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50.御駕親征

天啓五年二月十五

吞併齊趙的捷報並沒有使景國放鬆, 因爲戎國無法對抗騰國的大軍,於是戎國開始向景國瘋狂的進軍,似乎想借著景國無數的城池來茍安避禍, 可是面對早已經在邊城守侯的徵戎大軍卻寸步難行, 精良的兵甲讓向來以鐵騎著稱的戎兵犯難, 幾次戰役下來居然都敗給了向來兵弱的景國, 瘋狂的攻勢就像遇到了大水一般, 顯得沒有成效,反而損兵折將,於是就這麼將軍隊駐紮在了距徵戎大軍一河之隔的對岸。

邊疆的戰況並沒有影響到人們談論八卦的心情, 沸沸揚揚的景國朝堂依舊那般活躍,早朝前依舊能看到那些大臣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閒聊。

“你聽說了嗎?風國變天了!”甲大臣在龍霄殿外閒聊。

“喲!我還聽說風國的耿王爺將風帝和瑤妃軟禁了。”乙大臣也說道。

“這耿王爺是那廢太子吧?這瑤妃又是誰啊?”丙大臣問到。

甲乙大臣鄙視著丙大臣:“你連這都不知道?!瑤妃是太子聰的母妃呀!”

丙大臣漲紅著臉說道:“我當然知道, 一時忘了罷了。”

甲乙大臣瞟眼丙, 繼續說道:“聽說這次政變是爲了出兵的事, 因爲太子聰堅決不肯出兵引起了羣臣的不滿,再加上前些日子咱們吞併了齊趙兩國, 所以引起了風國朝堂的恐慌,以至於那些原先支持太子的大臣倒戈到了耿王那邊,耿王爲了把持朝政乾脆就把風帝和瑤妃給軟禁了。”

“我聽說太子聰好象提前逃了出來,不知道現在怎麼樣,據說他手上有十萬兵馬, 若是回去打起來, 嘿嘿, 我們可就可以揀便宜了。”

丙大臣沉思起來, “你們說帝君會不會派兵幫風太子聰鎮壓叛軍呢?”

甲乙大臣很鄙視的看著丙大臣, “你覺得帝君會和你一樣的傻嗎?”

“可是帝君和風太子交往密切,指不定...”

還未說完就聽到值班的太監高高地喊道“帝君駕到, 羣臣早朝。”於是只得急急忙忙的跟著其他大臣進入龍霄殿。

跟往常一樣,高坐在龍椅上的君御淡漠的說著:“今日早朝衆卿可有本要奏?”

寂靜的大殿內沒有一個大臣站出朝列,似乎國泰民安沒有要事。

“若是無本啓奏就退朝。”

“君上,臣有本奏。”一道清俊的聲音響起,一個清瘦的身影走出了朝列跪在紅毯之上。“君上,臣有本要奏。臣聽聞風國發生政變,現在執掌大權的是廢太子耿,廢太子耿一向主張出兵,我們是否要調兵前往與風相接的隴東十三州?”

什麼?風國發生政變?爲什麼沒有人向我稟報?君御瞇著眼冷冷地看向海塑,海塑一臉無辜的聳了聳肩。風國政變,他現在如何呢?擔憂盈滿了君御的雙眼。

“君上?”宋玉跪在地上低低的喚道。

見君御沒有反應,小貴子輕咳了聲“君上,宋大人還在等著您的決策。”

半晌,君御才淡淡說了句“海塑留下,其餘大臣退朝。”

對於君御的反常大臣們面面相暌,卻只能遵命的退下,“諾。”

大臣退下後,君御看向兩旁宮侍,溫怒的說:“你們也全都退下守在門外。誰敢擅自進來大刑伺候。”

當宮侍們驚恐的退出大殿後,君御將龍椅上的靠墊砸向了海塑,“發生這麼大的事你爲什麼不說?!”

第一見君御如此震怒,海塑和小貴子連忙跪下,可是海塑卻不卑不亢的答道:“臣不知君上所說何事。”

“何事?!朕讓你掌管中書省,掌管暗部,即使中書省沒有得到風國政變的消息,難道暗部也沒有嗎?”

“有。”

“那爲何不報?”

“臣請問君上,若是臣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您,您會怎麼做?”

君御冷笑道:“朕要怎麼做難不成還要經過你的同意不成?”

“臣只是不希望君上感情用事。”

看著一臉平靜跪在地上的海塑,君御沉默片刻後說道:“若是他死了,你們就準備選君吧。”

看著君御揮袖而去的背影,小貴子神色複雜的看向海塑,“您爲什麼要承認呢?”

海塑淡漠的笑著“我們都是爲了君上,爲了這個國家,不是嗎?君上走遠了,你還不跟上去嗎?”

小貴子對海塑一躬身後急忙朝君御離去的方向追去。

怒氣衝衝的回到御書房,君御還沒坐下就喊道:“鬼目!”

黑影咻的一閃,“主上何事召喚?”

“去將他安全的帶到我的面前,毫髮無傷。”

“諾。”

不需要問是誰,主上這麼關心的人只有一個人。

“君上。”小貴子低垂著頭走入御書房跪在君御面前,“君上息怒。”

“息怒?!”君御冷笑道:“你們如今都已經不把朕放在眼裡了,你還跪在這做什麼呢?別以爲朕不知道這件事和你有關。”

小貴子跪伏在地上:“奴才知道什麼事都瞞不過君上,奴才這麼做只是希望君上不要感情用事。如今外有戎國犯境,前線吃緊,齊趙仍隱隱有叛亂之心,如此緊要關頭,奴才不希望君上因爲一時的感情用事而讓千秋的霸業毀於一旦。”

看著小貴子的不卑不亢的樣子,君御憤憤的說道:“霸業,霸業!你們眼裡就只有霸業!你最好祈禱他沒事,如果他有何不測,朕就親手毀了這江山,讓你們口中的霸業蕩然無存!”

自從這件事後,君御一連兩天沒有上早朝,羣臣議論紛紛,不少大臣都前去探望,可是都被攔阻在了御書房或玉臺外,最後甚至驚動了王太后。

當王太后乘著鳳攆來到玉臺時,只見小貴子慘白著臉跪在外面,衣服竟然是溼的,王太后連忙招來喜問道:“爲何小貴子會跪在這裡?”

來喜稟報道:“回太后,聽說小貴子觸怒了帝君,已經在這跪了兩日了,這兩日以來水米未進,哎!”

“什麼?”王太后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說道:“御兒不可能會這麼處罰小貴子的,你休要胡說。”

“啓稟太后,來喜公公說言屬實,但小貴子會跪在這並不是因爲君上處罰他,而是他自己要跪在這的。”綠袖連忙說道。

“爲什麼?”

“奴婢也不知道。”綠袖低垂著頭說道。

這時小貴子朝王太后跪拜道:“太后,您趕緊勸帝君吃些東西吧!帝君已經兩天沒進膳了。”

“什麼?!”王太后震怒的看向跪在殿外的宮侍,“此等大事你們爲什麼不稟報?!”

小福子顫抖著回報道:“啓...啓稟太...太后,不...不是奴...才們不...稟報...是帝...帝君不...不讓啊。”

“糊塗!帝君不讓你們就由著他?若是帝君的身體出了什麼差錯,你們就是死個一萬次也難以贖罪。跪在這做什麼,還不快叫膳房準備食物。”

一聲令下,小福子急忙朝膳房跑去,心裡不斷懇求:“我的爺呀!擺脫您就吃些東西,千萬不要有些什麼啊!不然我的小命可就沒了。”

當王太后走進大殿,連日未曾開過門的大殿頓時明亮起來,陰穢的空氣慢慢的散去卻仍有總蕭瑟的氣息。大殿的牆上掛滿了磨跡未乾的畫像,仔細一瞧竟全是一個人——雲清。

王太后心裡一陣窒悶,這女子竟對他這麼重要嗎?

見王太后盯著畫像發呆,綠袖輕輕的喚道:“太后。”

王太后這纔回神,用眼睛四處搜尋著君御的蹤跡。

當看到那個蜷曲在牀上一動不動的身影時,王太后一陣心痛,摒退了所有人後走到牀前輕輕地喚道:“御兒。”

見牀上的身影微微一動,王太后走上前去,坐在牀邊嘆息,“有件事你別怪母后,我前些日子曾讓來喜派人去打探雲清的行蹤,回來的人稟報說雲清那丫頭竟然是風國的皇室。我曾想那丫頭若是尋常百姓家的孩子,就悄悄將她接進宮來,與你相伴,可我沒想到她的身份居然是風國的太子,她一個女孩家,肩上到底揹負著怎樣的重擔呀?!”

君御拉開被子,凌亂的頭髮卻無法遮擋眼底的複雜,“您都知道了?”

王太后輕撫著君御的臉,慈愛的說道:“恩,我都知道了,風國那邊的情況我也知道了,孩子,那丫頭現在的情況可不好,你這麼喜歡她,難道你不想幫她?想想她石破天驚的身份,如果讓敵對的人知道,那麼她是隻有死路一條了,我知道你不想她受到傷害,可是你這麼頹廢不管政事,只是將自己鎖在這裡又能幫到她什麼呢?”

“母后,您不反對我和她在一起了嗎?”

王太后嘆息,“你已經擁有了普通人無法擁有的權勢和榮耀了,可是這些都不是你想要的,你想要的只是屬於你的幸福罷了,你爲了我願意被這龍椅束縛,我已經剝奪了你的自由,難道我還要再剝奪你最後的幸福嗎?你是我最愛的兒子啊!”

“母后...”

“孩子,振作起來吧,吃些東西,然後想辦法去救那丫頭,她是你選的,你要好好保護她纔是,放心,天塌下來有母后爲你撐著,放手去做你想做的事。”

君御激動的看著王太后,乾裂的嘴脣微張,卻不知道說什麼,眼角有著感動的淚,母愛終究是偉大的。

自王太后探視過君御後,君御重新開始上朝,羣臣只注意到了帝君的清瘦,卻沒有注意到小貴子病倒的事。

當小貴子領著雲清來到御書房時,君御纔看了小貴子一眼,看著他慘白的臉,怒氣早消的君御嘆息著讓小貴子退下去休息,並賜了三棵人蔘給他補補身體。

雲清疲憊的臉在見到君御時閃過喜悅,卻又被憂愁代替,“你讓人帶我來這做什麼?快讓我回去。”

一句話,將君御心底的歡喜澆滅,“你是瘋了不成?你還在乎自己的安危不?”

雲清淡淡的說:“你別忘了我是風國的太子。”

君御上前搖晃著雲清說道:“你是太子又如何?!你當真不顧自己的安危了嗎?你可有想過你的身份。”

雲清看著君御,眼底有著無奈,“他們到底是我的生身父母,我怎能不去救他們?!”

君御眼底閃過一抹痛,“他們是你的生身父母,你爲了他們可以連命都不要,那我呢?我又算什麼?我派人將你帶到這,只是爲了保護你的安全,你一句感動的話都沒有,開口就要回去,你到底把我當做什麼了?”

雲清嘆息,“無論如何我也是要回去的,如果你真的在乎我,就不要阻止我,大丈夫有所爲有所不爲,貪生怕死茍且偷安的事我是做不出來的。”

“大丈夫有所爲有所不爲?!別忘了你現在的身份,你不再是男子,而是女子,你身份如果被揭穿,你將會成爲衆矢之的。”

“那又如何,至少坦蕩。”

見雲清心意已決,君御嘆息:“那讓我派軍去助你吧。”

雲清雙手撫摸著君御的臉,輕輕的說:“如果真爲我好,就早日將這天下一統。”

君御痛苦的說道:“我寧可放棄這天下也只希望你安然無恙。”

“千秋啊!有你這句話就夠了,夠了。”

無奈之下君御只得讓鬼目等人護送雲清回到風國,爲了加快統一天下的步伐,君御在早朝上宣佈御駕親征,雖然不少大臣請求君御不要御駕親征,可是在君御堅決的態度下只得緊湊的開始安排君御出征後的事宜。

天啓五年二月初三,帝決議御駕親征,授中書令海塑監國,次日率三千禁軍前往邊城,七日後與徵西大軍匯合。

28.華陽公主(中)48.吞齊滅趙53.戎滅38.羽翎軍46.紅豆手鍊30.出遊48.吞齊滅趙60.番外之君弘60.番外之君弘4.請命27.華陽公主(上)49.番外之趙戎12.遇刺10.宮宴(下)46.紅豆手鍊27.華陽公主(上)4.請命57.決戰(下)39.驟變49.番外之趙戎20.圍城2.驚世17.指點江山47.一語驚天下53.戎滅23.立後風波18.鳳求凰29.華陽公主(下)29.華陽公主(下)47.一語驚天下13.出宮28.華陽公主(中)52.番外之衡嶺29.華陽公主(下)43.殿試40.紅巾軍43.殿試38.羽翎軍32.偷情26.出征18.鳳求凰19.玉城38.羽翎軍16.李甫50.御駕親征44.狀元之爭59.子初皇后57.決戰(下)11.琴笛協奏59.子初皇后37.梳妝趣事40.紅巾軍38.羽翎軍3.允文允武52.番外之衡嶺39.驟變48.吞齊滅趙43.殿試27.華陽公主(上)35.鬥豔(下)16.李甫59.子初皇后2.驚世44.狀元之爭17.指點江山48.吞齊滅趙23.立後風波15.以文會友51.佈陣23.立後風波42.華陽大婚47.一語驚天下36.佳麗論詩2.驚世49.番外之趙戎5.神匠從喚41.開賽論道28.華陽公主(中)51.佈陣43.殿試14.鯤56.對決(上)49.番外之趙戎7.賑災45.船12.遇刺34.鬥豔(中)48.吞齊滅趙56.對決(上)22.改革12.遇刺34.鬥豔(中)35.鬥豔(下)3.允文允武24.番外之衡肅50.御駕親征30.出遊32.偷情22.改革
28.華陽公主(中)48.吞齊滅趙53.戎滅38.羽翎軍46.紅豆手鍊30.出遊48.吞齊滅趙60.番外之君弘60.番外之君弘4.請命27.華陽公主(上)49.番外之趙戎12.遇刺10.宮宴(下)46.紅豆手鍊27.華陽公主(上)4.請命57.決戰(下)39.驟變49.番外之趙戎20.圍城2.驚世17.指點江山47.一語驚天下53.戎滅23.立後風波18.鳳求凰29.華陽公主(下)29.華陽公主(下)47.一語驚天下13.出宮28.華陽公主(中)52.番外之衡嶺29.華陽公主(下)43.殿試40.紅巾軍43.殿試38.羽翎軍32.偷情26.出征18.鳳求凰19.玉城38.羽翎軍16.李甫50.御駕親征44.狀元之爭59.子初皇后57.決戰(下)11.琴笛協奏59.子初皇后37.梳妝趣事40.紅巾軍38.羽翎軍3.允文允武52.番外之衡嶺39.驟變48.吞齊滅趙43.殿試27.華陽公主(上)35.鬥豔(下)16.李甫59.子初皇后2.驚世44.狀元之爭17.指點江山48.吞齊滅趙23.立後風波15.以文會友51.佈陣23.立後風波42.華陽大婚47.一語驚天下36.佳麗論詩2.驚世49.番外之趙戎5.神匠從喚41.開賽論道28.華陽公主(中)51.佈陣43.殿試14.鯤56.對決(上)49.番外之趙戎7.賑災45.船12.遇刺34.鬥豔(中)48.吞齊滅趙56.對決(上)22.改革12.遇刺34.鬥豔(中)35.鬥豔(下)3.允文允武24.番外之衡肅50.御駕親征30.出遊32.偷情22.改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都市| 山阳县| 什邡市| 兴城市| 大竹县| 安远县| 万州区| 利辛县| 诸暨市| 济源市| 和龙市| 桃园县| 乐平市| 湖南省| 龙川县| 读书| 东丽区| 禹城市| 丘北县| 胶南市| 贺兰县| 南通市| 南丰县| 万源市| 临清市| 安宁市| 平泉县| 庆云县| 宜黄县| 新丰县| 长武县| 健康| 五河县| 安阳县| 汉沽区| 江阴市| 灵璧县| 左贡县| 南部县| 绥中县| 融水|