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章 選擇

安和尚的話,讓李嘯不覺一愣,正欲回答,旁邊的祖婉兒卻是忍不住氣憤地插言道:“安和尚,你這是什麼話,去遼西投軍有何不可?”

安和尚斜了她一眼,語氣十分不屑:“這是男人之間的事,你這小女子懂個屁啊,不要插話。”

祖婉兒十分生氣,正欲發(fā)作,被李嘯攔住。

“安老哥,去遼西投軍有何不可,李某倒要請教一下。”李嘯不卑不亢地說道。

安和尚換了一種語重心長的口氣,對李嘯說道:“老弟啊,如果哥哥不是看你是可以深交之人,纔不會和你說這掏心窩子的話。這遼西這些所謂將門,安某是看透了他們,全他孃的是一羣無信無義之徒,卑鄙怯懦之輩!你去投他們,真真明珠暗投,可惜之至啊。”

“胡說!遼西將門怎麼無信無義了,怎麼卑鄙怯懦了,你倒是說說清楚!”祖婉兒見有人這般污辱包括自已父親在內(nèi)的遼西將門,心下氣極,臉急得漲紅,急急地又插話進(jìn)來。

安和尚用一種怪異的眼神打量了一下她,心下相當(dāng)奇怪這個女子如何會對自已的話語這般惱怒,當(dāng)下便冷笑說回道:“你這女子,恁多鳥話。好,既然你問,俺來告訴你。俺們以前對遼西的將門也無甚偏見,但自從這金州淪陷,俺老安是徹底看透了這幫膿包!”

安和尚言語激憤起來:“我東江鎮(zhèn)大將黃龍,率這幾千名孤軍苦戰(zhàn)金州之地,將近一個月,竟始終未有任何援軍到來,終至箭矢彈藥用盡,城破而亡。他處明軍尚可說是路途遙遠(yuǎn),難於趕至,但那遼西明軍,離我金州極近,縱陸路因韃子阻隔不得過,若能渡海而來,不過二三天路程便可抵達(dá),再找恁多理由,一週之內(nèi)也該到了吧。而且韃子水師極弱,根本無力於路上阻攔。結(jié)果我遼南明軍苦戰(zhàn)近一月,半個援軍也未得見。這些腌臢鳥人,這些所謂的遼西將門,竟能這般見死不救,這般心安理得坐視友軍敗亡,實實令俺老安齒冷!你說,這些遼西狗屁將門,是不是無信無義之徒,是不是卑鄙怯懦之輩!”

安和尚說完,瞪著一雙牛眼狠狠地盯著祖婉兒看了會,祖婉兒一時氣噎,滿臉通紅,心下極惱安和尚言語粗鄙放肆,卻又找不出理由來反駁,只得恨恨地咬牙將頭扭過一邊。

聽完安和尚這些話,李嘯心下也是黯然,他前世看過明末歷史,知道安和尚所言非虛。這些遼鎮(zhèn)將門,與韃子打仗不行,出賣友軍倒是由來已久的傳統(tǒng)。當(dāng)初老奴進(jìn)攻瀋陽和遼陽之時,本來在渾河之戰(zhàn)中與後金軍戰(zhàn)成平手的浙兵與白桿兵,就是因爲(wèi)遼鎮(zhèn)的臨陣脫逃與見死不救方最終全部犧牲。這些逃跑健將與賣隊友的高手,實在是大明官軍的恥辱。

可嘆這樣垃圾的遼西將門,朝廷卻還不得不引爲(wèi)倚靠,每年花費大量蒐括百姓的活命錢得來的遼餉,來養(yǎng)這幫恬不知恥的傢伙,並且還一次又一次原諒他們的卑鄙下作的行徑,實實讓人扼腕嘆息!

安和尚見李嘯沉吟不語,又繼續(xù)說道:“李兄弟,莫嫌老哥說話難聽,你一介草民,若去投了遼西的明軍,無門無路,只能苦熬資歷,你一個大頭兵,身後沒人,手中沒錢,想在那利益與人情錯綜複雜的遼西將門中覓得晉身之機(jī),談何容易!依俺們老安看來,你去投的話,最好的結(jié)果,也不過是憑自武藝得到某個將領(lǐng)賞識,當(dāng)個親隨家丁到頭了。”

安和尚說完,李嘯長嘆了一口氣,緩緩說道:“安老哥說得也甚有道理,卻不知道你爲(wèi)何說前往山東投軍方是正經(jīng)?小弟實爲(wèi)不解。”

安和尚嘿嘿一笑,啜了個牙花子,接著說道:“李兄弟,說實話,這也是俺們聽來的消息。據(jù)說那山東總兵劉澤清,因今年三月剿滅登萊叛軍有功,剛升了懷遠(yuǎn)將軍。我等聽說,山東兵馬久與叛軍交戰(zhàn),損失頗多,現(xiàn)在好不容易收復(fù)失地,爲(wèi)防叛軍復(fù)起,必然要大量擴(kuò)招兵馬,我們現(xiàn)在前去,求個一官半職,估計自非難事。”

安和尚說完,滿以爲(wèi)李嘯會贊同他的話,卻沒想到李嘯只是笑了笑,什麼也沒說。

知道明末歷史的李嘯知道,這個安和尚,還是太想當(dāng)然了。

據(jù)歷史記載,山東明軍收復(fù)登州失地後,總兵劉澤清雖向朝廷提出了擴(kuò)充兵馬的奏請,並且得到了批準(zhǔn)。但此人卻始終未未擴(kuò)充多少軍力,反而只是利用虛報的兵員名額吃空餉,從中爲(wèi)自已大謀私利。安和尚不知劉澤清爲(wèi)人貪鄙的本性,若想著這番去投,便可順利當(dāng)個小軍官的,實在也是一廂情願。

東山的老虎吃人,西山的老虎就不吃人麼?這天底下烏鴉一般黑,哪有這麼容易隨便讓人分羹的道理。

“安老哥所言是有道理,李某先送我表妹返回錦州再說吧。”李嘯笑了笑,轉(zhuǎn)移了話題。

安和尚臉上有些失落,不過他頗爲(wèi)豪爽的拍拍李嘯肩膀,大聲說道:“沒事,到時老哥我在山東立了腳,李兄弟來投我便是,兄弟我是巴不得你能來啊。”

接下來,兩人商議,明天天亮後一齊出發(fā),爭取明天晚上趕到西部海邊,然後分乘那些走私商船,一方去山東,一方去遼西。

衆(zhòng)人閒聊到深夜各自就地入睡,安和尚等人很快便鼾聲如雷。

祖婉兒則與李嘯則在火堆旁,背靠著休息。祖婉兒猶豫了一下,將頭輕輕地枕在李嘯堅實的肩膀上。

李嘯內(nèi)心一動,卻什麼也沒說,任憑她這樣靜靜地靠著。

不多時,祖婉兒睡著了,傳來輕微的鼾聲,李嘯輕輕地將她扶下來,讓她枕著自已的大腿平躺著睡,以便讓她睡得更安穩(wěn)些。

李嘯自已卻是沒有半點睡意,他怔怔地望了會燒得劈啪作響的火苗,又默默地凝視那枕著自已大腿熟睡過去的祖婉兒,火光一跳一跳地映照著他的臉,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次日一早,衆(zhòng)人便一齊出發(fā),因一路上都是走荒僻小路,沿途倒還順利,到了晚上天黑之際,衆(zhòng)人來到西部海邊,果然,這裡已有許多衣衫襤褸的難民在這裡等待。

爲(wèi)避免引人注目,快到海邊之時,李嘯脫了白漆盔甲,打包系回馬上,只穿著那件破爛藍(lán)色短褐衫,看上去,與其他難民無異。

一艘載客前往山東的商船先來,安和尚等人隨著蜂擁的難民用力擠上了商船。

在商船已離開了碼頭,朝海中駛?cè)ブ畷r,安和尚手扣船期舷,大聲向李嘯喊道:“李兄弟,若不如意,可來山東找我。”

李嘯點頭,向其揮手致意,目送這艘商船消失在茫茫深夜之中。

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kuò)軍雄心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jìn)喀什 準(zhǔn)噶爾入援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八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徹底潰敗第九章 祖府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wǎng)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虜換和平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zhǔn)軍大潰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xiàn)城投降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jìn)營囗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門混戰(zhàn) 生死一線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十四章 考校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一章 穿越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服追殺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zhàn)二順王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zhèn)邊城所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爲(wèi)人質(zhì)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guān)山如鐵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guān)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jìn)攻馬尼拉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jié)束,正戲開始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五百二十章 關(guān)鍵決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七章 攢典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fù)州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wèi)指揮使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jīng)敵人,將來盟友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一百零二章 堡情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jìn)退兩難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炮凌厲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zhàn)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zhǔn)軍覆沒 僧格戰(zhàn)死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零一章 鎮(zhèn)壓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guī)劃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wèi)人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jìn)赫圖阿拉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四百七十五章 皇太極的決策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
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kuò)軍雄心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jìn)喀什 準(zhǔn)噶爾入援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八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徹底潰敗第九章 祖府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wǎng)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虜換和平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zhǔn)軍大潰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xiàn)城投降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jìn)營囗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門混戰(zhàn) 生死一線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十四章 考校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一章 穿越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服追殺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zhàn)二順王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zhèn)邊城所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爲(wèi)人質(zhì)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guān)山如鐵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guān)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jìn)攻馬尼拉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jié)束,正戲開始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五百二十章 關(guān)鍵決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七章 攢典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fù)州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wèi)指揮使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jīng)敵人,將來盟友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一百零二章 堡情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jìn)退兩難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炮凌厲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zhàn)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zhǔn)軍覆沒 僧格戰(zhàn)死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零一章 鎮(zhèn)壓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guī)劃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wèi)人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jìn)赫圖阿拉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四百七十五章 皇太極的決策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雄县| 嘉峪关市| 大庆市| 湄潭县| 平谷区| 山丹县| 阳曲县| 博客| 阳春市| 南安市| 固安县| 安康市| 通渭县| 翁源县| 达日县| 南康市| 山西省| 玉环县| 井冈山市| 庄河市| 民和| 东港市| 龙海市| 和平区| 正安县| 尤溪县| 厦门市| 辛集市| 梅河口市| 泰兴市| 达日县| 奉化市| 双桥区| 安溪县| 万州区| 怀柔区| 沅陵县| 汾阳市| 乌鲁木齐市| 涞水县|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