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

從夔州城中出來後,胡尚文一路縱馬疾馳,急急向安和尚回稟。

“好哇,胡書呆子你行啊你,這麼快就搞掂了秦寡婦,辦得不錯嘛!”安和尚張口大笑,一邊朝胡尚文的肩膀狠狠捶了一拳。

胡尚文躲開他碩大無朋的拳頭,一邊卻連連搖頭:“安和尚,別鬧了,本監(jiān)撫可沒心情與你開玩笑。現(xiàn)在那秦良玉部的工作已做通,那我現(xiàn)在,就再去見見那張獻忠了。”

安和尚斂起笑容,臉上便換了嚴肅之色:“老胡,張狗賊心狠手辣,翻臉無情,你此去,萬萬小心。”

胡尚文凜然道:“謝安營長關(guān)心,胡某知道。這事在人爲,又豈可畏難而避之。況且,若能與張賊談妥此事,將來這四川的百姓,卻是大半可因我軍此舉而活命,胡某縱死,亦不避矣。”

“好個老胡!俺真沒看出來,你雖是個文官,竟是這般俠肝義膽!那你去吧,記住了,你狗日的回來後,老子用酒灌死你!”安和尚感慨而道,又重重地拍了拍胡尚文瘦骨伶仃的肩膀。

胡尚文一行人,扛著一面使者旗幟,在離張獻忠外一箭之地站定,然後一桿箭書射去。

立即有流寇軍兵撿起箭書,飛快地拿給張獻忠。

張獻忠打開箭書,自然是半個字也不認得,他臉色一慍,將信丟給旁邊的孫可望,低低喝了一句:“唐軍這箭書說的是甚,你快些說給本王聽聽。”

孫可望哦了一聲,便打開箭書,輕聲念道:“我部奉唐國公李大人之令,前來解救夔州城,非有意圖謀八大王之部也。我部願意派出使者,與你部相商,好生解決兩軍相峙之事。若此事能順利解決,對兩軍將士,亦是好事一樁。如若不然,我唐軍兵馬大聚之時,當與你部決一雌雄,界時,勿謂言之不預也!……”

“哼,這狗入的唐軍,昔日挫敗我軍,殺我定國、文秀二位兄長,現(xiàn)在還敢射此來信威嚇我等,著實可惡!請父王下令,讓我即刻統(tǒng)騎兵一千,去把那前來送信的唐軍使者,統(tǒng)統(tǒng)擒獲,獻予麾下!”一旁的艾能奇一臉憤怒,立即請令道。

他一說完,孫可望不滿地望了他一眼:“四弟,這事如何處置,父王自有定奪,你又何必這般著急。”

張獻忠臉色凜然,卻冷冷地對孫可望說道:“可望,依你之見,我軍可與唐軍商談乎?”

孫可望垂著頭,眼珠卻在骨碌碌地轉(zhuǎn)了幾轉(zhuǎn),然後擡起頭急急稟道:“父王,依孩兒之見,我軍當可與唐軍相談。”

“哦,爲什麼這麼說啊?”

“父王,那唐軍,既然願意派出使者,前來與我軍相商,則現(xiàn)在的他們,必然兵力不足,想與我軍對抗,卻還沒有能力。而反過來,因爲唐軍兵精將銳,素有威名,且又虛實未明,實力莫測,我軍若要與其交戰(zhàn),只怕也是顧慮重重。這樣一來,唐軍與我軍,可謂是麻桿打狼,兩頭害怕。若是兩軍不想長相對峙下去的話,兩軍商談和議,卻是最佳之選擇。”

“孫將軍言之有理。”一旁的白文選也插話過來:“唐軍此番遠來突襲,雖來頭甚猛,但怕亦是後續(xù)乏力,無力與我軍正面決戰(zhàn)。而我軍兵力雖多,卻亦有軍糧不繼之憂,也難與唐軍長期對耗下去。故而,在敵我雙方都不可能立刻消滅或打敗對方的情況下,與其談判,亦不失爲一條好的選擇。”

張獻忠也點了點頭,低聲插了一句:“你二人說得有理。以本王觀之,這唐國公李嘯,雖說是是明朝的重臣,卻是向來獨立行事,崇禎小兒根本約束他不得。我軍與他們談判,卻也不必擔心明朝朝廷或官軍,會來橫插一手。好啦,那本王就派可望與文選你二人,前去與唐軍使者談判。”

“末將遵命。”

“孩兒遵命。”

很快,就在離流寇軍陣一箭之地外,擺開了一張桌子。

胡尚文坐在一面,孫可望和白文選二人則是坐在另一面。

各人落坐後,互相介紹了一遍,監(jiān)撫胡尚文便掏出一包中華牌香菸,爲兩人分別抽送了一支遞去。

“白將軍,孫將軍,嚐嚐我軍的中華牌香菸,味道相當不錯的。”胡尚文臉帶微笑,卻先給自已點了一支。

白文選與孫可望對望了一眼,便把接過來的香菸,用火石點著,同樣吧滋吧滋地抽了起來。

孫可望從未抽過旱菸,他還在細細品味這帶著過濾嘴的中華牌香菸,與自已抽過的水煙有何不同時,旁邊的白文選,已是連聲讚歎起來:“不錯,不錯,此煙味道醇厚,回味悠長,確是難得的好煙呢,卻不知道,貴軍一包賣多少錢呢?‘

胡尚文伸出一個手指:“1分銀子一包。”

“哦,這香菸這麼貴啊。”白文選皺起眉頭,最終卻又點了點頭道:“不過,這煙味道真不錯,還加了濾嘴,吸著也爽,這1分銀子,倒也物有所值。”

胡尚文笑道:“白將軍若是喜歡,我便送你一條12包裝的香菸,卻也無妨。”

胡尚文說完,從隨行包裹中,拿出兩條中華牌香菸,朝白文選與孫可望二人,一人扔了一條過去。

白文選接住後,臉上一喜,又顯出尷尬之色:“胡監(jiān)撫,這個,卻如何使得……”

“兩條煙而已,如何使不得。”胡尚文捋須笑道:“只要談妥了你我兩軍的協(xié)議,莫說區(qū)區(qū)一條香菸,便是綢緞、呢絨、糧食等物,亦可交易。”

白文選與孫可望聽到這裡,又不覺對望了一眼。

孫可望輕咳了一聲,便道:“胡監(jiān)撫,現(xiàn)在你我兩軍正式談判,你我之間,也不必這麼多客套話了,就請有話直說吧。”

“好,張將軍果是爽快人。”胡尚文點了點頭,向?qū)O可望投去一個讚賞的眼神:“孫將軍,現(xiàn)在你我二軍,可謂是你吃掉我,我也也吃不掉你。若是這裡,長相對峙,殊無甚益,故我家唐國公李大人之意便是,希望你我兩軍暫時和解。當然,唐國公李大人向來仁義,絕不會虧待了各位的。”

“哦,怎麼個不會虧待之法?”孫可望逼問了一句。

胡尚文又是一聲輕笑:“孫將軍,我也實話和你說了罷,這夔州城,真要這般長相對峙下去,你我兩軍,只會兩敗俱傷。所以我家唐國公已作了決定,爲表我軍之誠意,將這夔州城,贈予你軍了。這份厚禮,卻是夠重了吧?”

啊?

不是吧?

這川東重鎮(zhèn)夔州,就這般贈予我軍了?

不過,白文選很快反應過來,他的臉上浮起冷笑:“胡監(jiān)撫雖這般說,但你們現(xiàn)在畢竟兵力有限,糧草恐怕亦是缺乏,這夔州城,卻是再難守下去,你說將此城贈於我等,豈非賣個空頭人情?”

胡尚文大笑起來:“白將軍看問題,爲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我軍遠來到此地,若無萬全之策,又豈敢在貴軍面前唱空城之計?現(xiàn)在夔州城中,尚有秦良玉部兵馬三千餘人,另上我軍萬餘兵馬,若兩軍合力守城,你等縱有十餘萬兵力,又如何可以驟然攻下?若你們要等我軍糧盡生亂的話,卻亦不可能。你們真的以爲,我軍就不會再派大部隊過來,一來及時輸送糧秣,二來與你軍決一死戰(zhàn)麼?”

胡尚文這番話,虛虛實實,半是威嚇,半是實情,讓白文選與孫可望二人,皆是臉色凝重,陷入沉思。

而見二人沉吟不語,胡尚文知道他們已被自已說動,又繼續(xù)往下說道:“二位,若真到這般地步,你我二軍,只怕已是殺得難解難分,再無和解可能。故我認爲,還是能及時化干戈爲玉帛,方爲對你我兩軍皆爲有利之事啊。”

胡尚文說完,白文選與孫可望兩人,又下意識地對望了一眼。

然後白文選微微點了點頭,便對胡尚文說道:“那胡監(jiān)撫,我等倒想聽聽,你的和解之法,到底是什麼呢?”

“哦,你們聽好了,我軍的條件是,這夔州城中秦良玉部,以及城中的數(shù)萬百姓,皆由我等帶走。然後,我們按人頭價格,給你們補上貨物,其中,成年男子每名值2兩銀子,成年女子每名值1兩銀子,老幼皆是每人0.5兩。怎麼樣,這個價格,夠?qū)嵲诹税伞!焙形乃斓卣f道。

聽胡尚文的這個報價,白文選與孫可望,皆不覺陷入了沉吟。

這個條件,聽起來,其實很不錯的。

要知道,以往張獻忠部,每次攻下城池,在擄掠完畢後,那些百姓,除了部分被其裹脅爲新附軍,其餘人等,不是被殺,就是被充爲將來的人肉軍糧,可謂悽慘之極。

而能把這些無用而必死的百姓,用來換自已急缺的錢糧,當是最好不過之事。

“胡監(jiān)撫,如果我軍要糧食來進行交易,你們也會提供嗎?”白文選又問了一句。

“當然可以。不過,現(xiàn)在因爲連年戰(zhàn)亂,糧食價格飛漲,我軍要與你進行交易的話,只能按市價來換。”胡尚文淡淡道。

“那沒問題,只要有糧食就好。“白文選急急道,又把頭扭向?qū)O可望:”胡監(jiān)撫的條件,我是覺得可以接受。可望,你認爲呢?”

孫可望一聲輕嘆:“我亦可接受。”

胡尚文笑道:“二位將軍果然都是通達之人。我軍更希望,今後貴軍不論攻下哪座城池,城中的百姓,都可儘量不殺,我軍皆可按此價收購。要知道,我軍這樣做,可是給貴軍帶來了一大筆財源啊。”

胡尚文說得白文選孫可望二人,頻頻點頭。

這時,孫可望四下張望了一下,又壓低聲音道:“胡監(jiān)撫,本將打聽了個私事,卻不知,我的二位弟弟,定國與文秀,尚在人間乎?”

聽了孫可望這般發(fā)問,胡尚文大笑起來:“張將軍,你有所不知啊!他的兩位弟弟,李定國與劉文秀,包括另一名降將馮雙禮,皆是被我李大人重用,且引爲心腹了。”

聽了胡尚文的回答,孫可望與白文選皆是大驚。

不是吧,張獻忠不是說,李定國與劉文秀等人,皆已被李嘯所殺了麼,怎麼他們非但沒死,卻還反會被重用呢?

見二人疑惑的眼神,胡尚文長嘆一聲道:“實話告訴你們吧,李定國,已是我唐軍平南鎮(zhèn)主將,正在全力攻打開拓南洋之地,而劉文秀,則是我唐軍定北營大將,正在宣府北路抵禦蒙古諸部。而馮雙禮,則是我唐軍安東鎮(zhèn)大將,正在東北亞的庫頁島處,抵禦滿清韃子的入侵。這三人,無不是被李大人引爲心腹,加以重用。而他們,在李大人手下,得以盡展才華,從此一洗前嫌,爲我華夏百姓開疆拓土,實爲一段人間佳話矣。”

胡尚文說道這裡,他騰地瞥見,孫可望與白文選二人,臉上竟顯示莫名的羞紅之色,表情也十分地複雜與怪異。

兩個人中,猶以孫可望的心緒,最爲複雜。

他原本以爲,李定國與劉文秀已死,雖然對自已的世子之位再無威脅,便想到他們曾與自已相伴多年,這份兄弟之情,多少還是在心間中,故孫可望有時回想起往事的點點滴滴,心下也會不覺感傷。

只不過,現(xiàn)在他才知道,原來李定國與劉文秀二人,竟在李嘯手下這般得寵,一個是獨擋一方開拓南洋的主將,一個是鎮(zhèn)守草原控扼蒙古的大將。他二人現(xiàn)在的功名與地位,卻比自已這樣一個無名無份的草寇,不知道要強到哪裡去了。

這樣看來,自已這個所謂做哥哥的,和這兩個弟弟比起來,實在差得太遠了啊。

一絲無可言說的嫉妒,從孫可望心頭,油然泛起。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河五十州。

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

從古至今,又有哪一個熱血男兒,不向往這樣豪氣干雲(yún),征伐萬里,遠拓極域的生活啊。

孫可望其實是個個人缺點極多的人,他狐疑茍且,有時又狂妄自大,更是心胸狹窄,嫉賢妒能,但這並不表明,他就是個甘於平庸度日的鼠輩,甘於只當一個四處流竄的草寇。

在白文選與孫可望二人臉現(xiàn)尷尬之時,胡尚文在對面察顏觀色,心下暗道,看來,此二人倒還有那麼一點點廉恥之心,也許,自已以後對他們多加鼓動,也許總有一天,他們也會來投靠李嘯吧。

這時孫可望輕咳一聲,扭轉(zhuǎn)話題道:“胡監(jiān)撫,既然二位弟弟能得遇賢主,在唐軍中能這般有作爲,我這個作哥哥的,也爲他們高興啊。那就這樣吧,你我談好的條件,我會去和大王談,他若同意,我軍便可立刻放秦良玉及全城百姓離開。”

“好,張將軍果然是爽快之人,那胡某就在這裡,等待將軍的回信。”

“嗯,請胡監(jiān)撫稍坐,我等這就去回稟八大王。”

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八十一章 處置第六十四章 築城規(guī)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zhàn)(五)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guān)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危局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一百七十一章 後金之亂(一)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guān)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五百二十章 關(guān)鍵決心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zhàn)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瑯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七百九十四章 紅河平原決戰(zhàn)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危局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二十六章 拉攏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一章 穿越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殲敵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炮凌厲第四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迷茫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tǒng)第九十九章 去處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門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八十一章 處置
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八十一章 處置第六十四章 築城規(guī)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zhàn)(五)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guān)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危局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一百七十一章 後金之亂(一)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guān)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五百二十章 關(guān)鍵決心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zhàn)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瑯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七百九十四章 紅河平原決戰(zhàn)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危局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二十六章 拉攏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一章 穿越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殲敵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炮凌厲第四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迷茫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tǒng)第九十九章 去處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門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八十一章 處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北省| 丹阳市| 微博| 望江县| 新绛县| 化德县| 宝清县| 华安县| 衢州市| 恩平市| 博罗县| 桂东县| 岱山县| 邯郸县| 龙江县| 南昌县| 万全县| 漳浦县| 武陟县| 唐山市| 章丘市| 敖汉旗| 深水埗区| 成武县| 精河县| 辉县市| 旌德县| 丹凤县| 中阳县| 苏尼特右旗| 辽阳市| 旺苍县| 麻江县| 龙门县| 改则县| 洪雅县| 兰州市| 奉节县| 马尔康县| 九龙县| 阆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