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

孫可望言辭懇切,劉進忠卻沒什麼表情,只不過,在他心下,卻亦是在反覆盤算。

見劉進忠雖表面保持沉默,孫可望知道他內心必有所動,又趁熱打鐵道:“劉將軍,現在的局面,你部兵馬不過五萬,要分駐通江縣城與小宕水西岸一帶,每個駐點的兵力,只怕皆是有限。而唐軍第二鎮長率本部兵馬與降兵約有八萬餘衆,從後面掩襲而來,試問你哪一部兵馬可以阻擋其凌厲兵鋒?再何況,東邊還有唐軍第十一鎮那三萬餘衆的兵馬,對你部虎視眈眈,即將渡河來攻,到時候,唐軍東西兩邊聯合進攻,劉將軍你還有何辦法分身抵禦麼?”

劉進忠的臉上肌肉,劇烈地抽搐了一下。

他咬了咬牙,冷哼一聲,對孫可望說道:“哼,孫可望你固然說得有一定道理。但你以爲,本將會這般愚蠢,去與唐軍來個以卵擊石嗎?告訴你,本將已收皇上之令,著本將從此地急急撤走,待本將離開此地……”

“問題是,你們還離得開嗎?”孫可望冷笑道:“現在你部兵馬,分駐於通江縣城與小宕水一帶,現在唐軍大兵壓境,即將發起總攻,你就是想要通知他們一起撤退都來不及了。以我估計,就算劉將軍你現在就立刻撤走,這五萬兵馬,能有一半人能與你一道撤走,就算難得了。而你們這般倉皇而撤,唐軍必定沿途追殺,斷不會輕易放爾等逃走。你部步兵居多,這一路追殺下來,能有幾千騎兵得以逃出生天,已是極爲難得,甚至可以說是奇蹟了。而這一路上,從通江到潼川有數百里之遙,沿途皆是唐軍所佔地界,劉將軍你率這一衆殘兵,又有何把握能一定逃得出去呢?恕在下說句誅心之語,萬一閣下在路上被唐軍或盜賊所殺,那臨死之際,只怕是悔之無及了吧。”

劉進忠臉色十分難看,臉上的肌肉在不停地顫動,看得出他的內心波濤洶涌,卻又在強自壓住。

孫可望見他這般模樣,知道自已的勸誘已是極有效果,遂淡淡一笑,又說道:“好了,再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將軍能最終率領這數千騎兵逃出生天,順利返回潼川或成都,而且張獻忠亦不追究將軍敗軍折陣之過,那麼,在大西國都行將覆滅的情況下,將軍將來的前程,又是何在呢?只怕最終的結局,便是無權無勢的劉將軍,最終,亦隨大西國一道覆滅吧。這樣的最終結局,難道真是劉將軍所真心想要的嗎?”

孫可望說到這裡,長長地吁了口氣,便道:“好了,在下話已說完,劉將軍最終如何行事,相信已有主見,孫某再不多言。”

劉進忠冷笑一聲,下意識地把腰間佩刀握緊,又反問道:“孫可望,你就不怕,本將拿了你與那數百名騎兵,去脅迫唐軍讓路,讓我軍從本地撤走嗎?”

孫可望彷彿早料到他會這般問,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劉將軍,你乃是聰明之人,怎麼可能行這般愚蠢之舉啊。”孫可望笑著搖頭:“在下不過是一名降將,那些騎兵,亦是跟隨我一道投降的原大西國騎兵,包括在下在內的這點人馬,對於唐軍來說可有可無,如何可令他們放你們脫逃!說難聽點,就是你就是把我們全部殺了,唐軍也不會眨一下眼!”

孫可望說到這裡,臉色冷了下來:“只不過,你若這般行事,那唐軍當會再無顧忌,亦絕不會手下留情,一定會對你們全力進攻,捕獲之人,亦會堅決斬殺不留活口。他們定會以此方式,作爲你部死硬到底的嚴懲手段,你若要這般行事,可要慎重想好自已的結局,會是如何。”

孫可望這話語冷冷說完,劉進忠臉色十分僵硬,整個人好象瞬間失掉了精氣神一般,木頭一樣地佇在原地。

整個帳房之中,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靜。

孫可望看到劉進忠這般模樣,心下忍不住冷笑連連,只不過,他表面上,卻還是一副平靜而嚴肅的模樣。

過了許久,劉進忠才緩緩擡頭,對孫可望輕聲道:“這樣吧,你且率部先回,去向唐軍主將稟報,讓他給本將一個時辰的時間,暫時不要發動進攻,到底是戰是降,本將自有打算。”

“可以,望劉將軍好生把握這最後的機會。”孫可望拱手告辭:“在下只希望,劉將軍千萬別做天堂有路不走,地獄無門偏闖的傻事啊。”

劉進忠沒有說話,只是揮了揮手,讓他出帳走人。

孫可望離開劉進忠的中軍大帳,隨即帶上那數百騎兵,一道西返唐軍大營,返回後,隨即入見安和尚,把與劉進忠相見的情況,向他簡略地敘述了一遍。

“安鎮長,劉進忠既然提出要給他們兩個時辰,那咱們不妨先等等看。諒他們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來。”孫可望小聲說道。

安和尚點點頭,隨即一聲冷笑:“也罷,既如此,就給他一個時辰又何妨,只不過,我軍雖然不與其作戰,但相關的作戰準備,卻是萬萬不可拖延。傳我軍令,立即對通江城,以及劉進忠的各處主要駐兵地點,進行分兵包圍,一定要讓他們充分地感受到壓力巨大,他們纔會儘快歸降。”

“得令!”

在聽到唐軍大軍來襲,無邊無際,正在快速將通江縣城以及小宕水的各處駐兵點進行包圍時,劉進忠忍不住長嘆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已作出最終決定的時刻,終於到來了。

“奶奶的,形勢比人強,識時務者爲俊傑,這仗既然打不下去,又脫逃無路,咱們也跟那孫可望一樣,歸降唐軍了吧。”劉進忠苦笑道:“這樣一來,雖然名節有污,但至少各位的身家性命,以及將來的前程功名,皆可保住,唉,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吧。”

“劉將軍說得對,請傳令吧。”左右紛紛附合。

“傳我軍令,全軍打出白旗,一道歸降唐軍,任憑其發落。”劉進忠長長地嘆了口氣。

“得令!”

很快,通江縣城城頭,以及小宕河各處的駐兵地點,紛紛打出白旗,全體駐守的大西軍,紛紛放下武器,排成隊伍,在已脫去盔甲只著單衣的主將劉進忠率領下,垂頭喪氣地向唐軍投降。

見劉進忠率部歸降,唐軍主師安和尚心下大喜,立即下令,爲全體將士,包括新降之兵馬,擺宴慶功,以示祝賀。

這邊喝得觥籌交錯酒酣耳熱,而遠在閬中,卻是那大西皇帝親統的十萬大西軍與守城的高傑部唐軍,已開始了生死搏殺。

自全軍到達閬中之後,大西軍就近砍伐樹木,搬運器件,大肆修造攻城器械,整個閬中城外,煙塵滾滾,殺機密佈。

而城內的萬餘守軍與城中青壯,則是用一種嚴肅而沉重的目光,看著大西軍行動。主將高傑確信,如果不是自已憑著多年威望,以及嚴酷軍紀來約束著這些部衆,也許很多城中青壯,會被大西軍的氣勢嚇得棄城而逃。

高傑已從返回的使者那裡,收到了安和尚的回信。安和尚要求他,無論如何也要堅持十天,等他們打敗劉進忠後,自會全力回援,以解閬中之圍。

這個結果,其實高傑已然想過,心下也可以理解。只不過,對於能不能順利守住這閬中城,高傑心下並沒有太大把握。

希望安和尚部能及早回來,以解此困吧。這段時間以來,高傑嚴密巡防,加固城池,倒是作好了充足的守城準備。

閬中古城,在壓抑至極度日如年的氣氛中,在清軍有如鐵桶般的圍困下,度過了六天時間,在第七天凌晨之際,閬中城四周,紛紛響起了震耳欲聾的號角聲。

準備充足的大西軍,終於要開始攻城了。

這些天來,爲了鼓舞士氣,一直在城頭與普通士兵同吃同睡的總兵高傑,睜開惺忪浮腫的雙眼,立刻看到了讓他震撼不已的景象。

許多輛巨大堅固,蒙著溼牛皮的攻城車,被大批清軍奮力推動著,朝著山海關的東、南、北三座城門,緩緩推去,車輪滾動的吱呀聲,清晰地傳入城上每名守軍的耳中。

而放眼望去,更多的大西軍,扛著樺木製成的長長攻城梯,有如一隻只會自動爬行的大蜈蚣一樣,四面八方地向閬中城城牆靠來。

見到大西軍攻城的氣勢這般盛大駭人,城頭不少守軍士兵都十分驚慌,而那些徵發的青壯,則是許多人臉都嚇白了,雙腿都在微微打顫。

“傳我軍令,嚴密觀察大西軍進攻動態,一旦進入攻擊範圍,立即發炮打銃,儘可能地殺退敵軍!”

心下同樣震撼不已的高傑,努力剋制住內心的恐慌,故作平靜地下達命令。

“是,在下遵令!”

一場標準的明末戰城池攻守戰,正式開始。

大西軍推著車,扛著攻城梯,到達了守軍火炮的攻擊範圍後,城頭的九十門重型龍擊炮,以及原本就有的那些大將軍炮,二將軍炮,紅夷炮,虎蹲炮,佛郎機,小銅炮,小鐵炮等炮火,紛紛轟隆打響。

大小不均的烏黑鐵彈,與密密麻麻的霰彈,呼嘯著向攻城的大西軍飛去,大西軍陣中,迅速傳出連綿起伏的慘叫聲。

令高傑揪心的是,大西軍彷彿對自已的守城手段早有防備,他們陣型散得很開,而閬中城城頭火炮數量又是有限,故對大西軍殺傷力十分有限,直到大西軍攻到城下之時,火炮看似兇猛有氣勢力,但不過只殺死殺傷了一千餘人而已。

就在這時,接連兩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響起,一門小鐵炮和一門佛朗機在僅打了兩輪之後,就炸膛了。

閬中城城頭的火炮,積年累月風吹雨淋地擺放在城頭,平時也根本無人檢修,還是這幾天,高傑才緊急安排炮兵檢查了一番,只不過,這樣緊張而匆忙的檢查,基本也是聊勝於無的狀態。

這兩聲炸膛的巨響,離主將高傑並不太遠,差點把他的耳膜給生生震破。

他能感覺到,整個世界,迅速地陷入了無聲狀態。

這樣自殺性的火炮炸膛,自是極損士氣,高傑清楚地看到,已有多名守城的青壯,被炸得喪魂失魄,他們嚎叫著掉頭衝下去,沒有任何人能擋住他們潰逃的腳步。

高傑心下痛楚,他張大嘴巴,在耳朵聽不清的狀況下,盡力喝喊著招呼著城頭的炮兵,讓他們抓緊時間打炮,儘可能多地殺死殺傷敵軍。

這時,城下的大西軍近一步迫近,在一架架攻城梯,開始越來越靠近城牆時,有大批的大西軍弓箭手蜂擁而至。射術精湛的他們,滿搭硬弓,放上重箭,吱吱地拉滿,對著正在城頭忙碌的守軍,激射而去。

呼嘯的箭雨,朝城頭的守軍密集襲來,很多守軍與青壯,還未來得及反應,就立刻被激射而來的箭矢,給慘叫著活活地射成了刺蝟。

主將高傑,就險些中招,幸得兩名護衛及時用盾牌摭護,才讓他僥倖逃得性命。

而更糟的是,由於大西軍弓箭手的突然進攻,導至守城的炮手被全面壓制,他們還未來得及裝填完火炮,便紛紛中箭大批死傷,迅速潰下城去。

大西軍弓箭手一擊得手,迅速弓矢連發,整整拋射了六輪,待到臂力耗盡之後,才向後撤走。

這六輪拋射,讓城頭的守軍死傷極多,火炮的還擊已然完全停止,只有殘留的軍士,在絕望地回射著箭矢,當然,還有殘留未逃的火銃手們,打響了稀稀落落的銃聲。

見到城頭的守軍死傷一片,又沒有了火炮還擊,城外的大西軍頓是士氣大振,他們發出野獸般的嘯叫,紛紛加快了前衝的腳步。

一架架攻城梯,快速通過護城河上緊急搭建的浮橋,它們有如會自動爬行的蜈蚣一樣靠過來,梯頭的搭鉤,卟卟地搭緊城頭的堞垛,穩穩地靠在城頭。

攻城梯一旦固定,成羣的大西軍,立刻有如螞蟻上樹一般,緣梯而上,直攻城頭。

而那些推著車進攻城門的大西軍,也再無所顧忌,他們拼力加快前行的速度,把巨大沉重的車,抵近到城門的方向,便有大西軍開始鋪設木板在護城河上,做成簡易的浮橋,準備運送車過河,再去撞爛城門吊橋。

閬中古城,瞬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二百七十五章 楊嗣昌來訪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六百八十七章 兩縣立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道而轟,何人可擋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瑯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決斷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二百九十五章 規劃 娶親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十七章 職爭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一百七十一章 後金之亂(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門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爭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七十章 攻山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門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四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迷茫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
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二百七十五章 楊嗣昌來訪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六百八十七章 兩縣立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道而轟,何人可擋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瑯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決斷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二百九十五章 規劃 娶親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十七章 職爭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一百七十一章 後金之亂(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門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爭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七十章 攻山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門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四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迷茫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照市| 昌吉市| 和田市| 泰顺县| 湘潭市| 固阳县| 乌审旗| 阿瓦提县| 丰台区| 塘沽区| 上虞市| 聂拉木县| 谢通门县| 冀州市| 万安县| 沭阳县| 济阳县| 珲春市| 盐亭县| 大化| 临潭县| 资阳市| 九龙坡区| 荆州市| 寿阳县| 枣强县| 双江| 吉首市| 梓潼县| 洛宁县| 龙井市| 象州县| 合山市| 九江市| 湖州市| 中宁县| 睢宁县| 英吉沙县| 本溪| 舟山市| 景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