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六十七章 全軍圍殲

孔有德這聲令下,四千多名作爲後備力量的孔軍騎兵,立即從本陣呼嘯出動。他們迅速分成兩部,向著兩邊的側翼迂進,準備憑著騎兵強悍的衝擊力,把正全力鏖戰的唐軍的橫行總全部沖垮擊殺。

孔軍騎兵出動,耿仲明亦急急下令,讓自家的一千餘名騎兵前隨其後,一道衝擊唐軍兩翼。

耿軍騎兵一動,那邊的唐軍統帥安和尚看得真切,立刻手中令旗一招,同樣在兩邊待命的六千餘名唐軍騎兵,立即呼嘯著對衝上去。

馬蹄隆隆,槍指刀橫,兩方的精銳騎兵,迅速地絞殺在了一起。

短兵相接,廝殺無情,一柄柄騎刀與騎槍,互相揮舞攻殺,一匹又一匹坐騎悲鳴倒下來,一名又一名騎兵慘叫著掉下馬來。

相比裝備清一色的孔耿兩軍騎兵,衝在最前頭的是唐軍的重甲騎兵玄虎重騎,這些人馬俱著重甲的精銳唐軍騎兵,雖然因爲距離太短沒能成功集團衝鋒,但在這樣的短兵相接戰鬥中,其作戰能力與防禦能力皆是比敵軍強出許多。故在這樣殘酷而直接的戰鬥中,唐軍騎兵人數雖少,卻也開始漸佔上風。

而就在這時,唐軍本陣中,隊形迅速變化,原本在槍盾戰陣後面,作爲預備隊等待的三千餘名槍兵,亦快速分成兩隊,他們快步奔行出陣,準備兜到耿孔兩軍騎兵後面,去將他們徹底包圍消滅。

隨著唐軍預備槍兵的出動,耿孔兩軍的數千名騎兵,迅速地陷入了將被前後包夾的極其危險境地。

而在這時,隨著唐軍中的令旗又高高揮起,以及一種怪異的天鵝號聲遙遙響起。

孔有德與耿仲明二人,皆是驚訝地看到,從遠處地平線處,竟如變魔術一般,又有一隻約有三千餘人的騎兵隊伍,疾速地兜轉奔行,他們有如一股卷地而起的狂飆,正向著自已的方向,吶喊著衝殺而來。

“不好了!唐軍騎兵殺過來了!”

就在這時,孔有德旁邊的護衛,一臉驚恐地驚叫起來。

孔有德臉色煞白,他半張著嘴,雙眼之中滿是不可置信的表情,腦袋在此時竟是一片空白。

萬萬沒想到啊,唐軍竟然還藏了一招……

在戰局這般困難的情況下,唐軍竟然還這般沉得住氣,一直悄悄藏著這個殺招,直到自已將手中的牌全部打出後,才施手放出。

毫無疑問,這三千唐軍騎兵,一定是唐軍最爲精銳,裝備最爲精良,戰鬥意志最爲強悍的預備部隊。他們現在趁自已已將騎兵全部派出,後陣兵力薄弱之機,趁虛發動進攻,實是可惡之極!

可恨啊,老子玩了一輩子鷹,今天去在這裡,被老鷹啄瞎了眼。

“恭順王,敵兵勢衆,我們該怎麼辦?”與此同時,旁邊的耿仲明亦顫聲驚問,將陷入迷茫的孔有德,瞬間喚醒。

孔有德現在,面臨著最痛苦的抉擇。

從現實意義上說,在所有的牌都打出去了的情況下,自已已然寡不敵衆,那最好的應對辦法,便是迅速脫逃離去,如此當可保性命無虞。

但是,如果他作爲主帥現在這戰局關鍵時節掉頭逃跑,那可以想見,孔耿聯軍的戰陣,因爲主將逃跑,必定會士氣大沮,甚至就此全陣崩潰。

而這三千唐軍騎兵,縱然追不上他,卻可立即背衝正陷入苦戰的孔耿聯軍軍陣。若是正在與唐軍膠著苦戰的手下軍兵,被這三千名騎兵凌厲一衝,那接下來的戰局,只怕會朝唐軍一邊倒的傾斜,自已這一方可謂敗局已定了。

而且,自已身爲統軍大將,就算能從戰場逃得性命,若兵馬盡失,縱得逃回,又焉可善終!

要知道,原先在一年半前,自已有過一次大潰敗,被那賊廝豪格偷襲,損失兵馬近一萬,甚至連立足之本的莊河城,都被唐軍縱火焚城,弄得幾無存身之地?,F在若又要在這裡,因爲自已判斷決策失誤,而被唐軍消滅掉這手下四萬兵馬的話,那可以想見,攝政王多爾袞一定不會再給自已活路,一定會堅決地拿自已開刀,斬首菜市口,以爲殺雞嚇猴之效。

更何況,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多爾袞暫留自已性命,但兵馬已失,自已就算得以退回莊河城,也終究難逃覆滅之結局了。

只不過,若是不跑,這三千騎兵一來,自已與耿仲明身邊,加起來僅有三百餘名護衛騎兵,兵力僅爲敵軍的十分之一,又如何抵擋得住唐軍的衝擊,這樣的堅持抵抗,又豈非與送死無異。

幾乎可以料定的是,若就兩軍就此交戰,那連同自已在內的這三百餘名護衛騎兵,定會被這三千唐軍騎兵牢牢圍住,全部消滅,再無孑遺。

這一刻,孔有德悔之無及,又惱躁無比。而旁邊的耿仲明亦是臉色慘白,一臉惶然。

要不是,自已急於爲那三千孔耿聯軍報仇,要不是,自已貪功冒進,未能明確判斷局勢,未能分析暗藏的陷阱,又怎麼會落得如此境地!

他孃的,難道老子現在橫豎是個死麼?!

孔有德彷徨無計,左右爲難,那三千唐軍騎兵,已然快速兜過了正在激烈交戰的主陣,越孔有德等人越來越近了。

在這般緊急時刻,孔有德腦海中,卻是電光火石般地閃出一個想法。

不,還有第三種方案可選。

那就是,立即鳴金令全軍後撤,從而全軍退回本陣以自保。這樣的話,雖然極可能會犧牲與損失極大,但是至少,在自已軍兵猶佔了近兩倍的優勢情況下,唐軍縱然再強悍能戰,卻也還真無法徹底打敗自已。這樣一來,雖然不能再奢望此戰獲勝,但是,至少還可勉強自保,緩緩撤去。

這種方案,可以說是現在最無奈,卻也最爲合適的選擇了。

孔有德長吁了一口氣,臉上立刻顯出凜然之色,也不徵詢旁邊耿仲明的意見,便開始沉聲下令。

“傳本王軍令,立即鳴金,召回正與唐軍鏖戰的兒郎們,令他們無懼損失,全力撤回。然後全軍就地結陣,一起迎戰這些該死的唐軍,只要諸位與本將一道拼死一戰,定能殺敗敵軍,奪取最終之勝利?!笨子械滤⒌匕纬鲅叮舐暤亟o部下鼓勁。

旗幟翻飛,怪異急促的的鳴金聲,立即尖銳連綿響起。

聽到後陣傳來鳴金之聲,所有正聚精會神全力交戰的孔耿聯軍,頓時都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不是吧,怎麼會這樣。

在這戰況這般膠著之際,主將孔有德,竟然下令全軍後撤,莫不是瘋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只是,清晰尖銳的鳴金聲不到斷來,有如一柄柄重錘,不停地敲打在剩餘的近四萬名孔耿聯軍軍兵心中,讓每個人原本就不高的士氣,有如泄氣的皮球一般,徹底消沮了。

他孃的!打個甚個鳥仗!

這樣膠著之態勝負未分之際,便要倉皇后撤,簡直就是把勝利拱手讓人,簡直就是自殺之舉!

況且,現在兩軍這般膠著纏鬥,自已這一方,就算是想立刻後撤,又如何能輕易辦到。

只是,軍令無情,自已又如何可以違背。

一時間,孔耿聯軍後隊變前隊,紛紛掉頭後撤,陣型爲之大變,秩序一片混亂。

而離得最近的孔耿聯軍騎兵,首先開始逃竄。

他們有如一羣顧頭不顧腚的野豬,全無戰心,瘋狂逃竄,不顧唐軍騎兵的兇狠追擊,與後面唐軍槍兵的不斷捅刺,大批的孔耿聯軍騎兵慘叫著不停掉下馬來,被追殺得十分狼狽。

而在付出了慘重的死傷代價之後,總算有一千五百餘名騎兵得以脫出重圍,狼狽地向本陣回撤而去。

孔耿聯軍騎兵潰走,那些與他們交戰的唐軍的騎兵,立即分成兩部,一部皆是飛鷂子輕騎,一路尾追潰逃的孔耿聯軍騎兵而去。

另一部皆是玄虎重騎,這些人馬俱著重甲,重達500多公斤的鋼鐵怪物,掉轉頭來,向正接連後撤潰逃的孔耿聯軍步兵,橫衝而來。

這樣的事態瞬變,其實只發生在極短的時間裡。

見到局勢瞬變,孔耿聯軍倉皇后撤,唐軍主帥安和尚當機立斷,立達下達了全軍進擊的命令。

此刻的他,心下卻是得意至極。

哼,擒賊先擒王,果然不出自已所料,再將這三千精銳騎兵作爲殺手鐗拋出,直襲敵軍王營,令敵軍方寸大亂。

現在敵軍潰回本陣,想保全其主營,簡直是給了自已破陣的最佳良機。

這般良機,豈可錯過!

隨著安和尚一聲令下,原本刻意保持的槍盾戰陣瞬間散開,大批的唐軍槍兵,有如出山猛虎,向著後撤而去的孔耿聯軍拼力追擊。

一桿桿鋒利長槍,向著正亡命撤走的孔耿聯軍狠狠捅刺而去,一名又一名撤逃的孔耿聯軍,哀嚎著倒地斃命。

唐軍槍兵殺得性起之際,那一千餘名玄虎重騎,有如鋼鐵坦克一般,從兩邊無情地夾擊衝入,那正在掉頭紛亂撤退的孔耿聯軍陣中。

人馬俱著重甲,合重多達半噸的玄虎重騎,有如可怕的鋼鐵巨獸,以凌厲高速的態度,衝入毫無防備正在潰逃的孔耿聯軍之中,其衝擊力達到了近乎恐怖的地步。

無數孔耿聯軍軍兵,被鐵馬衝擊得有如紙片一般漫天飛舞,在空中劃過或長或短的弧線後,再啪啪地掉下地來,不死即殘。

而更多的孔耿聯軍,則徑直被這鐵甲重騎撞翻於地,然後被那紛沓而來的粗大鐵蹄,活活踩爆了頭顱或肚子,地面上響起了一片可怕的爆裂聲。

強悍無匹的唐軍玄虎重騎,在孔耿聯軍的慘叫連連中,從潰逃的孔耿聯軍陣中,用暴力與死亡,犁出一條血肉模糊,佈滿碎肢殘骸的血路。

剩餘的三萬餘人的孔耿聯軍,登時全部崩潰了。

原本還勉強算是有點秩序的後撤,瞬間變成了毫無目標四下潰散的逃亡。他們紛紛棄了武器,哀嚎著大聲逃亡,更有甚者,邊跑邊脫去盔甲,以求能在這場逃生大賽中,儘可能地死道友不死貧道,讓自已得以逃出生天。

而唐軍的玄虎重騎,與那數千唐軍槍兵,則有如不停追逐獵物的野獸,對他們繼續毫不留情的撕咬獵殺。

見到自家三萬餘兵員,果然還是在撤退中,走向了徹底的潰敗,孔有德心痛如刀絞,卻已然迴天無力。

自已想僥倖地搏一把,最終還是輸了個徹底。

他再無辦法,只能與旁邊的耿仲明一道,眼睜睜地望著漫坡遍野的孔耿聯軍軍兵,被唐軍如屠豬宰羊一般盡情屠殺。

這一刻,孔有德忽然有種幻滅之感,此時的他,只覺得自已是具只剩呼吸的行屍走肉,不知道自已的存在還有何意義。

戰至此時,敗局已定,孔有德知道,自已再抵抗下去,亦是無能爲力亦無濟於事了。

可嘆啊,自已本想賭一把,想重想結陣自保,現在看來,再似一個極具諷刺意味的笑話罷了。

可憐手下這近五萬人的孔耿聯軍軍兵性命,卻在今天,以這樣一個窩囊的結局,走向命運的終點。

在孔有德彷徨無措之際,三千名唐軍騎兵,終於揚起一路巨大的煙塵,吼叫著衝到了孔有德與耿仲明之處。

見到這些唐軍騎兵一路嘯叫著,有如野獸一般直衝過來,懷順王耿仲明一聲大叫,率先拔馬而逃,而恭順王孔有德毫不猶豫地改變初衷,下達了全軍立刻撤退的命令。

三百餘名的護衛騎兵如遇大赦,立刻紛紛拔轉馬頭,緊緊地護著孔有德與耿仲明二人,縱馬疾速逃走。

只不過,他們的速度,畢竟還是稍慢了一步。

有一千多名飛鷂子輕騎,有如疾風一般,呼嘯著兜轉到了撤逃的孔有德與耿仲明等人前面,然後迅速散開,徹底地堵住了他們逃路之路。

然後,這些前面堵路的飛鷂子輕騎,與後面尾追的唐軍重騎,一道策馬狂奔,吼叫著向困在中間的孔有德與耿仲明二人包夾而來。

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五百零三章 毒弩之威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四章 歸途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殲敵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七十二章 終勝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三百零三章 夜刺李嘯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虜換和平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緬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三百四十六章 蝦夷島開發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五百五十章 陰溝翻船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一章 穿越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a>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十二章 搶馬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
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五百零三章 毒弩之威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四章 歸途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殲敵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七十二章 終勝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三百零三章 夜刺李嘯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虜換和平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緬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三百四十六章 蝦夷島開發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五百五十章 陰溝翻船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一章 穿越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十二章 搶馬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河市| 信宜市| 罗江县| 贞丰县| 平阳县| 西华县| 靖远县| 聂拉木县| 临泉县| 友谊县| 百色市| 肇庆市| 邛崃市| 山西省| 驻马店市| 越西县| 华安县| 个旧市| 呈贡县| 克山县| 老河口市| 边坝县| 溧水县| 文山县| 漳州市| 昌江| 日照市| 永胜县| 大丰市| 津南区| 通河县| 奎屯市| 岚皋县| 洪雅县| 牙克石市| 卓尼县| 鄢陵县| 城市| 平潭县| 丁青县| 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