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

“老爺,夫人又不吃東西了。”

一名丫鬟,手捧一碗精緻的燕窩羹粥,低垂著頭,一臉無奈地向正對著窗外發呆的祖大樂稟道。

祖大樂長長地嘆了口氣,轉過身來,從丫鬟手裡接過羹粥,低聲道:“你且下去,待老夫親去勸勸她?!?

丫鬟應聲而退,一臉凝重的祖大樂,端著燕窩羹粥,走入了王夫人的房間。

他看到,髮鬢不整的王夫人,坐在花梨木雕牀邊,抽泣不停,兩名丫鬟則斜簽著身子,半坐在她旁邊,不停地勸她要愛惜身子不要再哭。

見得家主祖大樂進來,兩名正在勸王夫人的丫鬟,連忙起身,向祖大樂福了一福。祖大樂輕輕揮了揮手,兩名丫鬟會意,急急退出房去。

“夫人,莫要哭壞了身子,且將這羹粥吃了,愛惜身體要緊?!弊娲髽啡崧曄鄤?,一邊用匙子舀起一點燕窩,便向猶自飲泣不已的王夫人嘴邊送去。

“啪!”

王夫人隨手一拂,祖大樂閃避不及,手中的湯匙被王夫人打落於地,雪白的燕窩灑了一地的星星點點。

“咳!夫人啊,何必定要與老夫這般慪氣,莫非,你以爲老夫這日子太好過了不成!”祖大樂一臉慍色,將那碗羹粥,重重地往牀邊的桌子的一放。

“妾身如何敢跟老爺慪氣,妾身只是思念婉兒,心裡難過,莫說這燕窩羹湯,便是龍肝鳳髓,亦是難於下嚥哪?!蓖醴蛉酥闇I頻落。

“唉,夫人,婉兒當日悄然離家,去尋那李嘯,實爲老夫粗疏之罪。老夫本以爲,她會不久便返,誰知她竟與那李嘯私自。。。。。。”祖大樂搖頭嘆道,一臉後悔莫及之色。

“不是!我家婉兒乃是清清白白的大家閨秀,如何會做這種敗壞門庭之事,定是那混帳李嘯,花言巧語勾引婉兒,婉兒一時衝動,纔跟了這廝南去山東?!蓖醴蛉舜驍嘧娲髽返牡脑?,隨即又掩面哭泣起來:“婉兒這一去,生死不知,音訊皆無,我這個當孃的,每念及此,便覺痛斷肝腸!婉兒啊,你這一去,卻是帶走了爲孃的心頭肉??!”

王夫人痛哭不止,讓祖大樂心煩意亂。

“夠了!”

祖大樂一聲冷喝,讓猶自痛哭的王夫人不覺一怔。

祖大樂意識到自已失態,正欲溫言勸慰,王夫人又捶腿大哭道:“老爺,我知道你也厭煩妾身了,妾身雖是錦州王氏大族之女,卻是高攀不起你們祖家,實是配不上你們祖家三代將門!如今,老爺你也不必這般使性子,就讓妾身自往山東尋婉兒去,若是婉兒有失,妾身也不活了,我們孃兒倆,就是到了陰間,也好有個依靠。。。。。?!?

祖大樂心中怒氣翻騰,一臉鐵青的他,象一隻受困的豹子一般,在房間中來回踱步。

“夫人,何苦要這般折騰!你又不是不知,現在韃子大肆侵襲,從錦州到山海關,整個遼西地區,皆有大批韃子兵馬在四處燒殺搶掠,縱然老夫放你前去山東,只怕你等剛出這錦州城門,便要落入韃子之手了!”

祖大樂說完這句話,恨恨地又在王夫人一旁坐下。

祖大樂所說的韃子侵襲,便是在今年一月底,皇太極遣貝勒阿巴泰,固山額真圖爾格,巴牙喇章京譚泰三名將領,統兵馬萬餘,大舉侵襲遼西。

後金軍這次攻勢極猛,從錦州一直攻打到山海關,一路燒殺搶掠,遼西村落與各地小型墩堡,幾乎擄掠喪盡。雖然後金軍沒有攻打明軍大的鎮城州堡,卻足讓駐守的明軍噤若寒蟬,龜守城池,不敢稍動。

王夫人哭聲稍止,祖大樂輕撫其背,緩緩地說道:“夫人,婉兒真跟了那李嘯,卻也未必完全是壞事。這個李嘯,老夫現在看來,倒是個頗識務的俊傑?!?

王夫人扭過頭來,一雙哭紅的眼睛,驚訝地盯著祖大樂看,彷彿不認識他一般。

祖大樂眼神複雜,他雙眼望向窗外,繼續說道:“夫人,你想想,此次韃子侵襲規模這般大,若那李嘯仍舊固守那小小不歸墩,老夫敢斷定,此人必死於韃子之手。現在李嘯提前一月前往山東,卻是正好規避了今日之禍。雖其當日留言說,是因守備王道奇逼迫之故,但現在老夫仔細想來,李嘯怕是早已想好此退路。他定是知道,在這不歸墩中,堡小力弱,恐難御韃子侵襲,故才率衆前往山東。如是看來,此人如此年輕,卻是個頗識時務,知進退的俊才啊,倒是老夫眼拙,小看了他。”

祖大樂說完這一大段話,王夫人臉色不覺緩和了很多,她喃喃道:“那李嘯縱是個人才,但其出身低微,無勢無權,又無人幫扶,縱去了山東,也只不過躲得戰禍而已,將來成就亦是有限。可憐我家婉兒,卻要跟著此人受苦,我這個當孃的,如何能不難受?!?

祖大樂臉帶微笑,他輕輕地拍拍王夫人肩膀,溫言寬慰說道:“夫人多慮了。現在天下方亂,正是豪傑起勢之時。那李嘯有這般英才,來日定會脫穎而出。以老夫看來,此人將來之成就,卻是未可限量呢。夫人哪,目光且看長遠些,到時李嘯真能升官晉爵,我家婉兒慧眼識英雄,仿那唐代紅拂李靖故事,嫁於此人,倒是亦爲般配?!?

聽了丈夫這連番寬慰之話,王夫人臉上愈加舒緩。她有如少女一般,倚偎入祖大樂懷中,輕聲說道:“若婉兒真得這般歸宿,我這爲孃的心下,還有何不放心呢。也罷,從今天起,妾身每天都要敬拜菩薩,求菩薩保佑我家婉兒在外一帆風順,萬事遂心。只要婉兒過得開心,爲孃的心下便是知足了?!?

祖大樂與王夫人相視一笑,房內的氣氛,和緩了很多。

。。。。。。

在出兵遼西的第六天,阿巴泰,譚泰,圖爾格三人,統領大軍,專門繞路來到了李嘯的不歸墩。

此時的不歸墩,墩門大開,墩外濠溝亦已淤塞,一片破敗蕭瑟之狀。

面目瘦長,一臉兇狠之色的阿巴泰,跳下馬來,緩步走到不歸墩的大門外。

譚泰與圖爾格兩人,緊跟其後。

寒風呼嘯,阿巴泰心下,卻是怒火熊熊。

阿巴泰對李嘯恨之入骨,卻是事出有因。

這個狗入的李嘯,於年末截殺張得貴的走私隊伍,搶走數額驚人的大批財貨,他不知道,當時所繳獲的五千多匹綢緞,其中有近一半,都是阿巴泰預定的貨物。

原來,阿巴泰好不容易纔與大走私商張得貴搭上了關係,提前支付了大筆定金,讓他在年底將大批的絲綢倒賣給他。阿巴泰原本想著,自已得到這一大批的絲綢錦緞後,正好可趁著年底之機大加倒賣,從而好好地賺上一筆。爲了得到張得貴的信任,他甚至把自已手下牛錄中,小心保存著的那些皮毛人蔘之類大批特產,以不用預付定金的方式,提前預支給了掌櫃張得貴,可謂是下了血本。

阿巴泰萬沒想到,竟然這狗入的李嘯會來橫插一桿子,殺掉了張得貴,還把財貨全搶走,讓阿巴泰發財的美夢霎時化爲了泡影。

當時阿巴泰得知此消息後,幾乎氣瘋了。

他預付的定金,以及提前支付的大批特產,乃是阿巴泰多年所貯之積蓄,竟被李嘯這次突襲,就此化爲烏有。

阿巴泰這般渴望發財致富,其實有個隱秘的緣由在其中。

阿巴泰是清太祖努兒哈赤第七子,母爲庶妃伊爾根覺羅氏,隸屬滿洲正藍旗。他的母親伊爾根覺羅氏,出身平平,生前沒有受過努爾哈赤的任何寵幸,死後也沒獲過任何哀榮,甚至她連生卒年月都沒有留下,在清朝史書中,除了一個姓氏外,再沒有任何只言片語的記載。

母親這般低微,阿巴泰自然也是不受待見,既不被父親努兒哈赤看重,也常被一衆兄弟輕視,莽古爾泰就罵過他,你這婢女養的。

而在皇太極稱帝后,多爾袞、多鐸、豪格、嶽託等人都晉封親王,連阿濟格也封爲郡王,只有阿巴泰仍是貝勒。只是在崇德元年之際,皇太極爲了安撫這位兄長,纔在貝勒的前面加上饒餘的美號,以示差異。但與親王相比,爵位整整低了兩級。

阿巴泰內心惱怒,雖刻意隱忍,但這種壓抑的憤怒,也還是時不時也要爆發一下。

《滿文老檔》中,記載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天聰元年(1627年)十二月,皇太極因爲蒙古察哈爾部首領昂坤杜棱歸附後金,心情大好的他,在盛京皇宮八角殿內設大宴慶賀,特召請諸位貝勒等做陪。結果他人都已來到,只有阿巴泰拒不參加,他的藉口是,自已沒有像樣的皮裘可穿,皇上原先賜的皮裘已改制成兩件,都已給兒子們穿了。

皇太極連忙派人查明瞭原由,最後發現,阿巴泰撒了謊,他真正不來的原因是,因他自已雖然年長,卻只是個小貝勒,座位排在了諸位大貝勒與和碩貝勒以下,界時,若是眼瞅著諸弟侄在自已的上座志得意滿,觥籌交錯、開懷暢飲,小貝勒阿巴泰因此深感臉上無光,心中羞愧,故推託不來。

皇太極聽了侍衛的報告後,大爲不滿,喝斥道:“真是豈有此理!如果阿巴泰怨恨本汗,還可以姑息寬容,現在他蔑視諸子弟,本汗怎麼可以再寬容他!”隨即,他把阿巴泰的話轉告給諸貝勒,集合起來討論對阿巴泰的處理事宜。大貝勒代善首先教訓阿巴泰道:“你太放肆了!叫你來赴宴,是看得起你,你還給臉不要臉!你在此之前,連與五大臣一同議事的資格都沒有。德格類、濟爾哈朗、杜度、嶽託、碩託等人,早已參與議政,你卻沒資格入其中。因你在諸弟之列,父汗撥給你六個牛錄的屬民,纔有了貝勒的身份。今天你想欺侮誰?又有誰是你可以欺負看輕的?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都是父汗分給全旗之子,諸貝勒又比你先入八分之列。你今爲貝勒,心猶不足,想與三大貝勒(指代善、莽古爾泰、阿敏)並列,擾亂朝政。如果你當了大貝勒,豈不更生稱汗的念頭嗎?”

代善這番話,說得很重,讓阿巴泰縮首無言。最後,在諸大貝勒的齊聲斥責中,原先理直氣壯的阿巴泰狼狽不堪,只好低頭認罪,甘願受罰。於是,皇太極順坡下驢,把他罰了雕鞍馬、素鞍馬各八匹,甲冑四副,算是懲戒。

在皇太極當政期間,他也多次受到羞辱與處罰,耐人尋味的是,他雖屢屢被罰,卻只是罰銀、罰物,從來沒有受過降爵或削爵的重懲。

之所以如此,不是因爲皇太極寬容大度,而是他對阿巴泰的輕視,皇太極認爲阿巴泰出身偏房,又有勇無謀,對他從來構不成威脅,纔有意放他一馬,全其性命。

以上種種輕視與冷落,讓阿巴泰內心憤恨不已,所以,他常存了個要努力出人頭地的願望。如果說,在權勢與地位上,無法與他的一衆兄弟相抗衡,那麼,至少在擁有的財富上,阿巴泰不願再甘居人後。

只是自已這般費盡心機想出的發財致富之路,竟斷送於李嘯之手。只怕此事傳揚開後,還將永遠地讓自已成爲一衆兄弟的笑柄。

天殺的李嘯?。?

怒氣填胸的阿巴泰,聞聽皇太極又要派兵擄掠遼西,遂自告奮勇擔任主將,皇太極心下雖竊笑阿巴泰偷雞蝕把米,但還是做了個順水人情,同意了阿巴泰的領兵請求。

阿巴泰將滿懷的怒火,發泄在這遼西大地的村落與墩堡中,他率兵四處燒殺擄掠,搶得人畜財貨無數,倒也算是彌補了不少損失。

當然,阿巴泰沒有忘記讓他大受損失的苦主李嘯,這次專門繞道來這李嘯曾住過的不歸墩,便是要發泄胸中那股積壓已久的惡氣。

阿巴泰瘦長的臉,因爲憤怒而扭曲,咬牙切齒的他,在寒風中站定得猶如一具木偶。

“來人!”

於墩門外站立良久,回想往事的阿巴泰,臉上不覺隱現羞紅。他瞥見正在一旁肅立的譚泰與圖爾格兩人,遂掩飾性地大聲喝道。

“請貝勒爺示下!”

譚泰與圖爾格齊聲回道。

“將這不歸墩,給本貝勒一把火燒了!”

“得令!”

一衆韃子立刻潑油堆柴,點火燒堡。很快風助火勢,騰空而起的熊熊烈焰,將整個不歸墩吞沒其中。

“狗入的李嘯,算你逃得快,且讓你得意幾天,到時若被本貝勒拿到,本貝勒一定要親手擰下,你這個可惡尼堪的狗頭!”跳躍的火光,讓雙拳緊握的阿巴泰,臉孔愈見猙獰。

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八百九十六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八百一十三章 陣斬孔廷訓,直逼莊河城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三百二十一章 無奈之降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七十五章 細帳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侵彰化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七百三十四章 背後的更大危險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一百章 到達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殲敵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 八方捕魚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三百四十六章 蝦夷島開發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爭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
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八百九十六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八百一十三章 陣斬孔廷訓,直逼莊河城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三百二十一章 無奈之降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七十五章 細帳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侵彰化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七百三十四章 背後的更大危險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一百章 到達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殲敵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 八方捕魚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三百四十六章 蝦夷島開發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爭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安县| 九龙城区| 绥滨县| 溧阳市| 唐河县| 奉贤区| 高碑店市| 宜春市| 凤翔县| 沁阳市| 大荔县| 临沂市| 珲春市| 麻栗坡县| 策勒县| 绥棱县| 宜城市| 海晏县| 沅陵县| 平顺县| 闻喜县| 尼勒克县| 托里县| 淳安县| 湘阴县| 抚松县| 北安市| 雅安市| 元阳县| 滦平县| 鄂托克前旗| 浮山县| 甘孜| 筠连县| 天等县| 上高县| 凤台县| 上犹县| 贵南县| 铅山县| 隆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