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

莫元清說完,又是一臉期盼地望向唐軍主將黃得功。大熱的天氣裡,他臉上的熱汗,有如流水一般往下淌。

而唐軍主將黃得功,聽完那莫元清的話語,亦不覺陷入沉思。

莫元清這廝,雖是一心想保全其高平地盤不失,讓他們莫氏有個最後的據點,可以繼續茍延殘喘。但對於唐軍來說,如果能幫他們保住這高平一地,對唐軍將來的發展,卻亦是極有益處的。

畢竟,如果唐軍入援高平,憑著唐軍的雄厚兵力,那無疑是高平之地最有份量的存在。唐軍當可順手將高平這一帶安南地盤,牢牢至於自已的控制之下,至於那高平莫氏,亦會毫無疑問地成爲了自已的下屬藩邦。

那麼,據有高平又有莫氏相助的唐軍,接下來,無論是僅僅應對兩鄭聯軍的進攻,還是更有野心地往安南推進,都是水到渠成毫無阻礙之事。

所以,莫元清的這個請求,無論於情還是於理,自已都完全有必要答應。

想到這裡,黃得功淡淡一笑,便回道:“莫公子所言,亦是有理。莫氏忠順之心,更是令人感懷。這樣吧,莫氏如今既然有難,那本將自不會坐視不理。我將派出我軍乙營兵馬,以及我唐軍一半的火炮部隊,由乙營營長翁之琪統領,立即前往高平入援。“

莫元清見黃得功終於同意派兵,臉上頓時滿是欣喜之色。只不過,他又猶疑地問了一句:”大人,貴部願派兵馬,在下與父王皆是十分歡喜,只不過,在相暗自思揣,卻不知將,大人若僅派一營兵馬與一半火炮部隊前來,對迎戰那兵力宏大兩鄭聯軍,會不會兵馬數量有嫌不足……“

”哈哈,你莫擔心。我軍戰力,豈是安南鄭氏與鄭芝龍部兵馬可比,跟你說吧,要守住這小小的高平,本將派出一營兵馬與一半火炮前去,已是足矣。有這些兵馬前去,定可確保你高平無憂。而到了高平之後,你可如此……”

後面的話語,黃得功故意壓低了聲音,那莫元清更是湊上前來,豎其耳朵聽完黃得功的話語。

黃得功一講完後,莫元清立即連連涌起欣喜至極的笑容,大聲讚道:“黃大人所言甚是!卻是小的多心了,真是該死!那在下就不多叨擾了,我立即帶使團返回高平,與我父王一道,隨時恭迎天兵前來。到時候,便按黃大人之計,給那鄭氏一個厲害的教訓!”

黃得功點點頭,示意他可以退下了。那莫元清見大事已定,亦不多留,又極其肉麻地連聲恭維了幾句後,便帶著使團急返高平而去。

黃得功隨即下令,讓那離高平最近的翁之琪部乙營兵馬,立即停止征伐滇東土司之事,帶上唐軍第九鎮一半的火炮部隊,轉而全速開往高平,入援莫氏。

至於甲營與丙營,則是繼續留在滇東,在黃得功指揮下,征剿殘餘的不服唐軍統治的當地土司。

翁之琪率部來向黃得功辭行之時,黃得功又對他密囑了一番,把他先前對莫元清所說的計策,對他又詳細叮囑了一番。

翁之琪聞言,亦是連聲稱讚,大笑應諾,並向黃得功拍胸脯保證,此去高平,一定不辱使命,保證完成任務。

接下來,翁之琪率領其部乙營兵馬,以及第九鎮的一半火炮部隊,一路浩浩蕩蕩地從雲南開往高平。不過數日,便抵高平地界,一行兵馬,受到了高平郡王莫敬耀的盛情款待。

對於唐軍的及時入援,莫敬耀莫元清父子皆是十分欣悅,酒宴之上,父子二人輪番向唐軍主將翁之琪敬酒,一副令人肉麻的恭維巴結模樣。

而這次酒宴之後,翁之琪與莫敬耀父子二人,覆在一起聚集密議,仔細商定了在接下來,要如何實施黃得功的引蛇出洞之策。

三天後,正在從全國調集兵力,積極準備北伐莫氏的的鄭家大將鄭檜,忽聽到北面高平地界,有莫氏兵馬蠢蠢欲動,竟似欲搶先渡過北流界河,徑自攻往鄭氏北面的重要關所,北芒城。

鄭檜立即將情報上報升龍城,得到消息的鄭氏家主鄭柞,頓時亦是十分吃驚。

怎麼回事?

莫氏勢力衰竭,兵馬稀疏,自保尚是困難,如何會有勇氣,膽敢前來挑戰強大的鄭氏,難道他們腦子不清醒,還是他們要自尋死路?

鄭柞忽然想到什麼,眉頭頓是緊皺成一團。

難道說,是因爲那莫氏得了強力後援,纔會這般張揚,以致於要前來橫加挑事麼?

而那莫氏現在能尋到的強大外援,自然是非唐軍莫屬了。如果唐軍真的前來入援莫氏,那無疑是給莫氏打了一針雞血,才讓他們這般猖狂作肆。

鄭柞立即下令,著前線大將鄭檜,仔細觀察來犯的莫軍動向,若發現其中混有有唐軍兵馬,則萬勿輕易行動,務必等到升龍城中的支援兵馬到來後,再一齊迎敵。

鄭檜得到家主鄭柞之令,立即派出哨騎悄悄渡過北流界河,密切觀察那些莫氏兵馬的行動。

WWW ?Tтkǎ n ?c○

不過,他們迅速地發現,這些莫氏兵馬,倒也與往日差不多,依然是陣伍散亂,隊型不整,一副士氣低落無所作爲的樣子,其兵力數量,也不過寥寥千餘人。而在其中,根本就沒有沒有任何唐軍的旗號與兵卒。

哨騎隨即返回北芒城,將莫軍兵力與動向,向大將鄭檜作詳實稟報。

聽到稟報的鄭檜亦是糊塗了,莫氏這是搞什麼鬼,士氣低落,軍無鬥志,又未見外援,卻還敢來橫挑強鄰,他們真的是瘋了麼?

這時,城中的副將鄭樺,向鄭檜提議道:“大將軍,既然莫氏自來送死,我軍何不成全了他們?請大將軍下令,讓部下帶領一支兵馬,渡過北流界河,一舉攻滅這幫不知死活的混蛋!”

鄭樺的提議,讓鄭檜亦是十分心動。只不過,他在心下,卻還是十分警惕,一直沉吟不語。

以弱挑強,不合常理呀。

最終,鄭檜只是下令,讓哨騎繼續觀察河岸對面的莫軍動靜,全軍緊守關隘險要,萬萬不可輕動。

接下來的幾天,哨騎皆來稟報,說河岸對面的莫軍,兵力似在逐漸增多,從原先一千餘人,增加到了數千人等,雖然看上去還是陣伍不整軍無鬥志的模樣,卻似有渡河攻擊的試探。

聽到哨騎稟報,鄭檜驚疑不已。

不過,還是不敢擅作決斷的他,立即又把前線的動態,向升龍城及時稟報。

同時,鄭檜在給朝廷的密信中要求,鑑於莫軍現在行動詭異,恐有異變,讓在鄭芝龍部兵馬未來之前,就速派大軍前來北芒城,以便能以不動應萬動,讓莫軍無機可乘。

聽了鄭檜的稟報與請求,鄭氏家主鄭柞考慮再三,決定同意他的意見。故讓其子鄭梉帶了兩萬精兵,從升龍城中緊急出發,一路北上入援北芒城。

只不過,兩萬兵馬出動,每天消耗的糧草都是相當可觀的數量,長久駐守在北部邊界,也不是長久之計,故鄭檜給其子鄭梉下令,讓暫駐於北芒之處,等到鄭芝龍部援兵一至,立即全軍揮師渡過界河,全力攻打莫軍,直取其老巢高平城。

鄭梉領命而行,帶兵來到北芒城外,只不過,這北芒城僅是一偏僻邊陲小城,城池十分窄小,容納鄭檜的三千軍兵已是不易,如何能容得下恁多兵馬。

故鄭梉的兩萬入援兵馬,僅得暫在城外棲營,生活倒是頗爲不便,與當日在升龍城的生活,更是遠不能比。這般居住條件,讓全體入援兵馬皆十分煩躁又無可奈何。

特別是作爲世子的鄭梉,心下的焦躁不安,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當他看到,河對岸那有如叫花子軍隊一般的莫軍,竟還敢到河邊來挑釁,那些令人難堪的叫罵,隔岸都隱隱可聞,讓對岸的鄭氏兵馬,各人心下的怒火,更是難以遏抑。

奶奶的,真他孃的野鬼欺家神!

莫氏已然奄奄一息形將就木,卻還敢派兵前來撩撥挑釁,真真欺我鄭氏軍中無人乎!

鄭梉熱血上涌,隨即把北芒城的主將鄭檜,與副將鄭樺一齊叫來,對他們大聲言明,要立即出兵渡河,徑去攻打對岸的莫軍。

鄭梉此舉,那憋了一肚子氣的鄭樺,自是全力贊同,而身爲北芒城主將的鄭檜,卻是眉頭不展,不肯輕應。

鄭梉見他一副老成持重不作表態的樣子,心下不由得十分焦躁。他皺著眉頭,大聲道:“鄭大將,現在莫軍就在對岸,其兵員數量與裝備等級,皆不可與我鄭氏大軍相比,本將若是帶兵打去,定可將其一舉殲滅。你爲何還這般不發一語,小心翼翼,卻是何故?”

鄭檜被這位世子逼問,臉上便顯出尷尬神色,急回道:“世子,萬是老臣膽怯,只是家主不是說過麼,現在鄭芝龍的援兵尚未到來,我軍萬萬不可輕動,只宜在原地駐守,等其兵馬到來,再一道渡河攻擊。家主這般條令,老臣還請世子一道堅守,萬萬不可擅自行動。”

“哼!你還真是越活越膽小,越老越沒用了!”鄭梉冷笑道:“你就沒想到,如果連這數千有如乞丐一般的莫軍在河岸對面挑釁,我軍都不敢應對,只能等到鄭芝龍部到來後方可行動,這未免太過長敵人志氣,滅自家威風了。想來我軍援兵與守軍加起來,共有對面敵軍的7倍還多,如此壯盛之兵馬,休說僅是消滅河對岸的這數千莫軍,就是直攻到高平城下,亦毫不足懼也!如何象現在這般,只敢龜縮於界河南面,不敢渡河攻擊,豈不會讓天下人爲之恥笑麼!”

鄭檜臉上一道紅一道白:“世子啊,休要這般心急。那鄭家兵馬,估計此時正從海上趕來,到了北芒城匯合,也就是十來天的功夫。這麼一點時間,又有什麼不可等呢?還請世子稍安勿躁,等到鄭芝龍的援兵……”

“閉嘴!”鄭梉冷哼一聲,厲聲打斷了鄭檜的話語:“你這般膽小無用,父王讓我帶了兩萬援兵到此,你尚且不敢進攻,還一心要等那鄭芝龍兵馬到來,方敢用兵。實是比兔子還要膽小,本世子若是象你這樣無用,莫說與敵交戰,早就羞死了!也罷,你既這般無用,就在這北芒城中老實地呆著,我再留給你援兵一萬,免得你在此擔驚受怕。我與鄭樺二人,自去破敵便是!”

鄭檜再無法阻攔,只能讓鄭梉與鄭樺二人,帶著一萬餘名兵馬,浩浩蕩蕩殺過北部界河,直撲那些看上去毫無防備的莫軍而去。

果然不出鄭梉所料,莫軍雖然一直在河岸邊叫罵不已,但他們一見到鄭軍主力出擊,準備列陣渡河之際,頓是嚇得嗷嗷亂叫,全軍撒開腳丫子逃得飛快,等鄭梉等人盡數過河,那些莫軍早已逃得無影無蹤,再不見半個人影。

鄭梉心下大快,正欲下令全軍追擊,卻又聽得,後面忽然傳來叮叮噹噹的鳴金之聲。

這一刻,鄭梉心下怒不可遏。

“入他娘!鄭檜這廝,恁的無用!竟然只會拖我軍後腿,老子不聽他的!”鄭梉一臉暴怒。

“世子,鄭大將鳴金,只怕亦多有苦衷,反正現在莫軍已退,我們還是先儘快返回吧。”鄭樺在一旁苦勸。

“呸!我軍此番渡河,勞力費神,卻是一名莫軍士卒,都不曾拿獲擒得,就這般灰溜溜地退兵回返,豈非笑談!他鄭檜怕死無能,本世子卻不願象他這般窩囊!”鄭梉一臉猙獰,又厲聲道:“全軍聽令!隨我繼續出擊,萬不得讓莫軍逃回本營!”

“不可!世子萬萬不可衝動!”見鄭梉執意進軍追擊,鄭樺亦是急了,他縱馬上前,一把拉住鄭梉坐騎繮繩:“世子!前方敵情不明,鄭大將之憂亦有一定道理。請世子立即率衆回去,不然,鄭大將上稟家主,只恐亦會責罰世子啊。”

“哼!鄭檜這廝,也只會向家父告個刁狀罷了。你休再勸,且看我率軍擊潰莫軍,再率兵回返,看那鄭檜,羞也不羞!”鄭梉一把拉開鄭樺拉扯繮強的手,猛磕馬肚,一馬當先衝出陣去。

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頭,以促合盟第七百七十一章 復州土皇帝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親子勸降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販賣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此計只爲賺你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三十章 規劃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一百章 到達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京陳情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三十章 規劃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湯城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二章 伏擊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十二章 搶馬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門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七百五十四章 轟殺你們這羣廢渣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
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頭,以促合盟第七百七十一章 復州土皇帝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親子勸降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販賣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此計只爲賺你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三十章 規劃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一百章 到達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京陳情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三十章 規劃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湯城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二章 伏擊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十二章 搶馬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門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七百五十四章 轟殺你們這羣廢渣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井市| 东莞市| 家居| 栾城县| 通城县| 新乐市| 大荔县| 城固县| 金湖县| 吉安市| 潍坊市| 新野县| 普洱| 上虞市| 红安县| 万盛区| 新化县| 巴林左旗| 商水县| 屯留县| 新龙县| 壶关县| 杨浦区| 两当县| 无为县| 神农架林区| 崇仁县| 札达县| 清河县| 普陀区| 怀安县| 张家港市| 莱阳市| 宜州市| 通榆县| 兴隆县| 驻马店市| 敦煌市| 泾阳县| 神农架林区| 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