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

安和尚決心既定,遂立即囑咐尚之信如此如此,便又親筆修書一封,打發他回去交給尚可喜。

尚之信得了安和尚許諾與親筆回信,心下得意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他亦不稍留,快馬加鞭地趕回蓋州,便向父親尚可喜一五一十地全部稟報。

尚可喜得到這般信報,又仔細看過安和尚的親筆書信,不由得心下大喜。遂立即下令,讓尚之信帶本家精銳兵馬兩萬,前往營口,去向唐軍投誠,而他自已則率另外的數千兵馬,繼續駐守蓋州城,以保全尚家基業。

尚之信領諾而去,一路疾行猛趕,終於在兩天之後,就趕到營口,將手下兵馬,交於安和尚,任其發落。

安和尚見尚之信如約而來,心下亦是甚喜,遂令其爲本部兵馬總管,又令其部爲開路先鋒,一路疾進前往安平山。

然後,安和尚親率自已直管的第二鎮、以及高傑的第十四鎮這兩鎮兵馬總共近十萬人,與尚之信的兩萬兵馬一道,緊急趕赴湯河東岸的安平山。

在唐軍與歸降的尚之信部緊急行動的這段時間裡,孔有德部與耿仲明部兵馬,一直按多爾袞的指示,從遼南撤退,一路趕往遼陽。

而令尚可喜等人沒想到的是,孔有德部撤退的速度極快,他們從莊河出發,匆匆趕到耿仲明部所在岫巖,這時的耿仲明部纔剛剛收拾完畢,

於是,這兩部兵馬合兵一處,一道齊撤而走。

由於唐軍在遼中地區橫行掃蕩,導至整個遼中地區生靈塗炭,萬物凋敝,孔耿大軍行進到各處,皆是一無所獲,百姓近乎絕跡,田野中只剩下割了個乾淨的整整齊齊的高梁桿荏,一路北行過去,有如行走在無人區,只能偶爾遠遠看到幾個零零散散的唐軍哨騎,只不過,等到他們的騎兵想去追擊時,唐軍哨騎早就一溜煙跑就不見人影了。

見唐軍哨騎對自已望之即走,似乎十分畏怯,象個膽小的兔子一般躲起來不敢見人,原本還小心翼翼的孔耿二部,頓時漸漸放鬆懈怠。

於是乎,他們警惕性也開始迅速下降,鬆散本性開始顯露,不斷有軍兵開始脫離主陣擅自行動,兩支軍隊的兵力,皆開始逐漸分散,互相脫節,紀律性與組織性日漸鬆弛。

每個人都開心地想著,原本以爲穿越唐軍控制的遼中地區,極可能會會有一場極其艱苦犧牲重大的戰鬥,卻沒想到,現在的向遼陽進軍,倒是比旅遊還要輕鬆。

因此,孔有德與耿仲明兩支隊伍,在日漸散漫之際,對唐軍亦是愈發輕視。

只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在他們得意洋洋無所顧忌地一前一後向北進軍,兵力越來越分散之時,唐軍已然開始悄悄露出了鋒利的獠牙。

三天後,耿仲明的前部兵馬,在一路大咧咧地行軍後,終於來到湯河外的安平山外。

這裡靠近山脈,地勢開始起伏,不象先前所經之地一樣平臨無垠,按理說,在這樣丘附起伏的地界行軍,應該小心行軍,派出哨騎哨探前行,方爲妥當。只不過,自從岫巖發兵以來,耿仲明的兵馬連日裡半個唐軍都尋不見,頂多遠遠見過幾個唐軍哨騎,他們的警惕性早已大大下降,驕狂與輕敵的心態,倒是四處蔓延。

因此,這部由一名副將所統領的三千人部衆,根本就未事先派出哨騎探查,而是大大咧咧毫無顧忌地全軍開進,徑直朝安平山谷進軍。

前軍一路行進無事,後軍自然亦是快步跟上,此時端坐馬上的中軍主將耿仲明,望著前面那座並不寬大的安平山,又從千里鏡中看到遠處那波光粼粼的湯河就在眼前,他的頓是稍覺安慰。

他孃的,這炎炎夏日,自已與一衆部下,爲了解遼陽之圍,自奉了多爾袞之令後,倒是有如喪家之犬一般,一路急急北撤至此,這幾日裡不眠不休地急行奔走,這人與馬皆是疲憊不堪。

好在全軍士氣幾近谷底之際,自已手下的兩萬多人的兵馬,總算順利到達了這離遼陽極近的安平山了。

“各位兄弟,休辭勞苦,全軍再把勁,速速前進,先過安平山,再渡過湯河,便可入遼陽地界了。過河後,就在當地休整半日,便徑去遼陽城中?!?

耿仲明抹了一把滿臉的汗水與泥漬,衝著旗幟散亂萎靡不振的軍伍大聲喝喊,給疲憊不堪的他們來了一番最切實際的鼓舞。

整個軍伍發出一陣低低的歡呼,算是給這位主將的一點敷衍迴應。

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前面一處無名山谷裡,唐軍第二鎮、第十一鎮、以及尚之信部兵馬,已悄然佈置好了一處口袋陣,正等著他們象一羣無知無畏的蠢豬一樣,自已拱了進來。

人數多達五千餘人的耿仲明前部,就這樣在一個炎熱的午後,排成一字長蛇陣,毫無察覺地走進了唐軍的口袋陣中。

等到這五千餘人,全部走了山谷之後,一直躲在草叢中的唐軍統帥安和尚,冷冷一笑,下達了全面攻擊的命令。

山谷的兩頭,迅速地被大批唐軍槍兵牢牢封堵,紮緊了口袋,兩邊山腰上,八千桿火銃幾乎同時打放,爆豆般的聲音立即密集響起。

火光刺目,餘焰飄飛,大團大團的白煙涌起,七千多顆細小米尼彈,有如死亡的小鳥,歡叫著向敵人飛去。首輪齊射,就幹翻了八百餘名耿部軍兵。

連綿的慘叫從山谷中響起,剩餘的耿軍瞬間被打懞了,而在他們因爲受驚,有如無頭蒼蠅一般四處亂竄之際,唐軍的第二輪齊射又開始了。

又是六百餘名流寇被瞬間放倒,剩餘的流寇,迅速地崩潰了。

這樣突出其來的伏擊戰鬥,更似一場屠殺。

心驚膽裂的流寇,哀嚎著分別向山谷兩頭跑去,這時,第三輪齊射開始,將躲避不及的流寇中,復有數百人被幹翻。

緊接著,又是第四輪與第五輪齊射。

剩餘的耿軍,至此,再無半點戰鬥意志,僥倖從密集的彈雨中逃得性命的他們,發狂般地衝到山谷的兩邊入口,冀望逃出這地獄般的場景。只不過,迎接他們的,是無數桿兇狠捅來鋒利無情的4米精鋼長槍。

這些長槍,有如長了眼睛一般,迅速地扎穿了他們的頭部、頸部與胸部,讓他們迅速走向死亡。

在這樣殘酷的屠殺與絕對的死亡面前,被包圍于山谷的耿軍徹底崩潰了,紛紛跪地乞降,哀求饒命。

一直冷靜地看著戰局進展的安和尚,到了這時,終於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他立刻下令,接受那剩餘的三千多名耿軍的投降,然後全軍快速打掃完戰場,便安排一批輔兵先押著俘虜撤離。

而他自已,則是帶到全部兵馬,離開伏擊之地,就在安平山下列陣,向前邀擊耿仲明的後部兵馬。

從山谷中傳來的那些連綿震耳的槍聲,立即吸引了正向安平山開進的後部耿軍的注意,他們驚慌失措地向上稟報,同時紛紛緊急集合,就地結陣以自保。

在後面押陣前行的耿仲明,聽到手下稟報,幾乎難以置信。

不是吧,這一路行來,唐軍皆是不見,卻沒想到,他們竟然偷偷地在這安平山谷中設了埋伏。

這般傢伙,端的狡詐無比!

耿仲明一咬牙,狠狠地將頭盔摜在地下,臉上痛悔的表情,幾乎難於言表。

他孃的!難怪這些天來,自已老是有不祥的預感,今天總算應驗了。

要知道,唐軍乃是悍勇久戰的精銳之師,如何真會這般畏怯地遁逃龜縮,豈非笑談。因此,他們一定會潛伏在某處,然後突然跳出來給自已兇狠一擊。

今天這場戰敗,說起來,倒還完全是自已這個主將的責任呢。

這些天來,自已對手下軍兵過於放任自流,以致讓他們懈怠鬆弛,全無軍紀,最終在進安平山之時,全無戒備,最終遭遇了全軍覆沒的結果。

於今想來,悔之何及!

只不過,現在前部既滅,唐軍又在安平山處背山列陣,正向自已一路開來,接下來的戰鬥,已是無可避免了。

耿仲明清楚看到,從安平山方向那遙遠的地平線處,彷彿有一條黑線一躍而出,開始極細極淡,漸漸地越變越粗,最終這條黑線有如變魔術一般,變幻出無數的兵馬與旗幟,刀槍耀目,戰馬嘶鳴,呼嘯吶喊著,向自已的方向洶涌衝來。

此時已近正午,天氣開始變得十分炎熱,在滾滾熱浪中,這些衝來的兵馬,呈現出扭曲而怪異的形狀,看上去十分不真實,彷彿夢幻般的存在。

耿仲明手中的千里鏡,叮噹掉地,他的臉色,瞬間變成一片慘白。

看這架勢,對面的唐軍各部兵馬加起來,足有十多萬之衆呢,這十多萬唐軍倒是要前後合擊,將自已這僅剩一萬五千人的兵馬,全部消滅於安平山前這塊空曠之地呢。

豆大的汗珠,從耿仲明的臉上滾滾而落。

當初自已想當然的錯誤,終成了現在無可挽可的惡劣局勢。

怎麼辦?

現在到底該怎麼辦?!

不過,就在他心急如焚一片迷茫之時,遠處滾滾而來的唐軍軍陣,已然越行越近,充滿了一種無可言說的壓迫感。

眼見得後面的唐軍軍陣,越行越近,冷汗直落的耿仲明知道,自已再不作決斷已是不行了。

他忽然電光火石般地一閃念,頓時明白現在的自已,想要脫身已是不能了。唯一可行之計,便是令後面尚在行進的孔有德部加快速度與自已匯合,然後兩軍合一,一道共抗唐軍,方可復有勝機。

“傳我軍令,全軍速速就地結陣,迎敵,以抗敵軍!”

“得令!”

“派出使者,速速返程通知後面的孔有德王爺,令他率其部四萬兵馬,立即趕赴安平山,與我軍一道抗擊唐軍的進攻!”

“得令!”

望著傳信的使者拍馬遠去,耿仲明雙目之中滿是憂色。

敵軍已近在眼前,這使者就算再快馬加鞭,而孔有德部就算再拼力趕來,又能及時趕得上這場雙方實力懸殊的戰鬥嗎?

或許,更可以說,他們能否趕上這場戰鬥還在其次,自已能不能在兵力懸殊士氣低迷的情況下,堅持到孔有德趕到,纔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想到這裡,耿仲明忍不住一聲長嘆。

眼下,也只能寄望於上天保佑,自已這一萬五千部下,能堅持到孔有德部到來了吧。

畢竟,自已手下有一萬五千士卒,並沒有到只能舉手投降的地步,唐軍剛剛消滅自已的前部兵馬,力氣多有消耗,只怕一時間也吃不下自已,也許,他們也會畏於進攻,而與自已形成長相對峙之態,這對自已來說,便是最好的結果了。

熱烈炙人的豔陽下,這平曠的遼中原野上,一萬五千名耿軍軍兵排成一個長長的矩形戰陣,兩邊各有一千餘名騎兵護住兩翼,迎著對面的唐軍,作好了戰鬥準備。

而隨著唐軍的行進,耿仲明亦迅速地看清了唐軍的陣形。

唐軍排成的陣型,是一個寬度幾乎是自已三倍的一字長蛇陣,一萬餘名盾兵一字排開,那鑲著兩排銳利尖利的大盾,有如一道臨時築立的鋼鐵之牆。

而在盾兵之後,則是密密麻麻的槍兵,他們在這盾兵築成的鋼鐵牆上,在每面盾牌的上方,都擱有一根寒光閃爍的4米精鋼長槍,有如蓄勢待發的毒龍,陰狠地等到著對面越走越近的獵物。

唐軍槍兵足有三層,可以確保有足夠的兵力填補損失,整個陣形十分嚴整,充滿了凜凜殺氣。

而在槍兵後面,是手持震天雷的唐軍輔兵,這些未著盔甲的輔兵,其實是唐軍殺手鐗般的存在。他們每人腰間掛著十多顆單手震天雷,看似無甚攻擊力的他們,其實卻是唐軍最大的秘密武器。

在整個唐軍槍盾戰陣後面,則是分列著兩部騎兵,以及兩部重甲橫行隊員,以這兩股部隊,來保護側翼安全。

一場規模宏大的正面交鋒,就要正式開始了。

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七章 攢典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侵彰化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八百一十三章 陣斬孔廷訓,直逼莊河城第十七章 職爭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危局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遼陽 援兵突至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六百五十八章 清廷驚變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三十章 規劃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七百八十章 四面圍擊 崩潰在即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二百二十七章 虛封其爵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三百五十二章 聯軍的勝利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十一章 酒樓第二百九十五章 規劃 娶親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錫,滅大順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五百一十七章 聯合楯車
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七章 攢典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侵彰化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八百一十三章 陣斬孔廷訓,直逼莊河城第十七章 職爭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危局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遼陽 援兵突至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六百五十八章 清廷驚變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三十章 規劃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七百八十章 四面圍擊 崩潰在即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二百二十七章 虛封其爵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三百五十二章 聯軍的勝利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十一章 酒樓第二百九十五章 規劃 娶親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錫,滅大順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五百一十七章 聯合楯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舞阳县| 盘锦市| 神木县| 沂源县| 海门市| 中宁县| 班戈县| 福泉市| 大姚县| 茂名市| 湘潭县| 且末县| 克山县| 北海市| 霞浦县| 荆门市| 龙海市| 榆中县| 汪清县| 湘阴县| 屯留县| 二连浩特市| 赤峰市| 南溪县| 建阳市| 永康市| 南澳县| 水富县| 高台县| 红桥区| 襄垣县| 鹿泉市| 黄浦区| 那曲县| 安康市| 玉树县| 屏南县| 雷波县| 洞头县|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