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

宋獻(xiàn)策急急返回西安,立即向李自成稟報了與李嘯的談判結(jié)果。一臉焦色的李自成,心裡那塊懸掛著的石頭,終於落地。

不過,想到要就此將整個陝甘之地,包括現(xiàn)在的大順國都西安,就這樣拱手讓給唐軍,李自成心下,還是莫名感傷。

唉,真沒想到,俺老李起兵造反,幹到現(xiàn)在,卻是輸了個蛋兒精光,這世道造化,真他孃的讓人猜度不透哇。

李嘯這廝,倒是好歹分得清主次矛盾,樂意看著自已去進(jìn)攻葉爾羌汗國,以期達(dá)到借刀殺人的效果,這廝的心計與理智,確是自已難以相匹,望塵莫及啊。

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這廝終會撕下面具,登上那垂涎已久的皇帝寶座吧。

沒想到,自已打拼一生,最終這整個天下,還是要讓這個卑賤的遼東獵戶給奪了去,唉,這樣的結(jié)裡,估計是誰都沒想到的吧。

李自成一聲長嘆,從迷思中回過神來,便立即下令:“傳俺旨令,各國各處兵馬齊聚西安,空出城池與州鎮(zhèn)讓唐軍接收,西安與各地的官員亦要立即打點(diǎn)行裝,整備軍械,集齊糧草,待兵馬匯齊後,全軍前往嘉峪關(guān),準(zhǔn)備出關(guān)作戰(zhàn),攻打葉爾羌汗國!”

“是,微臣遵旨?!?

李自成這命令一下,陝甘各處的順軍軍兵,頓是如遇大赦,紛紛立即拔寨起營,全部往西安撤去,留下了一座座不設(shè)防的城池,任由唐軍接收。

對於這般結(jié)果,上自唐王李嘯,下至普通一卒,自然皆是十分滿意。他們刻意放慢了步伐,任由順軍撤走後,再逐城逐地地加以接收。

這樣的過程,自是無比愜意,堪比公費(fèi)旅遊。

順軍撤走得極快,僅在八天後,就全部集齊於西安一帶,李自成一聲令下,全軍西去,直奔嘉峪關(guān)。

他前腳剛走,後面便是鋪天蓋地的唐軍洶涌而來,準(zhǔn)備進(jìn)入西安這座千年古城。

在這裡,接下來,唐軍開始舉行盛大的入城儀式,全軍準(zhǔn)備從西安北門入城,直到大順皇宮之外。

而在唐軍尚未入城之際,已被一衆(zhòng)閒散百姓先看到了,一傳十,十傳百,在街上秩序大定後,本就好熱鬧的西安百姓們,聽聞唐軍即將舉行入城儀式,立刻轟動了。

大批的西安百姓,男女老少啥人都有,從四面八方跑來看熱鬧,將個北門甕城圍得緊緊的,人人都伸長了脖子,踮著腳往甕城內(nèi)張望,對城外正在列陣準(zhǔn)備的唐軍,指指點(diǎn)點(diǎn),七嘴八舌,讚歎不已。

“瞧見沒,這就是唐王的兵馬!真真氣勢磅礴,軍容嚴(yán)整,端的威風(fēng)凜凜。小老兒在西安活了大半輩子,還從未見過如此精銳之官軍,真真讓小老兒開了眼界啊!”

“你們知道不,聽說呀,這是唐王手下直轄的兵馬,嘖嘖,真是好軍容,好氣勢。依我看,先前李賊手下的順軍,與唐王手下兵馬相比,咳,那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咳,那可不!李賊乃流賊起家,手下兵馬除了掛個官軍名號,與土匪強(qiáng)盜復(fù)有何異。這些禍害百姓的草寇,與這唐王兵馬相比,咳,擦鞋都不夠!”

“就是,這幫混蛋,除了殺人越貨,就是偷雞摸狗,禍害百姓倒是最爲(wèi)擅長,這不,都不敢再與唐軍交戰(zhàn)了,只管一個個西竄而去,真他孃的一幫瓜慫。俺在想,順軍真要出城去與唐王戰(zhàn)上一場,怕是尿都要嚇出來啦!唉,真希望唐王兵馬長駐西安,再不給闖賊以可乘之機(jī),咱老百姓,可就有個平安日子過囉。”

一衆(zhòng)百姓們吱吱喳喳地評說著,彷彿看免費(fèi)大戲一般,竟不肯散去,以致附近的街道都圍得水泄不通,好熱鬧的西安百姓們,甚至開始不停地往北門甕城內(nèi)擠,一個個伸著脖子,有如一羣被人提起脖子的鴨兒,彷彿要這樣,才能更仔細(xì)看看城外唐軍,到底長個什麼樣。

在整編列隊完畢後後,李嘯下令,由他親自率領(lǐng)數(shù)萬名精銳兵馬,從北面安遠(yuǎn)門外,列隊進(jìn)入。

鞭炮齊鳴,彩旗飛舞,鑼鼓喧天,由一衆(zhòng)鎧甲鮮明的護(hù)衛(wèi)騎兵引爲(wèi)前部,那雄姿英發(fā)氣宇軒昂的唐王李嘯,在一衆(zhòng)護(hù)衛(wèi)的保護(hù)下,從北邊的安遠(yuǎn)門,昂然而入。

此時,見到唐軍入城,城中百姓更是蜂擁前來,他們沿著街道兩邊,站得密密麻麻。人人伸長了脖子,都來看那唐王李嘯,究竟是何風(fēng)采,到底是何等人物。

百姓熱情踴躍,人人嘻笑顏開,引頸直望,場面十分熱烈。因前來觀看的百姓數(shù)量太多,唐軍不得不先派出大批輔兵,站在街道兩邊維持秩序,以確保入城的隊伍能順利通過。

不多時,李嘯在從安遠(yuǎn)門引馬直入,一至正街,衆(zhòng)人見到唐王真貌,竟是這般年輕英武,氣概非凡,不禁大爲(wèi)欽佩。

隨即,他們復(fù)見其下的精銳騎兵軍旅,皆是裝備精良,刀槍耀目,堪稱威武之師熊羆之旅,這西安城的百姓們,頓是歡聲如雷,掌聲如潮。那百姓的連聲歡呼,有如雷鳴一般,迅速席捲了整個城市。

李嘯端坐馬上,一眼看去,卻只是兩旁街道上,皆是黑壓壓的人頭,歡呼吵鬧混成一片,後來在維持秩序的輔兵喝斥下,才漸漸變的鴉雀無聲。

李嘯打馬上前,緩步前行,在一衆(zhòng)護(hù)衛(wèi)騎兵保護(hù)下的他,不停向兩旁的百姓微笑著揮手致意。

看到他如此形象親民,完全沒有半點(diǎn)唐王的架子,城中趕來圍觀的數(shù)十萬百姓,有不少人竟流下熱淚。待李嘯稍近一些,便一個個山呼萬歲,俯首而跪。

聽到這如洶涌涌海潮般襲來的萬歲聲,李嘯頓是心下一動。

難道說,民意如此,民心所向,自已榮登大寶的時機(jī),終於要到了嗎?

李嘯臉上笑容愈發(fā)燦爛,也愈發(fā)減慢了行走的速度,在這一排排跪倒的人羣中,緩慢而行。

李嘯越走越遠(yuǎn),終於完全沒入這座千年古城的深處,再不可見……

三天後,李自成親率十五萬兵馬,一齊西出嘉峪關(guān),全力進(jìn)葉爾羌汗國。

不過,葉爾羌汗國已提前偵知李自成兵馬異動向西,亦臨時緊急抽調(diào)了數(shù)萬兵力置於邊城,一時間,大順與葉爾羌倒是打得有來有回,不亦樂乎。

這樣的局面,倒是最符合李嘯先前對戰(zhàn)局的判斷,對於大順與葉爾羌汗國打成這樣的膠著之態(tài),心下甚是喜悅。

這樣坐山觀虎鬥的感覺,不要太好。

不過,現(xiàn)在李自成兵馬衆(zhòng)多,糧草亦足,倒是沒必要對他進(jìn)行緊急支援,唐軍完全可以在嘉峪關(guān)口自在看戲,看大順與葉爾羌汗國狗咬狗打得死去活來。

隨著唐軍迅速接管各處地盤,陝甘一帶迅速平定,各處的殘匪與強(qiáng)盜,亦被唐軍迅速剿滅,

陝甘既下,整個大明帝國的版圖,除了南面那表面臣服的鄭芝龍部外,業(yè)已全部被李嘯納入掌中。四夷賓服,國家一統(tǒng),這般宏圖偉業(yè),堪謂曠古絕今,亦不爲(wèi)過。

李嘯平定陝甘後,便留下安和尚的第二鎮(zhèn)兵馬駐守甘肅,又留莫長榮的第十一鎮(zhèn)兵馬,分駐陝西各地,以策應(yīng)安和尚部兵馬。

其餘進(jìn)攻李自成的兵馬,以及諸如清廷援兵乃至朝鮮與日本的援兵,皆按李嘯之令,全部南下湖廣、江西、浙江三省,李嘯以多達(dá)三十餘萬兵力,有如巨石壓卵一般,攻往鄭芝龍部所在廣東與福建二省。

外夷平定,流寇已除,鄭芝龍這個名義上臣服的藩鎮(zhèn),終於到了要徹底拔除的地步了。

金甌一統(tǒng),安可有缺。

想要國家長治久安,象鄭芝龍這樣的強(qiáng)大藩鎮(zhèn),就一定要徹底消滅,萬不可留下後患。

李嘯這般大規(guī)模調(diào)動兵力南下,其消息自是迅速傳到福州。鄭芝龍得到這般令人恐懼的信息,簡直有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他再不猶豫,立即喚來鄭鴻逵、鄭芝豹、鄭彩、以及其子鄭成功,一道於客廳緊急商議對策。

客廳中的氣氛,壓抑而沉悶,鄭芝龍一臉陰沉,陰鬱得幾乎能滴下水來。

“各位,現(xiàn)在唐軍大兵壓境,兵馬數(shù)量多達(dá)三十餘萬,而我軍在廣東與福建之駐守兵馬,加在緊急擴(kuò)編之?dāng)?shù),亦僅有十五萬之衆(zhòng),不足唐軍一半。唐軍復(fù)有大批強(qiáng)大火炮助陣,這般強(qiáng)力來攻,我軍何以擋之?!?

鄭芝龍憂心忡忡地說完這段話語,下面又是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知道,三十餘萬唐軍的強(qiáng)大兵力壓境,到底意味著什麼,在這關(guān)鍵的時刻,也許只要一著出招,就可能會有個滿盤皆輸?shù)慕Y(jié)果。

一片沉寂中,竟是鄭芝龍之子鄭成功率先發(fā)言,他環(huán)視了一圈衆(zhòng)人,便輕嘆一聲道:“父侯,各位,以在下之見,現(xiàn)在唯一真正可行之計,便是趁唐軍尚未攻來之機(jī),立即向唐軍投誠?!?

鄭成功此話一出,滿座皆驚,所有人都象看稀奇動物一樣,怔怔地望向他,好象對這位年輕的世子,從來不認(rèn)識一樣。

鄭芝龍亦皺著眉頭,怔怔地望著面前的兒子,悶悶地問了一句:“成功,你何出此言?”

鄭成功沉聲回道:“稟父侯,孩兒已仔細(xì)考慮過,形勢比人強(qiáng),李自成的大順,以及塞邊的滿清,皆是敗亡得太快,根本就不足以讓我軍積蓄實力。現(xiàn)在我軍兵馬不足,又缺火器,如何是唐軍的對手。若父侯想要保全功名富貴,就非得走這一步不可。”

他略頓了一下,又急急道:“父侯,現(xiàn)在唐軍已基本一統(tǒng)明境,四夷亦全部賓服,更派出大批援兵爲(wèi)其助戰(zhàn),李嘯軍威之盛,可謂已達(dá)頂峰。這般強(qiáng)橫實力之下,我軍如何可與其抗衡。若不抓緊時間,趁唐軍尚未開始進(jìn)攻之前,就立即向其主動投誠,方可得其賞識,最終憑主動獻(xiàn)納之功,既免卻一場刀兵之災(zāi),又可保全身家性命與各人財產(chǎn),豈非甚好之策麼?”

鄭成功說完,鄭芝龍眉頭依然緊皺,卻是猶自沉吟不語。就在這時,鄭芝豹一聲大吼:“不可!萬萬不可就這般向唐軍投誠!”

他這一吼,聲震屋瓦,倒是嚇得衆(zhòng)人爲(wèi)之一怔,目光隨之齊齊望向他。

鄭芝豹昂然站起,握緊沙鉢大的右拳,威嚇性地一揮,大喝道:“大哥,各位,我軍兵馬雖不及唐軍一半,但是卻是憑城池與關(guān)隘固守,其兵馬數(shù)量,縱然少於唐軍,復(fù)有何妨!更何況,我軍有比唐軍更加強(qiáng)力的水師,既可以先行打敗唐軍水師,徹底控制東南亞一帶的海域,又可以對廣東與福建提供源源不絕的支援,唐軍想要一舉打垮我軍,怕是非易。若兩軍長相對抗下去,唐軍兵馬遠(yuǎn)來,必不能久,等到他最迫退兵之時,我軍機(jī)會就來了?!?

鄭芝豹說到這裡,一旁鄭彩亦急急插言:“芝豹兄說得有理。他孃的,一槍不打就舉手投降,實在太墮我鄭家顏面。更何況,我軍以逸待勞,憑城固守,唐軍兵馬縱然比我軍多了一倍,復(fù)有何懼。我在想,若是我軍水師先行將李嘯的唐軍水師擊垮,那對他們的軍心士氣,亦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到時候,唐軍久攻不下,必會退兵,我軍再乘機(jī)相攻,說不定能大獲全勝呢?!?

鄭彩這話一完,鄭芝龍竟微微頷首,臉上似有贊同之色。

而見這兩位叔叔皆這般看法,鄭成功頓是著急,他大聲喊道:“二位叔叔,你們想的事情,未免太過一廂情願。我就問你們,我軍之兵卒,比起清軍與順軍來說,實力如何?是不是皆不如他們?連清軍與順軍都被唐軍迅速打垮,你們又爲(wèi)何有這般信心,可以久守城池,可以順利熬到唐軍退兵?大軍當(dāng)前,這樣自我麻痹與安慰,又豈非笑談?”

鄭成功的話語剛蕱,鄭芝龍忍不住一聲長嘆。

他本來就是個猶豫寡斷之人,聽了各人的意見後,更是心亂如麻,不知道接下來,到底要如何應(yīng)對方爲(wèi)合適。

他用求援般的目光望向一旁一直沉默不語的鄭鴻逵,希望這位在他看來足智多謀的弟弟能發(fā)表意見,給他指出一條光明之路。

鄭鴻逵見兄長的目光望向自已,知道自已也到了一定要表態(tài)的地步,他一聲輕嘆,捋了一下鬍鬚,便向鄭芝龍說道:“兄長,小弟認(rèn)爲(wèi),我軍現(xiàn)在狀況,有兩條路可走,即既可以向唐軍投誠,也可與唐軍一戰(zhàn)。”

鄭鴻逵這番話語,讓座中各人,頓時皆是呆住。

靠,這般模棱兩可的話語,到底是什麼意思?!

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二章 伏擊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當(dāng)?shù)溃粨舳鴿?/a>第七百九十四章 紅河平原決戰(zhàn)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guān)第二百八十一章 艱難談判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quán)力是毒藥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wǎng) 八方捕魚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jìn)攻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jī)器第二百零三章 財源滾滾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zhàn)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jìn)爲(wèi)退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jìn)營囗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六百五十一章 此計只爲(wèi)賺你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wǎng) 八方捕魚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jī)弩之威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六百六十章 復(fù)縣之困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xiàn)頭,以促合盟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二百二十一章 奪城突變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fēng)沙攻城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一百七十一章 後金之亂(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nèi)訌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fù)臺北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wèi)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zhàn)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guī)劃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shù)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zhàn)第二百一十七章 無間道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十二章 搶馬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請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
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二章 伏擊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當(dāng)?shù)?,一擊而?/a>第七百九十四章 紅河平原決戰(zhàn)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guān)第二百八十一章 艱難談判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quán)力是毒藥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wǎng) 八方捕魚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jìn)攻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jī)器第二百零三章 財源滾滾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zhàn)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jìn)爲(wèi)退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jìn)營囗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六百五十一章 此計只爲(wèi)賺你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wǎng) 八方捕魚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jī)弩之威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六百六十章 復(fù)縣之困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xiàn)頭,以促合盟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二百二十一章 奪城突變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fēng)沙攻城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一百七十一章 後金之亂(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nèi)訌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fù)臺北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wèi)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zhàn)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guī)劃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shù)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zhàn)第二百一十七章 無間道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十二章 搶馬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請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绥化市| 凤山市| 东台市| 凌源市| 北安市| 高雄市| 东城区| 惠水县| 台湾省| 陈巴尔虎旗| 柞水县| 兴山县| 长寿区| 方山县| 南雄市| 行唐县| 南昌县| 大姚县| 迁西县| 上栗县| 瓦房店市| 高陵县| 洛南县| 景宁| 息烽县| 成都市| 岑溪市| 郸城县| 禄劝| 沁水县| 武宣县| 阿图什市| 临夏县| 龙山县| 文昌市| 英超| 方城县| 襄垣县| 洪江市| 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