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

收了祖寬與曹變蛟兩員猛將,李嘯心情大悅,隨即下令,爲祖曹兩位將軍,擺宴慶祝。

得人才者得天下,得到這兩名明末猛將,李嘯心情極其歡喜,當晚與一衆將領暢快痛飲,更是與祖寬曹變蛟二人連連推杯換盞,言笑晏晏,直至大醉方休。

次日,李嘯便分別派出兵馬,以防止韃虜入侵,加強城池防守爲名,強行入駐山東各處重要的州縣,從而讓整個山東,最終被他得以牢牢掌控在手中。

各處重要州縣的進駐接收,總體算是十分順利。

當然,也有一些將領不服李嘯,象登萊總兵陳洪範、山西副總兵劉良佐,山東副總兵倪寵等人,對李嘯這般霸道強硬的手段,卻是極其痛恨,暗罵不已。

只不過,雖然他們心頭不滿,卻沒有勇氣去與李嘯手下那凌厲悍銳的唐軍進行正面衝突,更沒有勇氣拒絕唐軍的進駐,象登萊總兵陳洪範,與山東副總兵倪寵二人,雖然千般不願,卻最終只得灰溜溜地默認了李嘯的唐軍入駐的現實。

而作爲外地客軍的劉良佐,則是乾脆急急地從山東離開,西返山西而去,總算脫離了李嘯的管控。

在李嘯將手下興中鎮的兵馬,向山東各地強行推進之時,從山東退到北直隸,又從北直隸一路北撤的清軍,終於從永平府青峰口,順利退回清國境內。

這段撤退的路程,完全沒有任何明軍前來阻擋,6萬清軍在平闊無垠的冀中平原行軍,宛如在自已國度中一般自由無礙。

只不過,在退過靜??h時,崇禎皇帝見清軍這般大咧咧地北撤回國,心下十分不滿,乃強令首輔劉宇亮,統領京營與北直隸部兵馬,前去夾擊撤退的清軍。

而原本就畏韃如虎的劉宇亮,在接到崇禎皇帝這道諭令後,幾乎嚇破苦膽。

他率領這幫明軍,提心掉膽地跟在清軍後面,刻意保持著所謂的安全距離,根本不敢對清軍進行哪怕一次小小的騷擾。

在尾隨著清軍一路北行,直到目送他們安全出了青峰口而去後,劉宇亮才長吁了一口氣,奏起得勝樂,敲起凱旋鼓,意氣豐發地向京師回返。並且親自撰寫了一篇文采飛揚的奏捷令,先派人向崇禎皇帝飛馬報捷。

而那6萬清軍,在多爾袞率領下,從青峰口出關後,爲避免遼西明軍的截擊,特別繞行過喀喇沁蒙古和科爾沁蒙古,再轉回廣寧,再東返瀋陽。

6萬大軍,在瀋陽西門外,默然佇立,等待朝廷傳來諭令安排處置。

沒有歡呼,沒有迎接,沒有慰勞,在這冷清的瀋陽西門外,這6萬大軍,彷彿已被人遺忘了一般,尷尬而沉默地站立著。

農曆七月上旬的瀋陽,烈日當空,酷熱難耐,6萬大軍頭頂烈日的曝曬,卻象有如靜默的雕塑一般,人人黑沉著臉,靜立不動。

主將多爾袞,副將豪格、杜度、阿巴泰等主要將領,更是人人臉上滿是憂慮與惶然之色,他們不知道,那個在盛京皇宮中的大胖子,接下來,到底要如何處置他們。

整整半個時辰後,纔有太監從城門中走出來,冷冷地傳旨。

“傳皇上聖諭,全軍就地遣散,各回本營。另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安平貝勒杜度,饒餘貝勒阿巴泰入宮覲見,欽此。”

“嗻,奴才遵旨?!?

六萬大軍譁然散去,這些散去的兵馬中,可以清楚聽到不滿的咒罵聲,這些來自底層士兵的咒罵,有如一把把鋒銳的刀子,紮在多爾袞心上。

多爾袞恍然感覺,從瀋陽城外到皇宮崇政殿的路途,是如此的漫長,彷彿一輩子都走不完。

在進入崇政殿,這座瀋陽皇宮最大最壯闊的主殿之前,多爾袞深深地吸了口氣,才硬著頭皮,走進宮去。

“臣,多爾袞,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豪格,叩見皇上,汗阿瑪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杜度,叩見皇上,……”

“臣,阿巴泰,……”

端坐在龍椅上的皇太極,面無表情目光冰冷地望著丹階之下,下跪的多爾袞等人。

只不過,在他平靜之表情下,內心之中,卻在汩汩地滴血。

可惡?。∈f入關大軍,竟然折損了整整4萬兵馬,這可是自後金成立以來,大清所遭受的前所未有的損失!

更可惡的是,在這次入關戰鬥中,竟還有兩名宗室,嶽託與尼堪,在戰場上被唐軍斬殺,這更是對整個清廷難以估量的重大打擊!

而這入關戰鬥,歷時近兩個月,全部戰獲只不過僅有未入山東前,所擄回的十餘萬百姓,以及數十萬兩銀子。

而這點收穫,與整整4萬清軍在明朝境內被消滅的慘痛代價相比,堪爲微不足道。

再加上在這場入關作戰的時間裡,被李嘯渡海而來,而徹底毀滅的金復二州,以及在復州被唐軍剝皮處死的宗室阿達禮,清廷的損失,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

當日,聽到消息回稟後,皇太極便感覺,自已那顆心靈,已然掉入了冰湖之底。

他明白,在清軍遭到這般重大的損失之後,至少在兩三年內,元氣大傷的清軍,絕對再沒有能力去入關侵擄了。

自已想通過這一次次入關擄掠來打擊明朝,讓明朝最終徹底崩潰的做法,卻是再行不通了。

而更讓雄才大略的皇太極爲憂慮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似乎那明朝已漸漸變成不足爲慮的對手,而盤踞在山東,且據有大片海外領地的漢狗李嘯,纔是自已真正的對手,也是最大最危險的對手。

他甚至越來越感覺,這個能力強大,智勇雙全的李嘯,似乎正把他治下的領地,經營成了一個完全不受明朝管控,卻是朝氣蓬勃前途無量,實力越來越強大的隱形帝國。

這個如日中天的隱形帝國,它所散發出來的漫天光芒,彷彿把明清兩個帝國能全部覆蓋,讓這兩個帝國,在它熾盛的光芒掩映下,黯然失色。

雄心勃勃的崇德皇帝皇太極,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感覺自已似乎正在一個人的陰影下,匍匐度日,茍且而活。

這簡直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恥辱!

皇太極長嘆一聲,終於從遐思中回過神來。

“你們跪安吧。”皇太極終於開口。

“嗻,謝皇上?!?

豪格、杜度、阿巴泰三人站起身來,退至一旁,而多爾袞卻彷彿沒聽到一般,長跪不起。

皇太極冷冷地看著,地上伏跪不起的這個桀驁不馴又才智維豔的弟弟,心頭的感覺,卻是十分複雜。

在共同的強大敵人李嘯面前,自家兄弟之間的情仇嫌隙,彷彿都不值一提了。

其實,對多爾袞在4萬大軍被殲滅於濟南城後,能立刻當機立斷,審時度勢,不再與士氣如虹的唐軍強行爭鋒,面是讓全軍立刻退回清朝以保存實力的做法,皇太極還是十分欣賞的。

畢竟,在這般危險的情況下,能不頭腦發熱興兵復仇,而且能把剩餘的6萬兵馬完完整整全部帶回,足以表明,多爾袞是個相當合格的軍隊統帥,從這一點上來說,他並沒有辜負自已的期望。

只是,這4萬大軍這般潰滅,嶽託與尼堪等人皆慘死於唐軍手下,若沒有人爲此擔責,卻也是實在說不過去。如果自已不懲罰這多爾袞等人,也著實難於服衆。

“多爾袞,嶽託部是如何被滅的,你且詳說給朕聽?!被侍珮O冷冷地丟下這句話。

多爾袞暗暗一咬牙,卻還是努力保持著平靜的語氣,把自已如何決策,如何與嶽託二人議定,如何分兵而進,如何從魯中,魯北兩地分頭進攻,最終消滅那盤踞在登州的李嘯的計劃,簡練而快速地講一遍。

在多爾袞講述之時,這站滿了滿朝文武的崇政殿上,鴉雀無聲,只有多爾袞的聲音,在大殿中迴旋。

“皇上,按照計劃,臣弟與揚武大將軍嶽託,將十萬入關大軍分成兩部,一部4萬兵力由臣弟統領,佯攻武定州,作出意欲從魯北一帶直插登州的戰略假象,從而吸引敵軍齊集武定州,爲嶽託分兵奇襲魯中一帶,創造有利條件?!?

見皇太極聽得仔細,多爾袞繼續說道:“而我軍真正的主力,是嶽託所統領的6萬兵馬。他們在繞過明軍重兵防守的德州後,整個魯中平原一帶,基本再無堪爲對手的敵軍。故嶽託將6萬兵馬再分成南中北三部,其中南部一萬兵馬由阿巴泰率領,北部一萬兵馬由杜度率領,嶽託與尼堪二人則統領4萬中軍。三路兵馬,互爲犄角,由南北兩翼拱衛中軍,並掃蕩明軍入援兵馬,以確保中路的4萬大軍,可以心無旁婺地直取濟南,不受敵軍援兵的干擾。”

“所以嶽託就以這4萬兵馬,徑直攻打濟南城了麼?”皇太極冷冷地插了一句。

“正是。嶽託部的中軍,由於沒有敵軍阻擾,一路前行速度極快,在渡過大清河後,便立刻派兵,將濟南城牢牢圍住。至此,濟南城中的守軍,已徹底成了甕中之鱉,再無可脫逃了。而那濟南守將劉澤清,見我軍之勢如此之大,頓時魂膽俱裂,再無任何抵抗之心,連夜獻城而降了?!?

多爾袞說到這裡,狠狠地吞了口唾沫,便搖頭嘆道:“可嘆啊,嶽託見這座山東省城濟南,這座千年古城重地,竟這般輕易落入我軍之手,頓時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他立刻下令,讓全軍入城,縱兵擄掠,全然忘了再於城外派兵駐守,以防敵人之援軍前來偷襲,實爲一重大失誤!”

多爾袞頓了下,繼續恨恨而道:“可恨那狗賊李嘯,竟早已離開了登州,卻來到了濟南北面的濟陽城中,與遼東寧遠總兵吳三桂部合兵駐屯。在哨探得我軍要攻打濟南後,就連夜率兵趕來救援。說來也巧,這賊廝李嘯,率其部唐軍趕來濟南之際,我軍剛好全部入城,且城門大開,未加防備。那李嘯才抓住機會,率全部手下兵馬入城急攻,從而打了我軍一個措手不及!”

聽到這裡,龍椅上的皇太極臉現痛苦之色,忍不住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多爾袞的聲音還在繼續:“由於唐軍突出其來,我軍素無防備,遂被其分割包圍,只能在城中各自爲戰,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而那唐軍,則充分利用我明敵暗的優勢,不斷集結優勢兵力,在城中大肆截殺我大清官軍。這場混戰中,他們先後擊殺了尼堪與主將嶽託,原本就在苦苦支撐的4萬大軍登時潰滅,除了僅有數千人馬,趁唐軍還未攻下南門,從而從南門得以脫逃外,其餘兵馬,盡滅於李嘯的唐軍之手。至此,嶽託部中軍的兵馬盡喪,這濟南城也得而復失,實實令人扼腕嘆息之至矣!”

皇太極聽到這裡,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再往下說了。

然後,他緩緩站起身來,目光凜然地環視了一圈殿中的文武官員,便用一種生冷的聲音對多爾袞喝道:“多爾袞,嶽託之敗,雖因其自身多有過錯,導致軍滅身死,但你身爲奉命大將軍,又是我軍主將,難道,就一點責任也沒有嗎?!”

被皇太極在這麼多官員面前斥責,多爾袞心下羞惱不已,伏跪於地的他咬牙道:“臣弟無能,指揮有誤,嶽託尼堪兵敗身死,我確有責任,還請皇上責罰!”

皇太極冷哼一聲道:“多爾袞,我軍十萬大軍入關,威勢空前,本以爲能在你的統領下,可以取得比先前任何一次入關作戰都要更大的成果。卻沒想到,你竟然喪敗了我4萬大軍,戰死了嶽託與尼堪兩名宗室,那人畜錢糧擄獲,亦比先前入關要小得多。你這統軍主將,斷難辭其咎!朕若不處罰你,如何告慰數萬戰死軍兵,如何讓大清的臣民百姓心下得以順服!”

多爾袞心下愈覺羞惱,臉上燒得火辣辣的,卻只能咬牙大聲道:“但請皇上責罰,臣弟絕無怨言!”

皇太極長嘆一聲,沉聲喝道:“傳朕旨意,多爾袞此次入關,雖有人畜錢糧擄獲之微功,但喪敗我4萬兵馬,死我嶽託尼堪兩名宗室,想我大清自開國以來,從未遭過如此大敗也!朕得其報,心實痛之。此戰之罪,多爾袞身爲主將,斷無可遣!現傳令,削去多爾袞睿親王之銜,降爲貝勒,從其正白旗處,罰五牛錄轉至正黃旗下,另罰銀兩萬兩,雕鞍馬素鞍馬各十匹。”

聽了皇太極的處罰,多爾袞心頭惱怒已極,牙齒咬得格格響,卻還只能努力用平靜的語氣回道:“皇上處斷英明,臣弟甘願受罰?!?

皇太極微不可見地點了點頭,又大喝道:“豪格、杜度、阿巴泰!”

三人急急出列,打扦伏跪,齊齊道了一聲:“臣下在!”

“你三人身爲副將,卻未對統帥多爾袞有所勸誎,亦當受罰?!被侍珮O未等三人回答,便立刻朗聲道:“你三人每人各罰銀五千兩,雕鞍馬三匹,以爲懲戒?!?

皇太極這道罰令一下,三人明顯鬆了口氣。

還好,相比多爾袞,自已的懲罰明顯是十分之輕了。於是,三人齊聲回道:“皇上英明,我等認罰?!?

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 八方捕魚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章 軍令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陸合圍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五百四十二章 謀勸祖大壽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緬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八十七章 馬車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營囗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九百一十六章 堯勒瓦斯的抉擇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五章 夜遇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五百章 兵發海參崴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三十一章 訓練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四章 歸途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緬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
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 八方捕魚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十八章 軍令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陸合圍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五百四十二章 謀勸祖大壽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緬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八十七章 馬車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營囗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九百一十六章 堯勒瓦斯的抉擇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五章 夜遇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五百章 兵發海參崴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三十一章 訓練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四章 歸途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緬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七百四十九章 午夜決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县| 西峡县| 咸阳市| 花莲县| 柳河县| 高清| 乌拉特中旗| 都兰县| 和硕县| 都安| 饶河县| 麟游县| 康定县| 德格县| 沭阳县| 临夏县| 岚皋县| 武城县| 尚义县| 临颍县| 朝阳市| 溆浦县| 河东区| 乐昌市| 巴彦淖尔市| 晴隆县| 海口市| 阿拉尔市| 宣武区| 宽城| 五华县| 邢台市| 镶黄旗| 莎车县| 湖南省| 平顺县| 阳高县| 吉安县| 三门峡市| 罗源县| 江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