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

在突然掩至的明軍水師猛烈的打擊下,清軍水師迅速潰敗。

清軍那十艘佟克申式船隻,十艘朝鮮馬氏船隻,全部被明軍擊毀沉沒,另外的八十艘小船至少有五六十艘被擊沉,只有二三十艘逃到岸邊,水師的軍兵有如兔子一般驚慌遠竄,很快就消失在滂沱大雨中。

而對它們發動攻擊的明軍艦隻,傷亡情況簡直微不足道。竟只有二艘原東江鎮投降的小型船隻,被慌不擇路撞將過來的清軍船隻,撞傷了尾部,受了一點輕傷。

而那些在海中掙扎哭泣,哀聲連喊救命的清軍水師兵員,明軍根本不予救援,冷酷地看著他們在海上掙扎了一番後,活活淹死在海中。

至此,清軍水師徹底潰滅,整個聯繫朝鮮大陸與江華島的一公里寬海峽,被明軍徹底封鎖。

一身精鋼鎧甲,身系鮮紅織花披風,有如雕像一般站在升龍號船首的明軍統帥李嘯,見到眼前清軍水師徹底覆滅的慘況,心中十分滿意,嘴角浮起滿意的微笑。

古羅馬詩人維吉爾曾在詩中寫道:“沒什麼比在日落時,欣賞落水的敵人在海中掙扎死去,更讓人愉快了。”現在,李嘯心下,亦是同樣的觀感。

此時,他在心下,再次爲自已今天能在清軍登陸日,及時趕到江華島而十分慶幸。

能在這個決定戰爭進程的關鍵點,順利趕到戰場,不能不說是上天的眷顧。

而在他身旁,水師副總頭,荷蘭人約瑟夫,亦一臉喜色地觀望遍佈海面的清軍水師船體殘骸,他嘴中吹著輕快的口哨,一雙藍眼睛中滿是興奮的光芒。

“李大人,看來我們來得很及時,沒有誤了宴會時間。以我看來,這次宴會的餐前甜點和開胃酒,味道倒是不錯。”約瑟夫嘴角彎成一個愉快的弧度,笑著對肅立船頭的李嘯說道。

李嘯微笑著點點頭:“是啊,味道非常好。不過,現在餐前甜點已吃完,下一步,我軍要開始吃正餐了。”

隨及,李嘯下令,赤鳳營甲總、乙總軍兵,立即登陸江華島,擺出長長的槍盾戰陣,徑直逼向正在攻打江華島城城的清軍。

在槍兵與盾兵上岸之時,600名玄虎重騎,600名飛鷂子,600名橫行哨重甲步兵,以及新組建的900名滿洲騎兵哨,亦一同登陸。

大批的明軍騎兵上岸後,迅速地砍殺完留守海岸邊,看守輜重的一百多名清軍輔兵,繳獲了大批的清軍輜重後,又立刻分成左右兩翼,保護步兵兩側,一同向攻城的清軍逼去。

現在船上,只有那1000名輔兵,尚留在船上待命,其餘的步騎兵,已全部派出。

“撤,快撤回來,狗入的明軍攻上來了!”

在看到海岸上,黑壓壓的明軍士兵,開始上岸向自已方向攻來後,一臉慘色的阿巴泰,緊急鳴金,讓全部的攻城部隊退回,以抵禦明軍從背後發動的攻擊。同時他命令大批的巴喀什兵,繞著南、北、東三面城牆疾奔,大聲吼叫著讓攻上城頭的清軍退回來。

聽到鳴金的聲音是從已方後陣傳來,城頭的清軍簡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怎麼回事?

這眼看著江華島城就要被立刻攻下了,眼看著這滿城的財寶與女子都將屬於自已了,怎麼現在後陣中,反而會突然有大批的明軍攻來?

這,這怎麼可能?!

眼見得破城在望的清軍們,頓時人人滿心憤恨,卻無可奈何,紛紛咒罵著順著攻城梯往回爬去。

而見得清軍退去,原本在城頭死傷頗重,瀕於崩潰的朝鮮守兵,頓時緩過氣來。不過,被清軍打怕了的他們,卻不敢趁機追殺後撤的清軍,而是個個瞪著眼喘著粗氣站在原地,目送著清軍退下城去。

已是手、背、腿多處受傷的大將李仁瞻,猶在拼死苦戰之際,見得清軍忽有如洪水退潮般往城下退去,頓是驚疑不已。

他透過重重雨幕,在目光盡頭的的江華島海岸線外,依稀可以看到有數十艘大型艦船的模糊身影,還可隱約看到,有一支軍隊,正排著整齊的戰陣,向城下的清軍步步進逼。

李仁瞻原本呆滯沮喪的眼神中,猛然開始有希望的火花在劇烈的跳動。

援軍來了!

援軍終於來了!

千呼萬喚,日思夜唸的援軍,總算在江華島城即將落於敵手之際,順利趕來了!

“拿千里鏡來!”

李仁瞻向一旁同樣呆住的護衛大聲吼道。

旁邊的護衛急急將一隻銅製千里鏡遞給他,李仁瞻一把奪過,伸長脖子向那支整齊而來的軍隊,仔細眺望。

“哈哈,來的是大明的援軍!本將就知道,大明這樣的天朝上國,是絕不會捨棄蔽邦的!”

看清了這隻軍隊中,那許多面在雨中飄揚的大明日月旗,李仁瞻心下的歡喜無以復加。

“將軍,大明天兵已至,我軍可要配合他們,殺出城去,與他們裡外相合,一道夾擊清虜?”一名護衛問道。

李仁瞻略一沉吟,隨即搖了搖頭;“不可,我軍戰至此時,軍兵氣力已竭,若再要出城與清軍作戰,只恐難於相持。還是穩守江華島城爲要。”

李仁瞻頓了頓,抹了把滿臉的雨水,又大笑說道:“以本將觀之,所來之明軍,極有氣勢,戰陣嚴整,當是精銳之師。我等就在城上,好好觀看天朝上國的大明天兵,如何消滅這些可惡的韃虜吧。”

在離江華島城東面城牆約一百來步外,清軍業已緊急擺好陣型。而保持著嚴整陣形,不斷前進的明軍,在兩刻多鐘的行進後,終於到了離清軍不過二百來步的地方。

在遠遠地看到這支鐵甲森森,刀槍明耀的明軍,有如一架整齊的機器般大步行來之時,久經戰陣的阿巴泰,便敏銳地感覺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

他在心下迅速地想到,這支充滿了殺氣與威壓的明軍,應是明軍中難得的精銳了。只是,明軍精銳有限,能在阿巴泰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不過那麼屈指可數的幾隻,那麼,這次來的明軍,會是誰的部隊呢?

當對面的明軍越發行近後,通過千里鏡仔細觀察的阿巴泰,看到那面曾在金湯城頭見過的猛虎嘯日軍旗,以及多面斗大的李字旗時,他終於知道,來救援這江華島城的,是哪部明軍了。

操,狗入的李嘯,本將與你,真他孃的冤家路窄啊!

放下千里鏡的阿巴泰,牙齒咬得格格響,隨即下令,全軍作好戰鬥準備,要與對面前來的明軍,決一死戰。

阿巴泰迅速地評估了一下雙方的戰力。

現在阿巴泰所統的九千兵馬,在經過這番攻城戰後,約有三百多名清軍死傷,可謂無妨大礙。只不過,因爲這次渡海而來,主要是爲了攻城作戰,故清軍中騎兵較少,不過六百餘名,其中滿洲騎兵與蒙古騎兵各佔一半,餘者8000多人,皆爲步兵。

而對面來的明軍,隨著他們的行進,阿巴泰看到,明軍的步兵,約有3000多名盾兵,6000多名槍兵,身著厚重的三層盔甲,全身上下俱包於甲中,只露出兩隻眼睛,有如機甲野獸一般的重甲步兵600人。

而明軍的騎兵,則是有人馬俱著重甲的重騎兵約600人,身著棉甲的輕騎也有600人,另外還有一支全身俱著純白色的正白旗滿洲盔甲的騎兵約900人。

這隻全身俱著正白旗盔甲的滿州騎兵的出現,有如一把鋒利的刀子,深深刺痛了阿巴泰的心靈。

他猛地想到,這定是當日那隻跟隨伊爾根覺羅阿山,出征錦州的正白旗部滿洲兵馬,沒想到,原本以爲已然全部戰死的他們,這近兩年不見,這些大清的久戰精銳,竟已投靠了李嘯,爲這個卑賤而狡詐的漢狗,效力戰鬥。

阿巴泰立刻又想起,當日在宣府北路的湯泉河畔,自已眼睜睜地看著李嘯軍在金湯城頭拋射震天雷,轟殺了自已千餘軍兵的巨大恥辱。

還有,李嘯這賊廝,後來假扮清軍,攻奪房山縣城,射殺了清軍統帥揚古利,並以欺騙手段俘虜消滅正黃旗部數千精銳,對大清欠下了累累血債。

這個李嘯,他的雙手,可謂沾滿了大清將士的鮮血,而此人的官位爵銜,那都是用忠勇的大清將士的頭顱,才換得的啊!

“狗入的李嘯,本將定要砍了你的頭顱來當尿壺,方解吾恨!”

阿巴泰在心下,用盡了所有污穢的髒詞,把李嘯罵了個狗血淋頭。

蒼茫大雨中,明清雙方緩緩移動戰陣,終於到了彼此僅剩八十餘步的距離,分別站定。

這樣的滂沱大雨中,火銃與弓箭盡皆作廢,阿巴泰不必擔火明軍的火器打放,李嘯也不必擔心清軍能射箭矢,故雙方能夠行進到離彼此只有這麼近的距離。

一名長著滿族人典型面孔的明軍將領,騎著一匹白馬,緩緩策馬到明軍陣前,然後用滿語大聲向清軍陣內喊話。

“統軍清將,乃是何人,速速出來答話。”

見到此人搖頭晃腦在馬上喝喊,阿巴泰眼中卻是怒火熊熊。

操,這個傢伙,不正是揚古利手下的那個喀喇木麼!

沒想到此人,作爲揚古利的親信部下,未死於陣戰之中,卻已背叛恩主,投敵求榮,實實罪不可赦!

阿巴泰怒從心頭起,他迅速策馬到了已方陣前,馬鞭向著喀喇木遙遙一指,厲聲大罵道:“喀喇木!你這背叛大清,賣主求榮之輩,還有臉來陣前喊話。若非天下大雨,弓箭不得用,本帥定要一箭射死你這個無恥奴才!”

聽到阿巴泰的如雷暴喝,喀喇木大吃了一驚,臉上頓覺莫名灼熱。待看清了對面的清軍統帥是阿巴泰後,他輕咳了兩聲,臉上擠出笑容道:“哦,原來是饒餘貝勒統軍前來啊,我喀喇木,倒是一眼還未認出來呢。”

阿巴泰尚未回話,那喀喇木臉色一變,頓是峻厲非常,他大聲喊道:“阿巴泰!你聽好了,現在你部水師已滅,爾等已成甕中之鱉。我猛虎軍兵力衆多,戰力強悍,要滅爾等卻是輕而易舉。本將奉勸你,趁早認清形勢,歸降大明,我家李都督,尚可饒爾一條狗命。如若不從,抗拒天兵,定當當場格殺,千刀萬剮!”

聽到喀喇木這般話語,阿巴泰幾乎氣炸,鬍鬚一抖一抖的他,厲聲大吼道:“喀喇木,你這個無恥的狗奴才,休在這裡大放厥詞!想來勸降本將,實是做夢!今日,我阿巴泰定要與你們這幫明狗決下高下,爲我當日死去的大清將士報此大仇!”

阿巴泰刷地揮刀,刀尖前指,大聲喝道:“大清的勇士,都聽好了,但凡能斬殺明軍者,俱有重賞,殺其將領者,賞一個前程,若能殺掉李嘯者,直封王侯!”

“殺啊!”

“衝啊!”

聽了主將的話語,清軍頓時有如打了雞血,8000名步兵,各各揮舞刀劍,高聲吶喊著,向對面排成筆直戰陣的猛虎軍槍盾戰陣,猛衝過去。

此時喀喇木業已退回本陣,後陣的李嘯,迅速地打出旗語,擂響戰鼓,讓明軍同樣對衝過去。

狹路相逢勇者勝!

在這場純粹的冷兵器作戰中,除了盔甲與武器裝備外,敵我雙方的勇氣,決心,訓練度,配合度等隱性因素,纔是決定陣戰獲勝的根本。

而在這些方面,李嘯有充足的自信認爲,已方的軍兵,盔甲與武器遠比對面的清軍要更精銳,在與清軍多次交戰並獲勝後,信心與勇氣之類心理因素,更是比清軍要明顯高一個臺階。

來吧,阿巴泰,睜大你們的狗眼看看,漢人的軍隊,就在是純粹的冷兵器作戰中,亦要完全戰勝你們,讓你們好好地體會一下,漢人的驕傲與力量!

從天下看去,漫天雨幕下,平緩青綠的草地上,兩條長度近乎相等的黑色直線,砰地一聲悶響,狠狠地撞在一起。

明清雙方,隨及迅速絞殺成一團。

筆直一排,看不到頭也看不尾的猛虎軍盾兵,與迎面直衝過來的清軍步兵們狠狠相撞。

有數十名清軍步兵閃避不及,立刻被大盾上那兩排精鋼尖刺扎得通透,迅速地斷了氣。這樣掛在盾牌上死去的清軍,有如一隻只被串起來的青蛙。

“砰!”

正中的一排盾兵一擊得手,正刻將盾牌扎放於地,組成一排大盾防線。與此同時,後面一長排槍兵,立刻將手中早就飽蓄仇恨與力量的三棱精鋼4米長槍,用盡全身力氣地兇狠直刺那些收腳不住的清軍步兵。幾乎就在一瞬間,一條條全力突刺的4米長槍,如一條條翻飛的毒龍,從盾牌上方獰笑飛出,剎那就讓二十多名來不得躲避的清軍,或是臉上、或是頸間、或是胸口,立刻飈出噴涌的鮮血,哀嚎著倒地身亡。

大雨如注,海天茫茫,在這小島上的這塊平緩的坡地上,人類充分展示了對待同類的猙獰與殘酷。敵我雙方拼死廝殺,刀劍相砍聲,槍盾碰撞聲,長槍射入人體的沉悶噗噗聲,死傷軍兵的慘叫聲,綿延交織在一起,有如死神的歡笑。

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圍赤嵌城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坤興公主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七十章 攻山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六百八十七章 兩縣立定第二章 伏擊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四章 歸途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九百四十一章 長子戰死 兔死狐悲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七百三十六章 前後皆潰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八百四十五章 僥倖回國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爲干戈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軍之威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一百零八章 尋仇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四十一章 凝聚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七十八章 背叛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五百一十七章 聯合楯車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決斷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兇地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五百九十三章 殺俘迫降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著大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
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圍赤嵌城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坤興公主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七十章 攻山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六百八十七章 兩縣立定第二章 伏擊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四章 歸途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九百四十一章 長子戰死 兔死狐悲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七百三十六章 前後皆潰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八百四十五章 僥倖回國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爲干戈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軍之威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一百零八章 尋仇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四十一章 凝聚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七十八章 背叛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五百一十七章 聯合楯車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決斷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兇地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五百九十三章 殺俘迫降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著大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盖州市| 奉新县| 霍城县| 沐川县| 兴安盟| 亳州市| 海南省| 两当县| 乐清市| 集贤县| 阿鲁科尔沁旗| 红原县| 洪雅县| 北海市| 石屏县| 万年县| 丽水市| 宿州市| 油尖旺区| 河西区| 富蕴县| 东辽县| 桑日县| 贺兰县| 博兴县| 祁东县| 涡阳县| 剑阁县| 松江区| 宣威市| 佛学| 财经| 弋阳县| 琼海市| 丽水市| 潮州市| 东至县| 肥西县| 建昌县| 潮安县| 罗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