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

見左夢庚勃然發怒,盧光祖與李國英二人皆是心驚不已,一齊伏地磕頭。

左夢庚臉上,猶滿是憤恨,他咬著牙,衝著地上伏跪的盧光祖與李國英二人,厲聲喝道:“本將向視你二人爲貼身心腹,無話不說,無機不與。真沒想到,你們今天竟說出這般大逆不道之語!你們對於先侯,對於本將,就真的沒有半點忠心嗎?莫非,你二人已與山下唐軍已有過私自通信之舉?是不是,你二人更要打算,將本將綁了去獻予唐軍,來博個大大的封賞啊?!”

左夢庚這般尖銳諷刺的話語,讓地個伏跪的盧光祖與李國英二人,更是感覺莫名驚惶,二人額頭上,皆是冷汗涔涔而下。

客廳中,一片沉寂,三人的呼吸聲,卻是愈發粗重。

盧光祖擡起頭,拱手言道:“左將軍,你言重了。我等自選擇隨先侯以前,一直忠心耿耿爲左家效力,安敢有半點異心!只不過,請恕在下直言,現在的局面,實是萬分艱險,已非我軍光憑血氣之勇便可破局,將軍又如何再執意用事呢?當初的設想,與現在的局面完全兩樣,亦非完全是將軍之過,而是多有天時地利之故。唐軍得氣數之運,一路凱歌高奏,橫掃全國,敗於其手的弘光朝將領,多如過江之鯽,又豈僅是將軍一人乎?而我等現在說出這般看似無禮之話語,其實亦是完全出於忠心,只不過是想讓左將軍認清形勢,不要再作徒勞無謂之舉,最終落個悔之莫及的下場啊!”

盧光祖說完,李國亦長嘆一聲插話過來:“左將軍,光祖所言甚是。現在的局面,如果還只能這般無可奈何地坐守下去,那可以預見的是,我軍絕對會不戰自亂,不戰自崩。恕在下說句誅心之語,真到了全軍人心盡失,軍卒大肆譁變之際,左將軍就是想要保持現狀,亦不可得矣。若萬一被別有用心之人鼓動士卒,綁拿了將軍下山去向唐軍邀功,將軍你又還有何辦法可制呢?”

李國英這話戳到了左夢庚的痛處,讓左夢庚的臉上,忍不住一陣抽搐。

不過,他心下卻也不得不承讓,這二人所言,甚是有理,亦是出自對已前途的擔憂與考慮。但是,父親被唐軍殺害,他作爲兒子卻要去投靠仇敵,這樣的心理障礙,實在是太過強大。

殺父之仇,如何可這般一筆抹過!

左夢庚內心激烈鬥爭,卻又在表面繃著臉,做出一副不屑一顧的模樣。

李國英見左夢庚沉吟不語,猜到了他心下已開始暗自活動,便又低聲說道:“左將軍,在下知道,你現在心裡最大的仇恨,便是唐軍殺了寧南侯,而你一直想爲先侯報此血海深仇。最啊,這殺父之仇,若是不報,確是難消此恨。但是,左將軍你真的要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一定要不顧現在的艱危局面,強去與唐軍抗爭到底,一條道走到黑,這樣做真的有何積極意義麼?在下以爲,只怕會盡得其反罷了。”

左夢庚聽到這裡,依然沒有說話,只能忍不住長長地一聲嘆息。

李國英覺察到了他神色變化,遂趁熱打鐵:“左將軍,以在下看來,唐軍與先侯,其實亦並無真正的仇怨。如果當初,先侯能與那投降唐軍的黃得功與劉澤涵一樣,認請時務,率領其部向唐軍及時反正歸降,其實亦不失封侯之位,其部下軍兵,亦可多加保留。只不過,先侯一念之差,一時間糊塗認不清形勢,想爲那弘光朝廷盲目效忠,才最終落得這般令人嘆息之境地。現在想來,更是令人扼腕痛惜啊。”

“是啊,國英之話,在下亦是贊同。當初先侯之死,唐軍雖有重要責任,但先侯自已的選擇,亦是令人感慨唏噓。而現在,這些事情,已成過眼煙雲,再一一翻了出來深究,其實並無甚意義。在下在想,若先侯在天有靈,只怕亦不願見到左將軍在無任何勝機的情況下,還要一味與唐軍對抗下去。在已有了先侯這般慘痛教訓的前提下,還要一條路走到黑,最終葬送自家性命,乃至左家一衆家屬和全軍將士之性命。在下在想,若左將軍能及時認清形勢,能及時反正唐軍,爲自已,也爲將士們尋得一條活路。那先侯在天之靈,只怕亦是不勝欣慰。將軍自已,亦可搏得一個大好的前程。這何去何從,做何選擇,時間已十分緊迫,還望左將軍萬勿意氣用事,一定要十分慎重,一定要儘快決斷,方是最爲重要之事啊。”

“左將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凡事不必過於糾結於眼前,方爲合適之舉。說起來,與其這樣坐困於死局,與其再這樣不用唐軍進攻我們就自我崩潰,倒還真不如立即就下山去投降唐軍,至少還可撈出個反正的功勞。我部兵馬尚在,唐軍對於我等歸降,也會更加重視。這般難得機會,需得好生抓住方可。要是等到兵馬散盡,我等再無奈而降,那可就身價大降,甚至想要活命,都怕不可能啊。”

盧光祖憂心忡忡地在一旁補上這句話,猶如在左構庚心頭,再血淋淋地插入一把刀。

是啊,有本錢纔有談判的資本,光桿司令一個,只會任人宰割罷了。

左夢庚臉色慘白,嘴脣下意識地不停顫抖。他緩緩地環視二人,想要說點什麼,卻是最終什麼也說不出口。

“左將軍……”

左夢庚緩緩地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多說,而是讓他們先行退下。

盧光祖與李國英二人,不得不應聲而退,偌大的客廳,重新回到了空蕩蕩的狀態。

呆坐於虎頭椅上的左夢庚,有如一具殭屍一般一動不動。

神情呆滯的他,反覆思考盧光祖與李國英的話,心頭感覺,頓是愈發悲涼。

自已現在的處境,確是已經艱危萬分又緊迫之至。一招不慎,便是身死名滅,全族不存的悲慘結局。

這樣幾乎註定的悲慘局面,真的有必要堅持下去嗎?

更何況,就算自已堅持下去,又豈會有半點機會得報父仇,豈會有半點可能保全部下軍兵呢?

這樣窩囊的死法,其實毫無價值,也毫無意義。

想到這裡,左夢庚忍不住長長地嘆了口氣。

形勢比人強,豈可再強爲。

他緩緩起身,在廳堂中有如孤魂魅影一般來回走了數步,最終心下做了決定。

他奶奶的,事到如今,再繃著面子硬撐下去,真的沒任何意義。

爲了虛無縹緲的面子與氣節,而白白地折了性命與部下,最終什麼都沒撈到,那才真正徹底地傻透了。真到這般境地,父侯在天有靈,只怕也要對自已的選擇,跺腳大罵了吧。

這戰亂年代,沒什麼比活下去,更加重要,更加現實。

左夢庚站住腳步,長長一聲嘆息,便喚來侍從,讓全軍將領,皆來廳中開會聚議。

左夢庚坐在端中,他緩緩地環視衆將,輕咳一聲,對衆人淡淡說了一句;“各位,現在唐軍已近拿下廣西,我軍外援已絕,本部兵馬,更是每日逃亡甚衆,這樣下去,遲早死路一條啊。”

左夢庚此話一出,下面的一衆將領,頓是紛紛開始議論起來。

“唉,真沒想到,唐軍進展這般神速,我弘光朝貴州、雲南、廣西三省之地,竟被唐軍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推毀,其戰力何其恐怖。”

“是啊,唐軍在短短半年多時間內,就橫掃三省,還佔了安南之地,其戰功赫赫,就是大明開國的武將們,都不能及也。”

“現在唐軍已平定三省,接下來必然再來圖我等,我等內乏糧草,外缺援兵,坐困愁城,士氣低落,安可再與唐軍對戰下去啊。”

“可不是麼,現在我軍中,每日逃亡者都有數百人之多,各處將領雖嚴厲懲制,都不能制止,再這般下去。只恐有譁變之憂呢。”

“咳,莫說譁變了,就算能維持現狀,現在每天跑那麼多士卒,而且逃跑人數越來越多,哪怕唐軍不進攻,只是繼續圍城,我軍也必將因爲士卒盡皆逃亡,而陷於徹底崩潰,這已擺在面前,每個人都能看得到的結果了。”

聽了衆人七嘴八舌的言談與討論,左夢庚眉頭皺得更緊,與此同時,他心下對於自已能及時做出投降唐軍的決定,而感覺慶幸。

如果自已強硬地拒絕了盧光祖與李國英的建議,一定要與唐軍對抗到底,那在座的這些將領中,難免有人不起異心。

到時兵變一起,軍中一亂,自已可能想成爲俘虜,被綁去見唐軍都是一種奢望吧。萬一真被變兵白白地砍了腦袋,那可真是悔之晚矣。

於是,左夢庚又是一聲長嘆,便對衆人說道:“各位,本將已決定了,與其再這樣徒勞無功地坐守下去,只能坐以待斃,毫無意義。故而,本將思慮良久,爲了給各個謀一個好出路,讓各位不至於跟本將一道,被唐軍消滅於這荒僻孤城,本將決定,率部下山,去向唐軍投降。”

左夢庚此言一出,下面又是一陣譁然,只不過,緊張議論的各人,臉上皆滿是輕鬆與喜悅之色。

見衆人皆是釋然之狀,盧光祖與李國英對視一眼,立即率先俯首下跪:“左將軍審時度勢,英明決斷,給部下一條生路,我等實是感恩戴德!”

有盧光祖與李國英二人帶頭,其餘的將領亦紛紛跪地,向左夢庚表示感激之情。

見自已的決定,得到了衆人的一致認同,這一刻,左夢庚心下莫名悲涼又百感交集。

他擺了擺手,讓衆人起身說話。

隨後,左夢庚便下令,讓盧光祖與李國英爲代表,派他們下去,去和唐軍談判投降事宜。

盧李二人應諾而去,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左夢庚悵然若失,又充滿期望。

不多時,盧光祖與李國英二人,身揣左夢庚之密信,打著白旗一路下山而來,立刻就被山下的唐軍發現,將他們一路帶到唐軍第十一鎮鎮長莫長榮住處。

見二人打著白旗前來,唐軍第十一鎮鎮長莫長榮,早將他們的來意猜了個七七八八,遂將他們帶入帳中,分賓主而坐。

盧光祖與李國英二人,見莫長榮這般客氣,原本緊張不安的內心,頓是放鬆了許多。二人亦不客套,隨後將左夢庚的投降決定,向莫長榮作了簡略說明,並將左夢庚的手筆密信,雙手奉上。

聽完二人的話語,又看完了左夢庚的來信,莫長榮頓是哈哈大笑,對二人說道:“你二人啊,何故來遲也。”

盧光祖與李國英聞言,頓是又尷尬地對望了一眼,盧光祖諂笑著拱手道:“我軍對抗天兵,不識時務,現在來降確是太晚了些,還請將軍寬大爲懷,讓我全軍部下得以活命,我二人不勝感激矣。”

莫長榮笑道:“你等不知,對於你們今日之歸降,我家主公唐王李嘯早有預見,故前段時間便已來信告之本將,要我作好準備,隨時迎接爾部投降。現在看來,唐王真是頗有先見之明也。”

盧李二人,聞得此言,頓是愈發尷尬,李國英拱手道:“唐王不世豪傑,心機鬼神莫測,真真不世出之英雄也。我等與貴軍長期相爭,現在想來,何其愚蠢。不過唐王既有此英明預見,想來不會拒絕我部下山歸降吧。”

莫長榮點點頭,便對二人大聲道:“是的。唐王說了,你部來降,我軍對爾等過往罪行,皆可既往不咎,你部軍兵的個人性命與財產,亦可皆得保全。唐王之寬仁厚德,爾等足可見之。”

聽到莫長榮這話,盧李二人心下大爲欣慰。

二人又連連說了些恭維話語,李國英便輕咳一聲,又問了他心下最爲關心的問題:“莫將軍,唐王既準我部投降,又這般寬待我等,那接下來,又會對我等作何具體安排呢?”

李國英這話一說完,盧光祖亦睜大眼睛,望向那高踞上坐的唐軍主將莫長榮。

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爲人質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七十二章 終勝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九十九章 去處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三章 女子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六十八章 面試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九百五十三章 內城將破 唐軍終至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十七章 職爭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一百章 到達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殲敵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虜換和平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遼陽 援兵突至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軍之威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
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爲人質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七十二章 終勝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九十九章 去處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三章 女子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六十八章 面試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九百五十三章 內城將破 唐軍終至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十七章 職爭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一百章 到達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殲敵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虜換和平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遼陽 援兵突至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軍之威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枝江市| 古浪县| 贺兰县| 金塔县| 定陶县| 湘潭市| 日土县| 溆浦县| 南漳县| 嵩明县| 蒲江县| 鄢陵县| 故城县| 正宁县| 闽侯县| 乌苏市| 广南县| 卢湾区| 宁武县| 桂平市| 镇沅| 铜山县| 江安县| 新营市| 噶尔县| 台中市| 霍林郭勒市| 独山县| 德保县| 靖安县| 北海市| 仁怀市| 宜宾市| 正安县| 麻江县| 英山县| 东方市| 贞丰县| 资兴市| 梨树县| 绥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