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

聽到布木布泰這句話,多爾袞一時間有些發愣,顯然他並沒有立即反應過來。

“大玉兒,你這話什麼意思?你是要我大清官軍,去與那下賤流寇聯合麼?這可如何使得!再說了,我大清去年才與明朝達成和平協議,兩國開始正常交往,和平貿易……”

“如何使不得。”布木布泰打斷他的話,同時直視著他閃爍的眼神,冷笑一聲說道:“睿親王,凡事當需權變,安可這般執著。想我大清,乃是上天所鍾之王朝正統,當然不能與那些雜七雜八的流寇去相提並論。但現在,我大清雖處遼東,與那些起於西北流寇,看上去八桿子打不到一塊,但是,我們在攻打明朝,共同謀取利益方面,目標卻是完全一致的。想來那個流賊頭子李自成,現在明朝攻州克縣,橫掃其北方土地,獲得的財富與人口,簡直難以想象。這般好事,豈有讓他一人獨享,而我大清卻只能坐地旁觀之理。難道說,他們現在大口吃肉,還不許咱們去喝口湯了不成?“

她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至於與明朝的和平協議。本來就只是一個臨時性的舉措,有用則使之,無用則扔之,睿親王你難道還當真了不成?現在明朝軍兵連戰連潰,連京城都快不保了,正是鼓破萬人捶之勢,我們不趁早機去分一杯羹,趁機爲自已謀得更大的利益與好處,難道還要死守一紙空文,白白放棄唾手可及的利益不成?“

聽了布木布泰條理清晰慾望十足的話語,多爾袞的臉上,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他又一次感覺到,這個女人那複雜縝密又陰冷酷厲的內心,似乎是更加讓自已琢磨不透了。

多爾袞掩飾性地輕咳一聲,下意識問了一句:”大玉兒,那你的意思是?“

”本宮之意,便要讓我大清,儘早派出使者,去和那李自成聯繫,告訴他,我大清願意與他結爲盟友,與他共同對抗明朝,他奪京師,我攻寧遠,從而保證他在攻下明國京師並統一明朝北方後,兩國能以山海關爲界,從此和睦相處,共爲友邦。隨後,還可一起來對付我們最大敵人李嘯。我們可以讓李自成據佔整個明朝北方,而我們的結盟條件,則是把寧遠一地,以及李嘯所在的宣府北路,由我大清派人奪取,李自成部不得阻攔及反對?!?

”只是,這些條件,李自成會答應嗎?“多爾袞皺著眉頭,然後搖了搖頭”以本王看來,我大清想要與李自成結盟,怕是極難。要知道,現在那李自成,剛建僞國,其勢極大,竟能發動五十萬兵力分南北兩路攻打明廷,風頭之健,何者可匹之!其後又一路順利,連下山西、宣府、北直隸南部等地,還要乘勢直取京師,正是氣焰暄天得意忘形之際,他們估計是想著,連同寧遠與宣府北路一併吞掉,怎麼會願意與我軍結盟呢?“

聽了多爾袞猶豫的話語,布木布泰卻又是冷冷一笑,她沉聲回道:”睿親王,以本宮看來,李自成現在雖然貌似強大無匹,但其真正戰力,卻是絕對不如李嘯的唐軍。本宮曾記得,在去年時,李自成部進犯河南,曾被李嘯打得大敗而逃,在陝西潛休了一年才恢復元氣。本宮敢料定,李自成對李嘯及其手下唐軍,必定心懷餘悸,必定希望能多個助手,來一起對付李嘯,這就是我們能與他們結盟的基礎。“

”再退一步說,李自成部橫掃垃圾一般的明軍尚可,便其若想拿下有唐軍定北營駐守的宣府北路,卻是談何容易!想來我大清,讓久經戰陣的豫親王多鐸,統領五萬精兵,去攻打一個定北營分部駐守的鎮遠堡,尚且兵敗而歸。李自成部想拿下李嘯經營多年的宣府北路重鎮金湯城,亦絕對會碰個頭破血流,且斷難拿下。“

”至於吳三桂駐守的寧遠一地,則有關寧鐵騎守城,亦是十分精銳勇悍。雖然沒有唐軍可以幫忙,但他卻有我大清可爲倚靠。如果我們做好工作,成爲吳三桂的援手與助力,在流寇來攻取寧遠時,讓大清國久經戰陣的八旗勇士助陣吳三桂,李自成亦只會兵敗城下,絕下奪取寧遠的可能。所以說,如果我們能對李自成曉以利害,讓他明白,他想一個獨吞好處是絕對不行的。有擺在面前的現實在前,本宮相信,李自成不是傻瓜,他最終還是會同意我們的建議的。“

布木布泰的話語,分析得極有道理,讓多爾袞亦是頻頻點頭。

”很好,大玉兒你說得很對。那本王這幾天就派出使者,從蒙古諸部進入明境,去與李自成會面。只要能與李自成達成協議,實現兩強聯手,到了此時,李嘯這廝,就算再能蹦躂,又能其奈我何。“

”正是如此。只要能與李自成結盟,能確保兩軍攜手共同對付李嘯那廝,那麼,我們非但可以憑著流寇的阻隔與合謀,最終拿下寧遠與宣府北路。而那些人心思變的蒙古諸部,在被我大清與流寇合力,將其與唐軍阻開後,亦將重新歸服我大清。將來我大清再潛心休養生息一段時日期,定可重新進圖中原,再建不世之功業。這樣的話,兩代先帝的遺願,將會最終在我們手中有幸達成。而我大清帝國,也將從此步入真正的全盛時期。這般良機,安可錯過!“

布木布泰說到這裡,臉上奕奕發光,雙眼之中滿是憧憬。

這件大事商定既定,多爾袞復與布木布泰纏綿許久,才從衍慶宮中回來。

次日,多爾袞便作出安排,以談判不力爲由,抽調正與李嘯談判的范文程回來,改任寧完我爲談判正使,又派大學士高鴻中爲副使,前往海城繼續僞作談判。

然後,他任命抽調回來的范文程,作爲與流寇談判的正使,另派鮑承先爲副使,打算與其一起從遼河河套地區進入蒙古,再穿過蒙古諸部,從山西入境,去與李自成部會面。

與此同時,多爾袞對盛京城亦加強了管控,特別是李嘯安插在盛京的密探頭子郝澤仁等處,更是派了重兵監守,對其進行嚴密監控,嚴防其擅自透出消息,出城去向李嘯彙報。

多爾袞以爲自已做得天衣無縫,可以完全騙過李嘯。但他這般做法,實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反而讓原本不作此想的李嘯,陡然生疑。

因爲李嘯知道,范文程作爲多爾袞手下第一謀士,還曾在皇太極時期,救過其性命,使其免被皇太極所殺,故多爾袞對他向來極爲看重,甚至可以說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因此,在與唐軍談判這樣的重大事情上,多爾袞一反常態,對這名謀士傳旨怒斥並將其調回,那絕對不是所謂的談判不力,而肯定是另有原因。

那麼,會是什麼原因,要讓清廷這樣做呢?

要知道,現在清廷內部,雖有爭鬥,但大體平穩,其國中也沒有什麼大規模動亂之類的事情發生。那多爾袞這廝,急急地抽調范文程回國,到底是爲什麼呢?

李嘯思來想去,最終他在心裡,十分不安地想到了一點。

那就是,極可能在明朝國內,發生了十分重大而可怕的事情,多爾袞急需抽調范文程這位第一謀士返回,以求儘快與其共商對策,從而對明朝國中之事,快速加以應對。

那麼,明朝國中,到了現在,到底發生了何事,又到底是何具體情況呢?

李嘯其實並不清楚。

可嘆啊,現在的自已,身在遼東這些新佔領的地方,無法得到山東傳來的最新情報,又兼海路受阻,信息傳遞可謂十分不暢。故對國內的局勢變化,也僅能瞭解到現在李自成已然在陝甘建國爲止。而這一個多月以來,李自成方面有何最新的動靜,李嘯還無從知曉。

只不過,現在的他,憑直覺能感受到,明朝國中定是風起雲涌,局勢大變,也許,整個局面,正在朝著對明朝十分不利的方向進行。

那麼,該不會流寇已如真實歷史上那樣,已然東渡黃河,並開始對明朝進行全面進攻了吧。

想到了這裡,李嘯心下,頓是滿是沉重。

李嘯心下的憂慮,在三天後被正式證實。

這一天,從天津河間府大沽渡口出發的徐高等人,經過一路辛苦而僥倖的艱難跋涉,終於趕到了海城面見李嘯。

風塵僕僕一臉憔悴的徐高,一入海城官署,見到從裡面昂然出迎的李嘯,竟忍不住掉下眼淚。

令李嘯沒想到的是,這位手捧諭旨口含天憲的司禮監大太監,在見到自已後,竟然瞬間落淚,一副模樣極其哀痛的樣子。

而待李嘯前行數步,正欲跪地接旨,這位太監徐高,竟搶先一步,撲通一聲,反而提前跪倒在了李嘯面前。

”唐王!唐王殿下!陛下現在已然危在旦夕,咱家求你,速速發兵回國,去救救陛下吧!若是再遲一步,咱家只怕,只怕……“

徐高流著淚,聲音哀切到快說不下去,他雙手高舉明黃湖綢所制的聖旨,以一副極其恭敬的姿態,獻給李嘯。

徐高這番完全不符合禮儀,甚至可以說是徹底顛覆了上下等級關係的做法,讓包括李嘯在內的一衆迎接官員,俱是驚呆了。

這,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說,現在的朝廷已到了岌岌可危,形如累卵的地步,才讓徐高這般急切到失態了麼?

“徐公公,不必如此,快快請起。此處人多眼雜,不是說話之地,你且隨本王入客廳說話。”李嘯一臉凝重,上前一步,從徐高手中拿過聖旨,又伸手虛扶起徐高。

徐高涕泣起身,哽咽著抹去淚水,便跟著李嘯直入客廳而去。

在客廳中,李嘯快完看完聖旨,臉色頓是愈發凝重,拿著聖旨的雙手都是在微微顫抖,最終他長嘆一聲,放下聖旨,一語不發。

“唐王,現在流寇出動五十萬大軍,已然攻佔山西、宣府、以及北直隸大部,我大明官軍連戰連潰,即將迅速合圍攻打京師,而外地兵馬皆未回援,若唐王再不立即回保京師,則老奴只恐,只恐……”

徐高說到這裡,已然說不去了,兩道渾濁老淚,又奪眶而出。

李嘯冷冷地看著徐高這般作態,心下可謂五味雜陳。

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會發生,那麼它就幾乎一定會發生。——《墨菲定律》。

自已最擔心的事情,最終還是發生了。

流寇剛剛建國,未曾稍歇,便立即調集大軍,全力東攻,那些腐敗無能的明軍,在流寇這樣生猛無比的攻勢下,自是一潰千里,連接地丟城失地,終於讓流寇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裡,便從陝西打到了京師。

這樣看起來,流寇的攻勢,倒是與真實的歷史完全一致。

而更令人無語的一點是,在這個自已穿越而來的世界裡,流寇大舉東攻,一路橫掃至京師的時間,比真實歷史上,反而提前了大半年。

這可真是完全出乎自已預料的事情。

說起來,對於崇禎皇帝,李嘯的感受十分複雜。

想當初,自已只不過是個村野獵戶,投軍後憑自已努力,一步步向上爬。從百戶、千戶、指揮使、到總兵、赤鳳伯、東海侯、唐國公、平遼王,直到現在成爲明朝親王的唐王兼太子太傅,這一長串閃耀的爵銜,雖然皆是自已的一路奮鬥所得,但更是那個朝堂上的天子崇禎,對自已的欣賞提拔,才讓自已在十餘年的時間裡,終於從一介毫無地位的鄉野草民,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明親王。

更何況,崇禎爲了籠絡自已,非但給了自已這般榮耀爵位,還先後把魯王郡主以及親生女兒坤興公主嫁給了自已?,F在的自已非但是大明親王,更是帝王駙馬,這身份之尊榮顯貴,堪稱大明開國以來,前所未有,獨此一人。

雖然在自已一路發展過程中,崇禎也與自已鬧過矛盾,更曾因爲臺灣的歸屬權問題,還與自已兵戎相見。但歸根結底,這些矛盾皆已過去,現在舊事重提,實無意義。

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更何況,崇禎對於維持膽朝這個爛攤子,對於防止局面進一步惡化,還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故而,於公於私,自已都不能坐視不管。

”徐公公,您放心吧,本王雖不才,願率親兵,往救陛下!“

李嘯直視著徐高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地說出這句話。

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爲人質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三章 女子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二十六章 拉攏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五百零二章 沉著應對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三百五十二章 聯軍的勝利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瑯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七百九十五章 兩倍迎敵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危局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夜襲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遼陽 援兵突至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販賣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著大戰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據京城以自守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八十四章 巡撫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
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爲人質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三章 女子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二十六章 拉攏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五百零二章 沉著應對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三百五十二章 聯軍的勝利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瑯第二十七章 暗算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七百九十五章 兩倍迎敵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危局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夜襲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遼陽 援兵突至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販賣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著大戰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據京城以自守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八十四章 巡撫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婺源县| 德钦县| 周至县| 华安县| 红安县| 防城港市| 密山市| 资兴市| 祁阳县| 雷波县| 华宁县| 广安市| 福泉市| 龙川县| 博爱县| 沾益县| 秭归县| 黄山市| 玛沁县| 漠河县| 石嘴山市| 安西县| 赣州市| 工布江达县| 会宁县| 灌云县| 天门市| 遂川县| 洪江市| 吴川市| 准格尔旗| 应城市| 丰都县| 麻阳| 五河县| 阳山县| 苏尼特左旗| 威信县| 美姑县| 奎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