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

僧格這聲令下,車臣立即率領那四萬餘名,作爲最後的後備力量的準軍後部軍兵,從本陣呼嘯出動。

他們迅速分成兩部,向著兩邊的側翼迂進,準備憑著擊其不意的衝擊力,把正全力鏖戰的唐軍的橫行總全部沖垮擊殺。

準軍後備兵員一動,那邊的唐軍鎮長劉國能看得真切,立刻手中令旗一招,同樣在兩邊待命的唐軍騎兵,立即呼嘯著對衝上去。

相比裝備清一色的準軍步兵,衝在最前頭的是唐軍的重甲騎兵玄虎重騎,這些人馬俱著重甲的精銳唐軍騎兵,雖然因爲距離太短沒能成功集團衝鋒,但在這樣的短兵相接戰鬥中,其作戰能力與防禦能力皆是比準軍強出太多,堪稱爲碾壓式的優勢。

而就在這時,唐軍本陣中,隊形迅速變化,原本在槍盾戰陣後面,作爲預備隊等待的一千餘名槍兵,快速分成兩隊,他們快步奔行出陣,準備兜到準軍軍兵後面,去將他們徹底包圍消滅。

準軍的數千名入援兵員,迅速地陷入了將被前後包夾的危險境地。只不過,唐軍騎兵楔入極深,又廝殺兇猛,準軍根本就無法整隊脫離。

至此,雙方皆盡全力,徹底用盡了手中兵力互相搏殺,這場搏命般的慘烈戰鬥,殺聲震天,血流成河。

不過,相比一臉凝重的劉國能,遠遠觀佔的僧格臉上,卻是泛起莫名的喜色。

因爲,總兵力多達十三萬多的準軍,對於僅有三萬餘人的唐軍,兵力優勢實在是強太多。雖然唐軍奮力相戰,殺傷人數與效率皆遠超對面,但畢竟兵力有限,竟開始漸漸地被準軍包夾,開始陷入劣勢之中。

僧格眼見唐軍開始被自家軍兵漸漸蠶食,不由得一臉興奮,竟跳下坐騎,親自擂鼓助威,以期自家軍兵能更快消滅殘敵,爲已然覆滅的前部兵馬,報此大仇。

唐軍統帥劉國能及其手下第六鎮兵馬,最爲危險的時刻,終於到來了。

劉國能表面平靜,內心卻亦是十分焦灼。

唉,皇上的大軍,怎麼還不來!

當初,劉國能與李嘯約好,他作唐軍先鋒,挺前探路,卻沒想到,會在這裡突然與僧格的部衆遭遇,立即就來了一番生死大戰,這般異變之局面,倒也確是完全出乎了劉國能的想象。

也不知道,自已急急派出的使者,現在有沒有見到皇上,要不皇上沒得到消息的話……

劉國能臉過閃過陰鬱之色,卻愈發大喝道:“全軍聽令!全力死戰,一定要堅持到皇上到來!”

“得令!”

鼓聲隆隆,刀劍相砍,殺聲震天,唐軍將士全軍吶喊,愈發奮力死戰,每個人臉上都滿是決然之色,與對面的準軍愈發膠著地對戰在一起。

就在這時,遠處的地平線上,終於有了異動。

遠處的地平線上,彷彿突出涌出一道細細的黑線,而隨著時間推移,那條黑線越來越粗,漸漸地幻化成了無數整整齊齊的兵馬與旗幟,鋪天蓋地,不知道有多少數量。

這些兵馬,密密麻麻,氣勢極盛,正與準軍行進相對的方向,開始快速朝戰場疾奔而來。

“劉鎮長,我們的援兵到了!”

劉國能身邊,一名護衛遙指遠處的唐軍兵馬,激動得幾乎語不成聲。劉國能亦是一臉欣喜,他那剛毅的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喜悅,他朝自家軍兵大聲吼道:“兄弟們!加把勁!皇上已帶大軍到此,一定要把敵軍徹底消滅!把這羣王八蛋徹底宰殺,一個也不留!”

全軍將士發出齊聲歡呼,人人臉上滿是激動與歡喜之情,彷彿突然打了雞血一般,迸發出了無窮的動力與勇氣,戰意昂揚至極。

而在這時,見到這些從遙遠地平線上,突出其來出現的浩大唐軍陣勢,僧格那原本激動不已的內心,瞬間就沉入了冰湖之底。

一時間,更有莫名的恐慌。

不是吧,唐軍的主力兵馬,竟然也趕了過來,還來得這般湊巧,正趕上戰局最爲關鍵與重要的時刻。

是的,僧格看的沒錯,唐帝李嘯的本部援軍,終於在這關鍵時刻,趕到了。

本來,李嘯的兵馬路程,可以比準軍的後部兵馬還早到些,但因爲風沙自北而來,李嘯全軍逆風西行,又有大批火炮需要攜帶,這才導致本部軍兵延遲到現在纔到。

大軍一至,戰鬥的形勢,頓是立爲改觀。

原本憑藉兵力優勢,而在戰局中稍稍佔優的準軍,立即喪失了最爲重要的本錢,每個與唐軍苦苦對戰的準軍臉上,都寫了莫名的恐懼。

全軍盡上,對戰唐軍一鎮兵馬,都是如此不易,現在唐軍大至,這接下戰鬥,還能有多少勝算。

這樣簡單而現實的念頭在心中泛裡,頓是有如一瓢冰寒至極的冷水,徹底澆滅了。

而在這時,隨著唐軍中的令旗又高高揮起,以及一種怪異的天鵝號聲,尖銳刺耳地響起。

僧格驚訝地看到,從遠處地平線處,竟如變魔術一般,又有一隻約有五千餘人的騎兵隊伍,疾速地兜轉奔行,他們有如一股卷地而起的狂飆,正向著自已的方向,吶喊著衝殺而來。

僧格臉色煞白,他半張著嘴,雙眼之中滿是不可置信的表情,腦袋在此時竟是一片空白。

萬萬沒想到啊,唐軍援兵方來,竟然就給自已來了一招黑虎掏心……

在戰局這般困難的情況下,唐軍竟然還這般沉得住氣,一直悄悄藏著這個殺招,直到自已將手中的牌全部打出後,才施手放出。

可恨啊,老子玩了一輩子鷹,今天去在這裡,被老鷹啄瞎了眼!

僧格現在,面臨著最痛苦的抉擇。

從現實意義上說,在所有的牌都打出去了的情況下,自已仍是不敵,那最好的應對辦法,便是迅速脫逃離去,如此當可保性命無虞。

但是,如果他作爲主帥現在這戰局關鍵時節掉頭逃跑,那可以想見,準軍的戰陣,因爲主將逃跑,必定會士氣大沮,甚至就此全陣崩潰。

而這些唐軍騎兵,縱然追不上他,卻可立即背衝正陷入苦戰的準軍軍陣。被這五千名騎兵凌厲一衝,那些主將逃跑軍心大亂的部衆,只怕將會更快地徹底崩潰吧。

而且,自已身爲統軍大將,就算能從戰場逃得性命,但折損了這十多萬人的準噶爾兵馬,那回去之後,又要如何向父王交待!

更可怕的是,這十餘萬人,乃是準噶爾帝國最爲精銳的戰力,他們若是全部折損於此,那準噶爾帝兵力空虛,唐軍當可在滅掉葉爾羌汗國後,再一鼓作氣,全軍北上,徑攻兵力虛弱的準噶爾汗國,那準噶爾汗國極可能會唐軍一擊至潰!

這將是一個噩夢般的結局。

只不過,若是不跑,這五千騎兵一來,自已現在身邊僅有五百餘名護衛騎兵,兵力僅爲敵軍的十分之一,又如何抵擋得住唐軍的衝擊,這樣的堅持抵抗,又豈非與送死無異。

幾乎可以料定的是,若就兩軍就此交戰,那連同自已在內的這五百餘名護衛騎兵,定會被這五千唐軍騎兵牢牢圍住,全部消滅,再無孑遺。

這一刻,僧格悔之無及,又焦躁無比。

他孃的,難道老子現在橫豎是個死麼?!

僧格彷徨無計,左右爲難,那五千唐軍騎兵,已然快速兜過了正在激烈交戰的主陣,離僧格等人越來越近了。

這一刻僧格臉色大變,他眼中滿是恐怖神色,迭聲喊道:“快,快傳本將軍令,立即鳴金,召回正與唐軍鏖戰的兒郎們,令他們全力撤回,然後全軍就地結陣,一起迎戰這些該死的唐軍!”

“得令!”

旗幟翻飛,怪異急促的的鳴金聲,立即尖銳連綿響起。

聽到後陣傳來鳴金之聲,所有正聚精會神全力交戰的準軍,頓時都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不是吧,怎麼會這樣!

在這戰況這般膠著之際,主將僧格,竟然下令全軍後撤,莫不是瘋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只是,清晰尖銳的鳴金聲不到斷來,有如一柄柄重錘,不停地敲打在剩餘的十餘萬名準軍軍兵心中,讓每個人原本就不高的士氣,有如泄氣的皮球一般,徹底消沮。

而正統軍撲殺唐軍兩翼的準軍鄂托克宰桑車臣,這位僧格的堂兄,聞得鳴金之聲,心下更是怒火中燒。

他孃的!打個甚個鳥仗!

這樣膠著之態勝負未分之際,便要倉皇后撤,簡直就是自殺之舉!

況且,現在兩軍這般膠著纏鬥,自已這一方,就算是想立刻後撤,又如何能輕易辦到。

只是,軍令無情,自已又如何可以違背。

“撤!快撤!儘速退回本陣!”車臣大聲喊完,率先掉頭而撤。

一時間,準軍後隊變前隊,紛紛掉頭後撤,陣型爲之大變,秩序一片混亂。

他們有如一羣顧頭不顧腚的野豬,全無戰心,瘋狂逃竄,不顧唐軍騎兵的兇狠追擊,與後面唐軍槍兵的不斷捅刺,大批的準軍潰兵慘叫著倒地,或死或傷,被追殺得十分狼狽。

準軍軍兵潰走,那些與他們交戰的唐軍的騎兵,立即分成兩部,一部皆是飛鷂子輕騎,一路兜轉繞行,想把全部潰兵的退路給徹底堵住。

另一部皆是玄虎重騎,這些人馬俱著重甲,重達500多公斤的鋼鐵怪物,掉轉頭來,向正接連後撤潰逃的準軍步兵,橫衝而來。

這樣的事態瞬變,其實只發生在極短的時間裡。

見到局勢瞬變,準軍倉皇后撤,唐軍主帥劉國能當機立斷,立達下達了全軍進擊的命令。

這般良機,豈可錯過!

原本刻意保持的槍盾戰陣瞬間散開,大批的唐軍槍兵,有如出山猛虎,向著後撤而去的準軍拼力追擊。

一桿桿鋒利長槍,向著正亡命撤走的準軍狠狠捅刺而去,一名又一名撤逃的準軍,哀嚎著倒地斃命。

唐軍槍兵殺得性起之際,那一千餘名玄虎重騎,有如鋼鐵坦克一般,從兩邊無情地夾擊衝入,那正在掉頭紛亂撤退的準軍陣中。

人馬俱著重甲,合重多達半噸的玄虎重騎,有如可怕的鋼鐵巨獸,以凌厲高速的態度,衝入毫無防備正在潰逃的準軍之中,其衝擊力達到了近乎恐怖的地步。

無數準軍潰兵,被鐵馬衝擊得有如紙片一般漫天飛舞,在空中劃過或長或短的弧線後,再啪啪地掉下地來,不死即殘。

而更多的準軍,則徑直被這鐵甲重騎撞翻於地,然後被那紛沓而來的粗大鐵蹄,活活踩爆了頭顱或肚子,地面上響起了一片可怕的爆裂聲。

強悍無匹的唐軍玄虎重騎,在準軍的慘叫連連中,從潰逃的準軍陣中,用暴力與死亡,犁出一條血肉模糊,佈滿碎肢殘骸的血路。

從戰場退回本陣的距離,並不算長,但剩餘的近十萬人的準軍步兵,在這般強力而恐怖的衝擊下,登時全部崩潰了。

原本還勉強算是有點秩序的後撤,瞬間變成了毫無目標四下潰散的逃亡。他們紛紛棄了武器,哀嚎著大聲逃亡,更有甚者,邊跑邊脫去盔甲,以求能在這場逃生大賽中,儘可能地死道友不死貧道,讓自已得以逃出生天。

而唐軍的玄虎重騎,與那數千唐軍槍兵,則有如不停追逐獵物的野獸,對他們繼續毫不留情的撕咬獵殺。

見到自家十萬餘人的兵員,果然還是在撤退中,走向了徹底的潰敗,僧格心痛如刀絞,卻已然迴天無力。

自已下意識地想退兵結陣,以求自保,最終,卻是這般輸了個徹底。

他再無辦法,只能眼睜睜地望著漫坡遍野的準軍軍兵,被唐軍如屠豬宰羊一般盡情屠殺。

這一刻,僧格忽然有種幻滅之感,此時的他,只覺得自已是具只剩呼吸的行屍走肉,不知道自已的存在還有何意義。

戰至此時,敗局已定,僧格知道,自已再抵抗下去,亦是無能爲力亦無濟於事了。

可嘆啊,自已本想賭一把,想重想結陣自保,現在看來,再似一個極具諷刺意味的笑話罷了。

可憐手下這十餘萬餘的準軍軍兵,卻在今天,以這樣一個窩囊的結局,走向命運的終點。

第七百九十五章 兩倍迎敵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順和議 改土歸流第七百九十四章 紅河平原決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錫,滅大順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頭,以促合盟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二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十一章 酒樓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難辨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七百六十三章 不欲人圖我,便需我圖人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茍活協議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三百五十二章 聯軍的勝利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二十六章 拉攏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四百四十五章 愛妃之逝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
第七百九十五章 兩倍迎敵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順和議 改土歸流第七百九十四章 紅河平原決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錫,滅大順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頭,以促合盟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二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十一章 酒樓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難辨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七百六十三章 不欲人圖我,便需我圖人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茍活協議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三百五十二章 聯軍的勝利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二十六章 拉攏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四百四十五章 愛妃之逝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黄县| 沧源| 彭泽县| 甘肃省| 织金县| 泰顺县| 镇宁| 岑巩县| 聂荣县| 梁河县| 松原市| 株洲市| 莲花县| 钟山县| 广丰县| 察雅县| 日土县| 大名县| 桐庐县| 临朐县| 鄯善县| 黑山县| 汉沽区| 大荔县| 射阳县| 万盛区| 海淀区| 特克斯县| 大城县| 扶余县| 呼图壁县| 广德县| 扶风县| 进贤县| 卓尼县| 绥化市| 西丰县| 潮州市| 武隆县| 水城县| 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