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

鄭鴻逵見到衆人皆是驚愕的目光,臉上泛起苦笑,向鄭芝龍拱手道:“兄長,小弟愚見,願兄長一聽。”

“你說吧。”

鄭鴻逵抿了抿嘴,便道:“兄長,小弟之所以認爲,可以向唐軍投誠,其意見亦與成功相仿。那便是,趁唐軍未來之時,立即獻土納降,以恭順之態,搏其識歸之賞。唐王本是寬仁之人,若見我軍主動束納歸降,不費一兵一卒便收復福建與廣東,其心下必定甚是喜悅,對我等一定也會從寬相待,這樣一來,非但各人的身家性命與各自財產可得保全,甚至官爵名祿,亦可維持原樣呢。這便是小弟贊同向唐軍投誠的原因。”

見鄭芝龍聽得專注,鄭鴻逵複道:“而小弟之所以認爲,我軍除了向唐軍投誠外,亦可與其一戰,是因爲,現在我軍有最大的本錢在手,那就是我軍水師確比唐軍要強,那樣的一來,既便陸戰不順,廣東福建皆不可守,亦可水戰先破其水師,再與其在海上長期周旋,這樣一來,唐軍海域不靖,水師無力,且其與海外貿易的經濟命脈被我軍掐斷,必會遭受重創,最終不得不與我軍握手言和,亦是說不定。”

說到這裡,鄭鴻逵頓略了一下,又道:“當然,若是這般鏖戰下去,唐軍水師大爲受損,我軍廣東與福建二地,亦是必然不保,其陸上的十五萬兵馬,亦將全部喪失,其損失程度,倒是比唐軍還要慘烈得多。這樣的最終戰果,卻不知道兄長能否承受?”

鄭鴻逵此話一完,鄭芝龍卻是又陷入沉默之中。

唉,自已現在,到底該何去何從啊。

就在這裡,那三弟鄭芝豹又跳了起來,大聲吼道:“入他娘,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依俺之見,不若來個壯士斷腕,先行自棄了這廣東與福建之地,然後將水師船隻載上那十五萬兵馬,全部南下,去爭搶李嘯的臺灣、菲律賓或澳洲等地。李嘯這廝,主力還在國內,其海外各地,竟只有一個第三鎮兵馬在維持秩序,總兵力不過三萬餘人,還要分駐各地,這樣的話,卻是給了我軍可乘之機呢?!?

他的話音一落,鄭彩嘿的一聲,亦接過話來:“芝豹說得是啊。所謂失之東隅,得之桑榆。若能拿下李嘯的海外各地,丟了廣東與福建二地又何妨。只要能先打敗唐軍水師,讓其再無法從國中調兵前往海外,那其海外各地,豈非只能讓我軍一塊塊全部吃掉。這樣一來,我軍雖失廣東與福建二地,但得到了李嘯在東南亞的諸多海外之地,得到了他先前移民近千萬民衆百姓,亦是足以割據爲王,與李嘯並立稱雄了?!?

二人這般語音落地,鄭芝龍的雙眼之中,頓是又亮起了點點亮光。

是啊,寧爲雞頭,不爲牛後,如果能及時主動自已撤兵,將這十五萬兵馬率先撤走,那再讓這些兵馬前去進攻李嘯那僅有一鎮駐守的海外諸地,豈非手到擒來?

用廣東與福建兩省之地,換取李嘯那面積廣袤人口衆多的海外諸省,實在是太劃得來了。

不料,他還未開口,卻又聽鄭成功冷冷言道:“父侯,各位,諸在下直言。你們這般算計,看似佔了便宜,但你們想過沒有,李嘯乃是何等聰明沉穩智計百出之輩,我軍這般打算,他又豈會不提前作出謀劃與部署?到時候,我軍聰明反被聰明誤,再想反悔,可就再來不及了?!?

鄭成功一臉憂色,又急急上前,對鄭芝龍說道:“父侯,現在時間緊迫,萬萬不可再三心二意猶豫不決了。以孩兒之見,還是要速速向唐軍投誠,以求……”

“夠了!”

鄭芝龍厲聲打斷鄭成功的話語,他一臉陰狠之色,厲聲道:“成功,你有沒有想過,若就此向唐軍投誠,父侯一生打拼的基業,皆要付於一旦了。就算留得性命與財產,哪怕再加上爵祿來虛銜,復有何用?豈有自已自在稱王來得快活自在!我意已決,就採納二弟的第二個方案,與唐軍決一死戰!同時,也如三弟與鄭彩所言,乾脆撤走廣東與福建之兵,先行打敗李嘯的水師,再去奪了他全部的海外之地。最終要與李嘯平分秋色,共立鰲頭!”

聽了鄭芝龍的話語,鄭成歷臉色灰敗,鄭芝豹鄭彩二人卻是面露喜色,鄭芝龍環視諸人,終於大聲道:“各位聽令!”

“在!”

“二弟速速發佈召令,讓弘光監國,朝中官員,以及廣東與福建兩地軍兵,齊齊撤往金廈,務必在二十天內撤退完畢。”

“得令!”

“三弟與鄭彩聽令,著你二人召齊全部水師,一齊集中於金廈這地,裝運軍兵前往澎湖,務必要在二十天內集結完畢,萬萬不得有誤!”

“得令!”

鄭芝龍向各人傳令完畢,待各人走開後,復把目光傳向臉色黯沉,一直低垂著頭的鄭成功。

他一聲輕嘆,將手拍了拍鄭成功的肩膀,緩緩道:“你就與爲父一道,先行退往金廈,爲各地撤來的官員與兵馬先做好準備吧。”

鄭成功沉默無語,最終拱手回道:“喏,孩兒謹遵父命?!?

鄭芝龍命令既下,各地兵馬立即開始全力後撤,同時在撤退之際,對佈防地區,露出了猙獰嘴臉,大肆燒殺搶掠,簡直與土匪強盜沒有任何差別。

不過,縱是現在鄭軍作惡多端,其撤退的速度倒還挺快,各路兵馬,從廣東與福建各處急急撤往金廈,倒是沒出甚差錯。

只不過,讓鄭芝龍等人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的撤令一出,這一直形同軟禁的弘光監國朱由崧,竟然準備與手下幾個親信太監,偷偷化妝逃走。

他這般伎倆,自是被嚴密看管的鄭軍軍兵迅速發現,朱由崧本人被那些粗魯的軍漢暴打了一頓,牙齒都被打落了數顆,昏迷於地的他,被鄭軍用一具擡牀裝上,連傷口都不及處理,就這樣如擡死豬一般,被擡往金廈。

而他的那一衆親信太監,則是全部被殘暴的鄭軍軍兵所斬殺,一個也沒留下。屍首皆丟於宮中,與宮殿一齊盡數焚燬。

一時間,福州城這座僞弘光朝廷的行都,一衆亂兵在城中四下搶掠殺人,奸**人,隨及又四處縱火,意欲將整座城池徹底毀掉。很快,福州城烈火騰空,百姓奔逃,形同地獄。

鄭軍這般倉皇撤退的行動,自是早被唐軍安全司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報告給了李嘯。

這樣的情況,其實也早在李嘯意料之中。

雖然在他一直看來,鄭芝龍若要與自已對抗的話,最大的可能是憑城固守,然後不停地阻擊自已的進攻,卻沒想到,鄭芝龍倒也端的狠厲,就寧願放棄廣東與福建,轉而全部運往海外,去攻打自已的海外諸地。

哼,鄭芝龍這廝,以爲他這樣來個壯士斷腕就能打唐軍一個措手不及,就能這樣兌子一樣,用捨棄廣東福建兩地,來換取李嘯那面積龐大人口衆多的海外領地,這個算盤打得倒是美呢。

哼,你們這般伎倆,以爲就可暗渡陳倉瞞過孤王,那也太小看我李嘯了!

李嘯略一思慮,立即飛鴿傳信,令南北兩路水師,加快速度,以對夾之勢,分別從南北兩路,一齊往攻澎湖,利用鄭軍水師尚未集結的時間差,率先對澎湖發動進攻。

鄭芝龍這廝,就讓老子的鐵拳,徹底打爆你這般迷夢。

而鑑於鄭軍已撤走兵力,李嘯同時又緊急傳令,要那唐軍佈署的福建與廣東臨近的第九鎮與第八鎮兵馬,立即緊急出動,去攻佔鄭軍撤走的空地,儘快接管當地治安,防止產生更大的騷亂。

而正朝南方進發的唐軍,李嘯亦要求他們加快速度,儘快趕往廣東與福建,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這兩個鄭軍退出來的省份。

李嘯命令方下,各路唐軍自是加緊行動,全力攻向廣東與福建二省。

很快,唐軍從廣西、湖廣、江西、浙江四省發兵,一路迅猛攻去,迅速地拿下了諸多失地。

唐軍行動極快,就在鄭軍全部集結於金廈,正等著船隻來裝運他們去澎湖時,唐軍的南北兩路水師先頭部隊四十餘艘,已急急趕至澎湖,立即對澎湖發動進攻。

唐軍此番來攻,大出鄭軍意料,此時,澎湖之地,僅僅集結了六十多條戰艦,僅比唐軍先頭部隊的數量多了二十多艘而已。

唐軍艦船來得如此之快,大大出乎鄭芝龍所料。

現在,鄭鴻逵與集結的十五萬兵馬尚在金廈,鄭芝豹與鄭彩則是出海去集結艦隊均未迴歸,現在尚在澎湖主事的,除鄭芝龍自已與其子鄭成功外,再無他人。

驚惶之下的鄭芝龍,來不及過多思考,立即下令其子鄭成歷留守澎湖,他則親自帶領澎湖內的艦隊,率先與唐軍來一番決戰。

不料,他這個決定,卻遭到了鄭成功的堅決反對。

“父侯,萬萬不可輕動??!”鄭成功一臉急色地勸道:“恕在下直言,這股唐軍艦隊,遠來澎湖,敵情未明,我軍僅有六十多艘戰船,乃是保住澎湖之根本,萬萬未可全部出動。以孩兒之見,還是待詳細探明情況,再出港作戰未遲?!?

聽了鄭成功這話,鄭芝龍頓時拉下臉來:“成功你這話卻是什麼意思?哨探已報,敵軍總共才這四十餘艘船隻,有什麼敵情不明的?再不抓緊時間出擊的話,天色一黑,再想消滅這股唐軍艦隊,可就難了?!?

鄭成功見鄭芝龍一臉怒色,心下頓是十分難受,他想了想,還是咬牙回道:“父侯,你也是在海上征戰多年了,想必對水戰,應是比孩兒更加了解。我在千里鏡中也觀察過,現在明軍的船隻,離澎湖島尚有一段距離,只可看清楚船隻數量,但其大小,船速,料位(噸位),火器配備等均看不清楚。而海戰之中,船隻料位與火器配置,乃是制勝之根本,若是貿然出擊,萬一所來的唐軍船隻比我軍先進太多的話,我軍數量雖多,卻亦有不測之憂,此般貿然前去,豈非自投羅網?”

鄭芝龍被兒子這般質問,臉上頓時有些掛不住,心下更是慍怒非常,他哼了一聲回道:“成功,你如何這般說話?!豈非只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已威風?,F在唐軍遠來,多有疲憊,我軍正好以逸待勞與其決戰,安可讓其順利休整。更何況,現在所來的,乃是唐軍的先頭部隊,如何不能立即打掉這批唐軍艦隊,等到他們大軍合圍我澎湖,那才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呢。”

鄭成功還要說話,鄭芝龍冷冷喝道:“你不必多說了!我意已決,我軍有六十二艘船隻,比唐軍多了二十多艘,數量上佔在絕對優勢,就算他們的船隻比我軍先進一點,又能如何,我軍完全可以憑數量取勝。”

鄭芝龍說完,再不看鄭成功,立即帶著準備完畢的一衆水師,出港而去,直奔遠處的唐軍船隻殺去。

濃重的紅雲滿布天空,夕陽漸墜,黑沉的大海上,跳蕩著金色的餘光,鹹腥海風蕭蕭作響,除了上下追逐的海鷗在嘎嘎鳴叫外,海天之間,一片安和靜謐。

在這看似平靜的海面上,一場決定雙方命運的海戰,就此展開。水師作戰,戰術還在其次,最爲關鍵的,便是雙方具體實力的比較。

出乎鄭芝龍預料的是,這海戰的狀況,倒真如鄭成功所料,在這場看似敵衆我寡的戰鬥中,竟是唐軍佔了上風。

因爲,李嘯軍船隻的平均噸位,船隻航速,與火力配置,火炮射程等方面,均遠超對面的清軍水師。特別是作爲荷蘭一級戰列艦的指揮艦升龍號,與這些鄭軍留守澎湖的船隻相比,相當於是大人與小孩的區別。

打個比方來形容,敵我雙方對比,那簡是唐軍的四十多隻猛虎,衝入了清軍的六十多隻瘦狼之中。

當然,如果這些瘦狼能發揮自身數量優勢,採用水師常用的“五點梅花“式戰術,集中兵力分別破敵的話,也還有一絲勝算,不過,現在驕躁而來,一心想盡快結束戰鬥的鄭芝龍,顯然沒有想得這麼複雜。

鄭芝龍下令,將全部六十多艘船隻擺成v字形,向唐軍船隊直衝過來。他的意圖十分明顯,那就一鼓作氣,將唐軍船隊包夾吃掉。

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混亂第五百五十四章 豪格返京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二百二十七章 虛封其爵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六百九十一章 劉良佐的選擇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軍之威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六十三章 不欲人圖我,便需我圖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鳳總兵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八百九十一章 獻出陝甘,西域圖存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販賣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瑯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八百三十章 先東後西,斷不可返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六百五十八章 清廷驚變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圍赤嵌城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八百九十一章 獻出陝甘,西域圖存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爭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十二章 搶馬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復京師 返都北京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六百八十一章 外攻爲輔,穴攻爲主
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混亂第五百五十四章 豪格返京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二百二十七章 虛封其爵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六百九十一章 劉良佐的選擇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軍之威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六十三章 不欲人圖我,便需我圖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鳳總兵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八百九十一章 獻出陝甘,西域圖存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販賣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瑯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八百三十章 先東後西,斷不可返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六百五十八章 清廷驚變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圍赤嵌城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八百九十一章 獻出陝甘,西域圖存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爭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十二章 搶馬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復京師 返都北京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六百八十一章 外攻爲輔,穴攻爲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亭县| 高安市| 和田市| 澳门| 广南县| 河池市| 房山区| 安陆市| 邵阳市| 临清市| 舞阳县| 张家港市| 浠水县| 金昌市| 霍山县| 天全县| 阿克陶县| 阜南县| 盐源县| 汤原县| 胶州市| 新龙县| 钟山县| 资兴市| 巴东县| 舒城县| 陈巴尔虎旗| 子长县| 台安县| 威宁| 乌兰县| 革吉县| 大渡口区| 榕江县| 丰镇市| 西吉县| 彩票| 泉州市| 南岸区| 兴隆县| 象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