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德15年,天慶帝的淑妃薨逝,時年34歲!
說起這位淑妃,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她原名賀蘭若,本是羌戎國國王年紀最小的公主——璇玲公主。羌戎國原是北方草原最強大的國家,羌戎子民無論男女皆驍勇善戰。這位公主不僅長得美貌絕倫,更是足智多謀、身先士卒,年紀輕輕便戰功赫赫,是舉世聞名的女將軍。奈何,雖有良將,卻時運不濟。那年,天災不斷,姜戎大雪接連下了大半年,凍死百姓無數。15年前,大渝和北樑趁機出兵,一起攻破羌戎國都,姜戎滅亡。
羌戎皇室都以身殉國,可不知是這位公主名聲太大還是運氣太好,在羌戎滅國之前就被被當時大渝的皇帝寧武帝俘虜。寧武帝一生戎馬,最佩服最喜歡的便是敢爲人先的將士。他率並沒有處死作爲俘虜的賀蘭若,並親自做主把她嫁給自己的兒子,當時還是太子的天慶帝——慕承。
原本,按照寧武帝的意思,是打算封賀蘭若爲太子正妻,也就是日後的皇后,一來,可以拉攏羌戎餘臣;二來,不用擔心外戚專權;三來,他也確實欣賞這樣的奇女子。可惜,天慶帝和他父親的審美千差萬別,他父親喜歡英姿颯爽的巾幗英雄,而他,喜歡柔情似水的嬌弱美人,即便賀蘭若貌若天仙,可他一見到她滿臉傲氣,雄姿英發的樣子,便怎麼也喜歡不起來。更因著一樁秘事,他對這位公主幾乎恨之入骨。據說,就連兩人洞房,也是被寧武帝綁著去的。
好在,寧武帝在徵羌戎回來沒多久,便頭疾復發去世了,還來不及爲自己兒子準備封妃大典。天慶帝也趁此封自己的結髮妻子爲皇后,僅將賀蘭若賜爲淑妃,從此再無召見。原本,寧武帝的意思也是羣臣皆知,不是沒有大臣跳出來反駁。可是,天慶帝雖然審美和父親不一樣,雷厲風行的手段倒是像極了父親。不多久,便將父親留下的心腹老臣一個個以莫須有的罪名,或殺或流放,總之,自那之後,朝堂再無反對之聲。
賀蘭若雖有淑妃名號,卻從來不受恩寵,即便每年年關慶典,也是默默站在最不顯眼的位置,曾經一代風華佳人就這樣消散在宮城之中,有見識的一些老人學者,不免有些感慨。
聽聞她去世,天慶帝也並無一絲悲傷,只是草草下旨,命人安禮儀安葬,連葬禮都懶得出席。
皇帝的態度便是後宮的態度,天慶帝不出席,後宮衆多嬪妃自然也懶得前來祭拜,以免沾了晦氣,不過,即便身在人情冷漠的皇城,也不乏內心良善之人。
這場葬禮辦的簡單而潦草,又少有人來拜祭。淑妃生前居住的沐蒼殿內,一身素服的慕茗上完香、行完禮之後,不免有些唏噓。眼睛看向跪在一旁的嬌小身影。一襲白色孝服,襯著消瘦的小臉越發蒼白,大大的杏眼此刻有些失神,不知是過度悲傷還是焦慮迷茫,小巧的鼻樑高挺,薄薄的櫻脣此刻有些發白,想是因爲勞累過度。此刻,少女臉上明明盡顯疲憊,可她渾身卻散發著一股英氣,身體明明瘦弱不堪,卻似乎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完美的五官結合在精緻的面容上,像極了冬天盛開的白梅。凌寒傲雪,不懼風雨。她便是淑妃唯一的孩子,天慶帝的第九個女兒——慕思嘉。
“九妹,節哀……”慕茗走到少女身旁,低聲勸慰道。
少女緩緩擡起頭,無神的雙眼閃了閃,倏爾,再次垂下,哀聲道,“多謝六哥。”
慕茗是天慶帝的第六個兒子,也是最受寵的一位皇子。她的母親是天慶帝最寵愛的怡貴妃。怡貴妃本是宮女出身,卻不知因何得到了天慶帝的寵愛,自此麻雀變鳳凰。她爲天慶帝生了一兒一女,子息雖不算繁盛,卻個個都得天慶帝的青睞。這闔宮上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敬。
好在,慕茗雖得聖寵,卻並沒有恃寵而驕,相反,他對任何人都彬彬有禮,溫和相待,哪怕,眼前這個並不招父親喜歡的妹妹。
天慶帝不喜淑妃,自然對她這個女兒也無甚好感。甚至於,若不是自己最寵愛的女兒剛好排在她之後,他都不記得自己還有這麼一個女兒。
“九妹,”慕茗對眼前的女孩有著說不出的憐憫,“以後若有需要,可以來找六哥,只要六哥能夠幫上忙,一定在所不辭。”
這句話,似乎對少女有所觸動,她的眼睛亮了亮,脣角勾起一絲笑意,聲音溫良好似馥郁的梅香,“多謝六哥,六哥說到做到。”
見少女略微一展歡顏,慕茗心中也有著說不出的輕鬆,伴著一絲淡淡驕傲,立馬應道,“六哥一定說到做到,決不食言。”
少女微微一頷首,再次對他感激一笑,不再說話,又變回剛纔的呆滯木訥,只跪在母親的靈堂前,默默燒著紙錢。
見到此景,慕茗心頭一疼,輕嘆一聲,快步走沐蒼殿。
此時,殿內又只剩下少女一人,在這灼灼火光映射下,少女雙眸幽幽發亮。下一刻,兩行清淚順著眼角簌簌滑落,少女消瘦的身子蜷縮成一團,緊緊抱著自己的雙臂,望了一眼這漆漆黒木,將頭埋進自己手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