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

狗入的李嘯真陰險?。?

此人拋給自已一個香餌,卻在其中暗藏了鋒利的魚鉤,用心何其毒也!

德川家光近乎本能地想要反對,卻見一旁的家老酒井忠勝,連連向自已眨眼,示意自已不能衝動。

這時,酒井忠勝臉上擠出笑容,輕咳了數聲,便對趙文采笑道:“趙使臣,將這薩摩藩闢爲我日本新的開阜口岸一事,事關重大,還請趙使臣在館驛暫歇幾日,我幕府商量議計一番後,再給你回覆吧。”

趙文采沉吟了一下,也知道這事情幕府不可能給自已痛快回復,便笑道:“也罷,那本使恭敬不如從命了,還請幕府速作決斷。”

趙文采與川津道預兩人,在告辭離開後,德川家光憤恨地猛捶了一下御桌,桌上的紙硯皆驚跳而起。

“可惡可惡,這些明國人,實實欺我幕府太甚!本將軍不久前才了鎖國令,若被迫答應他這般條件,幕府的顏面都要丟盡了!”

德川家光怒喝著說完,酒井忠勝亦是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不過,酒井忠勝在猶豫了一下,還是輕聲說道“將軍,在下倒是覺得,這趙文采的意見,我們可以考慮接受。”

“哦,酒井你怎麼竟這麼幫這明國人說話!”德川家光憤怒地扭過頭來,目光之中滿是不解與憤怒。

“將軍,請恕在下直言,將這薩摩之地,闢爲與平戶一樣的對外貿易口岸,雖是無奈,卻是必需之舉??!“

“爲何這麼說?“

“將軍,在下且問,若我幕府拒絕了李嘯的要求,那麼,你以爲,那個薩摩藩的實際控制者李嘯,真的就是老老實實地聽從幕府的命令嗎?“

“你。。。。。。“

“將軍,在下以爲,若幕府強硬拒絕的話,那李嘯,必然陽奉陰違,表面遵守我幕府之決定,暗中必然大行走私貿易之舉,那薩摩地處我日本最南端,幕府便是有心管制,卻也心有餘而力不足?。∵@樣的話,那九州與四國等地的外樣大名,怕是個個要與李嘯私下貿易往來,我幕府卻實難制止矣?!?

“忠勝,那你的意思是?“

“將軍,與其讓薩摩成爲走私氾濫之地,倒不如我幕府大度些,首先授與李嘯口岸貿易之權,這樣的話,我幕府化被動爲主動,一則可令那李嘯對我幕府心存感激,從而至少在表面上,能對幕府採取恭敬的態度。二則我幕府可在薩摩轉銷日本內地的貿易中,從中抽調稅金,賺取銀兩,可謂一舉兩得之計?。 ?

酒井忠勝頓了下,又繼續說道:“將軍,家康公曾在祖訓中說過,若某件事情的到來是不可阻止的,那就需要好好去把握它,讓它儘量朝對自已有利的一方面去運行。以在下看來,這薩摩開埠通商之事,實是合則兩利,拒則兩傷之事,在下望將軍慎思之!”

聽了酒井忠勝的勸諫,幕府將軍德川家光臉色複雜,他最終長長地嘆了口氣道:“唉,忠勝你的話雖有道理,只是我幕府被那李嘯這般玩弄,竟至予取予求,幕府的臉面何在啊。”

灑井臉上亦泛起苦笑,他輕嘆一聲道:“將軍,請恕在下說得直接,現在我幕府,雖還能控制日本局面,但遠非家康公時那般,對整個日本那麼有控制力了。故對我們來說,儘量把可能發生的動亂,壓制在發生的初期,不對整個日本的局勢造成影響,方是最好的選擇。要知道能保證幕府對日本的長久統治,能保證讓德川幕府世代傳承,這纔是真正最有臉面的事情啊。與這關鍵的兩條相比,那讓薩摩開埠一事,又算得了什麼呢?”

德川家光長嘆了一氣,沒有說話,只是,最終他輕輕地點了點頭。

不過,他還是故意拖了三天,以示幕府並非草率決定,纔派人去召見趙文采,給了他幕府同意的薩摩藩開埠通商的授權書。

趙文采十分高興,遂按李嘯的吩咐,在幕府同意薩摩開埠的條件下,再度贈送給德川幕府加倍的豐盛禮品,以示酬謝。

至此,肝付氏正式成爲薩摩藩藩主與薩摩藩開埠通商兩件大事,統統得到幕府的承認。而收下重禮的德川幕府,亦十分高興,賓主雙方,一片融洽。

趙文采從江戶返回薩摩後,立刻向李嘯稟報兩件事情皆順利達成,李嘯十分高興。他知道,整個廣闊的日本市場,終於被自已打開了。

他當即下令,重重嘉賞趙文采,並立即提拔他當任薩摩藩的總管。趙文采見自已這般受李嘯信重,亦十分感激,大聲表態效忠不提。

只不過,在李嘯等人皆歡意得意之際,他原先的合作伙伴,在聽到李嘯先是以控制傀儡的方式奪取了薩摩,又威逼利誘幕府讓薩摩開埠通商後,心中的嫉妒與惱恨一時無以復加。

如果說,這個李嘯,藉助自已的力量攻奪臺灣一事,自已尚可容忍,但現在他又控制了薩摩,並打破了自已對日本的獨家貿易,這是鄭芝龍所絕對不能忍受的。

又嫉又怒的他,便與兩名弟弟,鄭芝鳳與鄭芝豹兩人,一齊來到澎湖官廳內的密室議事。

“李嘯奪取薩摩,並脅迫幕府開埠一事,你二人都聽說了吧。”鄭芝龍聲音低沉地說道。

鄭芝鳳輕輕點點頭,鄭芝豹卻是極其憤怒地捶了一下桌子。

“狗入的李嘯,原先求我鄭家運載流民之時,老實得象條喪家狗!現在自已了有水師,腰桿硬了,竟要動我鄭家之財路根本,此人著實可惡!”

他頓了一下,又立刻急吼吼地說道:“大哥,依小弟之見,這廝這般猖狂放肆,實是欺我鄭家無人矣!請大哥下令,令小弟率我鄭家艦隊,去與此獠決一死戰!李嘯的艦隊,與我們鄭家相比,還不成氣候,小弟定能滅了這廝,提了他的頭顱來見大哥!“

鄭芝龍尚未回話,一旁的鄭芝鳳卻已怒喝道:“芝豹,你胡說個甚!大家都是大明官軍,焉自家內訌的道理!且大哥的官職纔剛剛升爲副總兵,李嘯卻是赤鳳伯,我軍若真與李嘯開戰,豈不是以下犯上。”

“那你說怎麼辦,就這般坐視李嘯一步步欺壓到頭上不成?!那李嘯連堪爲我鄭家命脈的對日貿易都敢來分羹,這般猖狂肆悖,我鄭家若不立即採取措施,給這廝來個迎頭痛擊,豈不是更讓這李嘯徹底看扁!”鄭芝豹憤怒地喊叫起來,額上青筋鼓漲。

見他二人這般爭執,鄭芝龍才緩緩開口:“你二人休要爭執。芝豹要對李嘯痛加反擊之心情,大哥能理解,只是二弟所說的話語,卻亦有道理。我軍現在已是官軍,不是從前做海盜時那般自由無羈了,與李嘯這般撕破臉面地內訌爭鬥,也著實不妥啊。“

“大哥,二哥,你看看你們這副樣子,別人都欺壓到頭上來了,你們還畏首畏尾,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難道,此事就這般算了不成!“鄭芝豹暴跳而起,有如一隻困獸一般在房中來回踱步。

不料,在房間中一片尷尬氣氛之際,鄭芝鳳卻輕笑起來,緩緩開口道:“此事當然不能就這般算了。大哥,芝豹,依我看來,這李嘯現在雖然氣焰囂張,但其卻也不是無懈可擊。要打擊李嘯,與其正面相抗,實非上策,藉助朝廷之力,來對他進行打擊,方是上策?!?

鄭芝鳳的話語,讓鄭芝龍雙眼一亮,他急急道:“二弟,且詳細說來?!?

“大哥,小弟敢說,現在那李嘯,年紀輕輕便升爲赤鳳伯之高位,又手握重兵強軍,這般人物,只怕是朝中諸臣,縱口中不敢明說,心下亦是腹誹忌憚不已吧?!班嵵P冷笑道。

“二弟之意是?“

“大哥,我們可將李嘯不軌之事,一一向朝廷向皇上稟明,讓皇上與朝臣們皆能認識到,那李嘯雖表面上爲國效力,卻是大奸似忠,心存不軌,以小弟看來,那李嘯至少有四大罪狀?!?

“哦?是哪四條?!”鄭芝龍一臉興奮。

“第一條,李嘯目無國法,輕釁戰端,在沒有皇上與兵部的諭令下,先是私自出兵朝鮮,接著吞併臺灣,現在又控踞薩摩,可謂爲所欲爲!其狼子野心,昭然若然矣?!?

“哈哈,說得對,這李嘯身爲國家大將,竟視兵部與朝廷如無物,實實罪不可赦!那李嘯的第二條罪呢?”鄭芝龍捋須筆道。

“第二條,便是李嘯在吞併臺灣後,目無朝廷,私設州縣官署,將國家土地據爲私有,這等跋扈之舉,哪裡還有半點把朝廷放在眼裡?!?

“對對對,這臺灣之地,既已被我大明收復,便理當由朝廷來安排官吏,劃分州縣,豈能容一個小小李嘯來擅做決斷,李嘯之目無君上,甚矣!”鄭芝龍臉上的笑容愈見燦爛。

“第三條,李嘯不顧朝廷禁令,私自與蒙古各部進行邊貿,且有私下走私清虜的重大嫌疑,可謂大發國難之財,可嘆這般國之蠹蟲,竟被朝廷視爲干城棟樑,實是令人嗟嘆?!?

“哼,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爲,李嘯這般違反朝廷禁令,全然無視國家律法,卻是著實可惡?!?

鄭芝鳳笑了起來,然後,他壓低聲音說道:“至於這第四條,便是李嘯自恃有重兵強軍在手,欺凌弱小,與我軍強行爭奪海貿通道,從而損害友軍之利益以自肥,實是卑鄙至極。“

聽了鄭芝鳳的話語,鄭芝龍還未說話,鄭芝豹先大笑了起來:“二哥給李嘯安的這條罪狀,才真正說到了小弟心中去了。想來那李嘯有這四條大罪,朝廷定會對其嚴加處罰,估計那李嘯,身敗名裂都有可能?!?

此時的鄭芝龍,臉上亦滿是歡欣之色,他點頭道:“二弟的謀劃,確是不錯!那李嘯自恃身處高位,又手握強兵,便以爲沒人能動得了他,可是爲所欲爲,實是可笑之至。且待爲兄親筆撰寫密奏一封,稟報兵部熊文燦大人,看看朝廷要如何處置!“

鄭芝鳳搖頭道:“兄長,若只給熊文燦奏報,怕還不行。熊文燦爲人庸碌無能,膽小怕事,若他將此事壓住不報,我等羅列之罪狀,豈非皆是無用之功。依我之見,還需給當朝首輔劉宇亮大人密送信件一封,同時厚贈重禮予他,讓他在皇上面前幫我等說話,從而讓李嘯一衆醜行,遍曉朝廷,終使其身敗名裂?!?

鄭芝龍點頭笑道:“甚好,甚好,就按二弟所說的辦吧?!?

十天後,首輔劉宇亮在自家宅邸中,收到了鄭芝龍的信件與兩大箱銀子。

劉宇亮,字季龍,號蓬玄。四川綿竹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屢遷吏部右侍郎。崇禎十年八月,擢禮部尚書,與傅冠、薛國觀等人同入閣。在經過了張至發與孔貞運這兩任短命的首輔後,於前不久,剛被崇禎授於首輔之位。

真實歷史上,劉宇亮因碌碌無爲全無功績,且畏清如虎,聽到清兵第四次入關的消息後,竟然嚇得面無人色,讓崇禎對他深爲失望。隨後,此人被下任首輔薛國觀,這個陰鷙奸狡的傢伙所彈劾,以玩弄國憲和大不敬兩條重罪,險些被逮捕入獄,後因崇禎從輕發落,方得以削籍歸鄉,幾年後,鬱郁亡於家中。

“劉大人,這是我家主人鄭大人的一點小小心意,還望大人能爲我家鄭大人稟公而斷?!皝砣藢⑿偶c銀子放下後,一臉深意地望向劉宇亮。

劉宇亮迅速看完來信,又望了那兩大箱沉甸甸的銀子,臉上冷笑一聲,心下卻極其歡喜。

他捋須笑道:“那李嘯這般猖狂肆逆,本輔對他亦是早有不滿。鄭總兵彈劾李嘯,雖有私怨,卻也是出於一片公心。請回告你家主人,就說本府定會爲他主持公道便是?!?

來人歡喜而退,劉宇亮復看了一遍來信,臉上便閃過一絲狠色。

“李嘯,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你這廝,卻也有今天!”

隨後,劉宇亮對管家喝道:“速備轎馬,本輔要立刻進宮,面見君上?!?

(注:本文已獲下週的歷史人氣連載推薦,還望著各位新老讀者大力支持,此謝?。?

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五十章 軍議第三百二十一章 無奈之降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圍赤嵌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進揚州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十一章 酒樓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九百五十三章 內城將破 唐軍終至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九百五十三章 內城將破 唐軍終至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瑯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幸運之救第七百七十一章 復州土皇帝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十六章 暗謀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六百九十三章 與城俱亡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六百五十八章 清廷驚變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十四章 考校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
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五十章 軍議第三百二十一章 無奈之降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圍赤嵌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進揚州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十一章 酒樓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九百五十三章 內城將破 唐軍終至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九百五十三章 內城將破 唐軍終至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瑯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幸運之救第七百七十一章 復州土皇帝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十六章 暗謀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六百九十三章 與城俱亡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六百五十八章 清廷驚變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十四章 考校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枞阳县| 漳平市| 神木县| 天等县| 沽源县| 郴州市| 姜堰市| 铜鼓县| 南昌市| 陇川县| 泉州市| 玉溪市| 双城市| 海原县| 保靖县| 夏河县| 长岛县| 乐亭县| 舞钢市| 和顺县| 姜堰市| 桃江县| 同江市| 岱山县| 云阳县| 马龙县| 唐海县| 芜湖县| 乌兰察布市| 大石桥市| 红安县| 清原| 西充县| 彰化市| 腾冲县| 赣州市| 海盐县| 昌乐县| 庆元县| 镶黄旗|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