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一十六章 拼死一搏

段時棨微微一笑,卻擺了擺手,沒有同意劉文秀的意見。

”文秀,毋需這般急切。據哨騎回報,那多鐸雖然率軍退走,但尚有秩序,絕非倉皇潰走。我軍若輕率出擊,萬一陷敵重圍,卻是不美。再說了,現在我軍已將鎮遠堡之地,打造得固若金湯一般,正要以逸待勞地等清軍前來攻打,又何必急於這一時呢?要知道,清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他們一定還會盡快休整,然後再來攻打的。到時候,本鎮到要好好看看,多鐸這廝想來攻我鎮遠堡,卻是怎樣的狗咬刺蝟無處下嘴!“

段時棨說完這番話,便拍了拍劉文秀肩膀,對他壓聲音道:”文秀,你今天立下大功,擒了那清軍騎兵主將沙爾虎達,本鎮一定會爲你親自表功!現在此人,正與其部下一道扣關於我鎮遠堡中。你我現在就一起返回堡去,好好提審下此人,瞭解一下清軍此來的兵力與動機,再來作下一步應對之決定。“

劉文秀拱手抱拳:“段鎮所言極是,在下全聽段鎮長安排。”

二人回來鎮遠堡,立即在堡中公廳內,提審沙爾虎達。

“沙爾虎達,你既已投降我軍,可願爲我軍效力啊?”段時棨輕聲一問。

聽了旁邊漢人通事的翻譯,沙爾虎達點頭如搗蒜:”奴才承蒙將軍厚德,不殺在下才得以活命,若能爲貴軍效力,實是榮幸之至,安有不願之說。“

”很好,算你識時務。“段時棨微微一笑:”既如此,那本鎮問你,多鐸率這5萬兵馬,前來攻打我軍的鎮遠堡,其兵力組成爲何?又是何人所指使?而清軍總的戰略目標,又是如何?“

”稟將軍,清軍這5萬兵馬,步兵4萬,其中滿兵2萬,漢軍一萬五千,另有5千蒙古兵。騎兵近7千人,滿兵3000人,蒙古兵2000人,漢軍1000人,另有火炮部隊3000人,大部分皆是漢軍……“沙爾虎達連珠炮一般,把清軍的兵力組成,一五一十向段時棨全部說出。

段時棨一邊聽沙爾虎達講述,一邊頻頻點頭。

其實,清軍此次出征的大概兵力分佈,那些安插在盛京城的唐軍秘探,已然用飛鴿傳書的方式,向段時棨作了簡要說明。故段時棨得以知曉清軍統帥是多鐸,兵力大概有5萬之類信息,但現在有了沙爾虎達的情報,無疑對這隻西征鎮遠堡的清軍,有了更近一步的瞭解。

”清軍此次出征,乃是受多爾袞所主使,意圖拿下鎮遠堡,從而讓其在清廷中獲得更大威望。具體的戰略目標,是首先攻下鎮遠堡,下一步,便是攻打海城與營口……“

”那清廷之中,可是人人都同意多爾袞這廝主張嗎?“段時棨插問一句。

“當然不是,對於此事,那肅親王豪格就極力反對,說我國現在大亂方定,國弱兵疲,實不宜再動刀兵。況且唐軍已在鎮遠堡駐守數月,估計早已做好萬全措施,清軍若出兵攻打,只怕沒想象中的容易。且據他主張,現在清廷要與貴軍進行談判,來達成兩軍和解,方爲正道。只不過,多爾袞說他包藏私心,才最終否決……”

“哼,看來豪格這廝倒是頗有自知之明。”劉文秀在一旁冷笑插話:“沙爾虎達,我軍已早已做好準備,正等著你們自投羅網呢。那多鐸不識時務,遲早還有大苦頭吃。你能儘早投降,保得性命,倒是聰明之舉。要知道,現在我唐軍中效命的原滿洲人,人數之多到你難以想象!若是將來,你這廝能奮發努力,將來在我軍中重新出頭,反是一條更好的出路呢。”

”劉將軍說得是,奴才能投降貴軍,實是難得的緣份,卻不知道,貴軍對我等投降人員,是做如何安排?“沙爾虎達連聲恭維,然後問出了自已最爲關心的話。

”很簡單,與先前投降的滿洲人一樣,先剃去辮子,這後再著漢發,穿漢服,習漢語,最終成爲一個徹頭徹尾的漢人。總的說來,要過一段大概半年多的勞改時間。只要你能熬過這段時日,又願意繼續在我唐軍中效力的話,我們絕對歡迎。“段時棨微笑著回道。

沙爾虎達連連點頭,又向段時棨大聲表態,以示忠心。段時棨便鼓勵了他幾句,便讓他先退下去。

“文秀,看來現在,清廷之中果然不是鐵板一塊哪。”段時棨笑道:“想來多爾袞這廝,一想妄想以攻下鎮遠堡來立威,真真可笑之極。”

“此話極是,那多爾袞以爲,我鎮遠堡兵力有限,又無大型火器助陣,他就可以輕易拿下此堡,卻是白日做夢!在下倒要看看,他還能有什麼能耐,儘可使出來!“劉文秀亦一臉得色。

此時,清軍已退回了鎮安堡,一間密閉的廳房裡,多鐸與碩託二人閉門密談。

燭光搖搖,讓兩張嚴肅而惶然的臉孔,呈現出一種怪異的扭曲。

”可恨哪可恨,沒想到我軍初次交鋒,便大挫而歸,那先鋒沙爾虎達,更是背主棄國,投降唐軍,真真恥辱至極!這般消息,若是傳至盛京,非但豪格會趁機發難,大作文章,只怕我二哥之處,亦是壓力頗大,你我二人,在朝廷之中,可就……“

多鐸說到這裡,說不下去了,他長長地嘆了口氣,一臉憂容。

”豫親王所話甚是,現在的我們,只有想盡辦法扳回局面,方是唯一解決問題之道。至少這初挫交鋒,先暫且不報,待我們最終拿下鎮遠堡,再報不遲。“碩託也在一旁嘆道。

”碩託,那依你看來,現在我軍若要拿下鎮遠堡,到底該如何行動,方爲合適?“多鐸皺著眉頭扔下這句話。

碩託低垂著頭,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儘可直言,本王絕不怪罪。”多鐸見他心事重重不肯說,連忙給他鼓氣。

“以我之見,現在我軍的當務之急,是搞清楚唐軍的佈防情況。”碩託擡起頭,緩緩回道:“恕在下直言,今天之敗,就是敗在我們不瞭解唐軍佈防,卻盲目輕進,才中了唐軍埋伏,以致折損了恁多騎兵,那沙爾虎達才被迫投降了唐軍啊。所以,只有瞭解唐軍是如何佈防的,我們纔能有的放矢,最終制定正確的進攻方案。”

“碩託你的話有點道理。爲將者,知已知彼,方可百戰不怠。不明敵情,躁動輕進,以致挫敗,確是本王之失也。”被碩託當面指出錯誤,多鐸臉上頗有些掛不住,但還是故作從容大度地回道:“碩託,那依你之見,唐軍的佈防情況,如何還能探查清楚呢?”

“豫親王,對於這一點,其實在下也沒有太好辦法.但我能說的一句話就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碩託臉上閃過一絲狠色。

“此話怎講?”

“豫親王,要想清楚探查唐軍佈防情況,以在下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派出零散人員,趁黃昏之際,悄然潛入唐軍陣前,探查出他們的具體佈防情況,從而爲我軍下一步行動,提供可靠情報。”

碩託說到這裡,便輕嘆一聲道:“當然,這樣做的話,這些偵查人員,難免會大部分被唐軍所殺,能活著回來稟報消息的,怕是少數。但於今之計,唯以這般,方可探查到唐軍的具體佈防情況吧。”

“碩託,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些探查的士卒,乃是必要的犧牲籌碼,若我等最終能獲勝,又有何可惜?況且,縱其在偵查之際犧牲,本王也不會虧待了他們,一定好生撫卹他們的家人。”多鐸冷冷回道,隨即一拍椅欄:“此事就這麼定了,從明天開始,在全軍在鎮安堡休整的時日裡,你挑選精幹士卒,前去唐軍陣前探查,但凡有準確回報者,必有重賞!“

“是,在下現在就去安排。”

第二天,黃昏時節,正在塹壕中守衛,頗有些百無聊賴的唐軍士兵發現,在昏暗的暮色下,從包圍鎮遠堡的四面八方處,皆有一些鬼鬼崇崇的傢伙,躬身潛伏地向唐軍陣中靠近。

唐軍在短暫的驚愕之後,迅速明白了清軍的意圖。

在他們越行越近時,塹壕中開始有零星的打銃聲響起,一顆顆的三錢重的細小鉛彈,有如最惡毒的詛咒,向那些影影綽綽的清軍探子,激射而去。

被鉛彈擊的清軍探子,有如面袋一樣仰頭摔倒,剩餘的探子一愣,立刻哀嚎著向後面掉頭逃去。

哪裡逃!

早已作好準備的唐軍騎兵,有如黑夜中涌中的死神,縱馬挺槍,迅速追上逃走的清軍探子,刀砍槍刺,將他們迅速砍殺。

唐軍陣中,發出陣陣歡呼,而匍匐在遠處,一直用千里鏡暗中觀自已派出的探子動向的碩託,則是心如刀絞。

罷罷罷,犧牲的兒郎們啊,你們早死早脫生吧。只要有零星探子能探得情報返回,這些犧牲都是值得的。

但讓碩託揪心的是,儘管暮色昏沉,唐軍騎兵還是展示了極高的砍殺效率,每批派出的清軍探子中,能順利囫圇回來者,不過寥寥。

而碩託也是個狠角色,他不怕犧牲手下,執意每天派人前去偵查。一連偵查了六天後,終於大致拼湊出了唐軍的佈防情況。碩託略加整理,立即向多鐸稟報。

“豫親王,唐軍的佈防情況,據這六天來的探查,已大略探查清楚了。現在唐軍的鎮遠堡外,約三百多步處,環挖了一道深深的圈形壕溝,暗藏軍兵在其中。本來其還覆在壕溝圈外,復挖了兩個大坑,以爲誘敵之用,但因爲上次我軍騎兵誤踏其中,已被認破,卻是暫不足慮了。“

碩託頓了下,繼續道:”故在下認爲,我們若要拿下此堡,唯一可行之計,是要能推近到壕溝處,與圈中暗藏的唐軍近兵廝殺。只有把這些唐軍全部消滅後,我軍方可直抵堡下,再用火炮攻城。“

多鐸聽到這裡,臉上卻並沒有太多表情,反而憂容更加明顯。

”這麼來看,唐軍真的是準備周全哪,那依碩託你來看,我軍接下來,卻該如何進攻,方可合適?“

”辦法只有一個,立即打造楯車,擋住唐軍槍彈與弓箭,緩緩抵行,再令士卒下壕攻下戰壕,或者至少打開一個缺口,讓我軍火炮得以運至城下,方可進攻。要知道,我軍火炮,最多可打三百來步,只有過了壕溝,才能抵近射擊,纔能有拿下鎮遠堡的希望。“

”哦……“

”當然,這樣一來,我軍強硬進攻,唐軍卻是固守戰壕,以逸待勞,坐乘成便。故我軍這番進攻,死傷只怕會是極多。只不過,依在下看來,若要拿下鎮遠堡,此爲唯一可行之計矣。“碩託說完,忍不住一聲長嘆。

多鐸眼中,閃過一絲狠色。

”碩託,爲將者,慈不掌兵,此爲古今至言也。只要能拿下鎮遠堡,完成攝政王交付的任務,犧牲點兒郎將士又算什麼。“多鐸冷笑道:”此戰事關重大,但只要能順利拿下鎮遠堡,就是傷亡再大,本王也不在乎。”

“這個,若是傷亡太大,到時諸如豪格等人,會不會……”碩託猶豫了一下,沒有說下去。

“哼,莫名提豪格那廝,這個一心只想與唐軍求和的慫貨,老子一提他就來氣!”多鐸臉上泛起怒容,厲聲道:“想來我軍與唐軍作戰,從最早的宣府鎮金家堡開始交手,一直到前段時間丟失鎮遠堡,兩軍交手也有七八年了,可這作戰結果呢,基本都是唐軍獲得勝利,而我軍的獲勝之戰,可謂寥寥無幾,真真恥辱之極啊!”

多鐸咬著牙,繼續恨恨道:“這日積月累下來,唐軍連勝,我軍連敗,對軍心士氣打擊可謂極大,只怕將來,真要聞唐而色變了!故而,這次我軍攻打這座唐軍駐守的孤堡,天時地利人合皆佔全,又有兵力人數之優,若再不能獲勝,那我巍巍大清國,還有什麼臉面,復立於天地之間!而你我二人,又還有什麼臉面去回見攝政王,去見朝中的袞袞諸公,去見大清國的天下臣民!“

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見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親子勸降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一百零二章 堡情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八章 船戰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緬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五百五十四章 豪格返京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七十二章 終勝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鳳總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四百零四章 兩片式胸甲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圍赤嵌城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
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東局勢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見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六百九十二章 援兵皆俘,親子勸降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一百零二章 堡情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八章 船戰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緬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五百五十四章 豪格返京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七十二章 終勝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鳳總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四百零四章 兩片式胸甲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圍赤嵌城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泰市| 温州市| 桑日县| 金秀| 峨边| 勐海县| 雅安市| 县级市| 鱼台县| 正阳县| 齐河县| 万山特区| 萍乡市| 谷城县| 闸北区| 临泽县| 塘沽区| 庆安县| 浦东新区| 金沙县| 柏乡县| 永新县| 呼和浩特市| 桃园市| 湟中县| 九寨沟县| 额济纳旗| 洛宁县| 吴堡县| 南皮县| 会昌县| 莱芜市| 镇江市| 南召县| 乌鲁木齐市| 馆陶县| 建水县| 威宁| 视频| 密山市|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