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

三天後,經過仔細謀劃的守備王道奇,給哨騎隊下達了外派墩堡駐紮的軍令。

具體軍令內容爲,由所內哨騎隊分出一部分哨騎夜不收,前往廣寧中屯所東南面的不歸墩駐紮,以防備野匪海寇之類襲擊廣寧中屯所。

聽得如此命令,哨騎隊頓時羣情激憤,十分不滿。

最爲惱怒是的哨騎隊長,把總高樸。他恨恨地朝地上啐了一口,大罵道:“狗入的王道奇,處心積慮想把咱們哨騎隊給拆分了啊!奶奶的,這般欺侮老子,這廣寧中屯所不呆了!老子直接拉隊伍回山海關,再投尤世威大人去!”

田威亦是一旁憤恨地說道:“王道奇這廝端的可恨!你們聽聽這派咱們去的地方,不歸墩!呸,呸,呸!這破名字說出來,便是他孃的晦氣!”

在衆人的一片喧譁吵嚷聲中,副隊長-李嘯,倒是一臉平靜。

他剛纔已向熟悉周圍環境的莫長榮打聽過不歸墩的情況。原來在廣寧中屯所附近,有幾座較大的邊軍墩堡。分別是,當北墩,南合墩,二臺墩,三臺墩,平安墩,石佛溝墩,樹窪兒墩,高領墩,以及這座不歸墩。

這不歸墩的名字,是因爲建在當地一個名叫不歸坡的地方,方這般取名。這裡,東面離錦州海岸頗近,西面便是杏山驛,再往南則是寧遠衛的地界。

前幾年,遼西兵馬充足時,此處派有二十多名軍士與民卒共同護守,後來因遼西兵馬大部喪失於大淩河之戰中,這不歸墩的軍士,便與其它那些墩堡一樣,全部撤回廣寧中屯所中,只留下民卒駐守。

但在去年年底,該堡被海盜侵襲,全部的駐堡民卒被殺,裡面財物亦被洗劫一空,此堡因此廢棄。沒想到,今天王道奇卻要命令哨騎隊分兵前往守衛這個地方。說起來,王道奇派哨騎隊到這個名字不吉利並且死過多人的墩堡,其中未嘗沒有想惡意捉弄人的小人居心。

李嘯前世便是個理性主義者,對於所謂的地名吉利與否之類,一向不太在意。在他看來,縱然墩堡名字取得再好,若無實力守衛,也只不過是虛談罷了。

李嘯心下暗歎,現在,王道奇終於對哨騎隊動手了。這幾乎是明顯的公報私仇的方式,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只是在隊長高樸等人這般激憤之時,李嘯心下,卻開始有另一個想法。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也許,離開這監查嚴密的廣寧中屯所主堡,離開堡內被限制得死死的哨騎隊主隊,去那偏遠荒僻的不歸墩,倒是一個可以獲得更好發展的新機會。

畢竟,自已還有私藏起來的那4000兩銀子和300多兩黃金。。。。。。

“把總,王守備這般下達軍令,想必是上頭亦已批準。若我等執意對抗,只怕正好中了此人奸計。”思慮周全的李嘯,將高樸拉到一旁,低聲對他說道。

“哼,俺高樸最厭這等背後捅刀的小人,有本事當面與俺廝殺,俺縱死了,眉頭都不皺一下!這腌臢鳥人,竟使出這等奸計來陷害我等,實實可惡之極!”高樸猶是憤恨大罵。

“把總,現在不是意氣用事之時,我哨騎隊不可落下把柄於此小人手中。我在想,現在所內哨騎諸事繁多,責任重大,就請把總留於所內,讓李某率一部分哨騎,前往不歸墩駐紮守衛。”李嘯誠懇說道。

高樸用一種同情與擔憂混合的眼神直直地看著他,最後,他長嘆了一口氣,點了點頭。

“李副隊,這前往不歸墩的哨騎人選,你自已挑,只要你選好了,哪個若不去,老子打斷他的腿!”

聽到高樸粗豪的言語,李嘯笑著向他致謝。

其實李嘯現在哨騎隊中,人緣極好,除了因爲他自身立得這般功業受人崇敬外,李嘯爲人豪爽,對一衆哨騎兄弟相當大方,當日朝廷所賜的銀兩中,李嘯拿便出了不少銀子爲哨騎隊的兄弟擺席吃酒,購買生活用具,添置衣物等等,故深得一衆哨騎的欽佩與擁護。

果然,當李嘯提出,是否有願同去不歸墩的哨騎時,除了沉默不言的華濟等極少數人外,幾乎所有的哨騎都答應同去。

連田威莫長榮這兩名當日與李嘯爭鬥的老資格哨騎,也向李嘯大表忠誠,願意一同前往。

最終,李嘯經過考慮,選了田威與另外6名哨騎。這幾人知道自已將與副隊李嘯一同前往不歸墩,竟然都相當歡喜,有如中獎一般,倒讓李嘯莫名感慨。

能追隨武力卓越又臨機善斷的領導,其實是每一名渴望建功立業的軍士心中最大的嚮往。

莫長榮和其他沒入選的哨騎們,則是一臉失落。

雖然李嘯單獨向莫長榮解釋說,把總高樸這邊,也需要經驗豐富的老哨騎輔佐,但他臉上卻還是排解不開的鬱悶神色。

接下來,高樸安排歡送酒宴,一衆哨騎把酒盡歡。

宴畢,李嘯等人整理行裝,打包出發。隨後,李嘯等8名哨騎,縱馬出了東門,逶迤而去。

一衆哨騎全部用一種留戀與不捨的表情看著李嘯他們飛奔而去,此時只有華濟,雖臉上作出沉重之色,心下卻幾乎樂開了花。

這狗入的李嘯,本想著還要與他好好暗鬥一番,卻沒想到此人竟自已離去了,倒省了自已好一番心思。

李嘯啊李嘯,你這個金州來的鄉下獵戶,到底還是經驗不足啊,你以爲,那不歸墩,真是什麼好去處不成。哼,這般廢棄的墩堡,只怕你這一去,連落腳都難。。。。。。

二個時辰後,李嘯等人,到達了不歸墩外。

在離墩堡尚有幾十步外,李嘯等人立刻聞到了一股濃烈刺鼻的惡臭。

“他孃的,這哪裡是個墩臺,便是個茅廁也沒這般臭味薰人。”田威忍不住嘟囔起來,一邊厭惡地摭住鼻子。

一衆哨騎掩鼻之際,此時的李嘯,正在仔地觀望這不歸墩的外觀與情況。

李嘯觀察到,這不歸墩,應該是一座遼東地區比較典型的較大邊墩。在袁崇煥及後來的孫承宗等遼東經略的苦心經營下,現在的遼西,到處都有這樣的星星點點分佈的邊墩,以及更加密佈林立的火路墩,這些墩臺和軍堡,所城,衛城,鎮城等軍事設施一起,組成了一個龐大而嚴密的防禦體系。正是因爲有了這樣堪稱這個時代頂級的防禦體系,直至鬆錦大戰前,遼西地區才能一直保持安寧。那韃酋皇太極幾次入關,也均不敢打遼西的主意,皆是繞過此地,往蒙古諸部境內穿插過去,方得從大同或宣府等地破牆入關。

李嘯率衆人策馬圍著不歸墩兜了一圈,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不歸墩的全部形狀。

此墩臺高達十五米,周圍包磚,整個外形呈斜梯狀,上面蓋有望廳,墩身四角均立有燈柱,原本插有的明軍日月軍旗,現在只剩幾根長滿綠苔的木桿子,每個燈柱上面所掛燈籠,也皆破爛不堪落滿了塵灰。而以墩身爲基點,環修了一圈長達近半里多的馬圈圍牆,馬圈圍牆均高三米以上。又以馬圈圍牆爲基點,隔上五六米遠,環挖護墩濠溝,溝深二米,寬一丈。整個墩臺只有朝西面的墩身處,有一面開口,設立吊橋,作爲與外界聯繫的唯一通道。

在李嘯與一衆哨騎看來,此時的不歸墩,與其說是個墩臺,倒不如說是個垃圾場更合適。

從不歸墩內,到外面的濠溝中,到處都是糞便與垃圾混雜成片,腐臭發黑的污水滯留於角落與陰溝中。整個不歸墩內外,都是惡臭熏天,讓人難於呼吸。此時的遼西,天氣已漸漸轉涼,但在不歸墩這裡,嗡嗡的蒼蠅依然成羣結隊,密集飛舞,李嘯厭惡地揮手想把它們趕開,卻是徒勞無功。

“傳我之令,立刻開始打掃清洗此地,務必在天黑前,清出可以落腳歇息的地方。”李嘯下令後,率先拿起一把鐵鍬,向一堆零亂的垃圾走去。

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三百四十四章 鐵模鑄炮成功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陸合圍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十一章 酒樓第五十六章 大賺(二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你自盡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第六百六十三章 突劫法場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一章 穿越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稱監國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敵鋒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九十章 引寇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
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三百四十四章 鐵模鑄炮成功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陸合圍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十一章 酒樓第五十六章 大賺(二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你自盡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第六百六十三章 突劫法場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一章 穿越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稱監國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敵鋒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九十章 引寇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城区| 宣武区| 泸西县| 乐亭县| 鹰潭市| 大姚县| 大城县| 石狮市| 浦北县| 门头沟区| 张家港市| 安阳市| 正安县| 普洱| 高碑店市| 平泉县| 大荔县| 文化| 监利县| 伊金霍洛旗| 获嘉县| 泸水县| 东阿县| 海林市| 师宗县| 丽水市| 黑龙江省| 台北市| 漠河县| 茂名市| 朝阳区| 灵璧县| 兴宁市| 钦州市| 武汉市| 锦屏县| 左云县| 松桃| 历史| 永川市| 淮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