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

兩天後,猛虎軍返回琉球,琉球國王尚豐得知李嘯已把奄美大島上全部的薩摩軍都消滅乾淨後,不由得大喜過望。

他立刻宣佈,將琉球王城南面先島羣島上,那全國最大的硫磺礦,贈予李嘯,由李嘯全權開採售賣,琉球王國不作任何干涉。

隨後,他全城蒐羅食材,給李嘯全軍又辦了一次宴會,以爲慶功。

宴後,尚豐王復與李嘯單獨會談。

“赤鳳伯,孤上次跟你說過,有份獨特禮物要送給你,卻不知道,赤鳳伯願意笑納否?”尚豐王一臉笑容。

“哦,卻不知王上要送給本伯什麼禮物?”

尚豐王臉上的笑容愈發神秘,他低語道:“赤鳳伯,你可曾聽說過,那日本肝付氏麼?“

李嘯心頭一凜,肝付氏,這個名字似乎有那麼一點熟悉,只是一時間,對日本史不太瞭解的他,卻也未能想起太多。

尚豐王見李嘯沉吟不語,便將這日本的肝付氏,向李嘯簡述了一番。

原來,肝付氏是日本古代大伴氏後裔的一支,在兼貞任大隅國肝付郡弁濟使時,將居城遷到肝付郡高山的弓張城,從此便以地名爲姓,改稱肝付氏。

在戰國之前,肝付家勢力強盛,兵多將廣,威震九州島,現在那強橫囂張的島津家,也得臣服於肝付家之下。

隨著時間推移,形移勢變,到了日本戰國中期,島津氏開始崛起,則肝付氏卻在一連串的內亂中,開始走向衰落。只不過,這時兩家尚是聯盟,且還有姻親關係,故還維持著表面的和好。

但野心勃勃的島津氏,卻不滿足於現狀,開始想辦法撕毀聯盟,然後征服肝付氏。

於是,島津氏精心策劃了“鶴羹”事件。

當時的肝付氏家主肝付兼續一行人,到薩摩去參加鹿兒島的島津家安排的宴會,在宴會上,島津家的重臣,伊集院忠朗便不斷邀勸肝付兼續的首席家臣藥丸兼將,硬要他吃下那一盆煮好的鶴羹。

按說,這鶴羹實是難得的美味,但是這仙鶴卻是肝付家的家紋,相當於祖宗神靈所化的靈鳥,因此肝付氏一行人感覺深深受辱,雙方出現激烈的口角衝突,接下來,肝付家一行人,全部憤慨離席,然後立刻離開鹿兒島返回到自家城池。

而家主肝付兼續,在返回之後,便立刻與島津家主的妹妹阿南離婚,再把她送會島津家,兩家就此徹底撕破臉面,互相開戰。

島津家與肝付家的戰鬥持續了多年,最終,島津軍在西俁城大敗肝付軍,翌年一月,肝付家的最後據點牛根城陷落,肝付家眼看大勢已去,家主肝付兼亮、家老伊地知重興等人遂向島津家投降稱臣,

只不過,肝付氏雖已臣服,但島津氏爲了斬草除根,卻並不就此罷手。

島津氏不斷下黑手使毒計,導致肝付氏家族中始終一片混亂,並且子孫凋零後續乏人,早在十多年前,最後一代肝付家家主肝付兼治去世後,因無後人,島津氏遂吞併了肝付家的全部土地,這自鎌倉幕府以來的名家肝付氏,終告徹底滅亡。

“這麼說,這肝付氏,到現在已然滅絕無人了?”李嘯輕呷了一口茶,淡淡問道。

“非也。”尚豐王笑道:“那肝付氏末代家主肝付兼治,在去世前一年,有一名侍妾懷了身孕,爲使她免遭島津氏黑手,已然身體不佳的肝付兼治,偷偷地將德川幕府的敕封令與肝付家的族印,一起交給最爲信賴的家老川津道預,讓他帶著這名侍妾偷偷來到我琉球國中。那肝付兼治對川津道預交待,說若是生下女子,若讓她歸化爲琉球國人,安居度日便可。若是生下男子,則可把親筆之信以及家族徽印交付給他,以冀一日有機會向島津氏報仇雪恨,重振肝付氏。”

尚豐王說到這裡,故意停了一下,卻發現,李嘯正微笑著望向自已。

“本伯明白了,原來,王上想要送給本伯的禮物,便是這個肝付家的後人吧。”

聽了李嘯這句平靜的話語,尚豐王笑道:“赤鳳伯果是一點就透,這名少年,名叫肝付兼平,今天已有十三歲矣。孤想知道,赤鳳伯可願收下這份禮物否?”

“哈哈,王上送給李某這樣一份大禮,李某若是不收,豈是不知好歹?”李嘯大笑,向尚豐王長叩一揖道:“這可是一份能讓本伯在薩摩牢牢站穩腳跟的大禮啊,李某謝過王上了。”

兩人復大笑起來,一時間,會客廳中一片和樂融融。

離開會客廳後,李嘯猶是一臉笑容。

他知道,這個肝付家的少年,對他來說,能有多麼大的利用價值。

那就是,他可以控制這個少年爲傀儡,讓猛虎軍能真正在薩摩藩立足紮根。

如果這個肝付家的少年,能被自已完全控制的話,那自已就可以用幫助肝付家復藩爲由,征伐島津氏。

而且,這樣的做法,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這個消息在傳給幕府的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後,由於明軍只是幫助肝付家後人復藩,並不算是外國侵略,那幕府雖然會極爲不滿,卻也沒有任何理由插手,至多到時只能派出官員,覈驗一番這名少年的族印與敕封令是否屬實而已。這樣的話,李嘯以扶持傀儡的方式在薩摩立足,所遇到的阻力會大大降低。

想到從古至今,中國勢力一直未能染指日本本土,而現在自已卻可以用這樣扶持傀儡的方法,達成這一目標,李嘯心下十分激動。

李嘯離開會客廳後,尚豐王便與皇后君豊見便在一起,秘密商談。

“王上,你以這肝付兼平爲誘餌,使出這招驅虎吞狼之計,倒是用得甚妙。”

皇后君豊見一臉笑容地恭維,尚豐王臉上更顯得意之色。

“唉,孤也是沒辦法啊,如果不趁現在有機會,能讓這李大人率領大明天兵,去一舉蕩平那薩摩島津氏並永絕後患的話,將來李大人返回大明上邦,那薩摩趁機再度來襲,我琉球國可就危險了。”

尚豐王說到這裡,臉上的笑容已然消失不見,反多了幾分悽楚之色:“孤王這般行事,亦是多爲後人考慮。想來太子尚質,爲人柔懦,才具平平,如何是那惡鄰薩摩之對手!孤王年歲以高,能在大行之前,爲他除掉那柄日日高懸於我琉球國上的利劍,亦是最好之事啊。”

皇后聞言,亦斂容嘆道:“唉,王上之慮,臣妾亦其心慼慼也。卻不知,那李大人將來發現我琉球使計,可會對我國不滿麼?”

尚豐王搖搖頭:“那倒不會,那李大人,雄心勃勃,志吞萬里,孤王給他這名肝付氏的傀儡,讓他有充足理由征伐薩摩島津氏,卻是他求之不得之事呢。”

尚豐王頓了下,又捋須感嘆道:“孤王與那李大人,雖交往不深,卻越來越感覺,這位李大人,爲人有勇有謀,又有強軍在手,實是大明上邦之虎將也。這位李大人將來的前程,怕是不可限量啊。”

當天晚上,尚豐王讓下人帶著肝付兼平和那名託孤家老川津道預,一同來到了李嘯房中。

如同一個琉球國普通老農一般的川津道預,立刻從懷裡掏出一個雖然陳舊,卻擦拭得光潔如新的木盒,恭敬地遞給端坐在一張官帽椅上的李嘯。

“李大人,這便是我肝付家的敕封令及家族徽印,請李大人過目。”

川津道預說完,躬身一禮,便退到那肝付兼平旁邊。

李嘯打開木盒,饒有興致地驗看了一番敕封令與族印,臉上不覺泛起微笑。

“哦,原來你就是肝付家的後人,能聽懂漢話麼?”

李嘯將木盒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後,上下打量著站在面前,同樣完全是琉球人打扮,一臉窘迫不安的十三歲肝付兼平。

肝付兼平擡頭望了一眼李嘯,神情頗爲畏懼,一旁的川津道預急急拉了他一下,肝付兼平才點點頭,恭敬地答道:“啓稟赤鳳伯,在下一直在琉球國長大,對漢話十分熟悉。”

肝付兼平的謙恭的態度,讓李嘯滿意地點了點頭,他指指旁邊的座位,示意他倆坐下說話。

只不過,川津道預卻只是訕訕地站著不敢坐,而肝付兼平,亦只是斜簽著坐了半個屁股。

李嘯又隨意地問了一句:“肝付兼平,你母親可還安在?”

讓李嘯沒想到的是,他這句話一問完,肝付兼平卻是雙眼泛紅,而旁邊的川津道預,已然撲通跪地。

“稟李大人,主母大人,前幾年便已因操勞過度過世了,這幾年,一直是在下,與小主人一起過活。”

李嘯哦了一聲,臉上顯出明顯的同情之色。

只是他心中卻在暗想,有道是,拔毛鳳凰不如雞,這失勢喪地的肝付家,在琉球國中,竟過得這般潦倒可憐,倒是令人感嘆不已。若不是自已穿越而來,這名少年與這名託孤的家老,怕是隻會永遠以普通琉球人的身份,泯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了吧。

這時,伏跪於地的川津道預,又繼續向李嘯說道:“今日,琉球國王對在下說,李大人願意出兵,幫我肝付家趕走島津重奪薩摩,在下聽聞此消息,心中之喜悅感激,實是無以言表!李大人這般大仁大義之舉,堪爲我肝付家之再生父母也!在下現在能對李大人說的便是,若李大人幫我家少主奪回薩摩,趕走島津氏,我家少主當永遠尊奉李大人。薩摩之地,李大人無論是屯軍還是貿易,我肝付家皆無異議,全憑大人處置!”

聽了川津道預這番恭敬的表態,李嘯臉上,泛起淡淡微笑。

“很好,你二人能這般聽從本伯安排,本伯心中甚是欣慰。我大明上邦,自當爲爾主持公道,助爾重奪薩摩!”

聽了李嘯的話語,川津道預喜不自勝,他又拉了一把坐在旁邊的肝付兼平一把,主僕二人,一同在地上,磕頭磕得砰砰響。

李嘯站了身來,虛扶起二人,又將木盒交還給肝付兼平,然後叮囑道:“再過兩日,你們就與我大明官軍一起,北上薩摩,討伐島津氏!”

川津道預眼中熱淚盈眶:“在下與少主,唯李大人之命是從!”

次日,李嘯便讓水師,把三十餘艘俘獲的日本船隻,開回臺灣。又過了兩天後,準備完畢的猛虎軍,除留下乙總甲哨軍兵駐守琉球外,全軍登上那一百一十艘艦船,帶上肝付兼平與川津道預,在數名嚮導的引領下,浩浩蕩蕩地北航而去,攻伐薩摩。

大軍經過三天航程,順利來到薩摩鹿兒島外海。此時,有薩摩藩的些須巡邏船隻,見得明軍船隻浩蕩北來,頓是大驚失色,急急返回薩摩稟報。

而此時,剛剛當了藩主兩年的薩摩藩主島津光久,正與一衆家臣,在薩摩主城鶴丸城的天守閣中,商討開採金礦,補充軍資之事。

原來,自前幾年的島原之亂後,薩摩因派兵前去鎮壓叛亂,消耗軍糧物資極多,而導致資金與糧食皆入不敷出。故島津家久爲挽回損失,除了強令讓琉球進貢大米外,另外便是準備在鹿兒島上的金礦產地永野山上,挖掘黃金以實軍用。

衆人正議得熱烈,忽然有親侍大將樺山埁正急急來報,說有重要軍情稟報。

島津光久頓是大爲驚訝,急急喚其入內。

樺山埁正走得急切,腳踢在榻榻米的接縫處,險些摔了一跤,幸得趕緊站穩,才免了出醜。

“有何軍情,如何這般慌張失禮。“島津光久的聲音十分不滿。

樺山埁正跪地行禮,便大聲說道:“稟報藩主,據我軍巡邏船來報,說在鹿兒島南面海域,出現大批打著日月雙龍旗和猛虎嘯日旗的船隻,正向我薩摩藩急駛而來!”

樺山埁正此言一出,頓是滿座譁然。

家老島津久通立刻以一種驚訝的語氣說道:“日月雙龍旗,那可是明軍的旗幟啊。怎麼他們會來我們薩摩藩?”

另一名家老島津久慶,則是皺著眉毛說道:“奇怪了,就算是明軍要來,他們也該從東面趕來,怎麼會從南面而來呢?”

他似乎猛地想起了什麼,滿是疑慮地向樺山埁正喝道:“既是從南邊而來,爲何駐守在奄美大島的島津章久,沒有傳來任何消息?”

樺山埁正一時怔住,他眨了眨眼,急道:“這個,在下也不知道,只是現在明軍已來,其勢洶洶,我薩摩軍,卻是該就此防禦,還是主動出擊,還請藩主與各位大人,趕緊決定對策!”

島津光久臉色十分難看,一旁的家臣則是議論紛紛,對於明軍此來的目的,說什麼的都有。

“別吵了!”

島津光久一聲怒喝,打斷了家臣們的爭論。“爭來吵去,又有何用。速派使者,前往明軍船隊聯繫,看看明軍究竟是何目的。”

在看著使者領命離去後,島津光久又對樺山埁正下令道:“你也速速下去,馬上集結全部薩摩將士,就地做好防禦準備,若那明軍,果有侵犯我薩摩的舉動,我薩摩軍當堅決與其戰鬥到底!”

“哈依!”

樺山埁正大聲應諾了一句,復鞠一躬,便轉身急急離去。

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九章 祖府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踞(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聲桓投降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道而轟,何人可擋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三章 女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六十章 劫持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湯城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談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三百三十八章 郭子儀還是安祿山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販賣第十七章 職爭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六十四章 築城規劃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踞(一)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道而轟,何人可擋第六章 選擇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
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九章 祖府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踞(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聲桓投降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道而轟,何人可擋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三章 女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六十章 劫持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湯城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談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三百三十八章 郭子儀還是安祿山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販賣第十七章 職爭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六十四章 築城規劃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踞(一)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道而轟,何人可擋第六章 選擇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浑源县| 阿拉善左旗| 昔阳县| 保定市| 柞水县| 济南市| 峨眉山市| 关岭| 兴仁县| 丹凤县| 盈江县| 靖州| 巴塘县| 淮滨县| 公主岭市| 高唐县| 色达县| 新蔡县| 浠水县| 同心县| 昭平县| 阿尔山市| 衡阳市| 岐山县| 佛教| 临潭县| 潜江市| 渭南市| 子长县| 长宁县| 新和县| 高雄市| 洛隆县| 佳木斯市| 贵州省| 武平县| 托克托县| 保德县| 定日县| 富平县| 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