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

這時,復有大批逃回的騎兵,一臉悲慼地縱馬來到田見秀面前,他泣不成聲地向他稟報方纔慘酷的戰局。田見秀皺眉聽完,長長地一聲嘆息,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再說下去了。

他默然向東佇望良久,臉上鐵青,心如刀割。一雙血紅的眼中,竟有淚光閃動。

多麼慘痛的失敗,就這樣眼睜睜地發生在自已面前,真真丟人喪氣!

三萬餘部衆,全軍盡沒,僅剩下數千餘人逃回,還折了一名親信大將,這樣的戰敗,可以說是自已獨立帶兵以來,最爲慘重的失敗了。

田見秀來不及品嚐更多的苦澀與悲哀,他就迅速地想到了一個更重要更迫切的問題。

那就是,現在精銳盡喪,整個金湯城外的順軍營地中,其餘的十萬餘衆,乃是更不堪用沒有半點戰場經驗的新兵,這樣的兵馬,雖兵力衆多,但在如狼似虎又久經戰陣的唐軍面前,可謂是雞蛋碰石頭,根本就不堪一擊。

而且,唐軍剛剛陣戰獲勝,正是士氣如虹,焉有退兵回城的道理。兵精將銳,又有極其威猛強力之火炮攻城的他們,一定會再接再勵,兵臨營下,繼續進攻自已城東與城南的營地。有道是,宜將剩勇追窮寇,不把自已手下這殘餘的十餘萬新兵全部消滅,唐軍必不心甘。

而相形之下,自已初戰即敗,北面的清軍更是已被唐軍全部消滅,再無可能入援自已,那麼,自已雖然兵力衆多,但這些士氣萎靡又無甚實戰經驗的他們,就算是據營地以自守,又如何會是唐軍的對手。若要強抗下去,只怕會全軍盡死營中,一個都逃不出去。

現在外面的唐軍,尚在打掃戰場,這可以稱之爲最後的機會了,那現在的自已,到底該怎麼辦呢?

內心極其痛苦的他,沉吟良久,終於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那就是,爲了保住這些剩下的兵力,自已現在,唯一可做的,便是立即率領他們,棄營南逃,方爲唯一可行之策。

當然,這樣的緊急撤逃,必會損失營地中大量的錢糧輜重,而唐軍見到自已的部隊一窩蜂地撤逃而去,必定會全力追殺,這樣的話,自已的部衆縱然得以僥倖逃脫,只怕亦會死傷甚多損失慘重。

至於逃走之後,因爲棄了營地且兵員損失慘重,那李自成要拿自已如何是問,現在,卻是實在顧不得這麼多了。

唉,守營不行,逃跑也是一個痛苦的決策啊。

只不過,現在的自已,還能有別的選擇嗎?

田見秀狠狠地咬了咬牙,終於沉聲下令:“傳令下去,全軍立即棄守營盤,全力南撤。萬不可與唐軍糾纏,能撤多少是多少?!?

“澤侯,這……”

“還不快去!”

“得令!”

很快,此令方下,城東與城南的順軍營地,皆是有如開水沸騰一般,大股的大順軍兵象從肛門拉出的稀便一般,急急竄出門去,便立即朝南狂奔撤走。

他們撤走的十分匆忙,很多人連武器盔甲都未帶,只求一心能儘快逃跑,免受唐軍追殺。整個南逃的隊伍亂哄哄的一片,完全沒有任何秩序可言。

而身爲主將的田見秀則是在數百名精銳護衛騎兵的簇擁下,從城東營地的後門率先急急撤走,很快就淹沒在順軍南逃的洪流之中。

見到大順軍沒有如想象中的閉營決戰,反是徑自往南撤逃而去,唐軍主將段時棨與劉文秀二人皆頗感意料,不過,他們迅速反應過來,知道順軍是要棄營逃跑了,遂立即下令,著兩鎮兵馬中的全部騎兵趕緊出動,一路追殺大順軍逃兵。

與此同時,他下令唐軍步兵全速趕往大順軍城東與城南的大營,儘快接管其營中事務,防止裡面大順軍不及帶走的錢糧輜重被敵軍破壞。

而兩鎮兵馬中的輔兵,則跟隨唐軍騎兵行動,準備在接下來,一路俘獲投降的順軍兵馬。

安排既定,全軍立即開始行動。放眼望去,潰逃南撤的敵軍,有如開閘的洪水,茫茫無盡全無秩序地向南潰逃。

人數多達六千餘衆的唐軍騎兵,自是一路狂追猛趕,四下追殺不止。

唐軍全力追殺,那十餘萬南逃的大順軍,卻是再無半點戰心,在茫茫曠野上有如一羣顧頭不顧腚的野豬,並想著儘快逃命,根本就再沒半點反抗對戰的心思。

而在這裡大順軍中,作爲軍中主將的田見秀,是逃跑速度最快的那個。

他在數百名精銳護衛的簇擁下,外面又包裹了一層先前潰回的騎兵,一大票騎隊隆隆狂奔,一路往南狂逃而去,倒是把整隻部隊全部拋在後面。

主帥率先疾逃,後面尾隨而趕的自家兵馬,更是氣泄如癟,再無半點鬥戰的心氣可言。很多人哀嚎著棄了武器與盔甲,只求能儘快逃離唐軍的追殺。

一方逃跑,一方猛追,整個偌大的曠野,成了唐軍盡情屠殺的場地,漫坡遍野潰逃的順軍,則有如瘋狂逃命的牛羊豬犬,任命唐軍追殺砍死,根本就沒有任何保命的可能。

更可怕的是,在這樣的四散潰逃中,即使有零星的順軍軍兵想要投降,也立刻被殺紅了眼的唐軍士兵,或砍或捅,登時殺斃,斷不留情。

只不過,兩條腿的步兵,如何跑得過四條腿的騎兵,那些拼力奔逃的順軍兵卒,不斷哀嚎地倒在唐軍刀槍之下。最終,約有數萬人的順軍潰兵,被穿插縱橫的唐軍騎兵,截斷了所有退路,眼前著就要將他們全部包圍剿殺。

這批人當然明白自已的命運,不可能坐以待斃,他們紛紛跪地,面對唐軍越來越逼近的冰冷刀鋒,磕頭不止,請求投降。

最終,好在唐軍主帥段時棨,在唐軍騎兵出擊之前,就給他們下達了及時止殺的命令,令隨後趕來的大批唐軍輔兵,投受這多達數萬之衆的順軍的投降,這場激烈的戰鬥,這些跑得腿都快斷了的傢伙,才得以僥倖逃得性命。

放眼望去,整個戰場上,潰兵如潮潰逃洶涌,唐軍如箭橫衝直撞,殺了個屍橫遍野,血流滿地,死人死馬橫七豎八,一眼望去,觸目驚心。

而依然在拼力奔逃的其餘順軍兵馬,他們現在的全部心思,就是儘快在唐軍騎兵趕來追殺之前。來到那南邊的南河岸邊。

他們知道,現在已是秋深時節,北方乾旱少雨,南河已到枯水時節,河牀中水量有限,正有利有自已快速渡河。

相反地,因爲南河河牀地形複雜,多有尖銳石塊,唐軍的騎兵出於愛護坐騎的考慮,必定不會再對自已尾銜追擊,如此一來,自已便有機會得以逃出生天了。

這個卑微可憐的夢想,成了跑得氣喘吁吁肺都要炸了的他們唯一的心願。

在經過了近半個多時辰艱苦奔跑後,十餘萬大順軍跑到此處,僅剩六萬餘人。其餘的人馬,不是或跑死或被殺在路上,就是成了唐軍的俘虜,被押解回金湯城中。

這些順軍兵馬再不猶豫,立即跌跌撞撞地衝入水位已然下降了許多的南河,拼盡全力向對岸奔去。

而爲了儘快渡河,幾乎全部的大順軍兵都把盔甲與武器扔在南河北岸,然後撒開腳丫向南或跑或遊,根本就不敢稍停。

這其中,饒是現在水淺,但依然有至少上千名體力不支的大順軍兵,倒在河水中一躺不起,被溺斃的他們,有如浮起的死魚一樣,被河水嘩嘩地衝向下遊。

不過,這些順軍士兵的判斷倒是準確,唐軍追到這裡,試探性地踩了下河牀後,發現裡面怪石嶙峋,尖銳石子極多,他們擔心損傷馬蹄,果然不再追擊,讓那些恐慌無比的大順軍兵心下大安,各人愈發加快速度奔向對岸,總算是虎口逃生,僥倖脫險。

渡河後,順軍統帥田見秀勒住馬蹄,大聲喝令著收龍那些渡過河來的剩餘兵馬,最終,在一番忙碌之後,他只收到了不足六萬人。

這一刻,他的內心滿是悲涼。

可恨啊,十五萬大軍,在經過了大半天的對戰與逃撤後,竟然只有不到六萬人得以逃出生天,其餘的近十萬兵馬,竟全部折損在金湯城外,或是死傷,再無孑遺。

除了人員損失外,到現在,全軍的各類軍械輜重,乃至武器盔甲,幾乎全部丟光?,F在的這不足六萬人,倒與一羣毫無防禦能力的烏合之衆差不多。

這樣的戰況,說是慘敗,亦不爲過。

也許接下來的自已,在率兵返回京城後,要好好想想如何向李自成稟報,才能勉強逃過因喪軍失陣之罪,而被最終問斬的結局吧。

田見秀長嘆一聲,搖了搖頭,拔馬南走,那一衆騎兵緊緊跟隨著他,然後,便是一衆垂頭喪氣快步緊跟的各類步後。

在順軍倉皇遠去滾滾南下之際,唐軍已將整個戰場打掃完畢,整個戰場上歡聲如雷,響動雲霄。

唐軍主帥段時棨,一臉得意地聽監撫司的文官稟報。此戰中,除了逃跑與失蹤的順軍外,共殺掉順軍兵馬一萬五千八百餘人,俘獲敵軍約六萬兩千多人。另外順軍城東與城南的營地,皆是完整落入唐軍之手,繳獲其中軍械糧草無數,可謂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聽完這名文官的稟報,段時棨一臉得色。他隨即又想到,方纔還更外俘獲了一萬餘名清軍兵馬,同樣繳獲了極多的清軍軍械與輜重,這兩場戰鬥下來,非但金湯城重圍盡解,還另外得到了如此之多的降兵與繳獲,這樣的兩場相連勝利,堪稱人間至樂。

心情愉快的他,立即向唐王李嘯飛信稟報這場難得的大勝,同時在信中,向李嘯請示,接下來,自已到底該怎麼行動。

三天後,李嘯在南京收到了段時棨的來信,讀完信中內容,他歡喜得簡直難以言表。

好麼,現在金湯城重圍盡解,唐軍接連消滅城外四萬清軍,十五萬順軍,一舉打破重圍,還陣斬清軍主將阿巴泰與圖爾格,繳獲得軍械輜重無數,這般戰績,實是太過於耀目,令人萬分激賞呢。

李嘯心情激動,在房中來回踱步。他心下暗想,現在金湯城重圍一解,那金湯城中的兵馬,便是有如放出匣籠的猛獸,要向周圍揮舞它尖利可怖的爪牙,去爲自已爭取更多更大的地盤了。

李嘯立即把自已最信任的兩名軍師姜曰廣與陳子龍一齊叫過來,商議接下來要讓金湯城的兵馬如何行動。

很快,陳子龍與姜曰廣二人,匆匆來到乾清宮中。李嘯將段時棨的來信,讓二人傳閱一番後,便道:“二位,現在金湯城重圍已解,以二位之見,我軍接下來,卻該如何行動?”

陳子龍與姜曰廣二人對視一下,姜曰廣便率先說道:“唐王,依在下看來,現在金湯城重圍既解,順軍主力潰滅,那我軍接下來,當可橫掃整個宣府鎮,當爲必然之勢也!若顧慮範圍太廣,恐有順軍來援,那麼,我軍當至少要重奪整個宣府北路,然後再乘機南下,將勢力擴展到整個宣府鎮,哪此良機,斷不可失啊?!?

聽了姜曰廣的話,李嘯沉吟不語,卻把目光望向同樣捋須不言的陳子龍。

陳子龍見李嘯的目光望向自已,便拱手道:“唐王,以在下看來,姜贊畫此策雖甚是有理。但在下以爲,我軍要重新奪佔整個宣府北路,是爲必然之舉。但若要進軍整個宣府鎮,卻不必急於在這一時。以在下看來,我軍在破了金湯城之圍後,最爲重要的事情便是,要想辦法與我軍的主要勢力連成一片,而不是繼續讓金湯城乃至整個宣府北路,孤懸塞外無法救援?!?

陳子龍的話,讓李嘯雙眼一亮,他急問道:“臥子,那依你看來,我金湯城兵馬,接下來如何行動,方爲合適?”

陳子龍目光炯炯,他快步來到牆上的地圖旁,手指山海關的方向,對李嘯大聲說道:“唐王,在下以爲,我軍接下來首要之任務,便是從金湯城向東用兵,趁敵軍兵力不濟,迅速打通從金湯城到山海關之通道,此事最爲要緊啊。”

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關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門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遼陽 援兵突至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三百二十一章 無奈之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緬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六百九十一章 劉良佐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凝聚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敵鋒第二章 伏擊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五百零三章 毒弩之威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七百六十五章 天子也要搏一把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八百一十三章 陣斬孔廷訓,直逼莊河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聲桓投降
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關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門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遼陽 援兵突至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三百二十一章 無奈之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緬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六百九十一章 劉良佐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凝聚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敵鋒第二章 伏擊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五百零三章 毒弩之威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七百六十五章 天子也要搏一把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八百一十三章 陣斬孔廷訓,直逼莊河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聲桓投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茶陵县| 清原| 汉寿县| 樟树市| 福安市| 桃江县| 修水县| 区。| 丰镇市| 类乌齐县| 泌阳县| 呼玛县| 宁河县| 兴海县| 安仁县| 伽师县| 旺苍县| 六枝特区| 安国市| 岳西县| 临泉县| 关岭| 洛浦县| 霍州市| 桃园市| 葵青区| 南涧| 元阳县| 江西省| 青浦区| 芮城县| 六盘水市| 吉水县| 东丽区| 蒙城县| 陵水| 康定县| 蚌埠市| 连城县| 军事|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