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

李過在開封城中,收到偃城傳來的緊急信件,不由得心下大懼。

他孃的,唐軍到底有多少兵馬,怎麼可以同時在南部、東部、中部同時發動進攻,這樣的戰鬥態勢,令人防不勝防,簡直令人絕望。

唐軍進兵如此迅速,根本就令自已無法作出有效反應,哪怕想要拆東牆補西牆,都辦不到了。

真沒想到,唐軍在河南南部與東部,都僅僅是佯攻,而唐軍真正要進攻的方向,卻是最爲薄弱的河南中部地區。

唐軍突發大軍主攻偃城,這凌厲的一手,卻是端的狠辣。

如果他們順利拿下偃城,那無疑整個河南局勢都會徹底混亂,整個河南的防禦措施都會完會崩壞,成爲南北兩不相顧的窘迫局勢。

那麼,自已佈置在河南南部的十五萬軍兵,將成爲再無憑依的一支孤軍,恐有自形崩潰之憂。而唐軍接下來,極可能再南北夾攻,將這支殘軍以及整個河南南部,全部鯨吞入肚。

而河南南部若被吞滅,十五萬兵馬若失,已失中部與南部的河南,那一望無際的豫北平原,根本就再難抵擋唐軍的進攻,最終丟失亦是早晚之事了。

不,絕不能讓這樣可怕的事情發生!

無奈之下,李過只能將尚在開封城中的一萬兵馬,由手下親信大將郝永忠統領,緊急派往偃城,以期能趕到唐軍圍城之前,入得城去,從而加強城中的防禦力量。

只要偃城能在短時間內擋住唐軍的進攻,那麼,自已再從南部與東部抽調兵馬,再親率援兵趕赴偃城救援,從而內外夾攻,將唐軍一舉擊垮。

郝永忠,又名郝搖旗,曾爲軍中搖旗手,故人稱外號郝搖旗,大順建國後,頗有戰協的他,被封爲濟北伯,後來一直在李過手下做事。現在的他領了李過之令,率著一萬兵馬從開封出發,一路經過尉氏、洧川,許州、臨穎等地,直奔偃城而來。

由於路途擔擱,在他們纔到許州時,唐軍第六鎮與第七鎮兵馬,已然合兵一處,一同渡過大隱水,來到了偃城之外。

兩鎮兵馬疾行而至,迅速地將這座在歷史上留有盛名的古城,給團團圍住。

至此,這偃縣縣城,迅速陷入孤立無援之境。

令城中守軍大爲氣悶的是,這些遠道而來的唐軍,連勸降工作都懶得做,也未嘗整兵休整,而是立即開始攻城。

偃城雖是古代名城,但城牆防禦卻是一般。其原本的宋代城牆,已在元朝時被拆毀,後在明初才得以重造,因爲當時的明朝進攻北元速度極快,故在拿下此城後,也未對這座古城有多麼重視,其新造原城牆質量,與其他普通縣城相比,並未有甚特別之處。

而隨著明朝兩百餘年時間過去,這偃城城牆,久已失修,多有破損,早不復當年形狀。

更何況到了這明末年間,流寇與明軍曾在河南之地反覆鏖戰廝殺,這偃城亦是多次易手,故其城牆的破損程度,卻又是大大加劇,堪稱勉強能用而已。

到了大順建國,從左良玉手中巧取豪奪拿下河南中南部一帶時,偃城因爲地處河南中部,並未如在南部的汝寧與南陽兩城那般,受守將李過重視,其城防也並未特意耗費錢財大加修葺,故而到了現在,卻是給了唐軍絕好的攻城機會。

擁有絕對優勢的火器,又要趕緊攻下此城作爲立足安身之地,所以,唐軍也懶得再去做象勸降這樣耗時費力的敷衍工作了,乾脆來個武力強佔。

現在,唐軍第六鎮與第七鎮兩鎮炮手加起來,總共有重型龍擊炮180門。這180門閃著銀灰亮光的鋼製重型龍擊炮,被唐軍炮手,緩緩地推到了偃城東門外一千米處。

接下來,唐軍炮手開始固定炮架,調整射角,裝填火藥與炮彈,很快就做了戰鬥準備。

這180門重型龍擊炮,沿著偃城縣城一字排開,這些威風凜凜氣勢雄壯的龍擊炮,那黑洞洞的炮口,直朝對面那低矮的城牆,其凜凜氣勢,讓守城的敵軍嚇得腿腳發軟。

好傢伙,這些火炮模樣這般嚇人,可以想象得出,一旦打放起來,威力與破感覺將會何等驚人。

全體惶惶不安的守軍,都遠遠地看到,唐軍陣中一名隊長模樣的人,高高地舉起了手中的紅旗。

“預備!“

“放!“

“砰!”

“砰!”

“砰!”

“砰!”

……

180門打放三十二斤炮彈的重型龍擊炮,那每門火炮的炮口,都立刻噴出腥紅的餘焰和刺目的金色火光,在濃密嗆鼻的滾滾白煙中,九十枚烏黑的鐵彈,帶著死亡的嘯音,向偃城城東面城牆,狠狠撞來。

震破耳膜的巨大撞擊聲連綿響起,這一百八十枚烏黑的32斤鐵彈,彷彿長了眼睛一般,以均勻分佈的狀態,狠狠地打中了偃城的東面城牆。

整個城池的東面城牆,瞬間出現一百三十多個排列得整齊均勻的大洞,每個大洞邊緣,粗大破裂的紋線密如蛛網,肆無忌憚地向擊圍蔓延,大片的城牆磚塊飛濺裂開,一片塵霧瀰漫,整面城牆都在劇烈的顫抖。

而城牆上,大批被震得耳朵、眼睛、鼻孔嘴巴一齊流血的順軍守兵,人人都被震得氣血翻涌,眼前被紛揚嗆鼻的塵霧所籠罩,而腳下的城牆則在打擺子一樣劇烈地晃動,竟有多達近百名站腳不穩的守軍士兵,慘叫著從城牆上掉了下來,隨即摔成肉餅。

守在西面城牆的大順軍軍兵,頓時大大混亂起來。

他們原本就士氣薄弱,不堪一戰,每日裡魚肉鄉民,欺壓百姓倒是在行,但要他們在這陣強橫凌厲的陣仗之下,還要保持鎮定與戰鬥力,就實在太過強求他們了。

此時的西面城牆上,根本就不需要人組織,立即就有上百名嚇掉了魂的守軍士兵,有如看到了世界上最恐怖的事物一般,驚恐地大叫著,掉頭從城牆馬道上向下逃跑。

守城的主將,自是怒不可遏,他與其下的的護衛隊立即急急出動,對這些撤自逃跑的軍兵大肆砍殺,好不容易纔重新穩定局面,讓西面城牆恢復平靜。

在偃城西面城牆上好不容易重新穩定之際,唐軍的下一輪炮擊又開始了。

“砰!”

“砰!”

“砰!”

“砰!”

……

又是一百八十枚烏黑的32斤鐵彈,有如一枚枚死神揮出的重拳,以極其恐怖的姿態呼嘯而至。

又連綿響起的震耳欲聾的撞擊聲裡,城牆上碎磚如雨紛飛,塵霧漫天飛起。整個西面城牆上的密密麻麻的蛛網裂縫,愈發達到了一個觸目驚心的程度。

在這樣強悍無比的暴力和完全徹底的死亡面前,人類的掙扎與抵抗,近乎是一個笑話。剩餘的守軍士兵,再不需要有人動員,不知是誰發了一喊,這幫傢伙立刻棄了崗位,嚎叫著抱頭鼠竄而去。他們的逃跑是如此的堅決,如此地不可阻擋,有如一大羣發瘋的野獸,彷彿能把阻擋在它們面前的任何東西,都撞翻在地。

面對這樣的局面,那城頭的主將再也無可奈何,只能與那些潰兵一起遁逃下城,以期在城中組成新的防線來抵禦唐軍。

這時,唐軍的第三輪炮擊,又開始了。

“砰!”

“砰!”

“砰!”

“砰!”

……

刺目的火光閃過,嗆鼻的濃煙飄起,又是一百八十枚三十二斤鐵彈呼嘯而去,巨大的鐵彈撞擊聲與沉悶的城牆垮塌聲,連綿成一片,聞之令人心悸。整個偃城縣城東面城牆,在這次轟擊後,垮掉的城牆缺口,大大小小有近二十處之多,幾乎大半以的城牆面積,徹底垮塌。

戰至此時,整個東面城牆已然完全毀壞,唐軍第六鎮鎮長劉國能,終於開始大聲下達進攻的命令。

“傳我軍令,讓兩鎮9000名火銃手呈直線前進,消滅前面所遇到的一切敵軍。另外,安排槍盾戰陣於火銃手後守護,以防敵軍衝擊。另外,橫行總分成左右兩部,掩護側翼!“

“得令!”

很快,唐軍的軍陣中,9000多名火銃手,人人手端著燧發魯密火銃,排成一條直線,在擂鼓聲中,向前大步行去。

而在他們之後,是一排有如筆直得如同直線般的槍盾戰陣,與前面的火銃手保持著五六步的距離,沉默跟行。

在整個戰陣的兩邊,則有身著三層盔甲,人人手持重型武器,如同機甲怪獸一般的橫行總隊員,分成兩部,牢牢護住兩翼。面對有如機器一般,整齊衝來的唐軍火銃手,守在街道入口的守軍,都不覺雙股顫慄,每個人的臉上,均是一臉驚恐,惶惶不安的表情。

而站在陣後的守軍主將,他望著一長排衝來的唐軍火銃手,臉色愈是灰敗難堪,心下的絕望,無可言說。

其實戰到此時,可謂戰局已定,在城牆已破敵軍只能困守街巷的情況下,敵軍已成甕中之鱉,他們除了束手就降外,根本就沒有半點出路。

只不過,敵軍仍在負隅頑抗,他們在沉默中堅守,彷彿他們自以爲能夠憑勇氣與堅持打敗唐軍似的。

而在這一片沉默中,唐軍的火銃手,已越行越近。在到了離他們有六十步外,火銃手們停止前進,擺成前蹲後站式的兩排,開始瞄準面前的目標,開槍射擊。

“砰砰砰砰!……“

上下兩排火銃同時打響,兩排火銃鮮紅的餘焰飄飛,有如飛揚抖動的綵帶。那濃密嗆鼻的白煙,再度飛揚而起,讓整個陣地,頓成白茫茫伸手不可見的狀態。9000桿火銃中,有7600多桿打響,無數細小的三錢重鉛彈,在空氣中組成了一片密集的死亡之雨,發出輕聲的尖嘯,向對面惶然不安的守軍軍陣前激射而出。

小小的鉛彈,則有如一隻只灰色的殺人狂蜂,呼嘯著扎著面前所遇到的任何物體。那些守在前排的守軍軍兵,立刻有多人身上,象變戲法一樣,綻放出了朵朵血花,被擊中的人,象突被重錘猛擊了一樣,仰面倒栽而下。

連綿的慘叫立刻不停地響起,這番密集射擊,讓前面那些雖有盾牌爲阻擋的敵軍,至少有六百多名敵軍軍兵,被鉛彈正面射中,非死即傷哀嚎一片。

唐軍這番凌厲的齊射攻擊,讓前面負隅頑抗的敵軍,終於再也抵擋不住,再也沒有了繼續戰鬥的勇氣,徹底崩潰了。

無數敵軍有如受驚的野豬羣一般,瘋狂地棄陣而逃,此時的他們,再沒有任何軍紀與懲罰能約束他們了,這些潰兵象發瘋了一樣在城中亂竄,沒有任何人能阻擋他們奔逃的腳步。

見到唐軍這凌厲一擊之下,自已的這些手下便傷亡這般慘重,那被一衆護衛密集護衛的守將,面如白紙,渾身顫抖。

不行,不能再這樣讓唐軍繼續射擊下去了。

如果再讓唐軍這樣打下去,自已手下有再多的兵馬,都只會成爲唐軍的活靶子,都只會窩囊而憋屈地死去。而且,這樣近乎屠殺的狀態下,還願意堅守的守兵,怕是腦袋都有問題了。

“全軍聽我令!立刻打出白旗,向唐軍投降!“

這名守將最終無奈地喊出這句話,他旁邊的護衛卻是如遇大赦,立即揮舞起一片斗大的白旗,高舉入半空,不停地用力搖晃。

“唐軍兄弟,不要開槍啊,我們願降,願降!”

聽到城中守軍那不成聲調的喊叫,唐軍主帥劉國能立即下令,讓全體火銃手停止射擊,接受他們的投降。

很快,城中殘餘的四千餘名守軍,紛紛棄了武器,在主將的帶領下,垂頭喪氣地出城受降。

這場偃城攻城戰,在殲敵近千人後,唐軍終於以微傷數人的極小代價,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拿下這座有近萬敵軍駐守的城池。

這就是擁有充足火力,組織紀律皆十分嚴整的近代軍隊,對這些明清時代的古老軍隊的一次完勝。當然,偃城這防禦不足的城牆,也大大降低了唐軍攻城的難度,縮短了唐軍的攻城進間。

這名守將,被兩名唐軍士兵喝令推搡著來到了唐軍主帥,第六鎮鎮長劉國能面前。

劉國能高坐馬上,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看著面前這個一臉頹色的敗軍之將,臉上是隱忍不住的笑容。

“俺且問你,現在偃城之外,情況卻是如何?你要老實跟本鎮講清楚,不然的話,休怪本鎮下手無情!”劉國能衝著這名一臉慘白的守將,厲聲喝問。

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六百六十三章 突劫法場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十六章 暗謀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六百八十七章 兩縣立定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三十章 規劃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著廝殺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茍活協議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五百零二章 沉著應對第三十九章 對衝、騎戰第四章 歸途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七百六十三章 不欲人圖我,便需我圖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十六章 暗謀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四十章 祖寬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五百零二章 沉著應對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四百二十四章 失落的遠征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五百零三章 毒弩之威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
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六百六十三章 突劫法場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十六章 暗謀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六百八十七章 兩縣立定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三十章 規劃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著廝殺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茍活協議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五百零二章 沉著應對第三十九章 對衝、騎戰第四章 歸途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七百六十三章 不欲人圖我,便需我圖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十六章 暗謀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四十章 祖寬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五百零二章 沉著應對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四百二十四章 失落的遠征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五百零三章 毒弩之威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首市| 焉耆| 临猗县| 津市市| 霸州市| 冀州市| 江口县| 安泽县| 沅江市| 永定县| 沭阳县| 黑山县| 禄劝| 故城县| 略阳县| 福建省| 通化县| 扎兰屯市| 淮阳县| 定安县| 安塞县| 尉氏县| 泗水县| 涞源县| 聂荣县| 锡林浩特市| 当涂县| 轮台县| 昌图县| 葫芦岛市| 郯城县| 贺兰县| 甘德县| 海阳市| 宁夏| 老河口市| 岳阳县| 佛坪县| 乡宁县| 扎囊县| 永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