我等定與莽白徹底劃清界線,從此爲唐軍忠心賣命。此番能此爲前部進攻阿瓦,實是莫將軍擡舉高看,我等皆是感激不盡。莫將軍信得過在下,在下定要竭盡全力,拿下莽白狗頭,進獻厥下?!?

“好,甚好!若爾等真能盡力效力,將來有何功績,皆與我軍同等!”莫長榮捋須大笑。

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五百四十二章 謀勸祖大壽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一章 穿越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八十九章 機會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瑯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無路吳三桂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九十六章 橫行隊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七十八章 背叛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七章 攢典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五百九十三章 殺俘迫降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
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五百四十二章 謀勸祖大壽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一章 穿越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八十九章 機會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瑯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無路吳三桂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九十六章 橫行隊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七十八章 背叛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七章 攢典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五百九十三章 殺俘迫降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德县| 万荣县| 镶黄旗| 牟定县| 泰安市| 宁都县| 内江市| 来凤县| 北宁市| 巴楚县| 霍山县| 昭觉县| 池州市| 溆浦县| 青铜峡市| 二手房| 临西县| 平南县| 上饶县| 普格县| 江安县| 孝感市| 汉源县| 吉木乃县| 大同市| 比如县| 吉林市| 凉城县| 石河子市| 建宁县| 平果县| 上饶市| 原平市| 玉门市| 红桥区| 平遥县| 毕节市| 寿阳县| 瑞安市| 乌鲁木齐市| 兴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