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

經此慘酷大變,朱由榔終於認清了殘酷現實。

那就是,他若還想繼續活命下去,若還想要保全家人,不在緬兵下一次洗掠中全家盡喪,那就只有一條路可走了。

那就是,秘密派出使者潛行回國,引唐軍前來滅掉莽白政權,方可存身保命。

很快,朱由榔清點倖存人員,發現殘留在村中之部下,竟不足五十人,基本上全部的官員與侍衛都被屠戮殆盡,只剩一衆老弱病殘,茍存人間。

“我朱由榔,究竟造了什麼孽,才引得這般劫難,讓諸位跟我受此刀兵屠戮啊!”見此慘狀,朱由榔又忍不住嚎啕而泣。

這時,一個顫悠悠的聲音從死人堆中響起:“桂王,奴婢尚未死去,還請救上一救?!?

朱由榔一愣,見一堆屍首下,自已最親信的手下太監之下的李國泰,一臉血污,微瞇著臉,卻猶是艱難地朝自已連聲呼喚。

朱由榔隨從與殘衆一起,將壓在他身上的死人扒開,將李國泰從屍堆下解救出來。

“多謝桂王搭救,咱家只昌被緬兵給砸暈過去,幸未傷著根本,這才僥倖撿了一條殘命?!崩顕┠艘话褲M臉的血垢,才悽聲道:“唉,只不過,僥倖躲得這一次,下一次緬兵再來,我等皆是必死無疑。桂王,你可要好好想想將來要如何行事啊?!?

朱由榔冷著臉,並不多說什麼,只是揮了揮手,讓衆人退開,才與李國泰單獨說話。

“國泰,本王交給你一項緊要之事?!敝煊衫泼婺筷幊?。

“請桂王明言,奴婢定當竭盡心力。”

朱由榔直視李國泰惶然的雙眼,沉聲道:“本王要你,速速帶上本王親筆印信,潛行回國,去向唐王李嘯稟報當前的緬甸局勢。同時向其求援。告訴他,若他願意統兵前來,我等皆願爲內應。象其引路探查之類,皆是不在話下?!?

說到這裡,朱由榔頓是長長一嘆:“若唐軍能滅了莽白,爲我等報仇雪恨。我雖爲明朝宗室,亦願從此爲其忠心效力。而且,此事若成,本王亦不求甚封賞,只願們能給我等一個安心住處,本王就心滿意足了?!?

聽完朱由榔的話語,李國泰眼帶淚光,隨即伏地磕頭:“請桂王放心,在下拼卻一死,也會將王命帶給李嘯。相信唐軍一定會速速發兵,救我等脫困。”

朱由榔點了點頭,便欲尋筆墨紙硯,卻發現這些物品,早就被那樣貪婪的緬兵給席捲一空,整個房間中,竟是連一張破紙與一支毛筆都尋不出來了。

朱由榔一咬牙,掀開衣襬,嘶的一聲,將半副下襬全部扯下,然後咬破中指,血書其上。

見朱由榔繃著臉血書衣帛,李國泰滿眼噙淚,卻又不敢多說一句。

不多時,朱由榔終於寫畢,便將血帛小心收好,交給李國泰。李國泰鄭重收下,仔細藏於貼身之處。

“國泰,本王細想了一下,爲讓唐軍確信此信無虞,也爲了分擔風險。我決意讓王子朱慈煊與你一道同行,返回國中。萬一本王遭了那莽白毒手,亦可保全血脈,不至於全家盡絕。”朱由榔顫聲說完,已是滿眼含淚。

李國泰喉頭涌動,又撲通一聲,伏跪於地:“請桂王放心,老奴縱是萬死,亦會舍了性命,將血書與王子一同帶回國中,請王上放心便是?!?

計劃既定,朱由榔遂將愛子朱慈煊喚出,對其殷殷叮囑道:“煊兒,聽父王的安排,跟李大伴一道潛行回國,不要與父王一樣,因一時愚昧,最終落個屈辱而死魂斷他鄉的可悲下場。這一路上,你好生聽李大伴的話,不可擅作主張。若是有緣,你我父子當可再相見,若是無緣,那今天就是你我父子二人,最後之告別了?!?

朱慈煊淚流滿面,哀聲道:“不!父王,孩兒不願離開父王與母妃,孩兒要和你們在一起!”

朱由榔痛苦地搖了搖頭:“煊兒,你已八歲,應該要懂事了。今天的這場屠殺,你也看到了,敵兵下手,何其慘毒之至!可嘆我等身在他鄉,茍活人下,最終卻是連性命都不得保全,被人有如殺雞宰狗一般屠戮!父王在這異國他鄉,已是朝不保夕,不知何時就被那些該死的緬人一刀殺了。這樣的險惡之地,這般修羅之境,安可再留孩兒你在此啊……”

朱由榔說到這裡,已是兩眼噙淚,幾乎難以再說下去。

“父王,既然是這般虎狼之地,那我們爲何不一起離開呢?“朱慈煊抽噎著說道。

朱由榔一臉痛苦之色,又是一聲長嘆:“煊兒,父王乃是衆人之首,被那些緬兵看得極死,極本就沒有任何脫身之計。但你畢竟還是孩子,目標不甚出衆,只要喬裝得法,必可逃脫成功,得離苦海。煊兒,你要記住,萬一父王與母妃有難,傳承桂王一系血脈的,可就只有你了?!?

朱慈煊淚流滿面,卻最終懂事的點了點頭:“孩兒懂了,一切全聽父王安排?!?

朱由榔點了點頭,便立即令李國泰與朱慈煊二人,以及兩名倖存的護衛,四人一齊速速作好準備。

四人隨即便拿出早已準備好,卻一直深藏於地下的僧侶服裝,然後就地剃去頭髮,準備扮成僧人模樣,以此身扮掩人耳目,潛逃出境。

朱慈煊的剃髮之事,則是由其母妃親自操作。

這名雙眼已哭成爛桃兒一般的女子,見到尚是懵懂的孩子,一臉平靜地跪倒於地,靜靜地等待著自已來給他剃頭,不由得悲從中來,她一把扔了剃刀,抱著朱慈煊,悽聲喊道:“天??!苦命的孩兒,孃親對不住你呀!”

一時間,母子二人抱頭痛哭。

這時,一旁的朱由榔亦是淚水漣漣,他不忍再看,悄悄地轉過身去,顫聲說道:“王妃,莫要哭了,快些剃吧。不要誤了煊兒他們晚上出發的時辰。”

王妃連聲涕泣,卻只能強自抑住。她重新拿起剃刀,解開煊兒的髮髻,然後將他的頭髮,一綹綹地全部剃除乾淨。

頭髮一綹綹往下掉,母親的眼淚也一顆顆往下流,濺在那新剃的頭頂上。溼淋淋的新剃禿頂,映著窗外昏淡月光,一片朦朧慘白。

剃完頭髮,四人又換了僧服,整了行裝,便向朱由榔等人告別。

臨行之際,朱慈煊撲通跪地,淚流滿面的他,向朱由榔以及母后,各叩了三個響頭:“父王,母妃,孩兒就此別過,望你們好生保重,我們將來必有重逢的一天。至於弟弟,他已睡了,就不必去喚醒他了,希望你們幫我好好照顧他。”

朱由榔親密地拍了拍他瘦弱的肩膀:“煊兒這般懂事,父王很高興。爲父會好好照顧你母親與弟弟的,你就放心地跟李大伴去吧。”

隨後,朱由榔又細細地叮囑了朱慈煊一番,便讓他們立即上路出發。

此時正是初夜時分,猶然煙霧騰騰的村落,在慘淡月光映照下,一片蕭疏死寂。

而那些今天飽掠而歸的緬兵,正在村外大肆飲酒慶祝,正然喝得大醉的他們,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就在這看似了無生機一片死寂的環境中,四名假冒的僧侶,有如暗夜的鬼影一般,悄悄地溜出村去了。

他們在李國泰的帶領下,一路繞開大道,專走小路,直往中緬邊境而去。

就在李國泰等人悄悄地潛行回中國時,那作爲使者的宋獻策,也剛好回到京城,便立即向大順皇帝李自成,秘密稟報與李嘯的面談結果。

東暖閣內,李自成一臉鐵青地聽完宋獻策的稟報,臉上的肌肉都在不停地哆嗦,手中端著的茶杯,亦在不停地顫抖。

“李嘯,老子入你姥姥!”

李自成一聲大吼,手中的茶杯狠狠地砸在地上,砰的一聲爆響,那茶杯化爲無數碎片,茶汁四濺,灑得遍地都是。

“皇上……”

“入你娘!你他孃的千里迢迢去南京,就跟李嘯談了這麼個勞什子出來!”李自成瞪著雙眼,模樣十分兇惡猙獰:“算了!就把這大順國全部割讓給李嘯算了,俺這大順皇帝也不做了,就讓他姥姥的李嘯來當吧!”

見李自成如此暴怒,那稟報情況的宋獻策,嚇得撲通一聲,伏跪於地。而一旁呆坐的牛金星,亦是嚇得渾身顫抖。

李自成有如一頭困獸一般,在東暖閣中來回踱步。走到那白雲銅火盆時,他一咬牙,極想一腳踢翻這燒得熊熊正旺劈啪作響的炭盆,卻又最終還是強自忍住,只是又狠狠地就地一跺腳,震得這炭盆不停地顫動。

“好麼,割了漢中,又要割河南,那接下來,是不是關陝與北直隸,也要順理成章地全部交給李嘯了!這般屈辱條件,簡直丟盡了我大順的臉面!宋獻策你這廝,爲何不當時就反對拒絕他,還好意思返回京城來向俺稟報,你他孃的,是想存心噁心俺麼?”李自成猶是憤憤自語,一臉怒氣不平之狀。

宋獻策額頭冷汗涔涔,伏跪於地的他,好不容易纔等到李自成怒火稍息,才微不可聞地說了一句:“微臣這般做,實是多有苦衷,還望皇上體察?!?

“苦衷?你這個丟盡我大順顏面的混蛋,還能有個屁的苦衷!”李自成聽他這句話,心頭又是怒火騰騰,他快步向宋獻策走來,在離他兩步遠處站定,才怒喝道:“你不給俺好好解釋清楚,俺給你治一個背主忘恩裡通外國之罪!”

被李自成這一嚇,宋獻策臉上肌肉哆嗦,一時間,心急不已的他,卻是說不出甚話來。

這時,倒是一旁的牛金星輕咳一聲,緩緩插過話來:“皇上,宋尚書此話,雖然看似極損我大順顏面,但其實細究起來,卻是對我大順頗有好處?!?

“好處?什麼好處?難道是說,咱們象乖孫子一樣,把漢中,還有河南中部與南部獻給李嘯,非但不丟臉,反能有好處?牛大眼,你這賊廝說的甚混話!”李自成扭過頭來,一臉憤怒猙獰。

“皇上,且聽老臣細細說來。”牛金星一聲輕嘆:“現在漢中之地,唐軍已然重兵壓境,我軍兵馬稀微,其勢必不可守。與其最終被唐軍輕易奪去,還不如就此做個順水人情。而河南之地,中部經過這連番混亂,已是州縣盡成丘墟,殘破不堪,百姓幾近絕無,這樣的地方,丟給唐軍,其實也無甚可惜。而若河南中部給了唐軍,那河南南部勢成飛地,亦是絕難再守。且河南南部,多爲丘陵沙磧這樣的瘠薄之地,軍兵百姓自養都難,俱城仗外力供養,故亦給唐軍的話,也不算對國家有太大損害?!?

牛金星剛說完,那宋獻策又急急道:“牛宰相說的是,若是漢中與河南中南部,皆劃給唐軍後,那我軍便可從河南中南部,以及漢中等地,召回近三十萬兵馬,然後佈防於黃河南岸各大城池,以及沿秦嶺一帶,以防唐軍越渡即可。這樣的話,我軍既可收縮兵力,免卻後勤之苦,又可在防衛上大爲輕鬆,國家調派兵力,亦是更加方便呢?!?

聽完二人的話語,李自成臉上原本憤怒的表情,頓時緩解了許多。他細瞇著眼,心下亦在仔細考慮二人所說的話語。

他知道,現在大順最缺乏的,便是休養生息的時間,這是最爲關鍵也最爲重要的目標,如果這一步沒有做好,那大順將來必將國力越打越衰竭,以至分崩離析的地步。若自已執意爲了面子不與唐軍言和,那受損失最大的,只能是自已。

更何況,從二人的分析來看,就算唐軍得到了漢中與河南中部與南部,那自已收縮兵力,棄了這兩塊形同雞肋般的地方,確是更易於防守。那麼,就算唐軍將來不遵守協議與自已反目,自已也能以逸待勞,更好應對敵軍的侵襲。

奶奶的,那狗入的李嘯,計算得真是精準哪。

此人非但能達到目的,還能讓自已利益最大化,這一點,自已實是自嘆弗如。

想到這裡,李自成擡起頭來,兀的一聲長嘆:“操!既如此,老子認了!牛大眼你去草詔,就說俺同意李嘯的條件,再派宋獻策爲全權代表,去南京與這廝簽定協議。”

“是,微臣遵旨?!?

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三十二章 拜訪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一百章 到達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六百五十一章 此計只爲賺你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鹚?震天雷第二百二十八章 午門獻俘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聯軍的勝利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請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第四百零四章 兩片式胸甲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二章 伏擊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九十六章 橫行隊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二十六章 拉攏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十八章 軍令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營囗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軍之威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十九章 北行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炮凌厲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八十四章 巡撫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
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三十二章 拜訪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一百章 到達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六百五十一章 此計只爲賺你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鹚?震天雷第二百二十八章 午門獻俘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聯軍的勝利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請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第四百零四章 兩片式胸甲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二章 伏擊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九十六章 橫行隊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二十六章 拉攏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十八章 軍令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營囗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軍之威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十九章 北行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炮凌厲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八十四章 巡撫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志丹县| 阿克陶县| 临西县| 鹤山市| 万安县| 临沂市| 镇雄县| 循化| 太湖县| 阜宁县| 德钦县| 饶阳县| 罗江县| 隆林| 麦盖提县| 哈巴河县| 邵阳县| 沅陵县| 滁州市| 大田县| 湘阴县| 大兴区| 尤溪县| 昌邑市| 同仁县| 临洮县| 库尔勒市| 兴义市| 兴安县| 彭山县| 乐至县| 思南县| 香港 | 宜兰市| 吴旗县| 伊宁市| 河北省| 墨竹工卡县| 亚东县| 锡林郭勒盟|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