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

“唐王,難道,你打算就此放過鄭芝龍嗎?”見李嘯搖頭反對,姜曰廣一臉不解。

李嘯凝視窗外那黯淡的夜空,沉聲回道:“二位,你們可不要忘了,鄭芝龍這廝,可是有極其強大實力不弱於我軍的親屬水師,這是孤現在最爲忌憚他的地方。如果,我們只顧報仇,只想著要立即給他懲戒,從而輕易地打破現在的均衡態勢,那接下來的後果,其實是難以預料的。”

李嘯輕嘆一聲,複道:“如果按二位所言,我軍集結兵力,向鄭芝龍發動猛烈進攻,那在陸地上,我軍確實可大佔便宜,福建與廣東的州鎮與土地,亦是可得不少。但你們想過沒有,鄭芝龍在陸地上吃虧,卻一定會有辦法,在其他地方給我軍造成重大損失。”

“唐王所言,可是說我軍若與其徹底翻臉對戰的話,那鄭芝龍,陸上不敵我軍,但是會派出其強大水師,全面襲擾我軍商船,全面阻斷我軍商路,乃至更進一步,切斷我軍海外領地與華夏故土之間的海運聯繫麼?”陳子龍試探地說道。

李嘯點點頭,復對二人說道:“孤之所憂,正在此處。若是現在便與鄭芝龍徹底翻臉,雖可逞一時之愉,卻必會給我軍帶來不可預知的禍患啊。畢竟,他手下的水師,極其強大,一旦全力發動,則必會給我軍與各地的海上貿易,造成極大的損失,使我軍之貿易收益爲之大減。而若其更派出水師攻擊我海外領土向華夏大地運送的諸條水路,這後果會更加嚴重。這樣一來,我軍海外出產的糧食布匹器具等物,皆會難以運回國中,我軍的發展勢頭,必會因此而大受打擊,軍心士氣皆會嚴重受到影響。更何況現在國中,我軍有大量新據之地,其處的百姓生民,剛剛纔獲穩定,皆是需仰賴我軍海外出產,方可活命作息。若這海外運輸線路遭受封堵與打擊,則我軍治下的百姓生活,更會受到嚴重影響,這樣的話,這些新據之地,必會重新陷於騒亂,若有人乘勢發難的話,必會令我軍有後院起火之憂,這可是孤所絕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唐王說的是啊。若是到這般境地,那我唐軍水師唯有全力與其相拼,最終在海上大打了販私,落個兩敗俱傷的結局。而這樣的結局,只會白白便宜了大西大順滿清等國,讓他們獲得更多的休養生息的機會呢。而那荷蘭英國西班牙等海上強國,也必會趁我軍水師衰落的機會重新崛起,再度謀奪我軍南洋諸地。這樣的結果,的確不是我軍所願意見到的。”陳子龍接過話來,臉現一層憂色:“以學生看來,現在鄭芝龍部,其實他也明白,他若不識時務,與我軍強行相爭,只會落個兩敗俱傷的結果。因此,他雖會使出詐謀令我君臣互鬥,令我唐軍內部生亂,卻絕不願意與我軍互相對戰拼個你死我活。甚至可以說,現在的他,也確實願意與我軍繼續保持默契相安的狀態。只要我軍不主動攻擊他,那他一定會繼續保持現狀,不會與我軍大打出手。”

“臥子先生之言甚是。”姜曰廣亦連連點頭:“鄭芝龍據佔兩省,海路通大,亦有大量的海上貿易,這可是他發家致富養軍佔地之根本,他如何會捨得放棄這每天流入口袋的無數白花花銀子不賺,反而與我軍鬥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最終讓他人白白受益呢?鄭芝龍說到底,還是個無比精明的商人,他絕不會放著大把錢財不賺,而做出這樣自損利益的傻事。”

見二位贊畫皆開始附合自已的觀點,李嘯微微一笑,又道:“以孤之見,現在我軍若要報復,還需暫且放過其主謀鄭芝龍,轉而向那弘光監國大下痛手,方爲合適。故而,我軍在對廣東與福建兩地方向,還需暫且保持克制。但接下來,卻是要全力向廣西、貴州、雲南三地發動全面進攻。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裡,拿下這三省,使其成爲我唐軍治下國土。讓那弘光僞朝,僅剩鄭芝龍治下的廣東與福建二省。這樣的話,那弘光監國朱由崧,其作爲傀儡的功用,將會愈發微小,甚至在鄭芝龍看來,此人將會是絆腳石一般的存在。若到那時,只怕我軍尚未動手,他們自個兒倒是先要自殺自滅了起來,到那時,卻可正好讓我軍看一出坐山觀虎鬥的好戲。”

李嘯頓了下,又道:“以孤看來,現在這大西、大順,滿清,以及鄭芝龍部四處敵人,說到底,最有戰爭能力與潛力的,還是那鄭芝龍這廝。故孤將來用兵,必先先除弱小,再擊強大,在掃除以上三獠後,最終再與鄭芝龍部攤牌決戰,方爲最合理的舉措。”

唐王李嘯此計一說,姜曰廣與陳子龍二人亦是頻頻點頭,表示同意。

姜曰廣笑道:“唐王,此計一行,則弘光僞朝國土盡去,侷促於東南一隅,再無可爲之勢也。這看似貧瘠的三處偏遠省份,若能及早納我軍治下,雖然前期要花費大量錢財,去援救當地的民生與百姓,但從長遠來看,這些地方,未必沒有任何發展的空間與潛力。至少,就現在來說,他們可以爲我唐軍提供大量的民力與兵源,有這兩點爲基礎,亦是足爲可取。”

陳子龍亦插話道:“是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那廣西、貴州、雲南三省,雖是偏遠貧瘠,但其皆是我大明國土,其土地百姓,亦是我大明赤子。我軍焉可在有機會得手的情況下,不對其施於援手,以救其出水火之中乎?更何況,先前是因爲我軍要進攻西川,纔不得不將拿下這三省的任務暫放一邊,現在局勢更變,敵人已有準備,繼續進攻西川已是不易,那我軍便及時更弦易張,轉而全力拿下這西南三省,亦是明智之舉也。這三省若下,必會給弘光僞朝一個極其嚴重的打擊,讓他們除了偏安東南一隅外,再無任何辦法與我軍對抗。”

李嘯朝二人讚許地點了點頭:“二位贊畫所言,甚合孤意。所以,我軍接下來,北邊要安插豪格部衆前往復州,以打擊對抗滿清。南邊則需儘快派兵南下,拿下這西南三省。做到這兩點,既是對滿清與弘光僞朝挑拔離間我君臣的懲罰,也是爲了利用這個機會,儘可能擴大我軍的地盤與影響力。這樣的機會,自然是要好好把握,萬萬不可錯失。”

李嘯頓了一下,掃了二人一眼,又說道:“既然二位皆是同意孤之意見,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要如何對這西南三省用兵,方爲合適。”

於是,在意見統一後,李嘯與陳子龍姜曰廣三人,立即開始就如何對西南三省用兵一事,商討了良久,最終定下決議。

那就是,令現在已掃滅湖廣南部的唐軍第二鎮兵馬,由其鎮長安和尚統領,從湘南徑自南下,直入廣西,儘快切斷廣西與鄭芝龍部所屬廣東的聯繫,爭取在最短時間裡拿下此省東面部分。

隨後第二鎮暫駐於廣西,隔斷鄭芝龍部與另外的西南二省的聯繫,確保唐軍對另外的貴州與雲南二省的攻擊,能順利展開。

而貴州之地,則令唐軍第九鎮兵馬,從湖廣北部儘快南下,一路徑攻此省而去,爭取在兩個月內拿下此省。

在拿下貴州之後,第九鎮兵馬立即再度南下,直攻雲南,爭取在三個月內,掃滅雲南之地的殘餘弘光僞朝勢力。隨後,第九鎮兵馬全力東進,與安和尚的第二鎮兵馬,東西夾攻,一舉收取整個廣西之地。

而在這三省統統拿下之後,兩鎮兵馬分駐三省,繼續掃滅當地弘光僞朝餘孽以及各地不服管束的土司勢力,讓這三省徹底服從唐軍治下,再無異變之可能。

至於現在躲在湘西南一帶茍延殘喘的左夢庚殘部,李嘯則是令新成立的第十一鎮兵馬,分出一營前去圍困。且令他們不須上山攻擊,只需牢牢圍住入山的通道,隔絕其與外界的聯繫,便可令左軍殘部坐等其坐吃山空,士氣崩潰。這樣圍困的最終結果,左夢庚殘部不是下山投降,便是隻能四處逃竄了。

整個西南戰役時間,設定在半年之內完成,最遲不得超過十個月,便要將這三個省份全部佔據,讓其成爲唐軍治下的穩定國土。

李嘯相信,這三省一下,弘光僞朝當再不足爲患,那接下來,無論是對付大西,還是大順,抑或北面的滿清,都是再無後顧之憂了。

很快,李嘯的這道命令,立刻以飛鴿傳信的方式,傳遞到了各個軍鎮的鎮長手中,他們立即開始按李嘯的要求,開始領兵行動。

已在湘南一帶掃蕩完成的唐軍第二鎮鎮長安和尚,原本打算乘勝進剿那躲在湘西南山區的左夢庚部,但在見了李嘯的軍令之後,他立即揮師南下,從永州進入廣西全州地界,然後全鎮甲乙丙三營,兵分三路,分頭南下,直撲廣西與廣東交界之地。

其中,甲營順桂江東下,直攻懷集;乙營先攻平樂府,再取梧州;丙營南下到最遠之地,直攻鬱林州。

安和尚這樣做,自是希望能趁鄭芝龍部尚未反應過來,便以迅猛進軍的態勢,徹底斬斷廣西之地與廣東的聯繫,讓廣西一省的弘光僞朝,再得不到任何外援,從而士氣降至谷底,須臾可滅。

而在安和尚領兵南下,直入廣西之際,已完成對鄂西的進剿工作的唐軍第九鎮兵馬,亦在鎮長黃得功的率領下,從鄂西進入川東,再於川東之地,兵分三路,其甲營徑攻貴州東部思南府,乙營徑攻貴州中部的平越衛,丙營徑攻貴州西部的水西宣慰司。

黃得功要求自已的部下,一定要集中兵力,全力攻打貴州的主要城鎮,至於偏遠的鄉寨與土司,則暫且放過他們。最終全軍三營合於一處,全力攻打貴州首府貴陽。

待貴陽攻下後,再分兵攻打貴州南部的黎平府,都勻府,安南衛等地,一定儘快將整個貴州徹底拿下。

拿下貴州後,再全軍徑入雲南,爭取在兩三個月內,將雲南全境從弘光僞朝手中奪回。然後,第九鎮兵馬稍作休整,再立即揮師東向,復與駐兵在廣西與廣東交界地的唐軍第二鎮兵馬,東西合攻,一舉拿下整個廣西。

唐軍第九鎮兵馬開始行動之時,已在武昌城中初具規模的唐軍第十一鎮兵馬,亦遵循李嘯的指示,分出甲營南下,前去湘西南一帶,圍困左夢庚殘部,其餘的乙營與丙營,則是分駐鄂西與鄂東,全力防守湖廣北部。

而在唐軍的南方兵馬開始紛紛行動之際,在山海關之處的滿州統領豪格,亦是收到了李嘯的親筆信件。

原本在山海關呆得百無聊賴的他,匆匆看完李嘯的來信後,興奮得幾乎想要猛擊一拳。

皇天不負苦心人啊!

奶奶的,苦等多時的好機會,終於出現了!

他立即傳令,令他的兩名親隨鰲拜與楊善,前來其房中緊急議事。

令豪格沒想到的是,手下迅速回稟,說兩位將軍已出山海關城前往塞外打獵,一時間找尋不到。

豪格大怒,厲聲道:“混帳!你速速帶人緊急出塞,去給我將這兩個全無軍紀的傢伙找回,若找不回他們,你也不要再來回稟了!”

“嗻!”

這親隨軍兵不敢怠慢,立即帶上近十名護衛,一道從山海關呼嘯出城,徑往塞外而去。

他們找尋了近兩個時辰,直到天色將暗之際,纔在返城的山路上,找到正從野外返回的鰲拜與楊善。

這時的二人,獵獲豐足,各自打了許多野鹿野兔野雞等獵物,一臉得意地徑自返來。

這親隨軍兵立即上前,向鰲拜與楊善二將緊急稟報豪格之令。

二人臉現驚疑之色,亦不敢耽擱,立即跟著豪格聽親隨軍兵,匆匆返城而入。

很快,二人扛著一堆獵獲,快速來到豪格房中。扔下獵獲後,正欲行禮,卻被豪格立即止住。

“二位,你等速速來看唐王之信!”豪格激動得一臉通紅,聲音都有些變調。

第五百四十二章 謀勸祖大壽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爭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敵鋒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兩端第九章 祖府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七百七十一章 復州土皇帝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二十四章 失落的遠征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八十三章 模式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七十章 攻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營囗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四百零四章 兩片式胸甲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九百五十三章 內城將破 唐軍終至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六百九十一章 劉良佐的選擇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後金之亂(一)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混亂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八十一章 外攻爲輔,穴攻爲主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
第五百四十二章 謀勸祖大壽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爭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敵鋒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兩端第九章 祖府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七百七十一章 復州土皇帝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二十四章 失落的遠征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八十三章 模式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七十章 攻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營囗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四百零四章 兩片式胸甲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九百五十三章 內城將破 唐軍終至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六百九十一章 劉良佐的選擇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後金之亂(一)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混亂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八十一章 外攻爲輔,穴攻爲主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江市| 绿春县| 铁力市| 平南县| 腾冲县| 大足县| 施秉县| 神木县| 敦煌市| 洪江市| 增城市| 偃师市| 淳安县| 舒兰市| 大名县| 兰坪| 泽库县| 夏津县| 石阡县| 襄樊市| 寻乌县| 尼勒克县| 紫云| 高密市| 乌鲁木齐市| 平塘县| 海城市| 宜宾市| 井陉县| 桓仁| 松江区| 广宁县| 建昌县| 永清县| 临沭县| 凭祥市| 黔南| 怀柔区| 常山县| 繁峙县| 宝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