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

崇禎十年五月十二日下午。

凌晨出發,一路快馬加鞭的李倧,終於在此時,趕到了這海天一色,天地間皆是一片溫暖金典的漢江的入海口處。

此時,這入海口處的一處空曠場地上,已擺了三張長桌,每張桌子後面,都有自家的大批軍兵守衛。

隨後,朝鮮國王李倧,入坐了自已的位置,那明國的左都督李嘯,和清帝皇太極,亦各自坐於一桌,三張桌子的擺放順序是,作爲協議調停人的李嘯,桌子的位置在正中間,皇太極與李倧,則作爲朝清雙方,分列兩旁。

很快有軍兵送上用漢語與滿州小字雙語寫成的停戰協議,皆是上次議定的內容,共一式三份,由李嘯、李倧、皇太極作爲三方代表,正式簽下名字,確認了這朝清停戰協議。

簽下名字後,朝鮮國王李倧一臉燦爛的笑容,李嘯臉上亦是淡淡微笑,唯有皇太極一臉青黑,一副頗爲遺憾的模樣。

皇太極望著中間桌子上,那身著明朝正一品大紅色武官服,頭戴鑲玉烏紗帽,腰繫象牙犀皮玉帶,胸前的補子上繡著一頭張牙舞爪的獅子,英俊昂揚,氣度瀟灑的明朝左都督李嘯,心中不由得五味雜陳,什麼滋味都有。

沒想到啊,李嘯這個出身卑賤的鄉下獵戶,竟憑著軍功,在不過二十五六歲的年紀裡,就一路晉升到了正一品的左都督之位,這升官的速度,實實令人刮目。

只是,這個漢狗這一路升官得爵,卻是踩著多少滿洲兒郎的大好頭顱,方有這般顯耀官爵,這個狗入的李嘯,便是將其千刀萬剮,亦難解朕心中之恨!

而現在,朕乃是堂堂大清帝國皇帝,今天,卻與李嘯這個卑賤的漢狗坐在一起,還要聽任此人的停戰協議安排,這簡直是一件天大的恥辱!

皇太極清楚地聽到,站在自已身後的阿濟格,發出冷冷的一聲哼。

他又想起了,來這裡談判前,阿濟格曾向他提議,利用李嘯上岸簽訂協議之機,率兵將其包圍,一舉擊殺此獠,從而爲大清徹底解決後患,再重新徵服朝鮮。

畢竟,隨著此人將來勢力的越發壯大,此人對大清的危害,怕是愈發嚴重,阿濟格憂心忡忡地說道,若到了李嘯壯大到無人可制的地步時,只怕大清將會無時無刻皆要生活在此人的陰影之中了。

只是,阿濟格的這個毀約突襲的方案,皇太極在仔細考慮過後,還是給否決了。

想利用簽約之機,突襲李嘯,其實談何容易!

首先,李嘯的三十多艘水師船隻,就在離岸邊不遠的海面上游弋,那無數門黑洞洞的巨大炮口,皆冷冷地指著這裡,若事情有變,這麼多門火炮來個齊射,自已的部下軍兵,怕是在瞬間便會損失殆盡。

其次,李嘯後面,還有六百多名有如清軍中的白擺牙喇兵一般的精銳重甲步兵,以及數百名人馬俱著重甲,外觀極其強悍凌厲的重甲騎兵,有這些精銳兵馬護佑,自已手下的軍兵,就算髮動突襲,能否驟勝,還真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最後,自已與李嘯相隔如此之近,真要就地廝殺起來,自已卻怕是難於快速脫身,若自已這個大清國的皇帝在混亂中命喪於此,那可真是完全得不償失了。

與皇太極見到李嘯時,心中滿是感慨一樣,李嘯見到這個清朝皇帝皇太極,心下亦是感觸多多。

面前這個身材肥胖,長著一張難看大餅臉的皇太極,實是極具眼光與謀略的不世梟雄,此從某種意義上畫說,可謂是清王朝的真正奠基者。

相比他那個只會喊打喊殺的父汗老奴,皇太極更有治國理政的能力,清朝的各項規章制度,正是他手下,才得以充分完善。此人的謀略計策亦是遠勝其父,尤其善絡籠絡各族人才爲已用,這般胸襟氣度,對於一個少數民族的領袖來說,實是相當難得。

說起來,清軍能順利入關,並最終能定鼎天下,雖有攝政王多爾袞的果決處斷之功,但清軍能順利一統天下的基礎,卻還是皇太極紮實打下的。

若自已沒有穿越到這個世界上,皇太極早在兩個月前就徹底征服朝鮮了,那朝鮮國王李倧,亦早已跪在此人腳下向其求降。隨後,皇太極強迫朝鮮與明朝斷絕關係,改而向清朝稱臣,並每年皆交納極重的糧銳,使朝鮮成爲清朝日益強大的一大助力。

自已憑著歷史知識的瞭解,直取江華島,打敗清軍救出朝鮮皇族,說起來,還是開了一點歷史的金手指呢。

不然,現在的自已,真要與清軍在朝鮮本土上生死決戰的話,憑自已的萬餘兵馬,在沒有優勢火器相助的情況下,去對抗皇太極的近十萬大軍,自已的勝算,其實十分渺小。

現在能強迫皇太極簽定停戰協議,還是因爲自已有了強力水師相助,牢牢佔據了江華島,控制住了一衆朝鮮皇族,抓住了朝鮮政治的根本,這才徹底掌握了談判主動權,逼得那財力不足,師老兵疲的皇太極,不敢與自已繼續對耗下去,只能乖乖在談判桌上簽字退兵。

說起來,自已此次入援朝鮮,並最終取得讓自已滿意的結果,確還有點僥倖呢。

只不過,隨著自已將來勢力的越發強大,以及歷史進程的徹底改變,自已還是靠真正的實力去戰勝皇太極這個傑出而狡猾的對手,直至有一天,徹底實現自已的雄心。。。。。。

簽約完畢後,皇太極沉吟了一下,決定用些激將話語,打擊一下那一臉得意微笑的李嘯。

他冷冷地對李嘯說道:“李嘯,此次若非爾部水師突來偷襲,據佔了這江華島,你這點兵馬,豈是朕近十萬大軍的對手。”

李嘯斜了他一眼,嘴角便泛起了一絲冷笑:“皇太極,本官告訴你一點,本官做事,向來只看結果,不重過程。爾這番話,殊爲可笑。”

皇太極咬了咬牙,復恨恨道:“李嘯,你且莫得意,朕雖與朝鮮不得不簽了停戰協議,但待朕準備充分後,卻一定會再度入關伐明,以報今日之恥!”

李嘯目光銳利如刀,他迎著皇太極投過來的冰冷目光,嘴中淡淡地回道:“本官向來不喜耍嘴皮功夫,是男人的話,便戰場上見真章。不過,本官也可以告訴你,有道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你若再度伐明,本官隨時恭候高明便是。”

被李嘯這話語一頂,皇太極一時竟說不出甚話來回復,他狠狠地凝視了一番李嘯那微笑的面孔,便冷哼一聲,帶著阿濟格及一衆護衛離去。

不過,在離開前,皇太極還是叮囑了一句:“李嘯,那阿巴泰及一衆被俘軍兵,你需早日給朕送回來,斷不可背約食言。”

他的身後,傳來李嘯冷冷的聲音:“放心吧,本官既已承諾,便會做到,爾等退兵之日,本官便會將他們送至這漢江入海口,你們再自行接回便是。”

皇太極率清軍離開後,一旁一直沒插上話的李倧,從座位上站起身來,向李嘯納頭便拜。

“僻邦小國之主李倧,叩見大明上國李都督!”

李嘯連忙扶住了他,微笑道:“免禮免禮,皇上但請平身。”

李倧感激說道:“若非李大人及時出兵,我朝鮮恐已落入清人魔掌,李大人對我朝鮮君臣百姓,實有再造之恩也。”

李嘯大笑道:“皇上言過了,朝鮮乃是大明屬國,向來恭順,今朝有難,我大明自當出兵紓危解困。且皇上已贈予我軍濟州島,堪爲投桃報李之舉,本督心下甚慰,兩國邦交,當會更加和洽矣。”

現在見得生米已成熟飯的李倧,連忙乖巧地回答了一句:“僻邦財力窮憚,本就難於回報大人之恩情。現在能以此島獻予大明天兵駐屯,實是我國之榮幸也。”

李嘯大笑起來,兩人復言笑晏晏地交談了一陣,李嘯便邀李倧一行人,乘坐明軍水師船隻,前去江華島城,去看望一下江華島上的皇族們。

李倧欣然同意,隨即一行人與李嘯一同登船離去。

入得島來,一衆皇族見到國王李倧前來,頓是人人又驚又喜,一時間,衆人寒暄不停。

只不過,李倧敏感地發覺,與自已關係最爲密切的兩名女子,即皇妃趙氏與淑儀趙氏,對待自已的態度,卻是讓他心下暗覺奇怪。

那皇妃趙氏,表面上一臉笑容,對自已熱情相迎,只不過,李倧可以看到,她的笑臉明顯頗爲僵硬而不自然,似乎要與自已刻意保持疏離一般。

而那最受自已寵愛的淑儀趙氏,則是臉上幾乎沒有笑容,一副沉默之狀,只是望向自已的眼光中,滿是深意。

因是在大衆場合之中,李倧倒也沒想太多。隨後,他跟著李嘯入府,此時,府內已擺開盛宴,李嘯、陳子龍及一衆將領,與李倧等一衆朝鮮皇族,彼此敬酒,互致賀詞,飲宴得十分盡興。

是夜,李倧大醉。

接下來,他便去最受他寵愛的淑儀趙氏處休息。

給他打水抹身淨面的趙氏,見到他喝得這般醉態,臉上卻不覺滿是厭惡之情。

清洗完畢的李倧,滿是醉意的臉上笑容綻放,他嘴中喃喃著,欲將趙氏推倒的牀上,趙氏卻冷冷地推開了他。

“皇上,有件事,臣妾必須向皇上如實稟報。”

趙氏的臉上,冷如生鐵。

“哦,什麼事啊?”

見趙氏突然這般冷淡,李倧頗有些掃興。

“皇上,臣妾要奏之事,便是那趙皇妃,與明國大將李嘯**之事!”淑儀趙氏咬著牙,一字一句地對李倧低聲說道。

“啊?!你說什麼?!”

趙氏這句低低的話語,卻有如在李倧耳邊,響起了一個震耳的巨雷。

原本軟軟地撐著手,側臥於牀側的李倧,驚地猛地從牀上坐起,臉上的醉意已去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滿臉是震驚之色。

“皇上,臣妾已派親信多次跟蹤,發現那趙皇妃,與那明國的李嘯,確有不可告人之事。”趙氏臉上閃過一絲冷笑,她隨後,便低低地講述了皇妃趙氏,與那明國的左都督李嘯,兩人如何從相識,到越走越近,以致勾搭成奸之事,都一五一十地對李倧全部說出。

李倧的臉上,陰鬱難看,得簡直可以滴下水來。

難怪這皇妃趙氏,今天見到孤王,卻總讓自已感覺到,她這一臉笑容,卻是強作歡顏一般。

“皇上,這趙皇妃,不守宮儀,不遵婦道,與明國大將這般私通勾搭,可謂是丟盡了我天家臉面!皇上若不嚴懲這個騷狐貍,只怕這個騷貨會愈發放縱恣肆,介時醜聞敗露,則我天家顏面,怕是蕩然無存了!”

趙氏的誅心之語,一字一字地在李倧耳邊炸響,讓面目呆滯的他,感覺腦中彷彿有一柄大錘在猛砸一般。

李倧的臉色,漸漸得變得猙獰起來。

那李嘯,乃是明國大將,又爲朝鮮倚柱,孤王自是不能去得罪於他。但那皇妃趙氏,孤是真的沒想到,孤只不過對你一時冷落,你竟奈不住寂寞,要去和明人勾搭,這等下賤騷貨,若不除之,我李倧,還有何顏面,去面對朝鮮的臣民百姓!

“孤,孤現在就去找這個賤貨,去問個究竟!”

一股騰騰的怒火,從李倧心頭涌起,他嘴巴哆嗦著怒罵了一句,從牀上跳下,隨即起牀著衣,便向外面走去。

趙氏從背後,看著國王李倧這般滿面怒火地離去,臉上不覺隱現微笑,心頭更是快意莫名。

哼,你綾原大君,不去向皇上稟報這件醜事,現在本儀卻已自已向皇上稟報了。現在有了這件醜事,且看那皇妃趙氏,還有何臉面在這大妃的位置上呆下去。這個騷貨,只怕是非但要丟了大妃之位,恐怕性命亦是難保了。

趙氏越想心下越高興,卻還故意裝出一副關切與憂心的樣子,從後面對李倧喚道:“皇上,這夜色已深,你明天再去也不遲,況且,你這般當面詢問於她,那趙皇妃又不傻,豈會輕易承認?”

正踉蹌著離開,已到門外的李倧,聞得此言,不覺站住。

只是,他稍停了一下後,又艱難地邁動步伐,向房外走去。

哼,縱然這個騷貨不承認,但孤一定能從她的話語中,查出些蛛絲馬跡出來!

李嘯狠狠地咬了咬牙,直往皇妃趙氏的房間而去。

當李倧的身影完全消失在房間外後,淑儀趙氏的臉上,頓時綻放出無比得意的燦爛笑容,差點笑出聲來。

濃雲摭空,星月無光,天地一片昏蒙。在數名護衛的陪伴下,皇帝李倧的腳步聲,在夜深人靜空蕩蕩的宮府中,時斷時續,充滿了一種無可言說的孤獨與彷徨。

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二章 伏擊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六章 選擇第八十三章 模式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九十九章 去處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爭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服追殺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親子勸降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著廝殺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瑯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緬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
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二章 伏擊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六章 選擇第八十三章 模式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九十九章 去處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爭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服追殺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親子勸降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著廝殺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瑯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緬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托克托县| 稻城县| 沙洋县| 尼玛县| 清水县| 江西省| 明溪县| 海宁市| 静宁县| 启东市| 杂多县| 富顺县| 特克斯县| 蒲江县| 望谟县| 瑞金市| 格尔木市| 思茅市| 东光县| 托克托县| 区。| 安阳县| 兴海县| 马龙县| 平昌县| 盐池县| 武邑县| 许昌县| 来宾市| 嵩明县| 涪陵区| 芷江| 辰溪县| 内黄县| 水富县| 台江县| 赤峰市| 比如县| 增城市| 宽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