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

次日清晨,洗漱完畢吃完早飯的李嘯,與安謙一起,登上金湯城城牆,一邊欣賞城外壯闊荒涼的北地風景,一邊隨意地閒聊起來。

“安謙,現(xiàn)在金湯城中所用的羊毛,都是從土默特部換來的吧。”

“正是,就是在上個月末,土默部將全部落中剃下的羊毛,皆送了過來,共有約55萬斤,並已擔我們的要求,分上中下三品進行打包分裝。”

李嘯點點頭,心下卻在想,一般情況下,羊毛一年可剪兩次,第一次在4到5月,第二次在9到10月,他記得上次土默特汗達布爾說過,土墨特部共有羊6萬多隻,那麼,按每隻羊產(chǎn)8到10斤羊毛計算,每次剪毛量可達48至60萬斤。這55萬斤羊毛,確實是他們整個部落全部的羊毛產(chǎn)量。

“李大人,這次土默特部送來的羊毛,以一擔120斤算,共約爲4580多擔,其中上品1100擔,中品2100擔,餘者皆爲下品,按您所定的價格,下等貨算每擔5錢銀子,中等貨每擔8錢銀子,上等貨每擔1兩2錢銀子。總共價值近3000兩銀子。”

聽了安謙的詳細介紹,李嘯臉上,露出快意的笑容。

說實話,李嘯給的這個價格,實在太過低廉,在後世的中國,根本就沒就沒人鳥他。

要知道在現(xiàn)代中國,一斤上好羊毛的價格,在2000年時,便是50元呢。

但在這個年代,羊毛卻不值錢,原因是因爲脫蠟技術(shù)的不成熟,導致羊毛製品無法制成衣物,故無法普及,作爲原料產(chǎn)出地的蒙古人,也只能將這些羊毛製成油膩粗劣的氈子,故李嘯能收購這些羊毛,對於這些蒙古部落來說,相當於讓他們變廢爲寶,得到了一筆額外的財富。

對於極其困窘的土默特部,這3000兩銀子,也算是一筆很可觀的收入了。

在這種一方處於極度強勢,一方則爲完全仰賴的情況下,李嘯當然擁有絕對定價權(quán)。

而這個明末年代,因爲生產(chǎn)工藝比較原始落後,羊毛利用率還是偏低,據(jù)安謙初步估算,一般來說,因去油脫脂處理,以及搬運損失之類,4斤羊毛纔可產(chǎn)生一斤呢絨,按一匹呢絨約長5丈,重量約爲4斤計算,這次土默特部的55萬斤羊毛,約可生3萬4千多匹呢絨。

而按每匹羊毛呢絨8兩的銷售價格來算的話,銷售額可達27.2萬兩,除掉人工、原料以及製造成本,淨利潤絕對可達20萬兩以上!

相比這樣驚人的利潤,李嘯的原料收購所花的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稟李大人,土默特部的羊毛,我軍並未花錢購買,而是用我軍赤鳳衛(wèi)運來的海鹽與鐵器抵換,畢竟這些物品,都是草原上急缺之物。其中海鹽每擔售價爲10兩,抵換了100擔,共1200斤海鹽。另外抵換的鐵器價格,小鐵鍋每個8兩,鐵針每根5分銀子、馬掌每塊5錢銀子,火箸每個.。。。。。。”見李嘯正在思索,安謙笑吟吟地又接著說道。

聽著安謙喜孜孜的彙報,李嘯臉上的喜悅神色,更是盪漾開來。

安謙這人,看似敦厚,這買賣做得夠黑啊!

因爲這樣的價錢,幾乎在搶錢了。

這種一手以極低價格購入羊毛,一手超高價格出售自已產(chǎn)品的交易方式,怎一個爽字了得!

“很好!安總管,等資金回籠充足後,再立即擴建紡紗廠與織布廠,儘量擴大生產(chǎn)額,今後,除了土默特部外,其餘的蒙古諸部,都要儘快與他們建立商業(yè)渠道!”李嘯一臉欣喜地對安謙下令。

李嘯與安謙邊走邊聊,不覺來到金湯城北門上的望廳處,兩人剛在城樓上尋了個位置坐下,便遠遠地看到,城外一名騎兵飛馬疾馳而來。

“總管,總管,關(guān)口外,有大隊的蒙古韃子到來!”

這名騎兵,喘著粗氣進得城來,便快步走上城牆,向正與李嘯一起,在城牆上眺望的安謙致禮稟報。

“哦,那土默特部,不是前一個月纔來賣過羊毛麼?”安謙聽了稟報,顯然有些驚訝。隨即他便向那個軍士問道:“來者卻是何人?”

“稟李總兵,據(jù)他們說,是多個蒙古部落共同派人至我金湯城北面的關(guān)口外,帶著大隊的騎兵護衛(wèi)過來,說是想與我金湯城進行貿(mào)易。”

“哦。”

李嘯與安謙對視一眼,兩人臉上皆不覺一笑。

“真是說曹操,曹操到,看來土默部嚐到了甜頭,其他的蒙古諸部,都要來分一杯羹了。”李嘯大笑道。

“呵呵,這樣的發(fā)財機會,怎麼可能只讓土墨特部獨吞,不論哪個蒙古部落知道了消息,都會按捺不住的。”安謙亦是一臉喜色。

隨即他下令道:“令他們的騎兵留在關(guān)口外,不可進我大明境內(nèi),宣他們各個部落的商隊頭人,到我金湯城下相見。”

“得令!”

金湯城北門外的一塊空地上,李嘯昂然高坐,在此接待一衆(zhòng)遠道而來的蒙古商人。

李嘯爲了防止其中混雜間諜,且不願隨便暴露城中生產(chǎn)機密,故爲妥當起見,在這城外接待他們。

一個個商隊頭領(lǐng)走上前來,向李嘯躬身致禮。

“奈曼部商隊頭領(lǐng)忽忒爾賴,拜見李總兵!”

“喀喇沁部商隊頭領(lǐng)桑臣,拜見李總兵!”

“勒津部…….“

“永謝布部…….”

“阿蘇特部…….”

“鄂爾多斯部……”.

“巴爾虎部……”.

一共七個部落的蒙古部落的商隊頭人,人人一臉恭敬之色地用生硬的漢話向李嘯自報家門,然後再從李嘯面前低頭走過,來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聽了他們報出的部落名號,李嘯發(fā)現(xiàn),這些部落,基本上都是土默特部的臨近部落,可能正是因爲相臨的原因,他們才能最快得到消息,並派出商隊過來吧。

“各位通過土墨特部地界,前來我金湯城,怕是經(jīng)過了一番爭鬥吧。”李嘯臉上笑吟吟地說道。

各名頭領(lǐng)一驚,隨後,奈曼部的商隊頭領(lǐng)忽忒爾賴站起來,向李嘯躬身說道:“大人說得是,那土默特部爲了獨享與貴部的貿(mào)易權(quán),竟派出騎兵襲殺我等,幸得我等七家部落合力將其擊敗,這纔來到了貴部城下。”

李嘯的眉頭,頓是微微皺起。

這時,安謙在一旁小聲地對李嘯說道:“李大人,看來,我們有必要給土默特部一點警告了,它這樣的小部落,若敢阻擋我軍與蒙古諸部貿(mào)易,我軍就停了他的貿(mào)易權(quán)!”

李嘯點點頭,低聲道:“安總管說得對,以利誘之,還需以威迫之,才能讓這些桀驁不馴的蒙古諸部伏貼。這一點,本官自會拿捏好。”

李嘯示意忽忒爾賴坐下,然後大聲對他們說道:“各位,你們既然有心來與我金湯城貿(mào)易,本官定會維護好這商道暢通,本官可向諸位保證,以後土默部襲擊商隊之事,不會再發(fā)生了。這商道一但建立,各位可與我軍放心貿(mào)易。”

李嘯此話一出,下面的各名蒙古商隊頭領(lǐng),臉上無不是一臉輕鬆之色。

安謙這時在一旁插話道:“不知各位有何物品與我軍貿(mào)易?”

聽了安謙這話,奈曼部的忽忒爾賴騰地站起,大聲說道:“李大人可優(yōu)先與我奈曼部貿(mào)易,要知道,我奈曼部養(yǎng)綿羊12萬隻,是土默特部的兩倍,一年產(chǎn)兩次羊毛,每次可產(chǎn)羊毛100萬斤以上,另每年還有牛、馬等牲畜近萬匹.。。。。。。”

未等他說完,一旁的喀喇沁部的桑臣立刻打斷他的話:“哼,養(yǎng)12萬隻綿羊算什麼!我喀喇沁部養(yǎng)綿羊19萬隻,每次的羊毛產(chǎn)量可達180萬以上,另外的牛馬產(chǎn)量也比你們多。。。。。。”

他的話未說完,又立刻被其他部落的商隊頭人打斷。

他們在這裡互相嘲諷與炫耀,李嘯卻在心下感慨。

現(xiàn)在的蒙古諸部,因爲這些年來,連年與後金和明朝爭戰(zhàn),加上明朝關(guān)閉邊市,導致蒙古諸部的生存處境十分困難,人口與養(yǎng)畜量,其實都已大爲減少,與舊日蒙古帝國全盛時期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要知道,在後世中國,僅僅科爾沁的一個巴彥綽爾市,便養(yǎng)羊兩千萬隻,其中上好的綿羊便有數(shù)百萬只。

根據(jù)各個部落上報的數(shù)字,李嘯迅速地算出,現(xiàn)在哪怕就這七個部落,每次收割羊毛的季節(jié),總共可獲得羊約760萬斤,可產(chǎn)呢絨47.5萬匹,哪怕將來呢絨價格下降,只能以每匹5兩的價格出售的話,總售價亦可達240萬兩銀子!

李嘯估計,其中至少220萬兩會是純利潤。

如果是一年的羊毛總產(chǎn)量,那還要再翻番,純利總共可達440萬兩!

一進一出,李嘯獲得了近乎天價的暴利。

有了這筆鉅額銀子,李嘯擴充勢力供養(yǎng)軍隊,將變得十分容易。

更何況,他還不用花銀子購買羊毛,因爲對於這些極端缺乏生活物資的蒙古諸部來說,李嘯產(chǎn)出的海鹽與鐵器,具有更大的誘惑力,他們更樂意用羊毛換取這些物品。

在將來李嘯的絲綢出產(chǎn)後,這些所產(chǎn)的絲綢,亦將成爲那些蒙古的貴族王公所必需之奢侈品。

整個蒙古市場,有太多的商機在其中了,李嘯心下萬分慶幸,當日成功拿下這金家莊堡附近三十里的長期使用權(quán)。

經(jīng)過一番討價還價,李嘯最終與他們達成了以下協(xié)議。

1、他們所產(chǎn)的羊毛,也與土默特部一樣,一年兩次收購,分上中下三品,按同樣價格收購。

2、羊毛的採購銀兩,全部用海鹽或鐵器抵換。

3、因明朝關(guān)閉邊貿(mào),每次交易,均在關(guān)口外進行。

4、李嘯軍採買馬匹與耕牛的話,同樣用海鹽或鐵器抵達。

5、若需要更多的海鹽與鐵器,則必須花錢購買,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方式進行,不得賒欠。

6、爲減少不良影響,所有交易,皆在這一年兩次的互市中進行,其他時間,邊境關(guān)閉,不進行貿(mào)易。

7、貿(mào)易時間爲,每年的5月初與十月初,每次開市時間爲期一週。

談完協(xié)議後,李嘯注意到,很多蒙古商領(lǐng)的頭領(lǐng),都一番心有所思的樣子。

李嘯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估計很多人起了到時進行互市時,趁機出動兵馬前來搶掠的心思。

尤其是與後金交好的喀喇沁部商隊頭領(lǐng)桑臣,和奈曼部商隊頭領(lǐng)忽忒爾賴兩人,兩人的嘴邊,似乎還帶著莫名的笑意。

見到他們這副神情,李嘯心下暗笑,看來,不給你們這幫身體永遠流著剽掠搶劫基因的傢伙一番敲打,你們還以李嘯是個可以隨意欺壓的普通漢商呢。

“各位聽清楚了,我李嘯醜話說在前頭,我軍可以與諸位公平貿(mào)易,便若有人起了劫掠我軍或其他部落的心思,那就休怪李某不客氣!”李嘯環(huán)視了衆(zhòng)人一圈,發(fā)現(xiàn)他們皆在凝神細聽,便冷笑著說道:“李某將會全部扣留他們的商貨,殲滅他們的軍隊,當衆(zhòng)斬殺他們的商隊頭人,並且永遠禁止他們的部落與我軍進行貿(mào)易!”

李嘯這話一說完,忽忒爾賴與桑臣二人,不覺渾身一震。

這時,各商隊頭領(lǐng)紛紛表態(tài),並當場立誓,保證自已部落會遵守規(guī)則,絕不會在交易之際幹出劫掠的勾當出來。

李嘯見他們一臉恭敬神情,知道自已的警告起到了效果。

隨後,他又與他們談了一陣,便打發(fā)他們回去,並約定,因爲這次情況特殊,李嘯允許他們二週後,他們可將羊毛送到關(guān)口外,進行海鹽與鐵器的交換。

各人應(yīng)諾而去後,李嘯與安謙兩人撫掌大笑。

“待本官返回赤鳳衛(wèi)後,便會立刻送來銀子,你這邊立即再度招攬流民,擴建工廠,一定要保證所進的羊毛,能順利消化生產(chǎn)。”李嘯笑著對安謙說道。

“大人放心吧,在下一定會統(tǒng)籌好此事,絕不會耽擱我軍的生產(chǎn)進度。”安謙拱手笑著回道。

“等到資金再寬裕些後,這金湯城,也要全部包磚,讓這座城池更加堅固牢靠,成爲我軍在宣府北路的堅實支柱!”李嘯一臉憧憬地說道。

“在下謹遵大人之令。”

隨後,李嘯令安謙派出使者前往土默特部傳令,要他們老實點,若再有襲掠商隊之事,今後將中止與他們的貿(mào)易。

李嘯在滿心喜悅中在金湯城又呆了兩天,這天下午,忽有護衛(wèi)來報,說土默特部汗王的女兒英格瑪,率領(lǐng)著數(shù)十名護衛(wèi),前來求見李嘯。

李嘯一驚,她來這金湯城做什麼?

李嘯想了想,便下令讓那些護衛(wèi)在城外的客店處,安排住宿歇息,讓英格瑪獨自一人進城,並帶到他這總兵官廳。

很快,李嘯剛走到院中,便聽到外面一個氣呼呼又飽含委屈的聲音響起:“李哥,你怎麼可以這樣!你當初不是說了,只與我土默特部進行貿(mào)易嗎?!”

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服追殺第二百一十七章 無間道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fā)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zhàn)(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quán)力是毒藥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chǎn)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二百零三章 財源滾滾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lián)清復仇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zhàn)(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zhàn)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jié)姻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zhàn)二順王第七百九十五章 兩倍迎敵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lián)u旗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zhèn)遠堡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yīng)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稱監(jiān)國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zhàn)(二)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zhàn)死 餘部歸降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yīng)變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三百章 籠絡(luò)曹變蛟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錫,滅大順
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五百七十六章 壓服追殺第二百一十七章 無間道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fā)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zhàn)(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quán)力是毒藥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chǎn)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二百零三章 財源滾滾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lián)清復仇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zhàn)(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zhàn)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jié)姻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zhàn)二順王第七百九十五章 兩倍迎敵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lián)u旗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zhèn)遠堡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yīng)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稱監(jiān)國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zhàn)(二)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zhàn)死 餘部歸降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yīng)變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三百章 籠絡(luò)曹變蛟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錫,滅大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西贡区| 武川县| 舒兰市| 抚顺县| 罗山县| 屏南县| 密山市| 田林县| 柳林县| 包头市| 阜新市| 平阴县| 喀喇| 肥乡县| 阿合奇县| 武夷山市| 萨迦县| 大宁县| 册亨县| 都江堰市| 淮阳县| 社旗县| 平安县| 衡水市| 茂名市| 安仁县| 萍乡市| 介休市| 弥勒县| 永宁县| 昂仁县| 叙永县| 郯城县| 全椒县| 绍兴市| 平山县| 泸溪县| 白朗县| 齐齐哈尔市| 汾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