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

正議大夫蔡錦,返回琉球國王城首裡後,立刻向尚豐王稟報了李嘯願意出兵相助的重大喜訊。

“王上,大明上邦的赤鳳伯李大人,已答應出兵了,並與在下約定,八天後即可派遣天兵過來!我琉球國,終於可以擺脫數十年之屈辱協定,再不受那日本人欺壓了!“

蔡錦說得十分激動,一臉意氣昂揚之色。坐在龍椅上的尚豐王與皇后君豊見,聽得這般喜訊,亦是十分歡喜。

將近五十歲的尚豐王,捋著花白的鬍鬚,一臉笑容地對蔡錦說道:““好哇,愛卿此去,果是大有收穫!我琉球受辱數十年,終於有出頭之日了。”

蔡錦亦是一臉喜色,不過,他旁顧左右,卻又壓低聲音道:“王上,那大明天兵若來,這首裡城中的日本官員,卻該如何處置?”

聽蔡錦這麼一說,尚豐王的目光頓時複雜起來。

許久,他的臉上終於閃過一絲狠色:“哼,這批薩摩藩安排我國中的耳目,每每仗勢欺壓孤王與臣民百姓,實實可惡之極。孤王自是不會輕饒了他們!這段時間,暫且忍耐,做好監視,且待天兵一到,立刻全部擒殺!”

待蔡錦退下後,一旁的皇后君豊見輕聲道:“王上,有件事,臣妾要提醒一下,若李大人率天兵來到我國,可要將那名一直藏身我國的那個人,告訴李大人麼?”

尚豐王眼中寒芒一閃,卻輕嘆一聲道:“這個麼,暫時不急,且看看那李嘯究竟是何人物,軍兵實力如何。還是等大明天兵打敗薩摩駐守軍再說吧,畢竟眼見爲實,耳聽爲虛啊。”

崇禎十一年三月初十,李嘯率軍出征,抵達琉球國首裡城外的那霸港。

李嘯留下了平南營副營長羅正,讓他帶領平南營甲總兵馬,駐守臺灣。而他自已則親自率領全部的一百一十艘艦隊,與平南營長營長李定國一起,帶上平南營乙總、丙總兩部兵馬,以及橫行哨、滿州步兵哨、飛鷂子、玄虎重騎、1000名火銃手,全部的龍擊火炮部隊,浩浩蕩蕩地到抵達琉球王國的王城首裡。

這1000名火銃手,皆是用投降的荷蘭陸軍的火銃裝備而成,這些已訓練了兩個多月的火銃手,對於打放火銃已然精熟,故李嘯特意將他們帶上,看看能否在攻打薩摩的戰鬥中發揮奇效。

而李嘯之所以帶上這麼龐大的軍隊出征,一是爲了穩妥起見,二是也確實存了個炫耀武力的心態在之中,畢竟,這個世道,實力代表一切。

聽聞明軍到來,尚豐王與皇后君豊見,親率百官,來到那霸港口,恭敬迎接。

琉球君臣們,立刻皆被猛虎軍艦隊盛大威嚴的氣勢所震懾,他們探頭探腦地觀望漸漸靠岸的艦隊,每個人臉上都露出既羨慕與敬畏的神情。

直到這時,尚豐王才終於下令,讓一衆親軍將士,擒殺城中所有的日本官員,不得讓一人走脫。

望著親軍大將急急離去的背影,尚豐王臉上,露出了快意十足的笑容。

不多時,猛虎軍艦隊靠岸那霸港,大批明軍軍兵從船舷上滾滾而下。

見到氣宇軒昂一表人材,頭戴烏紗,身著蟒袍玉帶的李嘯,在一衆盔甲鮮明的護衛陪同下,從那高如巨樓的升龍號緩步下來,尚豐王與皇后二人,皆覺眼前一亮,心下俱是讚歎不已。

“這上邦天將,竟是這般英武雄俊,氣度非凡,與我琉球海國之人物相比,實是天壤之別矣。”尚豐王對緩步下的船的李嘯,發自內心的欣賞。

“敝邦國主尚豐,拜見大明赤鳳伯李大人。”

李嘯下得舷梯,率領百官恭迎在舷梯一側的尚豐王,便與皇后兩人一起,前趨兩步,向李嘯長揖而拜。

見頭髮花白且爲一國之主的尚豐王,卻以這般卑微恭敬態勢,向自已這樣一名伯爵身份的武將行禮揖拜,李嘯心下,一時十分感慨。

“王上不必多禮,速速平身。”李嘯微笑著攙扶起尚豐王,再虛扶了一下一旁的皇后。

尚豐王堆起滿臉笑容,向李嘯作了個延請的手勢:“赤鳳伯遠來辛苦,孤已備下薄宴,還請赤鳳伯賞光。”

李嘯哈哈一笑,也不推辭,便帶著一衆護衛,與尚豐王一道,進入首裡城門。

而李嘯的一衆將士,則皆下船入軍營休息,在營中,尚豐王已同樣命人擺下酒宴,犒勞遠道而來的猛虎軍將士。

進入首裡城,李嘯發現,這座琉球的王城,竟然極爲寒酸,街巷狹窄,房屋破敗,城中百姓面上多有菜色,看上去,倒比明朝一個普通縣城還不如。

李嘯心下不由得暗歎,這琉球王國,原是頗爲富裕的商貿之國,現在卻恁的破敗不堪,看來這日本的薩摩藩,把琉求王國欺壓得夠狠啊。

而到了宴席上,李嘯又發現,這一桌酒宴,十分粗疏寒酸,休說可與明朝的王公貴族們的聚宴相比,就是與明朝百姓家中之節日宴席相比,也還略略差些。看來,那正議大夫蔡錦,說琉球王國被薩摩藩欺壓得連大米都吃不上了,倒是所言不虛,確爲大實話。

此時,李嘯亦注意到了尚豐王與皇后等人一臉愧疚的神色,李嘯寬厚地向他們一笑,便招呼各人落坐。以這種方式,表明自已全不介懷。

接下來,李嘯被尚豐王及皇后君豊見和一衆陪酒大臣,輪番勸飲,李嘯爲人豪爽,邀飲不拒,讓尚豐王及一衆陪酒的大臣,對他皆好感十足。

宴畢,在一音頗爲雅緻會客廳中,李嘯與尚豐王兩分賓主而坐,看茶已畢,尚豐王便屏退侍女,與李嘯單獨閉門而談。

“赤鳳伯遠道而來,爲敝國解危救困,孤王心下,著實感激之至。然今日之宴,實爲寒酸,有失待客之禮,孤王在此向赤鳳伯告罪了。”尚豐王低聲說道,一邊向李嘯歉意地拱了拱手。

李嘯笑著擺了擺手:“王上不必這般客氣,琉球自爲我大明藩屬,向來忠誠老實,無有異狀。這般忠順屬國,我大明自有護佑扶助之責。只不過,自萬曆末年以來,因國家多事,又兼海路迢遞,後勤難續,故朝廷失於助救,卻也實屬無奈。”

尚豐王聽李嘯這麼一說,便感嘆道:“唉,小國無能,軍力孱弱,才讓那日本薩摩藩這般蹂躪欺凌,忍辱茍存已有數十年矣!我琉球君臣,日日北盼大明上邦天兵,實有如嬰兒之盼父母也。可喜今日,終於盼得赤鳳伯率大明天兵來援,我琉球國,總算有出頭之日了。”

聽了尚豐王的感嘆,李嘯心下亦是感慨,象琉球這樣一個在夾縫中生存的國度,這樣一個必須要仰人鼻息才能生存的國家,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時掙扎求存的痛苦,只有他們自已,才能深有體會吧。

又閒聊了幾句,尚豐王便問道:“赤鳳伯,天兵往徵駐於奄美大島的薩摩軍,卻要我琉球提供甚麼協助?”

李嘯沉吟了一下,便道:“我軍兵力充足,就不需貴國提供兵員了。還請王上提供數名海路精熟,對奄美羣島地形熟悉,且能說日語之人,作爲我軍嚮導便可。”

尚豐王聽李嘯這般一說,頓是一臉輕鬆之色,他急急而道:“赤鳳伯,此事卻易,那貴軍打算何日出徵?”

李嘯凜然道:“兵貴神速,爲恐有變,我軍明日即行出征,定要將奄美大島上的薩摩軍,全部消滅!”

尚豐王大喜,他對李嘯朗聲道:“好,好,既如此,孤便在這首裡城中,恭迎李大人率軍凱旋而歸。界時,本王還有一件重禮,要送予李大人呢。”

李嘯辦事雷厲風行,次日凌晨,便集結了全部船隊,帶上平南營丙總兵馬,飛鷂子輕騎,以及火銃手,龍擊炮部隊,一齊北航,徑向奄美大島而去。

鑑於要攻打的薩摩軍隊數量有限,故李嘯不需要帶太多後兵馬,於是他讓平南營乙總兵馬,以及玄虎重騎,滿州步兵哨,橫行哨等軍隊,皆留守首裡。

奄美大島,屬於現代日本的鹿兒島縣,是日本九州南方海面上奄美羣島中的主要島嶼,面積712.39平方公里,奄美大島是除了北方四島外,日本的第七大島,僅次於本州島、北海道島、九州島、四國島、沖繩本島和佐渡島。

路上,琉球國的嚮導,向李嘯簡略了一番描述此島的情況。

“李大人,這奄美大島,是我琉球國北部奄美羣島中最大的島嶼。其島上多爲山地和森林,我琉球國民,多在島上種植蕃薯爲生。自被薩摩強佔後,他們於奄美大島上的最高峰湯灣山山腰處,修建了薩摩駐守軍的大營本陣。全部薩摩守軍,約有近千人之多。“

李嘯微微頷首,便立即沉聲下令:“全體艦隊直駛奄美大島,登陸上岸後,直取湯灣山大營本陣,若有敵軍敢於抵抗,格殺勿論!“

黃昏之際,在李嘯軍的龐大艦隊,即將來到奄美大島之際,薩摩軍守將島津章久,正在本陣中,跼坐於榻榻米上,一臉沉鬱地自斟自飲。他剃得發青的月代目髮型,在搖曳燭光下,十分醒目。

島津章久,是現任薩摩藩藩主島津光久的妹夫,因被島津光久懷疑與前段時間島原之亂的天主教叛亂分子有染,故將他從分家新城島津家的當主,貶低轉調至這奄美大島擔任主將。家津光久希望以這樣的方式,把島津章久趕出權力中心,讓他這個尚是荒僻的小島上自生自滅。

在真實歷史上,島津章久最終還是難逃讒言抵毀,而被自已的舅子,薩摩藩主島津光久殺害,且被從島津家的譜系中抹除,妻子也被強令改嫁,算是身敗名裂地結束了一生。

悠遠淒涼的古琴俳樂中,已喝得雙眼血紅的島津章久,望著面前那名正婉轉旋舞的樂妓,滿是橫肉的臉上,卻有明顯可見的痛苦。

他將面前那滿滿一杯清酒,狠狠灌入肚中,便扔下酒杯,獰笑著向那名樂妓撲去。

樂妓一聲驚叫,卻已被島津章久緊緊壓於身下。

目光血紅,酒氣沖天的島津章久,有如一隻惡狼一般,撕扯著樂妓寬大的和服,嘴中發出飢渴的嘶吼聲。

“將軍。。。。。“

樂妓的聲音微弱而畏懼,卻被島津章久冷哼一聲打斷。

他粗大的右手一把扯開了樂妓寬鬆的胸衣,露出兩糰粉嫩誘人的潔白。

就在慾望高漲的島津章久,咂著嘴湊上去之時,門外忽來傳來小姓急切的聲音:“將軍閣下,島外有大批艦隊,正向我奄美大島快速駛來!”

“啊!怎麼回事?!”

島津章久角觸電一般,從樂妓身上彈地站起,大吼著衝向拉門處。那名樂妓連忙掩好衣物,退縮到牆角。

島津章久剛一拉開門,便看到小姓那驚惶失措的臉。

“叭嘎,你慌什麼,可曾看清是這隻艦隊是什麼來頭?!”

聽了島津章久的一聲怒罵,小姓恭敬垂下頭,嘴中卻快速地回覆道:“將軍,所來之艦隊,每艘船隻都打著兩面旗幟,一面是日月雙龍旗,另一面是印著猛虎嘯日圖案的軍旗。”

“日月雙龍旗?”島津章久眉頭大皺,臉上卻陡現不可置信之色:“難道,難道是明國的軍隊來了麼?!”

他再不多話,立刻穿上胴丸宮具足(身鎧),戴上頭盔,繫好咽輪(護頸),紮緊臑盾(護膝),束牢甲手益(護腕),然後由小姓幫他在背上插上指物(背旗),便提著太刀,朝房外大步行去。

等他急急來到瞭望臺時,卻驚訝地看到,總共有多達一百一十多艘巨大帆船,已呈包圍態勢,把整個奄美大島的港口處牢牢圍住,自家水軍那三十多艘關船、小早船、安宅船等船隻,牢牢地堵在港口之中。

望著這一百多條艦船上,那高高飄揚的日月雙龍旗和猛虎嘯日旗,島津章久臉上,頓是一臉灰敗。

在這個黃昏中,疾速襲來的艦隊,果然是明朝的軍隊。

這隻艦隊是從南邊駛來,那麼,也就是說,他們應該是從琉球國而來,估計是要來爲琉球報仇了。

這是怎麼回事?

明朝這個老大昏庸的帝國,不是對附屬國向來不聞不問嗎,怎麼現在突然會爲一個雞肋般的琉球,而派出這般強大的艦隊來攻打薩摩,島津章久頓時心中滿是迷惑。

只不是,現在的情勢,已不容他多想,島津章久迅速判斷了情況,那就是現在水軍被堵,看來,自已只能與敵軍在奄美大島上,決一死戰了。

那麼,是憑著本陣固守呢,還是在趁敵正要上岸之際,就地開展狙擊呢?

島津章久稍一沉吟,便立刻下了決斷。

“全軍聽令,著軍奉行與軍付目二人,帶二百名長槍步輕,留守湯灣山本陣。全軍將士速隨本將,沿海列陣,阻擊明軍登陸!”

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稱監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三百四十六章 蝦夷島開發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十一章 酒樓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兩端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四章 歸途第三章 女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七百六十三章 不欲人圖我,便需我圖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難辨第六十章 劫持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八章 船戰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九百一十六章 堯勒瓦斯的抉擇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五十章 軍議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味家宴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道而轟,何人可擋第五百五十章 陰溝翻船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
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稱監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三百四十六章 蝦夷島開發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十一章 酒樓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兩端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四章 歸途第三章 女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七百六十三章 不欲人圖我,便需我圖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難辨第六十章 劫持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八章 船戰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九百一十六章 堯勒瓦斯的抉擇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五十章 軍議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味家宴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道而轟,何人可擋第五百五十章 陰溝翻船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山县| 武冈市| 双鸭山市| 于田县| 甘孜县| 冀州市| 柳河县| 卢湾区| 靖宇县| 历史| 江安县| 阳江市| 皮山县| 阿拉善右旗| 日喀则市| 红安县| 乌拉特中旗| 集贤县| 瑞丽市| 远安县| 巴南区| 道真| 依安县| 黔西县| 都安| 永胜县| 陕西省| 乌拉特后旗| 孝感市| 荣成市| 华蓥市| 禹城市| 大丰市| 灌云县| 保亭| 南雄市| 霍林郭勒市| 青浦区| 宁安市| 德阳市| 南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