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爭

郝澤仁一說完,豪格那原本還堆著假笑的長條臉,立刻僵住了。

不是吧,這個狗入的李嘯,竟然在吞了外滿一半土地之後,還要打蒙古諸部的主意?!

他只不過是一個區(qū)區(qū)的明朝平遼王,卻想著要成爲內外喀爾喀蒙古的宗主,並還要接替清朝皇帝,成爲蒙古共主的博格達徹辰汗,這個李嘯的野心,也忒大了。

“奶奶的,李嘯實實欺人太甚了!”

鰲拜忍不住站起身來,大聲罵道:“想我大清先後征戰(zhàn)數十載,犧牲極多軍兵,纔好不容易征服了整個蒙古地界,成爲了蒙古共主。我大清皇帝才衆(zhòng)望所歸地成了蒙古各部尊奉的博格達徹辰汗。現(xiàn)在倒好,李嘯這廝僅憑一紙盟約,就要把我大清辛辛苦苦,費了無數人力物力,費了無數兵馬錢糧,纔拿下的整個內外蒙古諸部,就這般全部輕而易舉地吞入肚中,這算盤倒是打得真好哇!告訴你們,這個條件,著實過份,我大清絕不接受!”

鰲拜大聲說完,雙眼瞪得有如銅鈴,一臉極爲憤怒的神情,他說完話後,又狠狠地跺了跺腳,才恨恨地重新坐下。

而這時,他一旁的索尼與豪格,則皆是沉默無語,兩個人的臉上,皆是十分嚴肅而沉重的表情。

二人心下,皆是認爲,鰲拜這番粗魯而直接的話語,倒是十分清楚地表明瞭自已的態(tài)度,傳達了自已的心聲,接下來,卻看郝澤仁與陳舉義二人,如何應對。

郝澤仁環(huán)視了他們三人一遍,不由得輕輕皺了皺眉,他下意識地與陳舉義對望一眼,發(fā)現(xiàn)對方也在心照不宣地看著他。

二人對望之際,郝澤仁的臉上,卻浮起了淡淡的笑容。

郝澤仁知道,現(xiàn)在的自已,若不能成功說服豪格等人,那麼,這場談判,極可能會就此中止,再沒談成的可能。

郝澤仁輕輕地嘆了口氣,對鰲拜沉聲道:“護軍統(tǒng)領,你這番話語,郝某可以理解。但是恕郝某直言,你所說的,在下皆不能認同。“

“不能認同?憑什麼?難道本統(tǒng)領說錯了嗎?那你倒給本統(tǒng)領說出個子醜寅卯來!“鰲拜氣沖沖地說道。

郝澤仁輕輕一笑,便回道:“好,統(tǒng)領既發(fā)問,那在下也就直說了。你說,這蒙古之地,是清朝經數十年征戰(zhàn)才最終臣服的。那郝某倒想問問下,這蒙古之地,既然會被清朝以鐵腕以征服,那麼也就是說,蒙古諸部僅僅是畏於清朝的武力,才被迫臣服的。那麼,在清朝實力衰退,又要經歷這樣一場規(guī)模宏大的內戰(zhàn)後,清朝還有沒有實力繼續(xù)讓蒙古諸部臣服?如果蒙古諸部中,有部落見清國內戰(zhàn)而心生叛意,清朝還有沒有實力去加以鎮(zhèn)壓,還有沒有實力去千里征伐?更極端一點來說,若是一個蒙古部落反叛,而清朝無力鎮(zhèn)壓,那麼其他的蒙古部落見到清朝這麼無能衰敗,定是絕對會蜂起而叛,那整個蒙古諸部,定會以此爲契機,全部脫離清朝管轄,不是自立爲主,便是共擁出新的可汗出來,那清朝的宗主國之名,豈非僅剩一個虛詞了麼?恕在下說得直接,真到了那時,這樣的宗主國之名,也許不是什麼美譽之詞,反而只是個恥辱的稱呼了吧。統(tǒng)領大人,對於這一點,郝某沒有說錯吧?“

鰲拜聽到這裡,心中又怒又愧,臉色頓是更加漲紅,但他本是粗人,不善口舌,此時郝澤仁這番話又說得無懈可擊,頓是讓他有無話可說之感。他大張著嘴,卻再說不出甚話來。

郝澤仁卻沒有停口,只是冷冷地掃了一眼鰲拜的窘狀,便繼續(xù)說道:“統(tǒng)領大人,你以爲,你們清朝皇帝的博格達徹辰汗的頭銜,真的是蒙古諸部心甘情願地奉上的麼?還不是他們畏於當時強盛的清朝那可懼的武力,所以纔不得不由各部落聯(lián)合上稱,尊奉那清朝皇帝爲博格達徹辰汗。當時的清朝強盛壯大,故蒙古諸部自是畏服,但現(xiàn)在清朝實力大損,又內戰(zhàn)不休,那蒙古諸部又如何還會繼續(xù)尊奉清朝皇帝爲所謂的博格達汗。古話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而這個博格達徹辰汗,一旦不能被蒙古諸部繼續(xù)尊奉,那麼,對於清朝來說,就算再繼續(xù)佔據這樣一個無人尊奉的稱號,又還有什麼意義呢?“

郝澤仁的話,可謂字字誅心,讓豪格、索尼、鰲拜三人皆是無言以對。鰲拜現(xiàn)在,更無方纔質問時的囂張氣焰,他木然呆坐著,低垂著頭,看不清他的表情。

郝澤仁見豪格等人皆是無語,又趁熱打鐵地繼續(xù)說道:“各位,郝某對你們也直說了罷。那蒙古諸部,原本就實力孱弱,又被徵入蒙古八旗跟隨多爾袞與貴部作戰(zhàn),故而蒙古諸部的實際兵力只會是更加空虛,根本就不是我兵精將銳戰(zhàn)力勇悍的唐軍對手。只要我家李大人想要出兵征伐,必能所向披靡,橫掃草原,又能有誰能遏我唐軍兵鋒?而真到那裡,清朝空有宗主國的虛名,空有博格達徹辰汗的稱號,卻不能發(fā)一兵一卒前去救援,豈非更讓蒙古諸部看輕,更給自已憑添羞辱。”

郝澤仁說到這裡,索尼在一旁插話道:“郝掌櫃,你所說的,也有一定道理。但以本學士度之,李嘯想讓其治下想要成爲蒙古諸部的宗主國,想要這博格達徹辰汗的尊號,也是爲了更方便征服蒙古諸部吧?他有了這個名號,便可打著宗主國的名義,打得博格達徹辰汗的尊號,名正言順地討伐不服從自已的蒙古部落,而且因爲有這樣名義上的東西,那些蒙古部落也無法擰成一股繩來對付他,從而任由李嘯各個擊破一統(tǒng)草原,郝掌櫃,我之所說,可是實情?”

郝澤仁微笑起來,他點了點頭稱讚道:“大學士果是敏銳精明之人,對我家李大人之舉,看得甚是透徹。實話跟你們說吧,這個宗主國的名義,以及這個博格達汗的頭銜,對於內戰(zhàn)不休國力大損的清國來說,已是形成雞肋,除了只會增加無盡的煩惱與羞辱外,不能再帶來任何的實際利益。而對於我軍來說,卻是一件可以立刻發(fā)揮用處的上好武器,這也是我們李大人下定決心要拿下的原因。”

郝澤仁頓了下,複道:“肅親王,大學士,護軍統(tǒng)領,古人有話道,爲人行事,萬萬不可慕虛名而招實禍。請恕在下說得直接,若你們定要護住這樣不能帶來實際利益的虛名,而讓談判無法進行下去的話,那麼,對於現(xiàn)狀岌岌可危的你們來說,是不是最爲不智之舉。再說了,我家李大人若拿不到這宗主國的名義與博格達汗的尊號,也可憑實力去征服草原,只不過相對來說,名義沒那麼正式,征服的時間也會多花費一些罷了,卻也談不上有什麼實質上的損失。這兩相對比,肅親王是何其聰明之人,定能一下就知道,接下來自已到底要如何決斷了吧?”

郝澤仁把這說得這般直白後,他轉過頭,雙眼平靜而堅定地望向豪格。他的眼神,彷彿在看一隻被自已捕獲,雖在掙扎不已,卻是最終再難逃脫的獵物一般。

此時的豪格,緊皺著雙眉,臉上的表情十分糾結,心下亦在喟然長嘆。

他知道,現(xiàn)在的自已,其實除了答應這一條外,根本沒有任何辦法加以反對。而且,對於這個徒有虛名的宗主國,和已成恥辱之義的博格達徹辰汗,對於現(xiàn)在的自已來說,確是毫無實際意義的東西,把這些虛名送給李嘯,倒也確無不可。

只不過,豪格心下知道,這個李嘯,在東邊吞了一半的外滿之地後,又把西邊的蒙古諸部盡數吞入肚中,那對於唐軍來說,他們的實力將會得到極大的增強與壯大。而對於清朝來說,則是相當於自已的左右臂膀俱皆喪失,其國家實力更是極大受損。這樣一樣,清國與李嘯治下那個隱形帝國相對比,可謂是差距越來越大,幾乎到了再難追趕的地步。那怕到了這場可怕內戰(zhàn)結束後,清朝再休養(yǎng)生息,能夠恢復的實力,也達不到現(xiàn)在的程度了。

一時間,豪格心下,充滿了莫名的悲哀,而整個房間中,又是一片令人壓抑的沉寂。

只不過,他很快就從這樣毫無意義的感傷中回過神來,他輕咳了一聲,便嘆道:“好吧,這個宗主國的名義,與這個博格達汗的稱號,就由我大清正式轉給李嘯吧。現(xiàn)實比人強,本王心下雖然糾結不堪,卻也明白時務。這一條件,本王也同意了。”

郝澤仁立即讚歎道:“好,肅親王真真英明果決,郝某甚是敬佩。能與肅親王這個識明務善決斷之人談判,郝某亦不勝快意矣。好了,那這一條件既已通過,那在下就來談談,李大人所提出的最後一項要求吧。”

“好吧,請郝掌櫃儘快告之。”豪格心下十分無奈,臉上擠出了一個苦澀的笑容,對郝澤仁輕聲說道。

聽了豪格的話,郝澤仁那微瞇的雙眼,忽地閃過一道光芒,他朗聲道:“好,那在下就來告訴各位,我們李大人的最後一項條件,便是希望在幫助貴部打敗多爾袞之後,可以把錦州、金州、復州三地,割讓給我軍,作爲此次結盟出兵的報酬。”

郝澤仁的這句話,又有如一柄重錘一般,狠狠地敲擊在豪格、索尼、與鰲拜心上。

如果說,先前的兩個條件,李嘯要的僅僅是些虛的東西,豪格心下雖然不不甘,卻也不是萬難割捨。只不過,現(xiàn)在李嘯開的這個第三個條件,那可是真真實實地從清朝身上割肉,是真真切切的割地求存賣國求榮,這個條件,著實太難讓人答應了。

鰲拜再度從椅子上騰起站了起來,他粗大的手指,顫顫地直指著郝澤仁的鼻樑,然後厲聲大罵道:“郝澤仁,你們這些漢人尼堪,不要這般蹬鼻子上臉,欺人太甚了!你們拿了外滿,又要吞併蒙古,我大清都可以忍了,現(xiàn)在倒好,連我大清的本土都不肯放過了,你們的心腸,如何這般歹毒,你們的野心,又如何這般貪得無厭。你們提這樣的條件,我大清絕不能接受!”

鰲拜說完,索尼也冷冷地插話道:“郝掌櫃,得饒人處且饒人,根據協(xié)議,你們已經吞了外滿一半的土地,又佔了蒙古宗主國的名分和博格達汗的稱號,已是賺得盆滿鉢滿,爲何還要這般獅子大開口,要鯨吞我大清三州之地呢?你們這般條件,實在是太過分了,使我方不得不懷疑,貴方是否真有誠心來與我等結盟了。”

聽了鰲拜與索尼的話,郝澤仁卻是微微一笑,然後不緊不慢地說道:“二位,你們也應該知道,這天底下,就沒有免費的午飯,就沒有義務的幫忙,我唐軍勞師遠征,耗費錢糧,犧牲軍兵,這一切加起來,怕是一個天大的開銷。如果沒有半點真正的收穫,如何撫卹將士安定軍心?況且,說難聽點,無利不起早,李大人也不是聖人,你我兩軍之間,先前亦是敵對關係,現(xiàn)在要捐棄前嫌,結盟合作,清朝不出半點血本,不付出半點代價,就想坐收其利,那又怎麼可能呢?”

豪格長嘆一聲,他長久地凝視著郝澤仁那一直笑微微的臉孔,心下卻是五味雜陳。

這個郝澤仁,話說到現(xiàn)在,基本已是處於半威脅的狀態(tài)了,這個傢伙清楚地知道,自已現(xiàn)在內外交困,隨時都處於崩潰的邊緣,如果自已膽敢不答應,那他一定會就此翻臉,談判就會徹底完蛋。那麼,唐軍頂多是不能得到更多的利益罷了,而接下來岌岌可危以至生死攸關的,就是自已了吧。

豪格正在考慮怎麼回答郝澤仁,一旁的鰲拜已是冷笑著對郝澤仁說道:“郝掌櫃,你這般咄咄逼人,開出這般獅子大開口的條件,你就不怕,我等一旦發(fā)怒翻臉,將會對你們不利麼?”

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九百四十一章 長子戰(zhàn)死 兔死狐悲第七十章 攻山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茍活協(xié)議第五十六章 大賺(二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zhàn)(二)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侵彰化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zhàn)不歸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夜襲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復京師 返都北京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十一章 酒樓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三百三十八章 郭子儀還是安祿山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zhàn)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zhèn)遠堡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當道,一擊而潰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三百四十五章 東征蝦夷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guī)劃第八百六十七章 全軍圍殲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頭,以促合盟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
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九百四十一章 長子戰(zhàn)死 兔死狐悲第七十章 攻山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茍活協(xié)議第五十六章 大賺(二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zhàn)(二)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侵彰化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zhàn)不歸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夜襲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復京師 返都北京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十一章 酒樓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三百三十八章 郭子儀還是安祿山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zhàn)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zhèn)遠堡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當道,一擊而潰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三百四十五章 東征蝦夷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guī)劃第八百六十七章 全軍圍殲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頭,以促合盟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镇雄县| 和林格尔县| 满城县| 吴江市| 阳信县| 慈溪市| 鲁山县| 尖扎县| 永泰县| 邓州市| 临澧县| 军事| 泸水县| 临沧市| 武功县| 渭源县| 台北市| 教育| 夏河县| 珲春市| 同心县| 全南县| 信宜市| 台东市| 右玉县| 菏泽市| 瓦房店市| 长沙市| 海阳市| 莆田市| 靖边县| 皮山县| 中阳县| 伊金霍洛旗| 阳高县| 阜宁县| 阳山县| 阜阳市| 蓝山县| 达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