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4章 元正

十一月末,安童在御前彈劾阿合馬並與之廷辯,此事雖震動朝野,引得皇帝降旨責(zé)查,卻並未得到漢法派想要的結(jié)果。責(zé)查之後,無非是罷黜了左司都事周祥及個別工部官員。至於阿合馬私設(shè)“和市”牟利的罪名,忽必烈雖揚言要親自訊問,卻是石沉大海再無下文。及至年末,全年財賦理算和朝廷內(nèi)外用度開支諸事,仍仰賴於阿合馬。安童雖向皇帝建言別選官員取而代之,忽必烈卻不予理會,對阿合馬依舊寵信如故。這一次朝堂風(fēng)暴來得迅猛,卻終究消失於無形。

日子過得很快,一轉(zhuǎn)眼即是歲末。伴著寒冬瑞雪,大都城再一次沾染上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喜氣,還未至春節(jié),街頭巷尾早已掛上各式花燈,更有小商小販擠滿街頭,沿街販賣糖糕、辣湯等吃食。民間士庶盡歡,宮廷裡更是熱鬧非凡,連我一向冷清的公主府也瀰漫著歡騰的氣息。巴根、豁阿指揮著男女僕役裝點庭院,忙的不亦樂乎;慕之也跟在管事身後,隨時等候差遣。我看著衆(zhòng)人忙裡忙外,心頭卻仍是一片寂寥。

“公主,時辰到了!”諾敏爲(wèi)我整裝完畢,便輕聲提醒道。

我擡眼向窗外一瞥,天剛矇矇亮,朝陽尚未升起,四下寒意瀰漫,時間卻不等人。我立時起身,待諾敏收拾妥當(dāng),外面也備好車駕,便道:“走罷。”

今日是正月初一,也即元正佳節(jié),朝廷照例要舉行元正受朝儀式。屆時,諸王勳貴和文武百官都要在大明殿上向皇帝行賀獻禮。我乘著車駕,從玉德殿一路南下,待到崇文門時,早有文武百官在此等候。百官前面,便是同樣恭候聖駕的后妃皇子。

我下了車,從人羣一側(cè)穿過,尋到了站在前方的真金夫婦,欣然向他們見禮賀喜。真金和闊闊真亦笑著還禮,眉目間盡是喜氣。真金的目光落在我身上,關(guān)切地問道:“今日天寒,可冷不冷?”

我身披狐裘,裡面是渾金搭子袍服。蒙古人尚白,原在草原時,節(jié)日禮服都偏好白色。而今入主中原,在漢儒的建議下,忽必烈採納了中原王朝的輿服制度。每逢朝會,不僅自己身著冕服,百官也要穿公服迎拜行禮。今日元正朝會,亦是如此。展眼一望,崇天門下冠蓋如雲(yún),高官顯宦衣紫服朱,腰銜金玉帶,腳踏高腰靴,好一番雍容氣度。

再看看真金,他一身太子冠服,著玄衣,系革帶,戴九旒袞冕,舉止莊重,貴氣盈然,儼然一個溫文雅緻的漢家儲君。

這樣的儲君,能否順利繼承大統(tǒng),登極御宇?若果真如此,縱然眼下阿合馬橫行無忌,爲(wèi)禍朝堂,待真金即位,也終有匡正除惡,撥亂反正的那一天。

心思兜轉(zhuǎn)了許久,我纔回神,低眸一笑,回道:“不冷的,有勞哥哥掛心了。”

“且捱過這一會兒,受朝儀式結(jié)束就好了。”真金溫聲道,話語帶著溫?zé)幔屛倚念^生暖。

不多時,前方忽然鼓樂齊鳴,卻是儀仗隊導(dǎo)引著皇帝車駕款款而來。車駕駛過崇天門,待到了大明門前,侍從扶著皇帝皇后下了車,帝后自大明門直入殿中,在御榻上坐定。而後司辰郎高聲報時,宣佈元正朝會開始。殿前侍衛(wèi)分兩班入殿,自殿外就能聽到侍衛(wèi)們山呼萬歲,不用去看,我便能想象出那舞蹈叩拜的場景。

侍衛(wèi)行禮後分列在大殿兩側(cè),隨即諸王妃子入殿進獻賀禮。我亦備好禮物賀表,依禮行賀後,便隨真金坐在皇帝下首的座位上。

久久等候的文武百官此刻才被允準(zhǔn)入內(nèi),在侍衛(wèi)官的導(dǎo)引下,分別從日精、月華兩門入大明殿,待兩班官員齊聚殿中,又是山呼萬歲,舞蹈揚塵,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禮。

百官禮畢,便是中書省丞相向皇帝敬酒。元正受朝儀式已舉辦多年,安童身爲(wèi)首相,對流程自是熟稔。禮官唱奏後,他便出列,先向帝后一揖,而後提步上前,此時已有答剌赤在一旁奉酒。安童取過酒案上的高足金盃,雙手敬與皇帝:

“臣謹代文武百官向皇上、皇后行賀獻禮。這第一杯酒,敬祝皇上、皇后新春如意,百福駢降。”

“過去一年裡,朝中諸事,有勞愛卿了。”皇帝微微一笑,慰勉了一句,接過酒飲下。

一杯飲罷,答剌赤又將酒杯斟滿。安童取過酒杯,再度奉上:“第二杯酒,願我大朝功業(yè)昌隆,攘平八方。”

忽必烈聞言一時出神,怔忪片刻,旋即笑開:“此言甚合朕心!”接過酒杯又是一飲而盡。安童見皇帝開懷,亦是弛然一笑,“陛下運籌帷幄,謀劃有方,前方又有伯顏、阿朮盡忠效力,克定南朝,混一宇內(nèi),正在今朝。”

這話說得恰逢其時,也說到皇帝心坎裡,忽必烈聞言,更是龍心大悅,笑道:“元正丞相需三進酒,還有一杯。”

這次安童親自斟酒,而後從容奉給皇帝:“這第三杯酒,臣謹祝國朝物阜民豐,國祚綿長。”

皇帝聽了,眼裡笑意更深,將酒水飲下後,起身高聲道:“今日借丞相吉言,朕欲成不世之功,還望衆(zhòng)卿盡心竭力,以報國朝。聖主成吉思汗在上,朕必繼承祖宗遺志,攻克南家思。天佑蒙古,天佑大元!”

“天佑大元!”“天佑大元!”皇帝出言號召,羣臣立時響應(yīng),殿中歡聲如雷,更烘出節(jié)日的喜氣,也爲(wèi)未來的戰(zhàn)事增添了希望。在喧囂的歡聲中,禮官又高聲唱奏:“宣地方官員和外國番使入殿朝賀!”

隨著禮官一一唱名,諸路官員,諸部那顏和外國番使先後向皇帝行賀獻禮,禮畢便由怯薛官引到指定座位。蒙古諸部、番邦小國的使節(jié)濟濟一堂,大明殿裡賓朋滿座。忽必烈看著殿中人羣黑壓壓一片,卻也不覺煩累,饒有耐心地接受官員使節(jié)們的祝賀。可縱然如此,他仍有幾分失落,眼角的笑意淡去時,眼紋裡便顯出幾分黯然。若是西北三汗國、日本都能派遣使節(jié)入覲,那纔是真正的君臨四海。

但這點情緒很快就被更大的喜悅沖淡了。荊湖行省的官員入朝獻禮後,隨即爲(wèi)皇帝帶來前方捷報:“伯顏元帥率水陸兩軍猛攻陽羅堡,逼得宋將夏貴順江東逃,元軍遂順利渡江,目前伯顏所率中路軍已直逼鄂州、漢陽……”

皇帝聞訊笑逐顏開,親自致酒相敬報訊的官員:“伯顏丞相與諸將士在前方力戰(zhàn),爲(wèi)國朝開疆拓土,功勳至大,朕以此酒敬祝軍中好男兒!”

那官員謝過聖恩,而後單膝跪地,把酒飲下,隨即被怯薛官導(dǎo)引入座了。

南征軍進展順利,卻不知日本那裡戰(zhàn)況如何?我心下默默想著,忽必烈應(yīng)該與我有同樣的疑問。但目前暫無東路軍戰(zhàn)報傳來,皇帝眼下便不予理會了。

各路使節(jié)進獻的賀禮名目繁多:有駿馬鷹犬,有珍禽異獸,有綾羅綢緞,有美玉寶石,還有諸地土產(chǎn)。安童負責(zé)宣讀各地官員使節(jié)的賀表和禮單,阿合馬則將禮物清點入庫。待這一流程走完,大明殿裡已擺上宴席,準(zhǔn)備舉行元正詐馬宴。

殿中諸人紛紛入座,就等皇帝宣佈開宴。安童也擇了座位坐定,卻見阿合馬忽然離席,小步緊趨到御前,身後還跟了一個手捧托盤的侍從,跟著阿合馬一併拜倒在皇帝腳下。

也不知他耍弄什麼把戲,我不禁擡眸觀望,身邊的真金亦神色微變,臉上笑容淡去,眉梢眼角都是掩不住的厭惡。

阿合馬畢恭畢敬地跪在御座下,忽必烈見了,也不明所以,瞥一眼侍從手上的托盤,可那托盤上罩著紅綢,不知底下覆著什麼東西。

皇帝懶得思索,不耐地開口:“是哪國使節(jié)的賀禮漏下了?你自去補報即可,何必到御前擾朕?”

阿合馬搖搖頭,胖臉上堆出諂笑,雙眼油膩生光,“並非番使賀禮出了紕漏,而是元正佳節(jié),阿合馬也有一番心意要獻給陛下。”

“你還有甚麼好東西?”忽必烈哼笑一聲,半信半疑道,似乎平白多了幾分耐心。

阿合馬親自接過侍從手上的托盤,神秘一笑:“請陛下過目。”說罷,一手徑自扯下盤上的紅綢,綢布掉落的一剎那,登時滿室生輝,連喧嚷的大殿也瞬間靜寂下來。

我屏息注目,好一會兒才分辨出盤中物什,而殿中霎時的靜寂也被驟然打破,與會賓客紛紛驚呼:

“老天吶!好大的東珠!顏色潤如馬奶!”

“嘖!那回回石頭,怕是紅剌中的上品,看那顏色,是‘避者達’罷?”

“大平章這是從哪裡尋得的寶物?嘖嘖!”

周圍議論紛紛,真金聽在耳中,面色愈發(fā)難看,他盯住阿合馬手中托盤,咬牙低聲罵道:“賤奴又搞什麼名堂!”

我默然片刻,又去看那托盤。黑漆的木盤上,放著一顆碩大的東珠,顏色瑩潤如雪。東珠旁邊,與之交相輝映,卻是一顆晶瑩剔透的紅寶石,也即衆(zhòng)人口稱的“回回石頭”。其色澤深紅,有如葡萄酒液。東珠和寶石兩相映襯,宛如雪上寒梅,耀彩奪目,熠熠生輝。而再一細看,東珠和寶石之間橫陳的卻是一把古銅短刀,刀鞘亦綴滿瑪瑙松石。看那做工,倒像是西域手筆。

我心下一震,不知阿合馬是何用意。忽必烈將盤中寶物盡收眼底,喜色過後卻是深深的疑慮,沉下臉問道:“阿合馬,你這三樣?xùn)|西,卻是甚麼意思?”

阿合馬把托盤遞給侍從,又向皇帝叩頭,而後纔開口:“陛下聖明,臣竭力蒐羅寶物獻給陛下,只望陛下體察臣的一片苦心。”

忽必烈哼了一聲,示意他說下去。

“臣阿合馬侍奉陛下十五載,竭力用事,對陛下的心意,就像這東珠一般瑩白無瑕,全無半點私心;可臣總領(lǐng)庶政,爲(wèi)國理財之際總免不了受人指摘,致使臣毀謗加身。朝中物議恰如這鋒利的匕首,要生生戳碎臣的一顆忠心!臣流盡了心頭熱血,一顆冰心也真如這紅寶石一般了。爲(wèi)國朝效忠,臣無怨無悔,縱然陛下要我一顆真心,臣也會毫不猶豫掏出來獻給陛下,只望陛下明鑑,莫輕信了讒言……”

他聲淚俱下,言語間盡是悽苦無奈,看那模樣,竟像一個公忠體國的良臣。可表白之餘,話語卻是鋒利刻毒,好個“讒言”,好個“毀謗加身”,爲(wèi)自己洗白之餘卻要倒打一耙了。

平章政事當(dāng)衆(zhòng)對皇帝表忠心,殿中諸人看在眼裡,皆各懷心思,沉默不語。阿合馬詞鋒所指何人,再明顯不過。安童一直默然聽著,臉上殊無異色。待阿合馬言罷,哽咽著擦乾眼淚,把全套戲做完後,他才從席上起身,對著皇帝遙遙一拜,而後瞥向阿合馬,徑自開口:

“平章大人御前陳情,一片忠心感人至深!”安童冷嗤一聲,話鋒陡然一轉(zhuǎn),“不過,以情動人不如以理服人,如若大人果真無不法事,卻也不畏有司詳查。查明實據(jù),自然叫人信服,也好給陛下一個交代。到時候,你那一顆心,是黑是白,是忠是奸,朝野上下,全都看個明白,也好過在元正朝典上扭捏作態(tài)。今日諸國使節(jié)在此,平章大人涕淚俱下,未免不合時宜。”

他這番話毫不留情,阿合馬如同被掌摑了一般,登時面紅耳赤,呆愣地望著皇帝,囁嚅不語。經(jīng)安童這麼一說,忽必烈也覺得面上無光,狠狠瞪了阿合馬一眼,忿然道:“上不得檯面的奴婢,還在這裡丟人現(xiàn)眼!?”

阿合馬渾身一顫,惶惶然叩頭,而後灰溜溜從一側(cè)退下了。忽必烈目視他背影消失,才強忍住怒氣,對著各國使節(jié)勉強笑道:“家奴無狀,還望衆(zhòng)卿不要介意。今日大宴,朕只望諸位把酒言歡,不醉不歸!”

皇帝舉杯倡議,衆(zhòng)人立時響應(yīng),鬨鬧聲一起,剛纔不愉快的插曲就被自然而然地遮掩過了。在旁人看來,這仍是一場主客盡歡其樂融融的大宴。只是歡飲背後的波濤暗涌,又有誰知曉呢?

第49章 婚禮第37章 鈔法第85章 治道第178章 綠珠第192章 伴讀第43章 夜訪第179章 獻藝第30章 決定第80章 逼婚第114章 雙喜第120章 學(xué)字第225章 夢醒第54章 浸潤第71章 斥責(zé)第22章 出征第29章 表態(tài)第132章 到達第177章 夢魘第111章 成全第132章 到達第113章 放手第169章 舊情第175章 除夕第4章 懷疑第95章 微醺第176章 夜遊第54章 浸潤第194章 元正第17章 少年第187章 姐妹第183章 私心第229章 牽涉第171章 書會第58章 狩獵第236章 切諫第11章 挑釁第22章 出征第243章 平叛第209章 法事第243章 平叛第23章 日常第150章 矛盾第230章 月色第66章 靜謐第109章 榮辱第102章 樂舞第4章 懷疑第113章 放手第207章 受命第142章 對策第136章 轉(zhuǎn)機第10章 大圍第233章 公平第219章 忠烈第226章 觀望第144章 威嚇第197章 春遊第94章 起鬨第42章 辯駁第206章 秋山第244章 冷雨第21章 參謀第160章 說服第7章 議事第187章 姐妹第201章 歸寧第15章 秘事第188章 君心第33章 用心第160章 說服第109章 榮辱第235章 表章第191章 鬥茶第40章 比試第187章 姐妹第31章 稱汗第3章 和林第162章 旅人第222章 引薦第115章 待嫁第246章 夜襲第178章 綠珠第8章 兄弟第31章 稱汗第211章 唬嚇第39章 凱旋第209章 法事第145章 要求第187章 姐妹第15章 秘事第28章 局勢第206章 秋山第23章 日常第191章 鬥茶第13章 結(jié)交第165章 雜劇第10章 大圍第205章 建言第48章 交心第106章 柔情
第49章 婚禮第37章 鈔法第85章 治道第178章 綠珠第192章 伴讀第43章 夜訪第179章 獻藝第30章 決定第80章 逼婚第114章 雙喜第120章 學(xué)字第225章 夢醒第54章 浸潤第71章 斥責(zé)第22章 出征第29章 表態(tài)第132章 到達第177章 夢魘第111章 成全第132章 到達第113章 放手第169章 舊情第175章 除夕第4章 懷疑第95章 微醺第176章 夜遊第54章 浸潤第194章 元正第17章 少年第187章 姐妹第183章 私心第229章 牽涉第171章 書會第58章 狩獵第236章 切諫第11章 挑釁第22章 出征第243章 平叛第209章 法事第243章 平叛第23章 日常第150章 矛盾第230章 月色第66章 靜謐第109章 榮辱第102章 樂舞第4章 懷疑第113章 放手第207章 受命第142章 對策第136章 轉(zhuǎn)機第10章 大圍第233章 公平第219章 忠烈第226章 觀望第144章 威嚇第197章 春遊第94章 起鬨第42章 辯駁第206章 秋山第244章 冷雨第21章 參謀第160章 說服第7章 議事第187章 姐妹第201章 歸寧第15章 秘事第188章 君心第33章 用心第160章 說服第109章 榮辱第235章 表章第191章 鬥茶第40章 比試第187章 姐妹第31章 稱汗第3章 和林第162章 旅人第222章 引薦第115章 待嫁第246章 夜襲第178章 綠珠第8章 兄弟第31章 稱汗第211章 唬嚇第39章 凱旋第209章 法事第145章 要求第187章 姐妹第15章 秘事第28章 局勢第206章 秋山第23章 日常第191章 鬥茶第13章 結(jié)交第165章 雜劇第10章 大圍第205章 建言第48章 交心第106章 柔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昌市| 四子王旗| 自贡市| 时尚| 会宁县| 哈密市| 道孚县| 靖远县| 福州市| 南郑县| 无为县| 永宁县| 金阳县| 辽宁省| 遂昌县| 独山县| 巴林右旗| 义马市| 淳化县| 洪泽县| 寿阳县| 大安市| 化德县| 衡阳市| 芜湖县| 富锦市| 汶川县| 松滋市| 营山县| 金川县| 孝感市| 万载县| 江华| 垣曲县| 孝昌县| 齐齐哈尔市| 当涂县| 徐州市| 通榆县| 武川县| 兴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