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5章 奇異的國書

過了年關,複印開朝之後,北璃朝中忽然收到一封樣式奇異的國書。

這國書既不是東靈的更不是西昆的,也不是九州大陸其餘邊陲部族的,國書中自稱是來自東邊海外的桑夷國。

上頭畫著惟妙惟肖的金黃色菊花圖案,封底卻是白色的,看著說不出的怪異。

不像是國書,倒像是訃告。

朝中對於桑夷國的這封國書,議論不一。

“回稟陛下,這個桑夷國不過是東邊海面的一個小小島國,是蠻夷之地。數百年前他們曾經多次遣使來我九州大陸學習各種文化和技法,帶走了許多書籍。若非如此,只怕他們還在茹毛飲血。此乃區區小國,陛下不必放在心上。”

有這等毫不在意的,自然也有多思多慮的。

“陛下,臣以爲此事值得重視。自從我九州大陸分崩爲北璃、東靈和西昆三國之後,這個桑夷國和我北璃就沒有來往了。如今他們又千里迢迢遣使來,國書上又寫著覲見新君這等謙遜之語,倒叫臣覺得奇怪。若真對我北璃如此恭敬有禮,從前怎麼不遣使來?”

玉扶聞言微微頷首,居中裁決,“諸位愛卿所言都有道理,如今桑夷國只是送了國書來,使臣尚未至,還不知道他們具體的目的爲何。既然這個桑夷國行跡消失百年又出現,想來是有些古怪,謹慎處理自然沒錯。即日便派人去查探使臣的行蹤,一定要弄清楚他們是從哪裡來的,是直接到的北璃還是先去了別的什麼地方。”

衆臣一聽別的什麼地方,立刻警覺起來。

要說別的什麼地方,除了那隻剩半壁江山的東靈,還有哪裡呢?

正說著,工部尚書忽然站了出來,“陛下,臣有個不情之請,希望陛下派人去探查桑夷國使臣動向的時候,能順便找到他們來時所乘的船隻就好了。”

玉扶不禁好奇,“船隻?”

“是啊。”

工部尚書笑道:“這個桑夷國的確是蠻夷小國,他們所有的東西幾乎都是從九州大陸學去的。可唯獨船隻此物,他們作爲島國有天然的優勢,據說製作十分優良。陛下想想,他們的使臣能千里迢迢從桑夷國乘船到北璃,咱們可有把握乘船到桑夷國?”

玉扶思索片刻,史書中依稀記載過有先代帝王派遣使者去桑夷國的,可一去就再也沒有消息,也不知是葬身大海還是留在桑夷國不回來了。

前事莫論,單說如今北璃的造船技術,要想漂洋過海平安到達遠在千里之外的桑夷國,也未必有把握。

北璃如此,西昆和東靈更不必說了。

玉扶點點頭,“愛卿所言有理。不管他桑夷是不是蠻夷小國,只要他們有勝過我們的長處,我們都要謙虛學習纔是。朕會命人留意打探的。”

工部尚書笑瞇瞇地拱手回到自己的位置,如果造船技藝有所提高,那他在工部的政績就不愁沒有保障了。

玉扶派出去的人打探了多日纔回來,“陛下,已經打探清楚了。桑夷國使臣的船就停在魯地的一處港灣,使臣先遣人送了國書來,屬下離開的時候他們已經預備往京城來了。他們事先並未去過別的地方,另外船隻的圖樣也已經畫了送呈工部了,他們的船隻十分巨大,不過屬下看到的時候已經停靠,看不出航行的速度。”

這些消息裡,似乎聽不出什麼問題。

玉扶道:“使臣的人數有多少,規模如何?”

“人數甚多,整條船上大約有上千人,除了雜役和士兵,衣著華麗的使臣也有數十個。屬下還看見他們往岸邊擡了許多木箱,裡頭裝的似乎是要送到京城的貢品,大約比過年時東靈敬獻的禮物要多十倍吧……”

十倍?

玉扶不由挑了挑眉,顧述白在一旁聽著,不由好笑,“那些木箱裡該不會裝的都是石頭吧?小小蠻夷島國,不到北璃來打秋風就好了,怎麼送得起這樣多的禮物?”

玉扶也覺得奇怪,可倉促之下打探到的消息也就這麼多,她便揮揮手讓人退下了。

待人走後,玉扶道:“都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若這個桑夷國不派這麼多使臣、送這麼多禮物,我還不覺得什麼。可遣使送禮的規模如此巨大,叫人不由疑心。”

顧述白起身走到一旁的書架邊,抽出一本封面斑駁的古書,“你來看看這個,這是我昨夜翻閱古籍找到的。”

桑夷國對於衆人而言是陌生的概念,他們所知的消息都是幾百年前的,故而顧述白近日一直在查閱書籍,試圖多瞭解一下這個國家。

他手裡的這本書,裡頭就有兩行提到桑夷國的情況。

玉扶就著他的手細看,“這裡面說,桑夷國不但地方小,還分裂有數十個小島嶼,皆爲彈丸之地。且國家貧瘠人口稀少,缺少醫藥,多有孩童夭折之事。”

照這樣說來,桑夷國更不可能送得出那麼多禮物。

顧述白將書合上道:“這書裡記載的是數百年前的桑夷國了,數百年能發生很多事,現在的桑夷國可能不僅國力強盛還人口衆多,也未可知。我讓你看這本書,不是爲了讓你從書裡瞭解桑夷國,而是想告訴你這個國家已經不可和從前同日而語了。”

玉扶點點頭,想到朝中有些大臣口口聲聲稱蠻夷小國不足掛齒的,便道:“你說的對,就算真的是蠻夷小國,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眼下正在九州大陸一統的關鍵時期,我覺不允許任何變數產生。”

“萬一桑夷國真的是個變數呢?”

“那便……遇神殺神,遇佛殺佛!”

……

開春時節,桑夷國使臣一行浩浩蕩蕩來到京城。

國書中寫著來訪使臣位分最高的是桑夷二品左大臣,玉扶便命同是二品官職的陳景行出城迎接,也算盡了禮數。

陳景行帶著臣僚和下屬在城外搭棚以迎,饒是他出使各國經驗豐富,對各國風土人情都十分了解,看到桑夷國使臣的打扮還是吃了一驚。

一個個“白無常”模樣戴著高帽的矮個使臣,就像廟會唱大戲似的,顯得十分滑稽。

他們人數衆多,身後的馬車排成長長的隊伍,上頭盡是送來的禮物,看起來十分隆重。

使臣們面帶微笑十分恭敬有禮,上前廝見之時,陳景行才發現他們穿的白袍上還繡成金黃的菊花。

他以爲只是爲首的左大臣有,沒想到仔細一看,所有穿白袍的官員都有。

看來金黃菊花對桑夷人有獨特的含義,且不像在九州大陸,這個顏色只有皇室可用。

“諸位使臣一路辛苦,本官是北璃鴻臚寺卿陳景行,奉陛下旨意在此迎候諸位。諸位遠來風塵僕僕,請喝一杯水酒解乏。”

說罷親自端起酒杯遞給左大臣,對方恭敬地雙手接過,“多謝陳大人,多謝北璃陛下對我等的款待,我等感激不盡。”

他話音剛落,身後一衆使臣都謙遜地躬身行禮,而後才接過酒杯,陳景行見他們如此恭敬客氣心中放鬆許多。

他稍稍偏過頭朝身後的士兵看了一眼,士兵會意悄悄離開,回宮向玉扶稟告。

一番瑣碎的待客禮節之後,一衆使臣被迎到驛館,陳景行道:“請諸位使臣稍作休息,以免一路勞累水土不服,過幾日陛下得空會親自接見。”

爲首的左大臣一愣,很快又恢復笑容,“是下官失禮了,下官還以爲今日一來就能見到陛下,是下官太過心急朝拜心切。既然如此,請陳大人先將我桑夷國王預備的敬獻北璃新君的賀禮送進宮吧,還請陳大人代我和我國國王,向陛下請安。”

陳景行聽他話中充滿恭敬,言談間也十分妥帖,不禁對他生出些好感。

都說桑夷是蠻夷小國,可到底是幾百年前曾數次來九州大陸學習過的,既然學走了九州大陸的文化和禮節,就和別的蠻夷小國不同了。

陳景行微微頷首,“本官一定轉達,請諸位使臣好生休息,本官就不打擾了。”

說罷和衆使臣互相行禮告辭,帶著那些禮物回宮覆命。

陳景行一離開,左大臣擡起頭來,對著他的背影露出了一個詭異的微笑。

身後的使臣上前一步,用桑夷國的語言和他說了幾句什麼,便見左大臣露出不屑的眼光,迴應了他一句什麼。

驛館駐守的士兵就算有聽到他們交談的,也不知道他們在談些什麼。

倒是左大臣回房的時候,聽見後院兩個士兵在悄聲嘀咕,“桑夷國的人原來說的話和咱們不一樣啊,那他們怎麼會說咱們的話,而且說的那麼好?”

“沒聽說幾百年前他們就來九州大陸學習過麼?一定是那個時候就把咱們的話學走了,這有什麼奇怪的……”

左大臣輕笑一聲,不動聲色地走進屋裡,脫了鞋跪在榻上微微合目。

“北璃,小女君,好極好極。”

……

宮中,玉扶命禮部收了桑夷國的賀禮,自己只留了一份禮單。

比起那封白底金菊花的國書,這份禮單更叫她哭笑不得。

щшш_ ttκΛ n_ ¢O

上頭的東西不是不夠多,也不是不夠珍貴,而是所有物品都是九州大陸的東西,沒有一樣玉扶不認識的。

桑夷是遙遠的島國,千里迢迢送賀禮來北璃,結果送的還是北璃的東西?

實在有些滑稽。

“哪有國家送別國賀禮不送自己國內特產的?東靈喜歡送絲綢,西昆喜歡送毛皮,我們北璃就喜歡送人蔘鹿茸,桑夷國就沒有自己的特產麼?”

瑤藍在旁聽見玉扶的話,不禁道:“那桑夷不是個小島國麼?總不能讓他們送魚蝦吧?只怕還沒送到就已經臭了。奴婢想他們一定是沒有自己的特產,纔會送這些從咱們這裡學去的東西。”

玉扶聞言倒罷了,“聽陳大人說,桑夷使臣十分恭敬有禮,說話也井井有條不像異族異邦人。除了穿著古怪和個頭極矮之外,別的和咱們沒什麼不同。”

瑤藍對“矮”這個字十分敏感,不禁好奇,“極矮是多矮?”

玉扶撇了撇嘴,“陳大人說是三寸釘,我想沒有那麼誇張,大約……大約比東靈人還要稍矮一些吧。”

隔了兩日召見桑夷使臣,玉扶才知道陳景行所言非虛。

矮倒罷了,這些使臣還個個戴著極高的烏帽,似乎想掩飾自己的身高缺陷,看起來卻越發不倫不類。

金殿上羣臣肅穆,天家威儀赫赫,這些桑夷使臣走進來顯得格外滑稽。

衆人入殿到正中,齊齊跪地俯首,行五體投地之禮,倒叫玉扶和北璃的衆位大臣吃驚。

一向使臣出使別國,最看重的就是自己國家的尊嚴,輕易不會向異國君主行大禮。

這些桑夷國的使臣不但行了跪禮,還是五體投地的大禮,可見他們對北璃多麼恭敬謙卑。

朝上衆臣都頗爲滿意,玉扶擡手命衆人起身,“諸位使臣遠來辛苦,在京城住了這幾日還習慣麼?”

一開始照例是禮節性的寒暄和慰問,桑夷國的使臣自然都說習慣,玉扶又說了些寬和大度的話,讓他們在京中游玩不必拘束等語。

場面話說過之後,她慢慢轉入正題,“桑夷國與我北璃已有百年無甚來往,朕乍見桑夷國書,頗爲意外。不知諸位使臣此番前來有何用意?”

左大臣拱身,畢恭畢敬,“回稟陛下,此番我等受桑夷國王之命前來北璃,是爲了恭賀陛下登基。臣知道陛下登基已經一年多了,是我們來遲了。可海上風浪大,桑夷國離北璃實在遙遠,我們聽到消息時已經來不及了,再準備賀禮加上一路漂洋過海,以至於現在纔到北璃。”

這話仍然在表達對北璃對玉扶的恭敬之意,沒有說到點子上。

玉扶笑了笑,“朕即位登基之事,沒想到貴國如此看重。只是貴國既然有意與我北璃結好,此前數百年爲何全無音信呢?”

左大臣幾乎想也沒想,“回稟陛下,不是我國不願遣使來,是因爲此前九州大陸分崩爲三國,我們纔不敢來。一則是聽聞戰事時起,擔心受到牽連。二則是分不清三國的局勢,怕來拜見一位陛下,得罪了另外兩位陛下。可陛下您登基之後,北璃在三國中的實力是當之無愧的最強,我國陛下這纔敢派使臣前來!”

這話聽起來十分誠實,朝中衆臣聞言,不禁有些輕蔑之意。

小小島國看不清局勢,一時不敢隨意依附,如今見他們北璃勢大才送厚禮來討好,這也是小國弱國的一貫作風。

沒什麼不妥,可未免叫人看輕些。

玉扶點頭道:“原來如此。既然貴國對朕如此厚愛,朕也該多關心關心貴國的情況。請問左大臣,貴國如今有多少城池,多少人口?”

左大臣察覺到北璃朝中大臣的輕蔑之意,以爲他們輕視桑夷國,不想上首那位年輕的女君卻口氣平和地問他國中之事。

他愣了愣,思忖片刻纔開口,“多謝陛下關心,我桑夷國中如今有三十五個城池,至於百姓的數量……大約不到十萬人吧?臣也不是很清楚,我國目前還沒有對戶籍進行落實。雖說數百年前我們就從九州大陸學了戶籍制度,可一直沒有這個人力物力落實下來,實在慚愧。”

有朝臣忍不住露出笑意,原以爲這蠻夷小國是來北璃學東西的,還有些擔心,如今一聽就放心了。

他們就算學走了,也未免有那個能力做到,沒什麼可擔心的。

玉扶眉梢一挑,“哦?原來桑夷國的國力連落實戶籍都做不到麼?那貴國國王還送來那麼多貴重的賀禮,豈不是讓國家更加窮困?”

第361章 除非第370章 龍鳳顛倒(一更)第316章 無意偷聽(一更)第453章 捐獻銀兩(二更)第37章 柳姐姐誤會了第110章 大嫂?(三更)第10章 不是親生的第487章 從來沒說過第96章 想去顧侯府(三更)第392章 她贏了(二更)第322章 顧家軍不會有一個叛徒(一更)第458章 備嫁妝第215章 他用她用剩的澡豆(二更)第103章 我讓你抱我!(五更)第206章 他把自己的衣服脫了(四更)第262章 形象全毀(三更)第450章 正式成婚第514章 工部的信(二更)第425章 酒後失德第365章 你還不滿意?第333章 可以沐浴了(二更)第423章 關心則亂第229章 派誰去邊境(一更)第8章 西廂記第335章 桌子下的刺蝟(一更)第522章 麻沸散(二更)第38章 難免傷心第416章 一天雲破碎第294章 矮小的士兵(加更)第253章 根本不是貢米(三更)第104章 那種喜歡(一更)第265章 柳蔭蔭(一更)第385章 愧對先帝第212章 真誠的朋友(五更)第142章 到底誰傻?(五更)第405章 轎子是空的(三更)第210章 她是你們的母親(三更)第419章 唯一一個不跪的人第159章 叫他如何放心?!(四更)第427章 大魚,小蝦第379章 更喜歡顧述白一點(一更)第361章 除非第399章 北冥有魚第97章 還沒來那個?(四更)第282章 吃月餅(三更)第517章 祭拜英烈第313章 會很痛,你要忍住(二更)第354章 若你是朕的皇后(二更)第261章 替她出氣(二更)第140章 早幾日有力氣(三更)第307章 從龍之功(三更)第389章 他還活著!第417章 雲霧仙境第468章 國璽與兵符第139章 最喜歡爆竹(二更)第284章 朝中爭議(五更)第187章 當冰冷臉遇上冰冷臉(二更)第177章 靈符探脈(二更)第240章 被人知道又怎樣?(二更)第145章 送她一座院子(三更)第524章 好像姓林(二更)第518章 深夜回京第41章 流鼻血第75章 借酒澆愁第39章 纔不要習武第43章 林老先生第23章 玉官第187章 當冰冷臉遇上冰冷臉(二更)第272章 現在就去告訴陛下(三更)第431章 農民起義第520章 討好孩子(二更)第341章 恭迎殿下(一更)第393章 枕頭邊的眼線第380章 匿名檢舉(二更)第160章 最後的機會 (五更)第304章 金桂飄香(三更)第440章 好事將近第456章 爲他束髮第337章 來月事了(三更)第54章 他太著急第422章 方纔發生了什麼?第84章 藏她衣裳第421章 隨便問問第454章 不見良人,憂思沉沉第36章 紅色的絨線第379章 更喜歡顧述白一點(一更)第38章 難免傷心第434章 平南郡王(二更)第256章 態度奇怪(二更)第200章 我到底哪裡不如大哥?(四更)第454章 不見良人,憂思沉沉第261章 替她出氣(二更)第430章 不祥的水晶球(二更)第216章 將有戰事(三更)第52章 選哪個皇子第141章 誰敢說他糊塗?(四更)第278章 他應該討好(四更)第107章 公主身材胖大(四更)第385章 愧對先帝
第361章 除非第370章 龍鳳顛倒(一更)第316章 無意偷聽(一更)第453章 捐獻銀兩(二更)第37章 柳姐姐誤會了第110章 大嫂?(三更)第10章 不是親生的第487章 從來沒說過第96章 想去顧侯府(三更)第392章 她贏了(二更)第322章 顧家軍不會有一個叛徒(一更)第458章 備嫁妝第215章 他用她用剩的澡豆(二更)第103章 我讓你抱我!(五更)第206章 他把自己的衣服脫了(四更)第262章 形象全毀(三更)第450章 正式成婚第514章 工部的信(二更)第425章 酒後失德第365章 你還不滿意?第333章 可以沐浴了(二更)第423章 關心則亂第229章 派誰去邊境(一更)第8章 西廂記第335章 桌子下的刺蝟(一更)第522章 麻沸散(二更)第38章 難免傷心第416章 一天雲破碎第294章 矮小的士兵(加更)第253章 根本不是貢米(三更)第104章 那種喜歡(一更)第265章 柳蔭蔭(一更)第385章 愧對先帝第212章 真誠的朋友(五更)第142章 到底誰傻?(五更)第405章 轎子是空的(三更)第210章 她是你們的母親(三更)第419章 唯一一個不跪的人第159章 叫他如何放心?!(四更)第427章 大魚,小蝦第379章 更喜歡顧述白一點(一更)第361章 除非第399章 北冥有魚第97章 還沒來那個?(四更)第282章 吃月餅(三更)第517章 祭拜英烈第313章 會很痛,你要忍住(二更)第354章 若你是朕的皇后(二更)第261章 替她出氣(二更)第140章 早幾日有力氣(三更)第307章 從龍之功(三更)第389章 他還活著!第417章 雲霧仙境第468章 國璽與兵符第139章 最喜歡爆竹(二更)第284章 朝中爭議(五更)第187章 當冰冷臉遇上冰冷臉(二更)第177章 靈符探脈(二更)第240章 被人知道又怎樣?(二更)第145章 送她一座院子(三更)第524章 好像姓林(二更)第518章 深夜回京第41章 流鼻血第75章 借酒澆愁第39章 纔不要習武第43章 林老先生第23章 玉官第187章 當冰冷臉遇上冰冷臉(二更)第272章 現在就去告訴陛下(三更)第431章 農民起義第520章 討好孩子(二更)第341章 恭迎殿下(一更)第393章 枕頭邊的眼線第380章 匿名檢舉(二更)第160章 最後的機會 (五更)第304章 金桂飄香(三更)第440章 好事將近第456章 爲他束髮第337章 來月事了(三更)第54章 他太著急第422章 方纔發生了什麼?第84章 藏她衣裳第421章 隨便問問第454章 不見良人,憂思沉沉第36章 紅色的絨線第379章 更喜歡顧述白一點(一更)第38章 難免傷心第434章 平南郡王(二更)第256章 態度奇怪(二更)第200章 我到底哪裡不如大哥?(四更)第454章 不見良人,憂思沉沉第261章 替她出氣(二更)第430章 不祥的水晶球(二更)第216章 將有戰事(三更)第52章 選哪個皇子第141章 誰敢說他糊塗?(四更)第278章 他應該討好(四更)第107章 公主身材胖大(四更)第385章 愧對先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城县| 高邑县| 西安市| 平利县| 昌都县| 永康市| 镇雄县| 宜黄县| 邯郸县| 湖南省| 牟定县| 额济纳旗| 津市市| 沙田区| 哈尔滨市| 澜沧| 固原市| 杭锦旗| 宁波市| 上杭县| 仁化县| 双鸭山市| 南阳市| 乌海市| 渑池县| 赞皇县| 互助| 贵阳市| 曲水县| 河南省| 东宁县| 北碚区| 临湘市| 安徽省| 灵宝市| 普陀区| 如东县| 宝山区| 麟游县| 德钦县| 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