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

不多時,唐軍監撫司的官員,已經把九江全城的情況,都全部統計完畢。

“稟黃鎮長,全城情況已統計完畢,我軍此戰,共得左軍俘虜三萬八千多人,另俘有左軍拉來的城中青壯約二萬餘人,這些降兵與青壯,現在皆集中在城中廣場上。另在這九江城中,共繳獲黃金八百六十兩,銀子六萬八千兩,糧草五萬五千二百餘石,各類綢緞布匹五千餘匹,繳獲的各類軍械極多,其中長槍……“

“嗯,知道了,你退下吧。“

聽完監撫司官員的稟報,黃得功臉上猶是平靜,心下卻是十分高興。

看來這九江重城一破,不但拔除了前進路上一個大釘子,另中這城中的降兵與繳獲,亦是相當可觀呢。

可嘆啊,可嘆這左良玉苦心經營此地多年,如今這九江堅城,這大批降兵,以及城中的大量錢糧軍械,最終是讓自已撿了個大便宜。這般造化結局,估計左良玉當初是死活也想不到的吧。

這真是世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黃得功從沉思中回過神來,又迅速傳令:“傳本將軍令,立即釋放俘獲的城中青壯,不究其罪,讓他們回家與家人團聚,同時城中四處張貼安民安示,以收攏民心,儘快平靖城中氣氛,讓九江恢復正常秩序。“

“得令。”

”各類錢財糧草繳獲,由監撫司查點後,全部歸公,封藏入庫,然後按軍中將士功勞,分發獎賞撫卹。”

“得令。”

“將城中這三萬餘名降兵,全部收押營中,令其以互相檢舉方式,將其中曾嚴重坑害百姓者,押往城中廣場,當場處決,同時召集城中百姓觀看。本將要以此方式,降伏震懾那些劣跡斑斑的左部降兵,也要讓百姓看到,我軍軍紀嚴明,有過必糾,爲民除害,讓百姓們清楚看到我軍的威望與信譽。“

“得令!”

黃得功又交待了一些事項後,便令全軍入城,分批入駐休息。

唐軍入城時,歡聲雷動,壯闊的軍歌與百姓的歡呼重疊在一處,聲動雲宵。

在降兵們以互相檢舉的方式,選出了三百多名罪大惡極的慣犯後,處決工作正式開始。

很快,城中廣場上,隨著劊子手手起刀落,三百多顆惡名昭彰的左軍降兵頭顱,從鍘臺掉落,象西瓜一般四處滾動。

接著這些頭顱,被唐軍分批掛在四面城頭之上,城中百姓奔走相告,一片高訟的萬歲之聲,良久方息。隨著濃重的夜色覆蓋了九江城,這座白天經歷了唐軍歷史上最爲漫長炮戰的城市,終於復歸寧靜。

而九江城失守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武昌城的左良玉處,當天深夜,便有信使連夜趕到左府上,向他哀哀稟報。

這段時間,剛剛纔爲鄂西局勢消停感覺輕鬆不少的左良玉,聽到這個可怕的消息,吃驚得險些昏了過去。

“你,你是說,那該死的郝效忠,竟在一天之內,就丟了這九江城?他,他就帶全三萬多降兵,去向唐軍投降了?”

左良玉瞪大眼睛,直視著對面跪稟的信使,臉色慘白,聲音都在不停打顫。

那信使伏跪於地,半天不敢擡頭,嘴巴囁嚅有如兔子,卻又含混地說不清楚,只是不停地點著頭。

左良玉象一截失重的木頭一般,重重跌坐在虎頭椅上,瞳孔散大,一時間,倒彷彿猝斃了一般。

他孃的,天底竟有這等事!

這城池堅固重兵固守錢糧充足的九江城,這座自已苦心經營自認爲固若金湯的東南重鎮,怎麼竟會在一天之內,就落入唐軍手中,這,這簡直是莫名的恥辱!

“寧南侯,寧南侯,你……”

下面的信使見左良玉有如失魂了一般地呆坐,忙一迭兒地顫聲輕問,才讓左良玉從失魂落魄的狀態中,漸漸回過神來。

“你且說說,唐軍是怎麼能一天時間裡,就拿下這九江城的。”左良玉直直地瞪著他,有氣無力地問了一句。

信使一聲長嘆,便擇重要之處,把九江城淪陷之事,向其簡要說明。諸如出城突擊的騎兵如何盡數被唐軍射殺,那九江城牆又如何被唐軍兩番重炮轟擊給攻破,接著唐軍如何全軍揮師入城,又如何用三段擊式火銃打放消滅了大批守軍,終於徹底打垮了守軍殘存的戰鬥意志,最終只能無奈向唐軍投降等事,大概地向左良玉講了一通。

左良玉聽完這個真實而悲慘的故事,竟忍不住又渾身哆嗦,他眼中滿是驚懼,臉上的橫肌條條顫動,最終竟是哇的一聲,一口老血從嘴中狂噴而出,污得衣襟與地面一片狼藉。

而他本人,則是頭顱重重後仰,砸在虎頭椅頂端,瞬間昏迷了過去。

見到這湖廣之主左良玉,竟然在自已氣昏了過去,信使驚駭地大叫起來,廳中頓是一片驚慌。一衆僕從聞聲而入,急急上前,把個左良玉又掐又弄,好不容易纔讓他悠悠醒轉。

最終一身血污狼狽不堪的左良玉,在衆人服侍下,重新換衣梳洗,一番折騰後,整個人算是恢復了原狀。隨後,有如重病了一場的他,被奴婢攙扶著回到了臥房,讓他躺下好好休息。

左良玉雖躺牀上,心情卻依然十分煩躁,他連連揮手叱責,將一衆惶惶不安的僕人統統趕走,然後獨自僵臥孤牀,有如一具殭屍一般,在牀上一動不動。

巨大的恐懼與無盡的悲涼,緊緊地包裹住了這位南明四大倚柱之一的寧南侯,讓他在牀上,象中了瘧疾一般不停地打顫。

怎麼辦?

現在九江重鎮丟失,這整個東南防線,已是崩了一個巨大的缺口,可以想象唐軍將會有如滔天洪水一般,從這個巨大的缺口洶涌而入。他們一定會立即從九江城水陸兩路,揮師北上,直攻自已的老巢武昌。

而可悲的是,現在自已手中的全部精銳兵力,皆分別派往了東邊防線與鄂西之處,整個武昌城守備薄弱,兵力不足,倉促之間,亦難集結更多部隊來保衛武昌,若唐軍大舉襲來,自已將何以擋之!

難道,自已只能就這樣束手待斃了不成?

要是自已若是落入唐軍之手,對自已這個再無作用的降將,他們又會怎樣地糟踐自已,這樣可怕的情景,根本就不能過多想象。

想到這裡,左良玉臉上冷汗涔涔,他猛地打了一個冷顫,又從牀上彈地坐起。

不行,自己絕不能坐以待斃!

一定有辦法,可以解決現在的危機!

左良玉乃是多年廝殺,從死人堆裡滾出來的戰將,他在這般恐慌狀態中持續了一陣後,漸漸冷靜下來,便開始想著,到底要如何爲自已尋找出路與解決方案。

他快步走出臥房,立即下令:“快,快去傳監軍御史黃澍,讓他來客廳見本侯。”

“是。”

很快,那身著便裝面容瘦長的黃澍,在家僕的帶領下,快步來到了左良玉客廳之中。

黃澍,字仲霖;徽州人,丙子舉浙闈,丁丑登進士;授河南開封推官。以固守功,擢御史,因得罪馬士英,被勒令巡按湖廣;以監左良玉軍。

不過,此人極善鑽營,來到湖廣後,迅速與左良玉交好,且被左良玉引爲心腹,甚是信重。在左良玉吞併湖廣的過程中,黃澍多爲其出謀畫策,深得左良玉信賴。故而現在這危難時節,首先就想到,要請他過來緊急面議。

昏黃的燭光下,左良玉一臉愁容地盯著這個自已最爲信賴的心腹,心下卻苦澀莫名。

“寧南侯,你深夜喚在下前來,卻是所爲何事?”黃澍見左良玉神情不對,一臉晦敗之色,不覺內心揪緊,急急發問。

左良玉一聲長嘆,便把那九江城,如何在一天之內迅速失守,九江守將郝效忠,又如何舉城歸降之事,向黃澍簡略地說了一遍。

“仲霖,現在九江城破,東南門戶洞開,本侯深恐唐軍接下來,將會水陸兩路長驅直入,直取武昌。而現在我軍重兵皆調派邊境,武昌兵力不足防備薄弱,如防抵擋得住唐軍攻擊!於今之計,本侯究竟該是戰是和,是守是走,還望先生教我!”

左良玉說完這段話,又是一聲長嘆,竟忍不住雙目含淚。

而這位他最信重的謀士黃澍,在聽完左良玉的這番話,亦是被這個勁爆而可怕的消息,給深深震懾住了。

一時間,他半張著嘴,神情震怖,久久沒反應過來。

不是吧?!、

這防備如此周全,兵精糧足的九江城,都被唐軍在一天時間裡迅速攻克,那放眼湖廣,還有何處城池,可以抵擋得住唐軍這般兇猛的攻擊呢?

見到黃澍一副呆怔模樣,左良玉不覺心疑,遂沉聲道:“先生怎麼了,何故半天不出聲?”

黃澍聽此責問,才一下子從沉思中清醒過來,他整個人彷彿一下失了精神,連目光都有種莫名的黯淡。

“寧南侯,恕在下直言,現在的武昌城,已是斷難守住了。”

“啊?這……”

“寧南侯,依在下看來,非但武昌城守不住,更可怕的是,整個東邊,從麻城到宿松一帶的防線,都會就此崩潰,徹底完蛋啊。”黃澍咬了咬牙,一臉沉痛地說出了自已內心的真實想法。

左良玉痛苦地長嘆一聲,繃著臉直視對面的黃澍,沒有說話。

黃澍擡起頭,直視著左良玉投來的如刀眼神,顫聲繼續道:“現在九江一失,唐軍非但可以直攻武昌,另外,他們還有更可怕的一條線路,那就是,在一舉奪取武昌後,再從武昌東攻我東邊防線。那麼,在唐軍東西兩邊聯合夾擊下,我東邊十餘萬守軍,必會登時立潰,整個東邊徹底失守,再無任何挽回餘地,此爲必然之事也。”

左良玉聽到這裡,牙關緊咬,臉上的橫肌在不停顫抖,呼吸變得越來越粗重。

“那依先生之見,本侯卻該如何是好?”這句話,左良玉聲音很低。

黃澍沒有吭聲。

左良玉一愣,以爲他沒聽清楚,遂又問了一遍。

黃澍一聲長嘆,“黃某想知道,左侯現在,究竟是想戰,還是想和?”

左良玉聞言,又是渾身一顫。

他皺起眉頭,目光有如把兩把鋒銳的刀子一般,直戳在黃澍臉上。

“依先生之意,你說的想和,估計是要讓本侯去向那賊廝李嘯投降吧。”左良玉冷冷一哼:“本侯好歹也是從死人堆裡滾出來的人物,若要本侯去向這卑賤之賊屈膝投降,那還不如將本侯一刀宰了來得痛快些!告訴你,本侯哪怕戰到一兵一卒,亦要與那賊廝李嘯對抗到底!”

黃澍臉現尷尬之色,他吶吶回道:“寧南侯不負氣節,願與李嘯繼續對抗,在下十分欽佩。若寧南侯執意對戰下去,那倒也不是無法可想,依在下之見,有一丟車保帥之策,應可趕緊使用。”

“哦,你且詳細說來。”

“寧南侯,現在唐軍初下九江城,好歹要休整數日,那我麼就利用這個時間差,立即從武昌城中急急撤走,一路徑往湖廣南部的湘西南一帶撤去,最終憑藉此處山高林密,地形複雜的優勢,與唐軍長期周旋對抗,方爲可取之策。”

“啊?若如此,豈非是要我軍將整個湖廣大部,皆要拱手儘讓於唐軍了麼?這可如何使得!”左良玉瞪著雙眼,下意識地搖了搖頭。

“如何使不得!”黃澍急急回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寧南侯只要能留下手下兵將,據得存身之地,將來未必沒有興復的機會。況且現在唐軍若要據佔整湖廣,兵力亦會不足,必不能對我軍窮追猛打。那這段時間,正好容我等在湘西南之地徐圖恢復,將來究竟如何,到是尚未可知呢。”

見左良玉陰沉著臉,一副十分不樂的模樣,黃澍心下暗歎,卻又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說道:“我等撤走之際,寧南侯可緊急傳令東邊防線的金聲桓與王德仁兩將,令他們表面虛張聲勢,作出要與唐軍決一死戰的模樣,但暗中卻是要迅速作好撤退準備,儘快把這十餘萬精銳兵力撤往湘西南。當然,那在鄂西的左公子,也要儘快通知,讓他帶領鄂西的十餘萬精銳,全部撤往湘西南。以在下看來,只有如此,方可保全實力,以圖東山再起啊。”

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二百八十一章 艱難談判第十一章 酒樓第十六章 暗謀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十八章 軍令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二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五章 夜遇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八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徹底潰敗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七十五章 細帳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爲人質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
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二百八十一章 艱難談判第十一章 酒樓第十六章 暗謀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十八章 軍令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二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五章 夜遇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八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徹底潰敗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七十五章 細帳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爲人質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河县| 新泰市| 泸西县| 文成县| 兴业县| 临城县| 科技| 昂仁县| 重庆市| 信阳市| 武清区| 绥滨县| 松潘县| 葫芦岛市| 梓潼县| 毕节市| 临潭县| 炉霍县| 六盘水市| 皋兰县| 平利县| 宣威市| 漳平市| 呼伦贝尔市| 怀远县| 安顺市| 柳林县| 安徽省| 且末县| 怀柔区| 友谊县| 四子王旗| 宜良县| 崇州市| 犍为县| 高雄县| 江陵县| 万年县| 阿鲁科尔沁旗| 阳信县| 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