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

“叮噹。”

一聲脆響,被李嘯威嚇性的話語深深震怖的鮑承先,右手一顫,手中的茶杯,竟失手掉落於地,裂成幾片。

“去,去給鮑學士換杯新茶過來?!?

見得鮑承先被李嘯的話語,說得這般喪魂失魄,以至失手摔破了茶杯,大失了顏面,一旁的綾原大君李俌,心中頓時滿是莫名快感。

哼,你們這些清虜,將我們朝鮮人欺壓得這等悽慘,但現在你們在這位李大人面前,卻是這般唯諾與低微,真真是一羣畏威不懷德之輩!

他急急地吩咐了一旁的小僕,前去給鮑承先端杯新茶上來。這位朝鮮皇帝的二弟,終於以這種方式,秀了一把存在感。

手捧新茶杯的鮑承先,臉色蒼白,目光不定,他呆怔了良久,方慘笑一聲,對李嘯說道:“李大人言語犀利,剖析深刻,鮑某才疏學淺,竟不能對,實是慚愧啊?!?

聽了鮑承先這般言辭,李嘯臉上反而斂起笑容,他鄭重地說道;“鮑學士是爽快人,故本官也才直言相告,不說那些虛假之辭。本官是真心希望,那皇太極能慎重考慮本官的建議,好好想清楚在朝鮮繼續呆下去的話,究竟能得到什麼,而不是罔顧危機,只爲逞一時之快意,便要與我軍對抗到底?!?

聽了李嘯的話語,鮑承先長長地嘆了口氣,端起新換上來的茶杯,輕呷了一口後,便對李嘯拱手說道:“李大人之意,鮑某明白了,請放心吧,李大人這些話,鮑某會盡快向我國皇上傳達,就看看皇上如何決斷吧?!?

李嘯微笑道:“如此甚好,那就有勞鮑學士了。”

至此,雙方談畢,鮑承先等人隨後告辭而去,李嘯亦不多加挽留。

鮑承先等人復從漢江入??诘顷戓?,便一路打馬直奔山漢山城外而去。

一天後,風塵僕僕的鮑承先等人,終於趕到了皇太極的清軍大營中。隨及,鮑承先跪地稟事,把李嘯答應和談的條件,一五一十地對皇太極說出來。

聽完鮑承先的稟報,皇太極一臉怒容,臉上陰得彷彿能滴下水來,他呆呆地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

皇太極對鮑承先此次前往江華島談判,說實話,心中十分失望。

他從鮑承先的話語中,已可瞭解到,此人已被李嘯從氣勢下全面壓制,根本就沒有爲大清爭取到任何一點有利的條件,現在的他,倒象只是李嘯的一名傳信使者一般。

只是,自已現在卻不好太過指責於他,畢竟,在李嘯這強硬壓迫式的談話之下,鮑承先的表現,勉強算是及格了,若派其他人去,可能效果還會更差。

其實,讓皇太極心下感覺最爲不快的,還是饒餘貝勒阿巴泰現在那極度悲慘的境遇。

那李嘯,這般殘忍折磨自已的這位同父異母的兄弟,肆意羞辱這位愛新覺羅氏的高貴子孫,說白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狠狠地打了自已的臉,打了大清的臉??!

最可恨的,是自已竟然還沒什麼好的的報復與反制手段,這才使得那李嘯這賊廝,能這般猖狂作惡。

只是這個李嘯,雖然極度可恨,但眼光倒是相當毒辣,對時局的分析,看得極爲精準。此人所說的話語,所談的條件,樁樁件件,都準確打擊在了自已的軟肋之上。

狗入的李嘯,朕遲要有一天,要將你這個卑賤的漢狗碎屍萬段!

皇太極在心頭痛罵了李嘯一萬遍後,卻還是不得不面對現實。

怎麼辦?

真的能這般答應李嘯的要求麼?

皇太極一時間,心中頗爲迷茫。

見皇帝一聲不吭,伏跪在地的鮑承先,一動也不敢動。

許久,皇太極才淡淡地對鮑承先說了一句:“鮑學士,你先跪安吧。“

“嗻,在下遵旨?!?

鮑承先心下暗出了一口氣,起身站至一邊。

皇太極又沉吟了一陣,便對一旁侍立的護衛說道:“去,把禮親王、武英郡王、範學士三人一同叫入帳來,朕有要事與他們相商。”

護衛應諾而去,不多時,禮親王代善、武英郡王阿濟格、范文程三人,急急來到帳中。

三人行禮畢,皇太極便令鮑承先將李嘯的和談條件,對三人復講了一遍。

鮑承先剛說完,皇太極還未說話,阿濟格第一個站出來大吼道:“皇兄,這狗賊李嘯,竟開出這般狂妄強橫之和談協議,實是欺人太甚!臣弟請皇兄下令,著在下統領兵馬,前去與那李嘯戰上一場,在下定當砍了李嘯的人頭,再向皇上覆命!”

聽了阿濟格這番狀是豪邁,卻實際皆是空話的表態,皇太極厭惡地皺起了眉頭。

一旁的代善也看不過去了,他低喝道:“阿濟格,李嘯現在江華島上,我軍水師已滅,莫非你要率領軍兵游上島去不成?你這番表態,豈非笑談?”

代善說完,阿濟格還欲爭論,卻被皇太極厲聲喝止。

阿濟格恨恨地退至一旁,這時,一直一臉思慮狀的范文程,站到中間,向皇太極稟奏道:“皇上,以微臣之見,李嘯這些和談條件,我軍卻是隻能答應?!?

范文程此語一出,一旁的阿濟格臉上頓是大怒,他手指范文程鼻尖破口大罵道:“範憲鬥,虧我大清養你多年,給了你這廝恁高的爵祿與地位,竟還喂不熟你這條漢狗麼?!那李嘯條件這般狂妄茍刻,你竟要全盤答應,你說,你的良心是不是被狗吃了!操你娘,那李嘯給了你什麼好處,以致讓你這廝這般吃裡扒外,這般向著這個混蛋說話!”

被阿濟格劈頭蓋臉一通臭罵,范文程氣得一臉紫漲,渾身發抖,他咬著牙大聲回道;“範某自當年投天命汗以來,對大清可謂忠心耿耿,日月可鑑!武英郡王如何竟把在下說得這般不堪?郡王,若你果有好計,可制服李嘯,破解困局,範某當無二話,可當面郡王撞死於這臺階之下,以全郡王之英名!”

“你!。。。。。?!?

阿濟格牙齒咬得格格響,卻再說不出甚話來。

“都住口!別再爭了!”

虎皮椅上高坐的皇太極一臉怒色,他大喝一聲,打斷了阿濟格與范文程之間的爭吵。

阿濟格梗著脖子,還想多說兩句,卻被臉色陰沉的代善,迅速扯到一旁。

“範學士,那李嘯的和談條件,我軍真的只能答應他麼?”皇太極的聲音很低,臉色相當難看。

“稟皇上,現在是形勢比人強,那李嘯的和談條件,由不得我等不答應??!請皇上聽在下詳細道來?!?

“哦,你說吧?!?

“皇上,那李嘯已然對鮑學士說得明白,我軍的第一計劃,即攻打江華島城,以期俘獲朝鮮皇族,來迫降朝鮮國王李倧之計劃,因明軍已牢據江華島,故已然成爲泡影。而我軍的第二計劃,即強攻南漢山城,以期俘獲朝鮮君臣,來壓迫朝鮮投降之計劃,因李嘯可復立李倧次子李淏爲朝鮮國君,此計亦會是收效甚微,最終只會形成我軍在朝鮮與明軍長期對耗的局面,故又不可行。且南漢山城乃李倧最後死守之地,駐有重兵,我軍若要強攻的話,兵馬損失亦會不少。更何況,那李嘯還威脅到,若我軍真要強攻南漢山城,那饒餘貝勒與一衆被俘將士,可就真的會皆死於明軍刀下,再無生機了。”

范文程說到這裡,長長地嘆了口氣。

皇太極臉色黑沉如鐵,端坐椅上的他,有如一具木偶。

“哼,狗入的李嘯,實實欺人太甚!難道,就真沒辦法反制他不成?!”一旁的代善亦是一臉怒容,恨恨而道。

“禮親王,在下認爲,現在我大清可以爭取的東西,已不是能否反制李嘯,也不是能否同意李嘯的和談條件,而是看看在同意和談的基礎上,能否爲我大清謀取一個體面的撤退方式啊?!狈段某谈袊@地說道。

“那依你來看,何爲我大清的體面撤退方式呢?”代善逼問了一句。

“稟皇上,禮親王,微臣以爲,我大清可以同意與朝鮮停戰,並就此退兵,但是,我軍可向李嘯提出,從此之後,朝鮮在奉明國爲宗主國之時,亦需奉我大清爲上朝,並把世子李溰派往盛京充當人質,並每年按時給我大清繳納糧賦。然後,李嘯當立刻送回饒餘貝勒及一衆被俘將士,若如此,當可兩國罷戰,就此息兵。這樣的話,我國撤兵回朝,也算面子與實惠皆有了?!狈段某藤┵┒?。

“若那李嘯不同意,又該如何?”代善皺頭眉頭又問道。

“唉,禮親王啊,有道是,平地起價,坐地還錢。眼下之計,只得走一步是一步了?!狈段某虈@了口氣:“畢竟現在我軍有這般把柄在李嘯手裡,行事多有顧慮,只是先看對方反應,再作計較了?!?

“行,就依範學士之計行事?!被⑵ひ紊系幕侍珮O發話道:“那就請鮑學士休辭勞苦,再往江華島,表明朕之態度,看看李嘯作何反應?!?

鮑承先出列領命後,皇太極沉吟了一下,又道:“爲加快談判進度,早日放回阿巴泰及一衆被俘將士,些須細節之處,鮑學士可自作計較?!?

鮑承先打扦伏跪:“嗻,奴才遵旨?!?

隨後,鮑承先再度出發,來到江華島城後,復與李嘯見面。

在鮑承先將皇太極的條件,向李嘯談過後,李嘯毫不猶豫地加以拒絕。

“鮑學士,若要強迫朝鮮以世子爲人質,且每年交納糧賦的話,豈非與讓朝鮮投降無異,本官絕不答應?!?

“那大人的意思是?”

“本官的要求,那便是,朝鮮可維持與清朝原先的兄弟之國的關係,清朝爲兄,朝鮮爲弟。但朝鮮絕不會讓世子去充當人質,也不會向清朝交納稅賦。並且,清廷必須同意這一點,這和談協議纔可再繼續談下去?!?

鮑承先面露難色:“李大人,若是這般,我大清只得到一個兄弟之國的虛名的話,那我軍遠征朝鮮,豈非是徒耗糧餉,空折兵員?在下認爲,若這一點不能達成,恐皇上不會同意就此停戰啊?!?

李嘯冷笑道:“鮑學士此言差矣,你要明白,現在耗不起的,不是我大明,也不是朝鮮,而恰恰是你們清軍。若爾等要長期對戰下去,本官樂於奉陪?!?

鮑承先見李嘯這般強硬,只得嘆氣低聲道:“李大人啊,你好歹作點讓步,讓在下回去好交差,也好讓我大清有個臺階可下啊。“

見鮑承先這般近乎乞求般地放低姿態,李嘯笑道:“鮑學士,看你這話說得這麼可憐。這樣吧,我軍就再退一步,那清軍擄獲的朝鮮百姓與財產牲畜,本官就不要求他們歸還了。清軍在朝鮮已得恁多擄獲,這樣退兵的話,也算是獲勝而歸了?!?

鮑承先心下苦笑,清軍擄獲的人口牲畜,早已不斷地運回國內,這吃進肚子的肥肉,難道還能再吐出來不成?李嘯這話,無異是一個空心湯圓罷了,只不過,有他這番話,自已好歹能回去向皇太極回去覆命了。

鮑承先隨後復與李嘯談了一些雙方要在何時何地簽訂協議的細節後,便起身告辭,返回南漢山城外,去向皇太極回報。

出乎鮑承先意料的是,他原本以後皇太極聽完彙報後,定會勃然大怒,卻沒想到,皇太極僅僅是長嘆了幾聲,便同意了李嘯的要求。

鮑承先心下不由得感嘆,看來皇上其實心下也如明鏡一般,知道現在最耗不起的便是清軍,再與李嘯強作面子之爭的話,其實只會對大清更爲不利。

最終,在鮑承先復去了兩趟江華島與李嘯商議後,李嘯又作了一些儀式上的讓步,最終大體議定了朝清停戰協議內容如下:

1、朝鮮與清朝雙方,於簽定協議之日罷戰,清軍與明軍各自退兵回國,停戰時間最低爲五年。

2、朝鮮國王李倧向皇太極賠禮致歉,兩國之間,依然以兄弟之國相稱,朝鮮不需向清朝稱臣納貢。

3、已被清軍擄獲的朝鮮百姓與財產牲畜,除官員釋放外,餘者皆歸清軍,朝鮮不加追回。

4、協議簽定後,釋放饒餘貝勒阿巴泰及一衆江華島被俘清軍,返歸清朝。

5、此份協議,在漢江入??谔幒灦ǎ擅鲊髮⒗顕[,清朝皇帝皇太極,朝鮮國王李倧共同簽字生效。

終於談妥了協議的鮑承先,長出了一口氣。

他向皇太極覆命後,雖諸如阿濟格、代善等人依然多有不滿,但在皇太極最爲倚重的漢人謀士范文程的建議下,皇太極最終還是決定同意以上這些停戰條款。

“皇上,現在我軍已擄獲了五十餘萬朝鮮百姓,以及大批的糧食牲畜,此次出戰,亦是頗有收穫了。至於這朝鮮,就在我國東邊,也不可能長腿跑掉,且待五年後,待我大清國力愈發充盈之際,再尋機向朝鮮問罪不遲?!狈段某痰倪@句稟告的話語,說到了皇太極心坎上。

“哼,狗入的李嘯,你且莫得意,這朝鮮雖然與我大清停戰了,但來年之際,朕卻要再度興兵伐明,直取李嘯所在的山東之地,攻殺此獠,方解吾恨!”

佇望帳外的皇太極,眼中冷光閃爍,心下暗暗發狠。

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六百二十二章 和談爲假,謀利爲真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道而轟,何人可擋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著廝殺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一百章 到達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九十六章 橫行隊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兇地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五十章 軍議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著大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十五章 反目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
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六百二十二章 和談爲假,謀利爲真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八百一十二章 當道而轟,何人可擋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著廝殺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一百章 到達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九十六章 橫行隊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兇地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五十章 軍議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著大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十五章 反目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龙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东平县| 乌兰察布市| 锡林浩特市| 遂川县| 曲阜市| 湖口县| 长武县| 永登县| 眉山市| 佛学| 庆云县| 科技| 攀枝花市| 铅山县| 海阳市| 互助| 宣武区| 阳原县| 夏津县| 泽州县| 江都市| 科技| 冕宁县| 杭锦旗| 内乡县| 康保县| 高州市| 长岛县| 台东市| 龙游县| 福清市| 卫辉市| 五峰| 廉江市| 福清市| 隆昌县| 武冈市| 道孚县| 昌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