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賣炭翁

而今同在一船,令狐奉但有令下,莘邇絕不推辭。

王都縱險,能險過令狐奉的以身爲(wèi)?zhàn)D麼?他慨然應(yīng)道:“主上盡請吩咐,小臣恭遵受令。”

令狐奉說道:“王都城堅,兩城互爲(wèi)犄角,外又有東西苑的營戶呼應(yīng),強攻不易。我忖思,如能得個內(nèi)應(yīng)則是最好。你知道郭奣麼?”

谷陰本來只有一城,令狐氏稱王后,將之?dāng)U建成了四城的規(guī)模,加上位處舊城南區(qū)的宮城,號爲(wèi)“五城”。五城的叫法,是在模仿前朝歷代國家都城、宮城佈局的規(guī)格。

舊城在最北邊,故又稱北城;宮城是最早修建的,當(dāng)時還沒有後來的三城,因爲(wèi)位處舊城南區(qū),所以又叫南城。

隨著從關(guān)東、關(guān)中避亂來此的移民、寓士不斷增多,北城不足容納,於是在宮城南邊不宜耕種的戈壁灘上另起爐竈,造一新城,叫做中城,供寓士、流民住;同時在城中建了一座四時宮及衆(zhòng)多的官廨,用爲(wèi)朝廷並官員們理政聽事之所。早前建的宮城只當(dāng)王室的寢宮使用了。

又在造中城的前後,把其東西兩邊原本是胡人畜牧區(qū)的兩個苑場也分別略加修繕,改建爲(wèi)城,分別叫做東、西苑城,主要給王都戍軍的家眷親族居住,也有不少的六夷、西域胡、給唐人貴族們耕地放牧的胡奴,以及後到的流民等等在這裡居住。

令狐奉所說的“兩城”,指的是北城、中城以及包含在北城中的宮城,五城之中,此三城是王室起居、定西王和官員辦公的所在,也是谷陰土、寓士族居住的地方,故而最爲(wèi)堅固。

東西二苑城只有簡陋的圍牆環(huán)繞,其內(nèi)房屋、帳篷並存,牧場、林地皆有,僅是個聚居地,並無多少守禦的能力,但住在二苑城內(nèi)的營戶和胡夷卻是支不可輕視的力量。

莘邇從記憶中扒揀出了“郭奣”的名字。

“奣”,音甕,三聲,是個極其少見的字,凡是以此字爲(wèi)名者,多是時下流傳於隴地的一種宗教的信徒。這種宗教,他們的信徒自稱是“馬茲達”,唐人呼爲(wèi)“胡天”,又或稱之爲(wèi)“祆”。

莘邇對這幾個不同的宗教名字不熟悉,但隨著郭奣的名字,從記憶中找到了些有關(guān)這種宗教的信奉、祭祀等內(nèi)容,卻對之不陌生,他心道:“這不就是拜火教麼?”

隴州是內(nèi)地和西域交通的必經(jīng)之地,境內(nèi)的西域胡商極多,他們不但帶來了西域諸國的文化、藝術(shù)等方面的東西,同時也帶來了他們信仰的宗教,其中對隴州影響最大的就是佛教和祆教。祆教不如佛教昌盛,但也得到了不少唐人的信奉,郭奣是他們的領(lǐng)袖之一。

莘邇答道:“主上說的可是那個胡天薩寶麼?小臣與他沒打過交道,不過見過兩面。”

薩寶是祆教政教領(lǐng)袖的名稱。郭奣是谷陰祆教的頭領(lǐng),不大不小算個名人,莘邇與他雖無交往,然知其長相。

令狐奉說道:“不錯。此人雖神神叨叨的,但一手幻術(shù),頗能蠱惑人心,狗崽子的侍衛(wèi)、近臣裡有好幾個信他的,王都的禁軍、守城的門候裡也有他的信徒,當(dāng)初我便是看在這點,才勉強與他敷衍,以待用時。爲(wèi)能起到奇兵之效,我與他的接頭一直都很隱秘,狗崽子不會知道,我也問過宋質(zhì)、麴強兩賊了,他沒有被狗崽子殺掉,現(xiàn)在正是到用他的時候了!你潛去王都,見著他,將我此信與之,與他定好下次聯(lián)絡(luò)的時間和方式,便可回來了。”

莘邇接住那最後一封信,心道:“原來令狐奉還有這一手!”這傢伙是真能保密,出乎了意料。

只要曹斐、傅喬能把諸路外援談好,合以豬野澤邊的胡騎,再加上郭奣這支奇兵,王城雖堅,也不難破了。尚未離去的曹斐、傅喬都想到了這點,曹斐愈加鬥志昂揚,傅喬也稍振頹態(tài)。

在左氏擔(dān)心的目光中,莘邇與曹斐、傅喬辭別出帳,各做準(zhǔn)備,皆於當(dāng)日冒雪離營。

傅喬往東、曹斐向西,三人不同路,莘邇獨朝南行。

他內(nèi)穿皮裘,外裹棉袍,戴著胡人的尖頂氈帽,以巾遮面,沒騎馬,乘了匹駱駝,並另牽一駝用來扛帶小帳等夜宿之物,迎風(fēng)衝寒,踩雪踏沙,四天後終於走出了沙漠。

雪也停了。他把駱駝寄存在附近的小綠洲中,小帳等物容易引人注意,也暫存下來,買了匹馬,沿著谷水繼續(xù)南下。

王都谷陰,顧名思義,城在谷水南岸。

他相繼路過了兩個牧區(qū),再往前不遠,風(fēng)光大變,沿河向兩邊展開,不但沒有了沙漠,戈壁灘也少見起來,細肥的土壤越來越多。

遠望之,既有谷水的支流,也有別的河流,縱橫交錯,流淌在這片土地上,雜以泉涌,處處可見草地、林木,哪裡還有漠區(qū)的荒涼,分明塞外的江南。

此前逃亡路上,莘邇因傷,大多時在車上,不便觀察環(huán)境,此時看去,他心中讚歎:“造化天力,真是神奇啊。”大漠和沃土的分隔只在一線間。

他又沿河走了一段距離,用以放牧的大片草地不復(fù)有,主要是開墾出來的農(nóng)田了。當(dāng)下初冬季節(jié),地裡沒有莊稼,瘦長的田壟蜿蜒,融化的雪水滲透進地表,土地潮潤,被風(fēng)吹的凍而不僵,偶有沒拔拽乾淨(jìng)的麥稈殘留,露著尖茬,在風(fēng)中兀自倔強地聳立。

路上碰到了些許胡牧和唐農(nóng),莘邇有巾掩面,也不怕他們好奇地觀看,問了兩人,知道了谷陰距此還有三十多裡。天色漸晚,今天是趕不到地頭了,他沉吟稍頃,決定先找個借宿處。

西唐末年至今,隴地尚算安穩(wěn),大的戰(zhàn)火不多,城外還保存著較爲(wèi)完善的鄉(xiāng)里建制,負(fù)責(zé)治安的亭雖然不及以前那麼多了,可仍是有的,夤夜行路的話,萬一被亭舍的人看到,難免會有點麻煩。

前邊隱見一抹土黃,莘邇催馬行到近處,見是一處村落。

村子不大,外有圍牆,那抹土黃便是圍牆的顏色,繞著圍牆,挖了條數(shù)尺寬的護溝。

隴地儘管少有大戰(zhàn),可唐、夷雜居,不乏有雙方爭鬥、彼此擄掠的現(xiàn)象,尤其冬、春兩季,更是戰(zhàn)鬥多見之時,常有乏糧、缺衣的六夷牧人成夥結(jié)隊地襲擊唐人村莊,劫糧搶衣,以渡寒冬;此外,又有亡命的盜賊也會洗掠村民。鄉(xiāng)中的亭舍只能抓抓小賊,面對這兩類強盜是束手無策的,只能閉門鎖亭,當(dāng)作未聞,所以,爲(wèi)了自保,村落不僅壘牆,多數(shù)且設(shè)圍壑。

莘邇的記憶中,當(dāng)?shù)厝朔Q這樣的村落爲(wèi)“塢”,事實上,較以關(guān)中,特別關(guān)東、北地魏國境內(nèi)的鄉(xiāng)村塢堡,隴地的這些頂多只能算是“塢堡雛形”,遠比不上那些真正塢堡的守戰(zhàn)能力。

莘邇在村外的田邊勒馬停下,心中盤算,想道:“我若貿(mào)貿(mào)然地去村外扣門,沒有文牒,說不清自己的身份,他們不見得會留宿於我;更且那定西王的通緝文書也不知有沒有下發(fā)到村,倘使下到,上邊繪有我等的畫像,書有相貌特徵,我豈不自投羅網(wǎng)?”

這樣冷的天氣,夜宿在外恐怕要被凍壞,連夜行路也不可取,投宿亦不敢貿(mào)然而爲(wèi)。

一時間,莘邇躊躇不定,打眼四顧,忽瞧見數(shù)裡外有個矮伏的丘陵,心道:“我且去那裡看看,如能在丘下覓處避風(fēng)的凹地,便隨便打發(fā)一晚罷。”拍馬前往。

那丘陵光禿禿的,盡是礫石,連棵樹也沒有,找了好一會兒,根本無有可宿的地方。莘邇無奈,心道:“趁沒有入夜,我再往前尋尋。”爲(wèi)了避開亭舍,他不走大道,選小路曲行,約七八里,驀然在在土坡邊兒上看見了個茅屋,心中大喜,想道:“不意在此找著個鄉(xiāng)民的棄屋!”

這個茅屋的附近只有農(nóng)田、溪流和小片的稀林,沒有人煙,想來定是左近哪處村落的村民用來在農(nóng)忙時臨時住宿的。莘邇打馬近前,未到屋邊,茅舍的門打開,出來個老者。

兩人照面,都是一愣。

老者五十多歲,枯黑乾瘦,臉上佈滿了溝壑般的皺紋,只穿了件單薄的外衣,袴上沾著塵土,衣袴殘破,穿雙草鞋,端個爛角的陶盆。

莘邇下馬,摘掉面巾,揖道:“老人家,你好啊。”

老者上下打量他,問道:“尊駕是?”

莘邇心道:“口音不似本地的,外州的流民麼?”隨便捏造了個名字,說道:“我從都城來的,往隴東辦事,過了宿頭。”往茅舍看了看,問道,“老人家在這裡住麼?”

老者說道:“是啊。”

“怎麼不在村裡住,單個居此野外?”

“說來話長。”老者上下打量莘邇,說道,“那邊數(shù)裡外就有塢壁,你可以去那裡投宿。”

莘邇應(yīng)是,牽馬轉(zhuǎn)走,聽到一陣水聲,扭頭看是那老者把陶盆裡的水潑掉了,老者隨即回到屋中。夜色已至,既然沒有找著合適的宿處,仗著年輕火氣旺,莘邇索性也就不再找了,便在左近的幾棵樹下把馬拴住,和衣而臥,北風(fēng)凜冽,翻來覆去睡不著。

聽見窸窣的聲響,他起身看到深沉的夜中,不遠處顯出一雙綠油油的眼,不知是狐是狼,呼喝兩聲,將之逐走。他心道:“野外有狐狼,這覺看來是睡不成了。也罷,便熬上一宿,明天及早去東苑城,希望能順利找到郭奣,等回到綠洲,取回駱駝、小帳,再睡個好覺吧。”

和別的宗教一樣,祆教也有廟宇,谷陰的祆教廟沒有建在舊城和中城,而是建在了東苑城內(nèi),這是因爲(wèi)東苑城的居民成分更利於他們發(fā)展教派。

東苑城有不少的西域胡居住,祆教本就是他們中的粟特人帶來的,在這裡立廟能得到直接的支持。此外,東苑城的主體居民是營戶,也就是戶籍爲(wèi)兵籍的士兵親眷,當(dāng)下各種的戶籍中,兵籍是最苦的之一,一人入籍,累及百代,子子孫孫都得應(yīng)召當(dāng)兵,小的七八歲就要入伍,老的六七十還在軍中不說,甚而連親眷的住所、婚配都不能自主,其妻女子息必須接受半軍事化管理,隨軍聚居,子女通常只能與士家婚姻,士兵死後其妻必須再嫁,而且只能嫁給士家,種種苦難,實不堪言,也因此更易於接受祆教等宗教的傳教。

也正是因爲(wèi)祆教的廟在城防鬆弛的東苑城,所以令狐奉纔敢派莘邇來找郭奣,若是建在舊城或中城,只怕莘邇還沒進城,就被門卒拿下了。

“等明天到東苑城外,我先觀望一二,找機會混入城中,印象中記得那胡天廟的大概位置,摸到左近,靜候郭奣,尋機行事。”莘邇碰了下冰涼的直刀環(huán)首,又想道,“令狐奉而今落敗,這郭奣會不會別起心思,有點說不準(zhǔn)。和他見面時,我得多個心眼,一旦不對頭,我就抓他爲(wèi)質(zhì),迫其護我出城逃走。”此一擒敵爲(wèi)質(zhì)的手法,不能說是跟令狐奉學(xué)的,但令狐奉整治赤奴的成功和莘邇當(dāng)時的親身參與,給了他不少動手的經(jīng)驗和單獨再用此法的信心。

正在揣度見到郭奣時該採用的態(tài)度和對話言辭,又一陣窸窣聲傳來,緊跟著兩聲咳嗽,是那個老者過來了。

莘邇鬆開刀柄,問道:“老人家,你怎麼來了?”老者說道:“大冷天的,凍死人。你跟我來屋中睡吧。”等莘邇牽馬跟上,他走了幾步,說道,“你是大王通緝的亂黨麼?”

莘邇嚇了一跳。

沒等他回答,那老者嘆了口氣,說道:“你不敢去塢壁投宿,想來是了。唉,謀篡的是富平公,跟你們有什麼關(guān)係呢?前些日我去王都販薪,城門外兩邊四五十個桿子,掛的都是人頭,老少皆有,我沒敢細看,聽說都是剛又新殺的。”

他搖頭嘆息,說道:“你穿的挺好,馬也不賴,是貴家的公子吧?以前沒受過苦,這以後啊,你就知道活著不易了。老話說。‘要飯不嫌餿’,唉,黔首賤民,沒個靠山的,莫說要飯、飯餿,連吃飯的嘴都是說沒就沒啊。”

他絮絮叨叨地領(lǐng)莘邇到了茅屋前。莘邇把馬置好,跟他入到屋內(nèi)。

屋內(nèi)無燈,黑漆漆的,好在莘邇是從野外進來的,勉強能看到屋裡的環(huán)境。

這是真正的家徒四壁。

屋牆的材料是和了草的黃泥,草頭蓬亂外露,狹窄的空間裡,什麼東西都沒有,連榻席也無,黴溼氣很重,地面崎嶇不平,只在牆角鋪了幾堆乾草,門邊擺著莘邇見過的陶盆和另兩個木碗,餘無別物。大約是怕不小心燒掉了茅舍,天寒地凍的,連堆火都沒升。

莘邇覺得屋內(nèi)的溫度和野地相差無幾,冰窟也似。

牆角傳來輕微的響動,乾草堆裡探出個人,因無燭火,看不清楚模樣。老者說道:“這是我的孫女。”對她說道,“睡吧。”抱了堆草,放在另一邊的牆角,對莘邇說道,“你睡這裡。”

一夜難眠。

寒風(fēng)聲和老人時或的咳嗽聲,填滿了莘邇的腦海。

不管是前世,抑或這世的記憶中,他都沒有見過如此貧困的生活狀況。

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yè)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四十八章 白純堅壁守 索張爭請戰(zhàn)第二十七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三)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與莘同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guān)中(上)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四十七章 姚謹(jǐn)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八章 結(jié)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二十四章 宋方內(nèi)外策 氾寬邀兩賓第二十二章 留與勃野妹 宋羨狗東西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wèi)誓約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五)第十六章 風(fēng)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fēng)度有一吏第三十三章 舉手設(shè)錄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上)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四十五章 姚謹(jǐn)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shè)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四十七章 夏夷本一脈 相爭在人心第十一章 茍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wèi)國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中)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獻策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wèi)先 依士治豪強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謀策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四十六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上)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wěn)如山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四十四章 結(jié)拜一兄弟 魏家兩虎臣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二十一章 傅喬典書令 雲(yún)光如妝容第二十一章 傅喬典書令 雲(yún)光如妝容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十二章 援手產(chǎn)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五十二章 無雙麴鳴宗 止啼溫石蘭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上)第四十六章 姚謹(jǐn)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yǎng)士霸王術(shù)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賣炭翁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xùn)|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jǐn)對(中)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jǐn)對(中)第四十八章 白純堅壁守 索張爭請戰(zhàn)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五章 武校鄉(xiāng)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十六章 風(fēng)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中)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
第五十一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中)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yè)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四十八章 白純堅壁守 索張爭請戰(zhàn)第二十七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三)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與莘同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guān)中(上)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四十七章 姚謹(jǐn)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八章 結(jié)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二十四章 宋方內(nèi)外策 氾寬邀兩賓第二十二章 留與勃野妹 宋羨狗東西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wèi)誓約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一章 僧誠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五)第十六章 風(fēng)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fēng)度有一吏第三十三章 舉手設(shè)錄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上)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四十五章 姚謹(jǐn)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shè)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四十七章 夏夷本一脈 相爭在人心第十一章 茍雄索司隸 孟朗忍爲(wèi)國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中)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獻策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wèi)先 依士治豪強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謀策第三十五章 指點天下勢 歸入治郡策第四十六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上)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wěn)如山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四十四章 結(jié)拜一兄弟 魏家兩虎臣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二十一章 傅喬典書令 雲(yún)光如妝容第二十一章 傅喬典書令 雲(yún)光如妝容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十二章 援手產(chǎn)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五十二章 無雙麴鳴宗 止啼溫石蘭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上)第四十六章 姚謹(jǐn)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yǎng)士霸王術(shù)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賣炭翁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xùn)|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jǐn)對(中)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jǐn)對(中)第四十八章 白純堅壁守 索張爭請戰(zhàn)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五章 武校鄉(xiāng)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十六章 風(fēng)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中)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川省| 澄迈县| 大田县| 靖宇县| 利辛县| 武平县| 乐山市| 榕江县| 南城县| 宜阳县| 临清市| 陵水| 塔城市| 小金县| 定陶县| 安图县| 呈贡县| 章丘市| 玉林市| 商都县| 咸宁市| 图们市| 奇台县| 额济纳旗| 册亨县| 肃北| 连云港市| 济源市| 临夏市| 石景山区| 浦城县| 监利县| 全州县| 公主岭市| 东港市| 岫岩| 瑞丽市| 化隆| 金秀| 明星|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