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

返回遼陽之後,寧完我立即急急地向多爾袞表功,多爾袞見寧完我這趟出使,差事辦得這般順利,亦是十分歡喜。

“寧學士,本王果然沒有看錯你,這趟出使,你算是爲本王立了汗馬功勞。本王曾以爲,豪格這廝會十分難纏,談判可能要費時費力,卻沒想到,寧大學士一出馬,竟能把整個談判框架與內容都大致敲定,實是令本王大爲激賞哪!”多爾袞一臉笑意,連聲褒獎,隨即大聲喝道:“傳本王旨意,加授大學士寧完我二等牛錄章京,以彰其功。”

寧完我大喜而跪:“多謝攝政王!在下不過略建微功,安敢得如此厚爵!在下願竭所能,爲攝政王赴湯蹈火,再效驅馳!”

多爾袞一臉笑容,他作了個虛扶的手勢,待寧完我起身後,便繼續說道:”那既然豪格與我等初步達成協議,那寧學士休辭勞苦,本王再派全權委派於你,前去盛京正式商談,如果最終正式達成了協議,本王對你定會再行厚加嘉賞。“

寧完我聞言,一臉喜色不禁,立即又打扦下跪:”請攝政王放心,在下保證順利完成任務,絕不負攝政王厚望!“

在兩邊都有意媾和的情況下,正式協議迅速達成,僅僅過了不到十天時間,正式協議終於談妥。

至於內容,倒與上次寧完我與豪格所談的內容相差無比,即多爾袞爲右攝政王,豪格爲左攝政王,大清國事的最終決斷權,掌握在二人手中。另外在二人之下,還安排禮親王代善與鄭親王濟爾哈朗一道輔佐。

至此,紛爭了近四個月的大清內訌終於結束,多爾袞與豪格兩大集團,在經歷了一場狗咬狗的內鬥之後,終於在表面上重新和好。整個清朝,戰亂休止,開始重新走上正軌。

只不過,在協議達成後,爲表示誠意,豪格要求,由多爾袞親自帶隊,護送皇太極靈柩,來盛京城安葬。希望以此方式,彰顯多爾袞之誠心。

對於豪格的這個要求,多爾袞自是痛快答應,在擇定良辰吉日後,多爾袞刨出皇太極的棺木,重新裝殮之後,派出多達千餘官員的送葬隊伍,連同數萬護送軍隊,一路北返盛京而去。

多爾袞一行人,於五天之後,到達盛京南門外,多爾袞與豪格二人,便在此地相見。

二人此時相見,內心俱是五味雜陳,心下恨意著實難消,只不過,皇太極棺木在前,二人不得不當衆表演,以釋衆人之心。

衆人看到,一眼皇太極棺木送到,那原本佇立在盛京南門外的豪格,立刻滿臉悲怮之色,嚎哭著飛奔而來,官帽掉地,靴子跑脫,光著腳奔逃在雪地之上,一把抱住棺木哀哀痛哭,充分展示一個孝子應盡的禮節與悲傷。

見左攝政王這般傷痛,如此孝道周全,圍觀的官員與士卒,俱是感嘆不已,一時間,竟多有人陪同落淚,現場氣氛一片感傷。

見豪格表演得這般投入,效果這般良好,一身素裝扶棺而立的多爾袞,一時間也不得不佩服他的精湛演技,他在內心冷笑的同時,表面上卻不得不擠出兩顆眼淚,以示自已同樣悲痛。

豪格哭得涕淚縱橫,揰胸頓足,聲情並茂,在衆人面前充分展示了一個孝子的悲怮。眼見得豪格這般哭下去,還不知何時方止,多爾袞心下暗罵不休,表面卻還不得不一副悲痛模樣前來勸解:“豪格,先帝已然仙逝,還請節哀順變,莫要哭損了身子纔好。”

見多爾袞親自來勸,雖知他是口是心非,豪格卻也只得順坡下驢,他止住哭泣,以一種沉痛語的語氣回答道:“唉,本王心下哀痛,何以言表,只恨不能以身替父啊。”

多爾袞內心一聲冷笑,表面卻還一副關切模樣勸道:“豪格你這般孝悌之心,我等各位皆是大爲感動。只是先帝靈柩長途遠送至此,一路上飽受風雪,還是需儘快安葬方好。”

豪格點了點頭,卻又向多爾袞低聲問道:“現在天寒地凍,土地比生鐵還硬,如何再可挖陵寢,這先帝靈柩,卻是該停於何處,方爲妥當?“

多爾袞早就想到豪格會這麼問,他沉聲答道:”眼下之計,唯有先行變通,可用有磚石木料,暫搭一陵,爲先帝靈柩暫棲之所。等開春化凍,再大建陵寢,爲先帝隆重發喪。“

多爾袞頓了一下,又壓低聲音對豪格說道:”豪格,國不可一日無君,現在我們最要急之事,便是先扶福臨即位,只有君主選定,國家方可安寧,纔可團結一致,共同對外,這纔是我們身爲左右攝政王,身份輔佐朝政的重臣,所要儘快確定之事啊,萬萬拖延不得。“

豪格一聲輕嘆,點了點頭道:”嗯,多爾袞你言之有理,就依你之見從事吧。“

兩人談妥之後,多爾袞立刻下令,就在老奴墳墓旁邊不遠,先用石料與木頭,臨時搭建安放皇太極靈柩的場所,與此同時,在盛京城中,重新安頓百官羣僚,大力整頓衙門,更是把盛京皇宮裡裡外外,重新打掃安排一新。

這些工作都完成後,多爾袞與豪格二人一起,開始籌備福臨登基的準備工作。

崇禎十五年,農曆二月初五,清朝的第二個皇帝,福臨正式登基。

經右攝政王多爾袞、左攝政王豪格、禮親王代善、諸王文武羣臣定議,擁立清太宗第九子福臨爲嗣皇帝,以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輔政,年號順治,將明年改元爲順治元年,並決定,讓於福臨於大政殿,舉行即位大典。

令衆人驚奇的是,年僅六歲的福臨,年紀雖小,卻有一種不可言說的君王氣度。在登上去大政殿的車輦時,奶媽怕他坐不穩,想抱著他一同坐在御駕之上。福臨卻開口道:“此爲尊駕,非爾所宜乘。”此話一出,衆人皆是歎服。一時間,他的聰慧氣度,在清朝國中廣爲流傳。

說來也怪,就在當日,向來陰沉的天氣,竟也神奇地一掃陰霾,變爲明朗晴天。順治皇帝御大政殿(亦稱篤恭殿)受賀,爲體現尊老禮,特命禮親王代善勿拜。隨後由鄭親王濟爾哈朗諭部院各官,凡白事先啓兩位攝政王,由他二人全權處理國家大事。

至此,順治皇帝上臺,雖然比正式歷史早了大半年,卻還算是維持了原有的歷史軌跡,清朝內部至此重新彌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就在在順治皇帝登基上位前兩天,駐守在海城的李嘯,終於收到了山東輾轉傳來的消息。

原本心情不錯的李嘯,見到郝澤仁所稟報的消息,他那英俊的臉上,驟然陰沉了下來。

他在心中近乎直覺地想到,豪格真的極可能接下來,會與多爾袞二人媾和了,清廷一盤散沙互相內鬥的局面,只怕也會就此告一段落了。

那麼接下來,自已與豪格的聯盟,極可能就此終結,一拍兩散,這樣的結局,只怕已是必然。

若真到這般境地,自已接下來,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局面呢?

是該趁著清庭動盪未休,全力繼續進攻呢,還是先暫緩行事,看看清庭的最新動態再作決定呢?

只是,在情報信息這般稀少的情況下,要作一個妥善的決定,談何容易。

也許,現在唯一之計,便是看看清廷的動態,自已再來採取行動,纔是最爲穩妥適當之舉。

李嘯在房中來回踱步,沉思良久,才最終下令:“立即回覆郝澤仁,讓他密切掌握清廷動態,如有消息,立刻緊急回報。”

“是,在下遵令!”

而就在順治皇帝登基的當天夜晚,豪格與索尼二人,在肅親王府中密廳裡,低聲密談。

密談的重點便是,現在與多爾袞和解,並且成功推舉了順治作爲清朝的傀儡皇帝之後,接下來,到底要如何對付曾經與自已結盟的唐軍。

這是一個十分重大又迫在眉睫的問題。按理說,現在清廷恢復了秩序,豪格本應與多爾袞仔細商談此事,但他信不過多爾袞,故寧可先與自已的親信索尼商談。

“索尼,你覺得,我們真的要和多爾袞所說的那樣,不但要徹底撕毀與唐軍的同盟,而且還要掉過頭來,與他合兵一處,便向唐軍發動進攻嗎?”

躍動的燭火中,豪格神情複雜,聲音很低。

“稟肅親王,在下認爲,接下來要如何對待唐軍,實是要萬分慎重,萬萬不可一時意氣用事啊。”索尼一臉嚴肅的表情。

“哦,那你的意見是?”

“肅親王,在下竊認爲,現在我們雖然與唐軍解除了聯盟,且與多爾袞重新和好,但絕不能掉頭就與唐軍徹底交惡。若我等真這般做了,乃是極其愚蠢之舉,只會自斷後路,大大折損我們的潛在實力,這般作爲,只會白白便宜了多爾袞這傢伙。”

“你且詳細說來。”

“肅親王,你也知道,我們能最終逃得多爾袞的魔掌,免掉滅城之災,同時現在還能與其平掌大權,共同擁佐皇帝,皆是唐軍及時出兵之力也。唐軍對我們來說,意義十分重大,作用也十分關鍵。“索尼目光灼灼,沉聲回道:”所以,雖然現在我們與多爾袞和談,兩軍合併又擁立了皇帝,但唐軍對我們來說,依然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憑藉。甚至可以說,萬一將來我們與多爾袞翻臉的話,還能再度與唐軍聯手共抗此獠,此爲我等最後之生路是也。“

索尼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所以,雖然多爾袞一心希望我們,能與唐軍徹底翻臉,能掉過頭來就與唐軍血肉搏殺,但這樣過河拆橋,又只會白白便宜他人之事,我們絕不能做。最多隻能虛以委蛇,能拖就拖,哪怕將來多爾袞真與唐軍再度打了起來,我們也要努力保存實力,不可輕易與唐軍對戰爲敵。要知道,萬一將來多爾袞與我等翻臉爲敵,我們尚可聯絡唐軍爲助力。更退一步說,說算我們在清廷無法立足了,那我們尚有投奔唐軍這一條退路可選,這可是我們保命的最後機會啊!“

豪格聽到這裡,臉上滿是痛苦糾結之色,他擡起頭,兀然一聲長嘆:”索尼你之所言,確是有理,本王心亦然之。那在你看來,我們接下來,是不是要去與那鹹旺鐵器鋪的掌櫃郝澤仁,先去秘談一番給唐軍交個底呢?“

”那是自然,而且要儘快去做。“索尼急急言道:”要知道,現在新皇登基,萬事不穩,我們纔有機會上下其手,若等到朝政安穩,整個朝廷與官場正式運作順暢,我們再想避人耳目,可就難了。所以一定要儘快與郝澤仁交底談妥,讓他明白,我們雖然不得不與唐軍解除聯盟,但絕不想再與他們爲敵,儘可能保持一種默契無事,甚至可以暗通款曲的局面。這個態度,一定要讓他們知曉,此爲極爲要緊這事。“

豪格還未說話,索尼又沉聲稟道:“肅親王,依在下看,我們還可以在與郝澤仁的秘談中,給他們再談一件事情。”

“什麼事情?”

“那就是,我們會向朝廷提出建議,不與唐軍發生正面衝突,而是希望能通過談判手段,來解決現在兩國交兵互相攻伐的困局。希望讓他向李嘯表明我等的這番態度。若能得到唐軍的肯定答覆,我們再向多爾袞施壓,讓他明白與唐軍對抗到底是沒有出路的,只有談判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手段與唯一選擇。這樣一來,若能談成,兩國刀兵不起,戰事可息,多爾袞這廝也無法憑藉與唐軍作戰來增加他的個人威望,而唐軍這邊,則定會因爲我們這番舉動,記我們一個大大的人情。這一樣來,我們兩邊得益,豈非好事?”

索尼的話語,說得豪格直點頭。

“很好,索尼你的分析十分有道理,那就這樣吧,本王委派你爲全權代表,明天晚上就去與那郝澤仁秘密商談。“

”嗻,肅親王放心,奴才定會竭力辦好差事。“

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十八章 軍令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見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二百九十五章 規劃 娶親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二百零四章 鄭彩來訪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關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七百八十章 四面圍擊 崩潰在即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兇地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新幾內亞平定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八十五章 贖買
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十八章 軍令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見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二百九十五章 規劃 娶親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二百零四章 鄭彩來訪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關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七百八十章 四面圍擊 崩潰在即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兇地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新幾內亞平定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八十五章 贖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晏县| 靖宇县| 收藏| 新平| 太仓市| 都江堰市| 屏东县| 阿拉善右旗| 九江市| 陇川县| 含山县| 青田县| 济阳县| 朝阳区| 徐州市| 南汇区| 新龙县| 庆云县| 普陀区| 昭平县| 武城县| 芦溪县| 秦安县| 新安县| 招远市| 错那县| 南通市| 西平县| 泸西县| 晋城| 吉林省| 丹寨县| 固安县| 黔西县| 礼泉县| 江安县| 明光市| 盐亭县| 屏山县| 上高县| 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