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1
丁永剛是個農村出身的苦孩子,父母早亡,是哥嫂把自己帶大,部隊就是他的家。
鏡頭2
辦婚事這樣個人的大事兒,丁永剛全都聽部隊的要求和領導的安排。
鏡頭3
連隊把陳富貴和丁永剛結婚的情況向團部政治處做了彙報,團部對幹部的婚事很重視,專門派人去重慶的江北區對彭安碧和張婉珍進行了政審。
鏡頭4
她二人以合格過關爲驕傲,按他兩共青團員的身份,政審通過了。
鏡頭5
經政審,確認兩位的家庭和個人都沒有問題,組織上決定給予批準他們的婚事。
鏡頭6
他們二人早知道沒問題,在連隊一起做著辦理婚事的準備。
鏡頭7
連隊領導對陳富貴和丁永剛的婚事十分重視,安排了新婚住房,指派專人籌辦婚禮,買糖果、茶葉,佈置結婚典禮現場。
鏡頭8
1957年7月的一天,他們領回結婚證後,連長說:“連隊爲你們舉辦婚禮。”
鏡頭9
因爲部隊援建任務緊,白天沒有時間,連隊選在晚飯後,婚禮在連隊會議室舉行,會場主席臺牆上貼有毛主席的畫像,主席臺上坐有連隊首長,臺下坐著全連的一百多人。
鏡頭10
會議室用許多彩紙裝飾了一遍,五顏六色,多彩怡人。
鏡頭11
糖果、茶水擺在桌上,陳富貴和丁永剛胸前掛著軍功章,彭安碧張婉珍胸前戴著大紅花在臺下
前排坐著。
鏡頭12
兩對新人臺前很拘謹的面向大家抿嘴站著。聽著指導員臨時擔任司儀的指揮。
鏡頭13
連隊指導員代表連隊說道:“你們兩對兒的結合是你們自己和連隊共同的喜事,希望你們成爲革命的伴侶,在今後革命道路上共同進步。”然後,兩對新人依次給毛主席像、連隊在主席就坐的領導們以及參加婚禮的全體人員鞠躬行禮,婚禮場面歡喜而熱烈。
鏡頭14
婚禮歡鬧的局面持續到夜裡,連隊沒有按時就寢,而是讓戰友們一番又一番的做著捉弄新人的遊戲,或是讓他們交代戀愛過程,或是讓他們啃吊起來的蘋果。
鏡頭15
作爲援建朝鮮的志願軍,在異國他鄉舉辦婚禮,是各個連隊常有的事兒,部隊常會給些關照,婚後批準他們回重慶休假半月,算是度蜜月。
鏡頭16
丁永剛來到彭安碧住的地方,生活在一起,度起了蜜月。
鏡頭17
在朝鮮生活久了,丁永剛養成內衣天天換的習慣,他說這樣乾淨,穿起來也舒服,還學會了做地道的朝鮮冷麪,很可口,他把這些傳授給彭安碧。
鏡頭18
天天有愛人陪著,兩人都很幸福,計劃生育後代的事情。
鏡頭19
彭安碧說:“只要有丈夫,一點兒也不會寂寞。”
鏡頭20
丁永剛好像有說不完的話,他從部隊到家鄉,從自己到家人。說個沒夠。
鏡頭21
丁永剛
從一個單身漢。變成了有家眷的人,回到重慶,和彭安碧度過了幾天的蜜月生活。
鏡頭22
已經結婚了,二人在生活中都有角色轉換,都在爲對方撐起一把則風避雨的雨傘。
鏡頭23
彭安碧從剛畢業的中學生一下變成了志願軍家屬,換掉了穿在身上的花衣服,穿起了不戴肩章的志願軍服。
鏡頭24
她喜歡丁永剛衣兜插有鋼筆的樣子,他走到哪裡都不忘隨身攜帶一本書,他渴望知識的態度,感染著她。
鏡頭25
在一起的日子雖然不多,他們相互敬重,相互學習,相互勉勵,兩人都認同只有好學上進,纔是提高生活質量的功力。
鏡頭26
丁永剛鼓勵愛人:“在家沒事一定要抓緊時間多讀書,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實踐中。”
鏡頭27
丁永剛說:“雖然你中學畢業了,在家裡學過的東西不能丟,我現在的工作,就感到書念少了。”
鏡頭28
樹上的喜鵲"喳喳"叫個不停,好似告訴他們相聚的時間不多了。
鏡頭29
假期太短,在一起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裡,兩人享受著幸福的二人世界。
鏡頭30
在建國初期,人們都把現身革命事業視爲光榮的舉動,彭安碧命裡註定不能時刻和愛人處在一起。
鏡頭31
幸福而艱難的兩地生活,從此開始,相聚不到一個星期,丁永剛就戀戀不捨的告別愛人,踏上歸隊的行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